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0節
書迷正在閱讀:背刺太子后我死遁了、后宮生存指南[清穿]、我的兩個頂流親兒子終于和好了、保命要從娃娃抓起、特種歲月之彈道無聲、經營無限流副本的第一步、神諭殘卷、龍在天涯、渣“攻”求生指南、炮灰人夫攻的賢惠日常
“始皇太久沒有在外走動,讓我們都下意識忽略了?!?/br> “若是始皇再度巡行天下呢?” “張耳也好,項梁這些貴族也罷,他們真敢聚眾舉事?” “這才是秦廷真正的底氣?。?!” 第278章 誰又甘心只當一個亭長呢?! “始皇?!” “大秦真正的底氣?!?/br> 蕭何怔了一下。 他其實沒想過劉季會說出這些話。 只是在心中思忖片刻后,也是當即驚醒了過來。 是的。 大秦震懾天下,除了鮮有敗績的秦軍,還有一個存在,只是大多數人會下意識的忽略,然一旦提及此人,所有人都不由心生敬畏。 這個人便是始皇。 這個大秦帝國的締造者。 在他的手中,天下史無前例的實現了一統。 也是在他的手中,三代王道之政被徹底拋棄,天下由此進入到法制天下。 也是在嬴政手中,過去很多世人只敢在心中想一想,根本不敢真的去做的事,卻在嬴政手中逐步得到了實踐。 嬴政才是這個帝國真正的主宰。 也唯有嬴政才能真正決定這個帝國的興衰。 六國貴族也好,諸子百家也罷,在嬴政的威勢下,幾如喪家之犬,根本不敢拋頭露面。 天下流傳的各種流言讖語,也都只敢說始皇死而地分。 卻無一人敢說始皇在時天下分。 這便是始皇對天下的影響力,這影響力天下無人出其右。 只要始皇還在,天下便始終可控。 這個執念并不是來自對秦帝國實力的畏懼,也非是來自對秦軍的膽怯,而是源自嬴政過去創下的豐功偉業。 一怒而諸侯懼,安居而天下熄。 蕭何嘴唇輕輕顫動了幾下,眼神對此充滿了贊同。 他沉聲道:“是啊,我們考慮到了天下的種種變數,諸子百家的反應,六國貴族的趁機而動,秦廷的應對,卻是忽略了始皇的舉動,始皇才是影響天下最大的存在?!?/br> “若真如你預料,始皇再度開啟巡游,所過之處,士人也好,六國貴族也罷,只能偃旗息鼓,不敢有任何聲張?!?/br> “這便是始皇對天下的威懾力?!?/br> 劉季苦笑一聲。 他其實前面并沒有想到這些。 只是腦海中陡然浮現了一個宏偉的場景。 那便是自己以前帶人服役時,有幸見到始皇巡行天下,那副場景深深映入到了他的腦海,他方才一下子想到了。 蕭何道:“如果始皇當真再度巡行,天下或許會亂,但影響會很小,距離秦掃天下的時間,也只有十幾年,關東不少人還記得當年的場景,等到始皇巡行,只怕很多人會再度回想起當年的恐懼?!?/br> “就算士人巧舌如簧,六國貴族各種滋事生事,恐也難以消弭對死亡的恐懼?!?/br> 劉季點了點頭。 他沉聲道:“這才是秦廷有恃無恐的原因?!?/br> “只是始皇已近三四年未曾巡行了,而外界一直有所傳聞,便是始皇身體抱恙,已難以承擔這么大程度的舟車勞頓,若是這次巡行途中,始皇表露出了頹勢,亦或者身體有些不妙,過去始皇憑一己之力壓制的各種勢力,恐也會迅速反彈,到時天下形勢可就難說了?!?/br> “不過只要始皇能完成這次巡行,只怕六國貴族跟士人短時不敢再有動靜了?!?/br> “他們內心深處終究還是無比忌憚始皇?!?/br> 蕭何苦笑道:“不止這些,朝廷的令書旨在向天下宣傳大秦對災禍的應對方式?!?/br> “若是天下沒有發生大的災禍,亦或者很快就被解決,這對關東的影響是很大的,會讓很多人對‘神鬼’生出質疑,沒有‘鬼神’的暗中相助,六國貴族跟士人想要輕易的裹挾民眾,也會變得艱難,等天下真的接受了‘修人事以勝天’的觀念后,只怕秦法也會為世人漸漸接納?!?/br> “這才是最致命的?!?/br> 劉季默然。 他對蕭何的話不以為然。 就算秦廷真的避免了災禍發生。 也難以扭轉天下人的觀念,這根本就不是朝夕能解決的,不過對六國貴族跟士人的確會造成不小的沖擊,但六國貴族跟士人又豈會坐以待斃?一定會在暗處做很多動靜進行阻撓。 劉季也不得不承認。 秦廷的應對之策十分的厲害。 根本就不在意外界的洶洶民意,直接以力服人,就這么明晃晃的帶著大軍巡行,然六國貴族士人這些就是拿秦廷沒有辦法,六國貴族士人就算再有號召力,能在短時間聚集大量軍隊,但在百戰精兵面前,注定是不堪一擊的。 始皇巡行之處,天下默然一片。 從兵法角度而言,始皇巡行天下,就已注定關東會‘一而衰’了,等真的巡行到了地方,便已算是‘再而衰’了。 等日后天下并未爆發世人期待的‘災禍’,秦廷就已是等同宣告天下。 大秦‘修人事以勝天’勝利了。 大秦連天都能戰勝,又豈是他們能取勝的? 最終士氣只會越發低下。 就算日后地方有舉事,有動亂發生,都只會被認作是垂死掙扎,除非爆發真正的大亂,不然都難以撼動秦廷的統治,只是六國貴族真的還能等到那時嗎? 劉季已不確定了。 “夫飛蓬遇飄風而行千里,乘風之勢也?!?/br> “大秦順勢一統了天下,而今又似要再度得勢,難道大秦當真是天命所歸?” 劉季目光微沉。 蕭何苦笑。 這個問題豈是他能回答的? 只是在兩人的互相探討下,天下形勢已越發明朗了。 過去秦雖一統天下,但對關東影響甚微,究其根本,便在于關東民眾不信秦,始終對秦懷有戒心,若秦這次以這么堅決的姿態,完成‘勝天’,恐會完全刷新天下對秦的認知,也是大秦的治國理念,第一次真正的傳至天下。 一時間。 蕭何心中甚至生出一抹異樣情緒。 大秦或真的可期? 蕭何目光流轉,他沉吟片刻,緩緩道:“劉兄,你對天下局勢既有如此洞悉,就你看來,我們當何去何從?繼續為秦吏,還是繼續坐等天下生變?” 劉季滿臉肅然。 這個決定并不好做。 一旦選錯,便再無回頭路。 他摸著頜下短吁,卻是久久沒有吭聲。 蕭何也不催。 只在一旁靜等著劉季回應。 良久。 劉季凝聲道:“這個決定短時恐做不了,想真正的做出決定,要看始皇究竟會不會真的巡行,若這只是我的猜測,并非朝廷的舉動,那便可以謀求后路了,大秦危如累卵,已無法改變了?!?/br> “若始皇當真開始巡行,那便說明一切都在謀算中?!?/br> “天下動蕩也盡在掌握?!?/br> “如此情況?!?/br> “一而再,再而衰,三而竭?!?/br> “天下短時難生波瀾,扶蘇又有明主像,或許天下真正歸秦也未可知?!?/br> “還是要再等等?!?/br> 劉季最終還是沒有直接決定。 他其實不是個猶豫不決的人,只是這次卻難得遲疑了。 發自內心。 他認為亂世才是自己的機會。 只是隨著對秦廷的了解越來越深,他對秦廷卻是越發忌憚起來,因為他總感覺秦廷所做的一切,仿佛有人早已在暗中布局cao縱好,一切都在井然有序的推進,這讓劉季心中有股莫名的壓力跟不安。 加之。 他們跟扶蘇已結上了關系。 而扶蘇在零陵的各種表態,都表明了不會輕視關東官吏,還會對關東官吏委以重任,這無疑給了他另一個選擇。 而突然多出的選擇。 讓劉季一下變得優柔寡斷起來。 一個是刀口舔血,從亂世殺出一條血路,為自己博得一個好出處,另一個則是穩扎穩打,憑借跟扶蘇的親近,便可輕易獲得榮華富貴。 兩者的難度不可同日而語。 最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