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0節
書迷正在閱讀:背刺太子后我死遁了、后宮生存指南[清穿]、我的兩個頂流親兒子終于和好了、保命要從娃娃抓起、特種歲月之彈道無聲、經營無限流副本的第一步、神諭殘卷、龍在天涯、渣“攻”求生指南、炮灰人夫攻的賢惠日常
“讓皇室出來讓利,來將扶蘇主導的事,繼續推進下去,同時借此來安撫朝臣,讓扶蘇得以體面的退場?!?/br> 說到這。 胡毋敬一臉鄙夷。 現在的扶蘇已經是騎虎難下了。 進退兩難。 若是退縮,則露怯,日后關東還有誰會將扶蘇放在眼里?甚至朝中的大臣同樣會生出輕視,若是咬牙堅持,如今關東已被架在那兒了,若是膽敢再對關東動手,勢必會引起關東的極大不滿跟反抗。 到時天下會發生什么,可就難以預料了。 這同樣不是扶蘇能承受的。 最終只能是始皇出手,替扶蘇收拾這個爛攤子。 一來讓扶蘇的主意繼續推進,二來也保全了扶蘇的顏面,三來扶蘇畢竟是大秦儲君,若是顏面盡失,實在太過難看了。 只是皇室讓的利有些太大了。 但若細細一想,想讓天下各方都滿意,也唯有讓出鑄幣權了。 不然,朝堂大臣不會同意,關東為蒙毅嚇的諸官府也不會同意,那些一心反秦的勢力,同樣不會就此罷手。 這次皇室是不得不割rou。 雖然心疼,但只要能維護住扶蘇,也只能咬牙接受。 聞言。 胡顯若有所思。 他拱手道:“父親看事明澈?!?/br> “一針見血?!?/br> “只怕事實的確如此?!?/br> “扶蘇之前腦袋一熱,在關東弄個中轉倉庫,又興沖沖的派蒙毅前去,想威懾關東,然蒙毅向來是嫉惡如仇,眼中不容沙子,一番動手下去,將整個關東嚇得不輕,也連帶著,關東各地官府怨聲載道,甚至大有將關東逼到朝廷對立面的姿態?!?/br> “如今扶蘇已是騎虎難下?!?/br> “而朝堂大臣見關東形勢如此嚴峻,自也會有不滿,各種彈劾奏疏,不斷涌現,將扶蘇弄得是焦頭爛額,雖為陛下有意壓下,但隨著時間推移,蒙毅不可能一直僵著,拖得越久,對朝廷越不利,故朝廷不得不做取舍?!?/br> 胡毋敬點點頭。 他冷笑道:“扶蘇這人,性子倔強,不肯服軟?!?/br> “明知自己錯了,恐也不會承認,但治理天下,又豈能這般任性?最終不過是誤己誤國,這鑄幣權下放容易,想收回來可就沒那么容易了?!?/br> “不過這倒是便宜了我?!?/br> “我胡毋敬的確從朝堂退下了?!?/br> “但過去終歸是占著一個太子傅的名義?!?/br> “于情于理,扶蘇都該對我做出表示,故才有了這次的示好,或許扶蘇內心是不情愿的,但如今朝堂上,他已舉步維艱,不得不做出妥協,但又抹不開面,最終只能找我這個丟了官的人,試圖借此來維護自己的高高在上?!?/br> “不管扶蘇是如何想的,是他已認識到了錯誤,想借我給朝臣表態低頭,亦或者其他心思,我胡氏有了這一座銅礦,日后都將衣食無憂?!?/br> 胡顯滿眼得意的點點頭。 這可是銅礦。 而且是被朝廷允許鑄幣的銅礦。 這一年開采下去,冶煉鑄成的貨幣,可是實打實的錢。 隨即。 胡毋敬眼中還是露出一抹慎重。 他沉聲道:“至于銅礦開采的事,姑且不要急,你等會出去打探一下,除了我們,朝中亦或者天下還有哪些人得到了此等恩賞,以免其中有問題?!?/br> 他不敢大意。 胡顯頷首,沉聲道:“父親放心,就算父親不說,我也會去打探的,若只有我胡氏一家,這實在太過招搖,也太出風頭了,只怕會很遭人嫉恨,孩兒又豈會犯這種糊涂?!?/br> 胡毋敬笑著點點頭。 他平靜道:“你能考慮到這些很不錯?!?/br> “我胡氏如今不比以前,做事需要再三謹慎,若是只有我胡氏一家,我胡氏也就成了眾矢之的,這般下來,不僅獲不了多少利,還會大禍臨頭?!?/br> “不過我估計應該沒事?!?/br> “這是扶蘇的近臣自己來通知的?!?/br> “我胡毋敬并未有任何不端,就算真有問題,也怪罪不到我們頭上,但謹慎一點,總歸是沒錯?!?/br> 胡顯道:“孩兒其實到現在都還有些懵?!?/br> “朝廷就這么把鑄幣權下放了?” “有了銅礦,那我胡氏不是想要多少錢,就能要多少錢嗎?父親雖然沒了九卿的官職,也沒有了朝廷的俸祿,但自己鑄錢來的利益,可遠比朝堂俸祿來的多?!?/br> “而且是多得多?!?/br> 胡毋敬冷哼一聲,不置可否道:“錢再多有何用?守不住,那都是別人的,在大秦乃至天下,官員才是上等,不然,別人隨便一個借口,便能將這座銅礦收回,甚至還能將我們自己鑄的錢給強征了?!?/br> “不為官,終為嘍啰,為人輕易踐踏?!?/br> 胡毋敬可不會因為得了一座銅礦就沾沾自喜,甚至忘乎所以,他很清楚的知曉,大秦的體制下,官才是最有實力的,沒有官身庇護,所有的錢財,都是鏡花水月,隨時都可能被人奪走。 正因為此。 他對恢復官身的渴望更大了。 沒有官身在身,銅礦得來的暴利,終究是不太安穩。 隨即。 胡毋敬陰惻惻道:“以我對陛下的了解,若非陛下身體出現問題,不然絕不會同意這樣的妥協之策的,也絕不會為了挽回扶蘇的顏面,做出這么大的退讓,如此情況下,只能說明一件事,便是陛下的身體越發不濟了?!?/br> “不然斷不至于此?!?/br> “陛下老了?!?/br> “縱然知曉其中的莫大弊端,但為了穩住扶蘇的位置,也只能閉眼將此事忍下?!?/br> “或許我們等不了太久了?!?/br> 聞言。 胡顯沒有吱聲。 只是眼中散發著陰鷲的冷色。 就算扶蘇這次為胡氏示好,但破鏡難圓,他們跟扶蘇早已決裂,也不可能恢復如初了,他們早就沒有退路了。 不多時。 胡顯出門打探消息去了。 此時。 朝廷將下放鑄幣權的消息,已不脛而走傳遍了全城。 也當即引得全城嘩然。 城中市人、商賈、士人、民夫等等,竟皆奔走相告,各大茶舍、邸店、酒舍等,也都在熱議著這次突來的政令。 眼中難掩震驚跟擔憂。 不少人認為這個政令太過荒謬了。 即便有人說這是朝廷為了盡快將秦半兩作為法定貨幣,盡快完成大一統建設,但就這么貿然的下放鑄幣權,無疑是飲鴆止渴,給地方的巨富豪強,更多的聚斂財富的機會,也無疑是在削弱朝廷的權威。 根本就是得不償失。 不少茶舍此刻都義憤填膺,認為這個政令太過荒誕了,也太過荒唐了,根本就沒有任何可推敲的,完全是置大秦于不顧。 與此同時。 也有一些消息靈通的,說出了另一個見解。 便是扶蘇上頭了,不肯認錯,一意孤行,另外惹出更大的禍事,也決不松口服軟。 關東的情況,咸陽知情的不多,但知情的都知道,現在朝廷已是騎虎難下,被架在了哪里,而扶蘇又不肯服軟,更不愿低頭,只能選擇咬牙硬上,只是這樣破罐子破摔,豈不是要搞垮天下,搞垮大秦? 不少人憂心忡忡。 不過對于大多數民人而言,并不關心這次政策日后會怎樣,他們只看到了機會,紛紛開始私下打聽起哪里有銅礦,能不能分一杯羹,或者是進入其中,繼而通過冶金,獲得一些錢財,用以貼補家用。 整個咸陽城都沸沸揚揚。 議論不斷。 就連看病的醫館,此刻都聚集著,議論著這突發的政令,不多大多數人都滿眼憂慮,對這個政令很是不看好。 與此同時。 關中的各大商賈巨富也聽聞了消息。 聽到這個消息的第一瞬間是不信,但在打聽到越來越多細節后,關中的各大商賈巨富也不由動心了。 這可是暴利。 還是一本萬利的暴利。 他們作為商賈,又豈能不心動? 一時間。 馮氏、程氏、宛孔氏等巨富也都聞風而動,只不過相較于其他商賈的大肆舉動,這幾家明顯低調不少,甚至還約著見了個面。 他們的確心動。 但已不敢再有絲毫大意。 上次鹽鐵的事,還歷歷在目,曹炳生等家族,覆滅也就在眼前,若是不能考慮完全,再度栽進去,只怕沒人能救得了他們,他們也不敢去冒這個風險。 夜色時分。 馮氏宅院中,幾大巨富聚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