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5節
書迷正在閱讀:背刺太子后我死遁了、后宮生存指南[清穿]、我的兩個頂流親兒子終于和好了、保命要從娃娃抓起、特種歲月之彈道無聲、經營無限流副本的第一步、神諭殘卷、龍在天涯、渣“攻”求生指南、炮灰人夫攻的賢惠日常
“鑄幣權下放并不是什么好辦法?!?/br> “也只能用這一次?!?/br> “一旦有了這次的經驗,地方勢力定會大幅警覺,朝廷再想如法炮制,也會無比的艱難,畢竟那個‘稱錢衡’的東西,也就第一次能起大用,而且現在多半只是為了表現對朝廷忠誠,等他們真的反應過來,定會大幅警惕的?!?/br> 扶蘇點頭。 前面嵇恒提到‘稱錢衡’,他其實也不以為然。 只是后面細細琢磨了一下,才知道‘稱錢衡’的確是一手妙棋,因為朝廷頒布下去,恐很多人都不會在意,都只會認為朝廷是無力監管,迫于無奈隨手安排的,而實際上,地方官府為了盡可能的向朝廷表示忠誠,大多都會遵從,畢竟只是一個秤盤,又算得了什么? 加之。 放開私鑄錢幣。 地方勢力來錢太快了。 自然不會那么心急火燎的去制造劣幣,不然落到朝廷耳中,免不得有人要丟官,因而早期為了穩妥起見,都會是足額足量的,也就會一步步引向嵇恒所說的‘良幣驅逐劣幣’。 但吃了一次虧之后,這些人自不會再吃第二次。 日后也會越來越不起作用。 更關鍵的是。 朝廷日后是會把鑄幣權收回的,那就相當于,他們這么辛辛苦苦的鑄錢,最終都為朝廷做了嫁衣,心中更加不會對這些政策上心了。 嵇恒緩緩道:“下放鑄幣權,只能是天下貨幣緊縮的時候才能用,而且不能用太久,不然天下這么多銅礦大肆鑄造銅幣,貨幣的價值只會不斷貶值,最終的情況,其實過去咸陽經歷過一次,只不過那一次事出突然,也非是貨幣自身貶值導致的?!?/br> 扶蘇蹙眉。 他面露一抹不解。 咸陽何時出現在貨幣問題的? 隨即。 他想到了一件事。 扶蘇沉聲道:“當年的蘭池?” 嵇恒點頭。 他淡淡道:“當年始皇蘭池遇襲,關中大索一月,在這一個月時間里,關中糧價飛漲,原本五六十錢一石的糧價,一下子飆升到了一千多錢,這也導致,當時關中不少人餓死,甚至是有錢都買不到糧食?!?/br> “這種情況跟貨幣膨脹類似?!?/br> “但又有所不同?!?/br> “貨幣膨脹是貨幣大為貶值,原本五十六錢能買一石的糧食,等日后卻是要一兩千錢才能買到一石,甚至是一籮筐的錢幣,都換不了一石米?!?/br> “所以鑄幣權必須要盡快收回?!?/br> “不然天下貨幣泛濫,受苦受難的還是底層?!?/br> 扶蘇心神一凜。 他也知曉了其中的利害,連忙拱手道:“扶蘇記住了,定會早日將鑄幣權收回,絕不讓其旁落太久,更不會容許天下貨幣貶值到如此地步?!?/br> 嵇恒輕笑一聲,目光深邃道:“扶蘇,你又錯了?!?/br> “貨幣,同樣是一場戰爭?!?/br> “只不過相較于沙場上的戰爭,貨幣戰爭沒有了血與火罷了?!?/br> “但這卻是大一統戰爭的延續?!?/br> 第420章 治理!有治,還要有理! 嵇恒并未說謊。 貨幣本身就是大一統戰爭的延續。 從秦朝統一貨幣,再到劉邦分封諸侯,各地諸侯王、巨富商賈私鑄貨幣,到漢文帝下放鑄幣權,漢景帝打壓諸侯,收攏貨幣權,再到漢武帝劉徹解決了諸侯王的問題,又通過一系列手段,摧毀了富商豪強,徹底收回鑄幣權,最終確立‘三官五銖錢’制度。 自此貨幣真正完成了大一統。 從合到分再到合。 這場貨幣一統的‘戰爭’,整整持續了一百多年。 大秦現在同樣在走歷史的道路。 秦一統天下,只完成了地域上的統一,‘書同文,車同軌’等大一統制度,并沒有得到真正的落實,而天下真正落實大一統落實的,還要等到漢武帝時期。 在秦始皇到漢武帝這一百多年間,便一直是中央跟地方,民間跟朝廷的對抗。 這場戰爭還要持續很久。 若是扶蘇沒有正視起來,忽略了貨幣的重要,早晚有一日,會跌倒在這上面,貨幣事關著經濟,經濟乃一個國家的命脈,若是貨幣不能一統,所謂的大一統,只是個空架子,華而不實,外強中干。 嵇恒道:“不要把貨幣看的那么簡單?!?/br> “秦的大一統,遠沒有到放松的時候,更沒有到結束的時候?!?/br> “甚至只是剛剛開始?!?/br> “書同文,車同軌,才剛剛邁進?!?/br> “想要讓天下真正一統,還需要三代、五代,甚至更多代君主去達成,就如秦一統天下一般,是奮六世之余烈,而想完成真正的大一統之制,同樣需奮多世之努力?!?/br> “容不得半點松懈?!?/br> “更容不得半點懈怠疏忽?!?/br> “貨幣其實是一門很深的學問?!?/br> “若是不重視貨幣,大秦遲早會吃大虧的?!?/br> “始皇蘭池遇襲,其實觸及的不深,很多人都沒有意識,但實則這已顯露出了一些苗頭,便是貨幣變得不值錢的局勢下,人命會如草賤?!?/br> 嵇恒一臉肅然。 扶蘇正襟危坐,不茍言笑。 他自然是看的出來,嵇恒對這個話題很認真,也很在意。 嵇恒站起身,負手而立,冷聲道:“不謀萬世者,不足謀一時;不謀全局者,不足謀一域?!?/br> “始皇的很多政策,都頗為受人詬病?!?/br> “但始皇的著眼點,不是這些人能看到的,他謀得非是一時,而是萬世?!?/br> “你以為始皇所說,其為始皇帝,后世以計數,二世、三世至于萬世,傳之無窮,當真只是說說的?” “始皇是真有如此想法!” “也真這么做的?!?/br> “放眼過去,天下一直都是小農經濟,自給自足?!?/br> “尋常黔首除了購買糧食、鐵器和交稅之外,生活中基本是用不到貨幣的?!?/br> “天下一統以來,固然是百廢待興,但天下經濟其實一直都很凋敝,也并未得到真正的發展,這主要有很多方面的原因,一方面是大秦‘萬象更新’,征發了太多黔首去服役,導致地方人口不足,甚至空有兩三千萬人,但落在地方卻是‘地廣人稀’?!?/br> “而另一方面則是大秦的重心都在恢復農業生產上?!?/br> “所以大秦這些年,各種興修水利,疏浚河流,修建道路,很大部分原因,都是為了更好的進行農業生產,這其實也算是一種路徑依賴?!?/br> “畢竟大秦一直遵循的便是‘耕戰’!” “但天下不可能一直這樣的?!?/br> “過去商品買賣,基本都只存在于城邑?!?/br> “然而隨著天下真的穩定下來,底層民眾或多或少會漸漸存下一些財富,在過去,他們用不到多少貨幣,但隨著經濟發展,商品交易的逐漸繁榮,各種商業稅也如火如荼,而在這種情況下,天下對貨幣的需求量是極具加大的?!?/br> “這才是六國貨幣復起的原因?!?/br> “大秦的經濟再凋敝,再怎么被壓制,相較于戰亂時候,終究是有發展的,天下這么大,經濟一旦流通起來,需要的貨幣量同樣很大,而且大秦的體制,其實就是一個大撒錢的體制,這也注定了,大秦的貨幣流通量會很高?!?/br> “而這也是大秦日后需考慮的?!?/br> “大秦真正完成了大一統,要怎樣對天下進行治理?!?/br> “如今這個危機并沒有爆發,因為大秦缺少錢幣,而且很長一段時間,至少數十年內,大秦都不會面臨這種問題,因為隨著大秦對天下控制力加強,地方的需求會不斷擴大的,即便貨幣大量鑄造,朝廷征收的大量商稅,也會將這部分超發的貨幣消化掉?!?/br> “錢幣的質量越來越高,鑄幣的利潤就越來越低,也能一定程度降低供給?!?/br> “再加上等到天下真正安寧下來,各種制度逐漸完善下,國庫便會開始瘋狂的存錢,像個貔貅一樣,只進不出,也會減少貨幣的流通量,但這種局面是不持久的,一旦開啟戰事,或者是朝廷有什么重大的工程要啟動,便會對天下大撒錢?!?/br> “天下錢幣流通量太大,也就會導致通貨膨脹?!?/br> “這的確會稀釋持有者的財富,但最終受害的還是底層民眾?!?/br> “這是一個很棘手的問題?!?/br> “錢少了不夠用,多了會傷害到天下,但那個度卻很難把控?!?/br> “大秦有一條律令,便是可以通過獻錢幣來獲得爵位,這也會導致,貴族貪官污吏,之前靠著鑄錢聚斂巨額的財富,到日后再用交錢的方式,來逃脫法律的制裁,甚至是對抗朝廷?!?/br> “律法同樣要與時俱進?!?/br> “治理,治理?!?/br> “除了‘治’,還要有‘理’?!?/br> “若是‘理’跟不上,所謂的‘治’,便是無頭蒼蠅,蒙頭亂撞,早晚會出大問題的,而‘治’是官府需要去解決的,但‘理’卻未必要落到官府頭上?!?/br> “而是當落在‘學室’上?!?/br> “不過我并不喜歡‘學室’,因為學室是培養官吏的,大秦需要提出并完善‘理’的,當是另外一個場所,我更愿意稱其為‘太學’?!?/br> “太,凡言大而以為形容未盡?!?/br> “大秦需要這樣的一座純學術類的‘太學院’?!?/br> “這些人求的不是官,而是天下道理,這跟政治無關,而是關乎著世界宇宙的運行,洞悉宇宙之規律并為天下所用?!?/br> “治是實踐,理是理論?!?/br> “唯有理論跟實際結合,才能讓大秦走的更遠,而非是盲人摸象,根本不知自己在摸什么?!?/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