第703節
書迷正在閱讀:背刺太子后我死遁了、后宮生存指南[清穿]、我的兩個頂流親兒子終于和好了、保命要從娃娃抓起、特種歲月之彈道無聲、經營無限流副本的第一步、神諭殘卷、龍在天涯、渣“攻”求生指南、炮灰人夫攻的賢惠日常
算得上是相輔相成。 而有了民法這個框架,大秦很多東西都會改變,也有了改變的理由和借口,再借助‘爵位’的本質,對天下施行一番‘推恩’,繼而讓民法如‘軍功爵’一般,為世人接受。 只是對于嵇恒提到的教育、醫療等方面。 他心中始終抱有忌憚。 他總感覺,將這些方面放開,會對天下造成不利影響,也會影響到大秦對天下的控制,畢竟自古以來,擅長滋事鬧事的,多是讀書人,讀書人多了,天下治理恐也會難上不少。 不過。 依舊是能接受的。 在仔細的想了一番后,扶蘇頷首道:“雖然嵇恒的想法很大膽,也很別開生面,但不得不承認,的確是當下最好的辦法,也唯有此法,才能化被動為主動,始終掌握著改制的主動權,不至于落入到朝臣的攻訐和爭辯?!?/br> “只是剛一開始就妄動了大秦根基?!?/br> “今后只怕會更甚啊?!?/br> “嵇恒啊嵇恒,朕可以容你,也準許你改制,但朕終究是有底線的,若是你真為你所謂的理想抱負,視朕的大秦于不顧,朕說什么都不會讓你再繼續的?!?/br> 扶蘇喃喃低語。 這是他說給嵇恒的話。 同樣,也是說給他自己的話。 想讓自己始終保持警惕。 另一邊。 改制府今日商會的內容,也很快傳至到朝堂大臣耳中。 聽到嵇恒口口聲聲說要另立新法,不少官員都面色一變,甚至是面露慍色,認為嵇恒太放肆了。 大秦本就以法立國。 他們對現行秦法是極為了解的。 若是另立新法,他們現掌握的秦法,也就成了無效之法。 雖名義上依舊在執行。 但按嵇恒的說法,那是軍功爵下的法。 只適用于軍中。 他們身在朝堂,又幾人能領兵?又有幾人能跟軍隊打交道?那可不就相當于,辛辛苦苦背了幾十年的律法,一下子全都變成了空文,這讓他們如何接受的了? 而且一旦律法變更,對于他們處理政事,也會帶來很多麻煩。 這又豈是他們想見到的? 一時間。 群情激奮。 不少官員,尤其是御史府、廷尉府的官員,更是信誓旦旦的叫囂著,要跟嵇恒理論一番,更有甚者,直接一份彈劾書送到了扶蘇案上,想要彈劾嵇恒的胡作非為,還有人將整個改制府的官員都給彈劾了。 以彰正義。 整個朝堂因改制府的一次例外吵成一團。 不過吵的內容卻極其一致。 都是在指責嵇恒。 翌日,朝會。 “陛下,臣認為鐘恒太過放肆了?!?/br> “大放厥詞,并試圖篡改大秦律令,他區區一個改制府的官員,何來職權去做律法變更?” “這是廷尉府的職權?!?/br> “臣,大膽彈劾,鐘恒此人專權?!?/br> “請陛下明察?!?/br> “臣同樣有話要說?!?/br> “大秦自商鞅變法以來,現行律令已施行一百多年,早已深入人心,豈能因此人一世興起就亂做變更?新律的推出,勢必會造成天下震蕩,民人本就不懂法,若是有頒布新法,只怕民人對大秦律法更為陌生,此等情況下,大秦焉能安定人心?” “請陛下撤職鐘恒,還天下一個太平?!?/br> “臣有奏?!?/br> “鐘恒此人無法無天,目無法紀,做事全憑個人喜好,全無國家之念,更無天下之憂?!?/br> “此人根本就不知大秦律令的重要,更不知妄改律令對天下的影響,這影響的非是臣等,還有大秦千千萬萬的官吏,還有地方的黔首、商賈、工匠等等?!?/br> “影響的是大秦的每一個人?!?/br> “如此大的影響,稍有不慎,就會危及大秦安危?!?/br> “臣斗膽請陛下收回成命?!?/br> “……” 咸陽宮。 一個接一個的官員起身。 他們眼神十分的堅定,甚至帶著幾分怒意。 滿腔正義的吐露著自己的不滿。 以及對嵇恒的怒火。 聽著下方百官的彈劾,扶蘇也微微蹙眉。 嵇恒的想法很好,但真的想落實,阻力也是出奇的大。 而今八字還沒一撇,百官的彈劾就已連綿不絕了,若是真的弄出來,只怕百官都要死諫了。 扶蘇也深感頭疼。 扶蘇道:“諸位愛卿的想法,朕都知曉了,而這些話畢竟是外界傳的,何以當真?現在改制府的人員才剛剛到齊,諸位愛卿就想讓朕廢掉改制府,還想讓朕撤換掉主官人選,這無論如何都不合適?!?/br> “至少也要等改制府的正式奏疏呈上來才行?!?/br> “不過諸位愛卿大可放心?!?/br> “若是鐘恒真這么膽大包天,一意孤行,朕絕不姑息?!?/br> “另外也希望諸位大臣不要聽風就是雨,聽到一些只言片語,就胡亂猜忌猜疑,這若是傳出去,也有損諸位的名聲?!?/br> 扶蘇淡淡開口。 聽到扶蘇的回話,百官眉頭一皺。 明顯有著一抹躁動。 不過扶蘇說的也有道理,現在嵇恒只是內部說了一番,具體會不會這么做,還沒有正式的定下,但從改制府其他官員日前所為來看,此事又怎么可能是假? 立法豈是小事? 對于大秦上上下下都有很大的影響。 豈能憑嵇恒一人武斷定下? 就在朝臣爭執不下時,一道加急文書從北原送到了朝堂。 “報!” “啟稟陛下?!?/br> “北原大軍副將韓信來報,冒頓率領的二十萬匈奴大軍,目前已為大軍在河北地攔截,眼下韓將軍正在收攏大軍,或能在入秋前,徹底擊潰冒頓大軍,到時韓將軍希望能揮師北上,對匈奴再來一番犁庭掃xue?!?/br> 傳令官的聲音落下。 舉殿皆寂。 第497章 設立‘吹風’報! 這番朝會草草結束了。 不過對于改制府官員的針對并未結束,相較于蒙毅、張蒼、繚可、李二郎等關中出身的人,陳平、蕭何、公輸讓、錢產等關東出身的人,此刻在朝中明顯人微言輕,因而也就成了彈劾的重點。 陳平的過往都被翻了出來。 甚至還炮烙出了一個‘陳平盜嫂’的流言,也是讓陳平這幾日黑了臉,他的兄長的確休了大嫂,也的確跟他有一定關系。 但盜嫂是萬萬沒有的。 而且前大嫂為人勢利,待人刻薄,多番刁難苛責于他,他又怎么可能去跟這樣的大嫂生出關系? 簡直荒謬至極。 然流言洶洶,根本禁止不盡,等陳平知曉這消息時,早就傳的沸沸揚揚,也是讓他惱怒了頗久。 再說了。 大秦對于婚戀是很開放的。 這種破事、瑣事哪里可能值得這么大肆宣揚,分明就是有人在借機生事,擾其心神,逼迫其退讓。 像陳平這樣的遭遇,蕭何、公輸讓都有經歷,只不過蕭何尚好,畢竟之前朝堂的上計大會都評定為最,朝堂的那些人又豈會反過來說當初評選的有誤? 不過一些私事也就被大肆傳揚,尤其是當年不告而逃,直接從泗水郡跑到沛縣,再逃到碭郡。 也是為人一陣詬病。 不過蕭何雖也深感郁悶,但也沒有太過理會,畢竟這些斥責對他影響不大,但對于其他人影響就不小了。 尤其是公輸讓。 他為魯班后人,本就跟墨家弟子有一定嫌隙,雖然是祖輩留下的,但多少是有些不對付。 現在墨家在關中漸漸起勢,因而對于他也是十分的排擠跟厭惡,私下各種針對,各種彈劾。 他本就官職低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