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5節
書迷正在閱讀:背刺太子后我死遁了、后宮生存指南[清穿]、我的兩個頂流親兒子終于和好了、保命要從娃娃抓起、特種歲月之彈道無聲、經營無限流副本的第一步、神諭殘卷、龍在天涯、渣“攻”求生指南、炮灰人夫攻的賢惠日常
突然。 一種莫名其妙的心境油然生出。 他凝望著外面的一片燦爛天地,眼中卻是充滿了無盡的眷戀。 只不過他并沒太多時間去眷戀。 在嬴政看來,自己的生命正在不斷衰竭。 或許用不了多久,他的生命就將完結了,此刻的清醒,或許是上天對他的最后一絲眷顧,為的是讓他妥善安排好身后事。 嬴政望著寬闊幽靜的大殿,一絲清冷的淚水爬上了臉頰。 他的心猛烈悸動了一下。 各種朝堂狀況在他腦海一一浮現。 他第一時間想到的是李斯。 咸陽朝局縱然穩定,可沒有了自己這個皇帝,很難說沒有突兀事變。 任何一個舉措,都得防備其中的萬一之變。 這次的章臺宮事情,讓嬴政對身后事,充滿了不安跟謹慎。 雖已立儲,但若是朝中有人串聯,伙同篡詔,再效仿趙高等人的事,未必不會發生意外。 心念一閃。 他的眼前陡然浮現了趙高,又出現了李斯。 如今趙高已伏誅,但李斯還活著。 趙高敢找上李斯,自是李斯本身就有狀況,不然滿朝大臣,為何就盯上了李斯?而且李斯身為大秦丞相,在朝三十幾年,擁有著僅次于自己的巨大權力,上次李斯之所以未被趙高說動,主要是因為自己提前找過李斯。 若是自己當時沒有找呢? 李斯會被說動嗎? 嬴政不敢賭,也不想賭。 更賭不起。 還有便是馮去疾、馮劫。 一個為大秦右丞相,一個掌郎中令,權勢太大了,他們兩人便可效仿趙高的事,也不得不防。 大秦的朝臣,一個接一個,從嬴政腦海浮現。 最終。 嬴政眼中閃過一抹狠色。 李斯必須退了。 他原本準備讓李斯,日后替扶蘇穩定朝堂一段時間,而后再體面的退下,只是如今,他不愿再給李斯這樣的機會了,還有馮劫這郎中令必須要換人,兵權必須交付給扶蘇信任的人。 種種思緒在嬴政腦海翻騰著。 嬴政也在不斷的給出解決之法、應付之法。 在思慮了一陣后,嬴政滿意的點了點頭,他已想好如何給扶蘇留下一個較為穩定的朝堂了,扶蘇即位時,不會再有如李斯這般位極人臣的‘權臣’,也沒有馮氏這樣‘將相’皆在朝的大族,所有可能導致‘萬一’的因素,都被嬴政考慮到了。 也都被他給一一化解了。 不過還有一人。 想到這人。 嬴政不禁面露復雜。 這人對大秦的功勞,絲毫不亞于李斯。 甚至尤有過之。 只不過此人心思太深,以扶蘇之城府,根本就不是對手,若是沒有再三提防,很容易為此人擺布,一步步掉入到此人早就設好的圈套中。 最終只能完全依仗此人。 但…… 嬴政目光一黯。 若是他的身體能夠支持。 自然不懼。 也可任由其施為,而不受太多影響。 只是現在他的身體已吃不住了,而大秦各種矛盾短時的確壓下了,也一片欣欣向榮之象,但這只是一個假象,等到他死了,六國余孽、各地的士人等反秦勢力,便會立即跳出來,原本安寧的局勢,也會瞬間被打破。 朝廷若一個處理不好,便可能將天下引至大亂。 這個亂攤子。 除了自己,恐只有嵇恒能收拾了。 而這注定要授人以柄。 他對嵇恒一直有些看不穿,嵇恒的確如很早之前說的,始終不入朝堂,也基本不對外走動,但那是在自己在的時候,若是自己死了,嵇恒還能按捺的??? 扶蘇能夠壓制得住嗎? 良久。 嬴政搖了搖頭。 現在的大秦想要嵇恒。 也需要嵇恒為大秦出謀劃策。 日后嵇恒若真有了其他心思,也只能靠扶蘇自己去解決了。 他唯一能做的,便是讓扶蘇多警惕。 也僅此而已。 他不可能現在對嵇恒動手。 嬴政閉目片刻,將腦海思緒清空,等再睜開雙眼時,已恢復了之前模樣。 嬴賁也回到了大殿。 嬴政看向嬴賁,笑著道:“宗正,你也一并吃吧,大秦皇室,本身就沒有那么多規矩,不過經過上次的事,朕已經意識到了,或許當初草率的對宮廷做出改變,是不合時宜的?!?/br> “也十分的欠妥?!?/br> “只是朕或許沒有太多時間去斧正了?!?/br> “只能讓宗正多加費心了?!?/br> “若是日后,扶蘇有什么好的辦法,亦或者想走老路,那便隨他去吧?!?/br> “陛下……”嬴賁撲地拜倒,死死忍住了哭聲。 嬴政悵然道:“宗正你這是何意?” “朕只是給你吩咐一些事?!?/br> “你放心,朕一時半會走不了的,再撐半年當非大事?!?/br> “立國之時,朕事事求新求變?!?/br> “其實犯了不少的錯?!?/br> “正如商君當年所說:‘治世不一道,便國不法古’,天下的治理之道,從來都沒有死板的準繩,也莫以為朕做的便一定是對的,便對大秦日后的政事生出阻攔,只要最終對大秦有利,朕的一些想法,該變就得變?!?/br> “因循守舊,故步自封,都是不對的?!?/br> “不過這要宗正自己判斷了?!?/br> “哈哈?!?/br> 嬴政笑了笑。 見嬴賁淚流滿面、語不成聲,嬴政搖搖頭,也沒有再說了。 接連數月。 天下都很是安寧。 咸陽發生的事,也傳至了天下。 只不過關東距咸陽終還是太遠了,而且事情也已平息,并未在關東掀起太多波瀾。 整個關東大地,乃至大秦的重心,依舊是在鑄造銅幣上,在銅幣的巨大吸引下,蒙毅已陸續收回了不少關東經濟大權,但也只是淺嘗輒止,大秦的官吏,相較還是太少了,雖有南北兩地的軍官學院補充,但相較整個關東大地,依舊是不夠用的。 而且是遠遠不足。 不過天下的確進入了難得的安寧期。 隨著天氣漸寒。 嬴政主政的時間已越來越少。 朝堂也漸漸為扶蘇掌控,李斯在趙高等人伏誅之后,一月不到,便主動遞上了辭呈,宣布告老還鄉,在三辭三拒之后,最終,嬴政同意了李斯的告老還鄉,給與了李斯極高的恩裳。 至于郎中令馮劫,因章臺宮的事,受到了一定牽連。 被免為了奉常。 不再經手宮廷護衛之事。 原本被安置在藍田大營的蒙恬,此刻再度回歸了朝堂,并被任命為了‘假’丞相。 而郎中令。 則由老將楊端和暫時領任。 短短數月時間,大秦的朝堂形勢,便已發生了大變。 而這一切又顯得合情合理。 十一月末。 第一場冬雪降臨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