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9節
書迷正在閱讀:背刺太子后我死遁了、后宮生存指南[清穿]、我的兩個頂流親兒子終于和好了、保命要從娃娃抓起、特種歲月之彈道無聲、經營無限流副本的第一步、神諭殘卷、龍在天涯、渣“攻”求生指南、炮灰人夫攻的賢惠日常
“遠交近攻?!?/br> “臣認為此刻當效仿?!?/br> “暫時放下跟匈奴的仇恨跟敵意?!?/br> “一定程度上進行交好,讓雙方進行商貿,效仿管仲在齊國的措施,在關隘征收關稅,除此之外,朝廷作為取勝方,自要表現出應有的強勢,通過武力的形式,壓迫匈奴低價販售牛羊馬等貨物,同時高價購買朝廷的鹽、茶等物?!?/br> “以此來賺取錢糧?!?/br> 話音剛落。 朝堂上立即有人反駁。 楊熊道:“對于張御史的想法,我楊熊不敢茍同?!?/br> “而且恐非是我一人不敢茍同,而是大秦所有的將士都不會同意?!?/br> “驅逐匈奴,乃大秦國策,為此朝廷陳兵三十萬在北疆,更是多次出兵北伐,這才將匈奴追亡逐北上千里,而今一旦開放經商,匈奴豈不是要再度卷土重來?到時邊疆豈會安寧,大秦將士付出了這么大的傷亡代價,才換來的安寧,豈不因此白費?” “你這想法分明是在資敵?!?/br> “其心可誅!” “這消息若是傳出去,北地的將士會如何看?豈不引起軍心動搖?天下其他人又會如何看?又如何去告慰那些死去的將士?” “軍事乃國之大事,豈能貪圖眼前蠅頭小利?” “我楊熊斷不可能答應?!?/br> 楊熊態度十分尖銳,不容任何爭辯。 朝中其他大臣也紛紛反對,一時間,張蒼成了千夫所指。 張蒼面不改色。 任由朝堂大臣辱罵質問。 等殿內聲音漸漸小了下去,張蒼才沉聲道:“張蒼的確不通軍事,但過去也曾涉獵過軍書,多少也算博覽了群書,知曉國與國之間,并不存在所謂的盟友跟敵人,存在的從來都只是利益?!?/br> “以利交,因利散?!?/br> “這才是天下國與國之間正常的相處?!?/br> “若是因一時短兵相接,便互為仇讎,那天下格局又豈會是今日這般?” “當年秦晉交好,聯手壓制楚國?!?/br> “秦楚交好,合力圍晉?!?/br> “這樣的例子,在過去數百年,比比皆是?!?/br> “而今只不過是將昔日的‘晉’‘楚’‘齊’等國,換成了‘匈奴’罷了,為何就能引起諸位大臣這么強烈的反對跟意見?” “諸位的倨傲心態有些太重了!” “大秦的確一統了天下,但匈奴又何嘗不是一統了草原?” “朝廷三十萬大軍北伐,也并未因此將匈奴覆滅,只是將匈奴追逐上千里,這便足以證明,匈奴的實力并非等閑,面對如此草原霸主,又豈能再如過去一般短視?” “當以過去對待諸侯一般視之?!?/br> “大秦驅逐匈奴,軍威正盛,若就這么戛然而止,那才是對大秦的不尊重,大秦在驅逐匈奴上,付出了這么大的代價,又得到了什么?僅僅是收復了河北地,將匈奴人趕出去?這難道就足夠了?若是朝廷能借著如今的強勢跟匈奴做一定的緩和?!?/br> “倒逼匈奴內部向朝廷低頭,朝廷得到了利益,豈不比現在更高?” “這才是戰爭該有的價值?!?/br> “當然?!?/br> “跟匈奴的交好是有底線的交好?!?/br> “并不是真就毫無保留?!?/br> “外松內緊?!?/br> “互相制約,暗中試探其底線虛實,稱兄道弟間下絆子,劍拔弩張間做交易,這才是國與國之間一直以來的習慣?!?/br> “一切都是為了利益?!?/br> “而今匈奴有意求購茶葉等物,而朝廷又急需多余的貨物,正是各取所需之時,若是朝廷不抓住眼下的強勢機會,從匈奴身上謀取到更多利益,這才是更大的浪費?!?/br> “至于匈奴的隱憂?!?/br> “等朝廷財政的問題解決掉,自有大把的精力去對付?!?/br> “如此又豈能說是通敵?” “戰爭是政治的延續,若只是在戰爭上取勝,便戛然而止,這樣的戰爭,對于大秦而言,無疑是弊大于利的,對整個天下,都將是一次重大的創傷,我對于當年朝廷定下的政治決意了解不多,因而也并不多次多加言語?!?/br> “但在張蒼看來,經濟同樣是戰爭的一環?!?/br> “甚至是必不可少的一環?!?/br> “若是不在經濟領域對匈奴做進一步的壓迫,壓縮匈奴的生存環境,讓他們不得不艱難求生,這無疑只是在給對方增加仇恨跟憤怒,等到匈奴舔舐好了傷口,修養生息完畢,到時匈奴定然還會舉族南下的,到時大戰依舊必不可少?!?/br> “所以僅在軍事上脅迫是不夠的?!?/br> “還需在經濟上施壓?!?/br> “因而我張蒼建議該和就和?!?/br> “適可而止?!?/br> “至于地方民眾不了解,或者是憤怒,那就讓他們憤怒,朝廷做什么決定,何時需要顧及地方的態度了?而且國家大事之間,又豈是地方民眾能想明白、搞清楚的?” “等北方安定下來,民眾因此受益之時,他們自會明白朝廷的用心,也會知曉朝廷的深謀遠慮?!?/br> “到時,他們又豈會再有怨言?” “利益才是根本!” 張蒼目光掃過全場,全場已是肅然無聲。 楊熊等人面色青一塊紅一塊的,但也無法反駁,只是吭哧呵哧幾聲,顯得有點掛不住臉。 朝堂其他大臣則是在思索張蒼想法的可行性。 這同樣是乘勝追擊。 不過不再是軍事上乘勝追擊。 而是在經濟上。 因為之前的慘敗,匈奴內部其實已生出不少嫌隙,還有的更是脫離了匈奴單于,若是朝廷在這時選擇跟匈奴緩和,一定程度上,能動搖匈奴一些大部的意志跟決心,讓本就有些松散的匈奴聯盟顯得更加脆弱,頭曼單于也難以再將這些匈奴殘部擰在一起。 就算日后能擰在一起,也需耗費更大的力氣。 若是能在這段時間,讓一些匈奴部族倒戈,或許對匈奴的中傷更重。 畢竟。 朝廷堵死跟匈奴的關系。 只會加劇匈奴各部族對秦廷的敵意跟仇恨,也會加速頭曼單于對舊部的收攏,甚至能直接以南下,大破秦軍作為士氣鼓舞,若是進行一定的開放,頭曼單于恐是最為暴怒的。 對朝廷而言,利大于弊。 想到這。 諸朝臣微微頷首。 張蒼提出的想法,不失為一條良策。 張蒼又道:“前面所說為開源,對于節流,張蒼同樣有一些想法?!?/br> “天下征收的錢糧皆入敖倉,天下官吏、工程的錢糧發放,也都出自敖倉,其中的運輸成本實在太高了,臣認為,當做一定的調整?!?/br> “在昔日六國舊有糧倉的基礎上,重新建立六座或更多的臨時倉庫?!?/br> “用以進行短時的貨物儲運?!?/br> “如此,可大幅減少中間路途的損耗,也能將錢糧盡快發放到地方手中?!?/br> “此舉同樣能讓地方官吏跟民眾寬心?!?/br> “諸位大臣也大可放心?!?/br> “地方征收上來的錢糧,并不會在地方停留太久,基本收上來幾個月的時間,在朝廷做出妥善的安排后,都會陸續分發出去?!?/br> “與此同時,多余的錢糧,都會全數送到敖倉,并不會留在地方?!?/br> “此外?!?/br> “朝廷更會派專門的官吏進行負責?!?/br> “絕不容地方染指?!?/br> “如此一來,在這些開源節流下,朝廷的財政,在一定程度上,會多出不少,朝廷也能因此騰出更多錢糧做其他事?!?/br> “而這些便是張蒼的想法?!?/br> “大秦的財政,已到了不得不變的地步?!?/br> “張蒼因為對天下賬目有了解,而李斯跟我同出自荀子門下,對我的才能有所了解,所以才會舉薦我,至于其他大臣,跟我都或有一定交集,但至于為何會舉薦我,張蒼其實并不明白?!?/br> “對于勝任少府之位,張蒼自認還是擔得起?!?/br> “大秦的財政變革之路,張蒼也有信心破舊立新,將革新進行到底?!?/br> “請殿下明鑒?!?/br> 張蒼朝扶蘇恭敬一禮。 隨后緩緩的退回到自己座位上。 舉殿皆靜。 第375章 用空間換取時間! 張蒼提出的開源節流之舉,對朝臣的觸動不言而喻。 平心而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