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3節
書迷正在閱讀:背刺太子后我死遁了、后宮生存指南[清穿]、我的兩個頂流親兒子終于和好了、保命要從娃娃抓起、特種歲月之彈道無聲、經營無限流副本的第一步、神諭殘卷、龍在天涯、渣“攻”求生指南、炮灰人夫攻的賢惠日常
讓殷通意識到一件事。 六國貴族或許今后的處境將會越來越艱難,猶如溫水煮青蛙一般,不斷為朝廷吞噬侵占,最終再難掀起風浪,這甚至都是可以預見的了,因為六國貴族是需依仗地方官吏的,若是地方官吏不再親近呢? 過去朝廷不敢輕易對關東官吏出手,然這次始皇卻是毅然決然的動手了。 雖是仗著巡行的由頭,但終究是動手了。 蛇打七寸。 朝廷眼下卻是正中要害。 朝廷對關東控制力加強,六國余孽越發頹危,只要朝廷不出什么亂子,天下反倒會安寧一段時間,既然如此,他又何必去自討沒趣?去親近六國貴族?完全可以順勢下坡,對朝廷表露善意,繼而穩住自己的官位。 這才是最佳選擇。 至于六國貴族之死活,關他何干? 六國貴族若是全死了,大秦天下也就徹底安穩下來。 六國貴族就算這次不死,也定然會重傷,短時都難以恢復元氣,而他已四十有三,能有多少時間陪著六國貴族折騰? 他已沒那個耐性了。 既然如此。 那就再干脆一點。 將六國貴族打擊的更狠點。 那樣他這大秦官員也能當的更安穩、更舒適一些。 正是想清楚了這些,殷通徹底轉變了思路,從原來多少會為六國貴族考慮,轉變到只為自己著想。 繼而徹底狠下了心。 聽著殷通的冷漠言論,即便是李默,也不由感到一股寒意。 殷通這話的含義,他們又豈能不知? 這是完全不管貴族死活。 六國貴族若是反應過來,能及時逃走,那便能活。 若是反應不及,那就死在這里。 一切都是咎由自取。 李默心頭微動。 對于殷通的建議,他其實很心動。 他早就對這些趾高氣昂的貴族不滿了,若非六國貴族在地方勢大,跟不少地方豪強都有來往,他根本就不屑跟他們打交道。 眼下殷通的主意正合他意。 不過僅憑他們兩人是不夠的,會稽郡跟六國貴族有密切聯系的官員還有不少,若是不將這些人說服,等日后這些貴族反應過來,而有人私下告密,他們定會遭到六國貴族報復,到時自會麻煩纏身。 想到這。 李默目光陰冷的看向四周官員。 眾人目光閃躲,顯然在暗自權衡其中的利弊。 尤其是徹底跟六國貴族撕破臉。 這是很多人不情愿的。 見狀。 李默開口道:“我贊成郡守的話,事已至此,若是繼續首鼠兩端,不僅會開罪朝廷,還會引來六國貴族埋怨,朝廷大動之下,六國貴族勢力定然是大不如前,我等是地方官員,地方皆由我等掌控,六國貴族能否再度落腳,最終需得看我等眼色?!?/br> “我也知你們的顧慮?!?/br> “便是擔心大秦有朝一日會出事?!?/br> “想為自己謀個后路?!?/br> “但諸位平心而論,這次的事情之后,六國貴族的實力又能剩下多少?想要重新恢復又要多少時間?而我聽聞扶蘇殿下素有仁義之名,等到扶蘇殿下即位,天下恐會進入大治,到時地方當真還會有如此多的民憤民怨?” “無底層黔首張目,這些貴族真能成事?” “何況你們也能察覺到一件事?!?/br> “攻守易型了!” “過去六國貴族處于攻勢,不斷在地方挑事、制造動蕩,朝廷則一直忙于平息動亂,然這次不一樣了,是朝廷主動出擊,而朝廷這一番主動出擊之下,六國貴族卻根本難以招架?!?/br> “今后這樣的事只怕會越來越多?!?/br> “貴族注定難成氣候?!?/br> 李默也是對此做出了自己的見解。 他也并非無的放矢。 而是真切感受。 不然也不會傳信給御史府好友,為的便是想尋求一個寬恕的機會。 這兩年,朝廷的政策越來越有針對性,而且跟過往的政策不一樣,往往都能得到落實,還能取得一定的成效,這是很驚人的,也是讓李默感到很不可思議的,在官山海、士官轉職的事情下,他做出了一個大膽的判斷。 秦廷已認識到了問題,還一直在試圖去斧正。 在這種局面下,秦廷的控制力只會越來越強,六國貴族的生存空間,只會越來越小,最終徹底淪為秦廷蠶食殆盡,等到那時,秦廷恐會對地方官吏進行一波大清洗,首鼠兩端的官員很多都難逃一死。 過往朝廷沒這個魄力。 但隨著士官轉職,加上降低入學標準,秦廷只要接下來十幾年不出大狀況,情況只會越來越好。 所以他這次跟六國貴族進行了切割。 并主動去勸說了殷通。 見殷通跟李默都持這個態度,原本有些搖擺不定的官員,也漸漸生出了動搖。 只是秦廷真的能長久? 他們心中卻始終無法肯定下來。 殷通跟李默兩人眼下就是在賭,賭秦廷真的能鎮撫天下。 但真的能嗎? 第315章 彼可取而代之! 殷通并不催。 他就安靜的坐在一旁,很有耐心的品嘗著香茗。 良久。 終于有人主動開口了。 會稽郡的卒史眉頭緊皺凝聲道:“郡守的建議固然不錯,然楚地貴族在地方經營多年,可謂根深蒂固,這次朝廷就算對其大肆清掃,只要項氏、宋氏、唐氏幾大氏族能逃出,他們便能輕易凝聚起不小的力量?!?/br> “若非如此,我等過去何必這么忌憚?” “其中項氏尤甚?!?/br> “其族長項梁倒是態度不錯,然其侄子項羽卻是跋扈,若日后項氏知曉了其中實情,這項羽定不會放過我們,以項氏在地方的影響力,加上項羽之勇猛,我等恐招架不住啊?!?/br> 聞言。 其他人也紛紛附和。 “是啊?!?/br> “這項羽可不好惹?!?/br> “過去可沒少對郡里官吏動手?!?/br> “而今更是為朝廷通緝要犯,若是我們惹怒了此人,日后恐會遭至此人毒手?!?/br> “要不……還是按原計劃?” 殷通眉頭一皺。 李默更是面露一抹不善。 那名卒史勸道:“現在我們已大概知曉朝廷的用意,只需將消息傳出,定能助力楚地貴族逃亡,這一來一去,楚地貴族反倒欠下了我等人情,而且無論是陛下,還是朝廷的大軍,終究不會在楚地多留,日后我們真正打交道的依舊是楚地貴族?!?/br> “冒然交惡實屬不智?!?/br> “至于郡丞所言,更是無的放矢?!?/br> “朝廷這次的確來勢洶洶,但天下明眼人都能看出,秦廷早已是強弩之末,根本就難以存續,等這次大軍西歸,朝廷當真還能再度組織起這么多軍隊巡行?而且就算始皇想,始皇的身體恐也未必能支撐住?!?/br> “天下苦秦久矣?!?/br> “這非是我等惡語中傷,而是天下實情所在?!?/br> “朝廷的這些舉措,對我等的確影響很大,但對底層當真有半點緩解?” “沒有?!?/br> “終究是揚湯止沸?!?/br> “但等這股勁兒過了,這被暫時按下的民沸,依舊會再度沸騰,甚至會更加躁烈?!?/br> “到時只需一丁點火星,便能將整個天下引燃?!?/br> “我等到時還要依仗這些貴族?!?/br> “畢竟?!?/br> “秦廷也好,六國復辟也罷,終是需我等來治理地方,只要我等不犯下大錯,天下亂或者不亂,都跟我等關系不大,因而郡守,何必要逼自己選擇一方呢?” 這名卒史反倒質問起了殷通。 殷通放下手中已并無多少熱氣的茶碗,撫掌稱贊道:“卒史說的其實也沒錯,我們繼續維持現狀,繼續跟過往一樣,更加偏向六國貴族,對我們目下并無太多問題,畢竟秦廷已給了我等臺階,讓我們能從容應對,不至于再遭針對,然諸位想過沒有,這一切都是我們主動送上了那份投書,若是沒有那份投書,我等恐早就鋃鐺入獄了?!?/br> “還能在這侃侃而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