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4節
書迷正在閱讀:背刺太子后我死遁了、后宮生存指南[清穿]、我的兩個頂流親兒子終于和好了、保命要從娃娃抓起、特種歲月之彈道無聲、經營無限流副本的第一步、神諭殘卷、龍在天涯、渣“攻”求生指南、炮灰人夫攻的賢惠日常
只是這條秦律顯然只存于竹簡。 并沒有真正落實。 大秦南海北疆的將士,大多都已服役三四年,長者更是有七八年之久,正因為此,原本只要求軍官掌握的讀寫算術,也漸漸要求到了士卒。 南海八年,北原三年。 大秦早已培養出一批十分可觀的識字人才。 只要給予他們機會,讓他們學習律令跟經文,提高文化修養,他們是完全能夠勝任地方官吏。 然大秦從始至終都沒有考慮過。 準確說朝廷根本就不知道有這樣一批人。 戍衛制太新了。 新到秦這創立者自己都不知道這些。 若是能將戍衛制真正利用好,大秦官吏短缺的問題是會得到一定解決的,而這同樣是他力主這些士卒走出關中的原因。 他們待在軍中,待在關中,根本就認識不到這些。 秦人太卷了! 他們值得擁有更好的。 甚至日后還能借此讓關東民眾參與戍邊,繼而一步步瓦解六國貴族對關東的影響,讓更多天下底層民眾參與到秦這個帝國的建設中來。 只是現在說這些還為時尚早。 良久沉默。 扶蘇已明白了過來。 嵇恒之意,是在大秦戍衛制下,大秦的士卒跟過去不一樣了,這些士卒大多掌握了一定的讀寫算術,已初具成為官吏的基礎。 大秦缺少基層官吏。 這個問題已經存在很長時間了。 一直得不到解決。 正是因為此,關東的官吏,才敢三心二意。 若是大秦將這,不說幾十萬,至少幾萬的士卒安排到關東為吏,朝廷對天下的控制力豈不要大大加強? 扶蘇面色一喜。 他壓下心中的欣喜,問道:“戍衛制下的士卒,當真有這般能力?” “不知道?!憋愫苁歉纱嗟幕卮?。 扶蘇一愣。 嵇恒淡淡的掃了扶蘇一眼,沉聲道:“我沒有去過北疆跟南海,只是對軍中情況有一些了解,具體如何,還需有人去實地看?!?/br> “這只是我的推斷?!?/br> “至于真相如何,這我豈能知曉?” 扶蘇尷尬的笑了笑。 嵇恒雖前言不搭后語,但也的確說的沒錯。 嵇恒只是對當下戍衛制的情況做出推斷,真正是什么樣子,他的確說不準,他畢竟沒有到過邊荒,更沒有實地了解過情況,又豈敢夸下???? 扶蘇一臉訕訕道:“是扶蘇心急了?!?/br> 扶蘇對此早已習慣,臉不紅心不跳道:“如果先生的推衍為真,戍衛制當真能解大秦的燃眉之急,關東正是因為官吏缺乏,才繼續任用原六國官吏,而這些人大多首鼠兩端,很多都跟六國貴族私下有聯系?!?/br> “若按先生之法?!?/br> “將這些戍衛士卒任用為吏,不僅能給士卒一個妥善的交代,還能解決朝廷一直懸在心上的功賞問題,當是一舉多得?!?/br> “先生大才?!?/br> 扶蘇眼下也懶得動腦了。 他早就有自知之明,自己的腦子就是比不過,嵇恒恐早就在心中將這些算計明白了,也早就料好了一切,他光聽一陣,又豈能聽出問題? 他沒那個能力。 他默默將嵇恒的主意記下。 準備回去就將這些上書,讓父皇去拿主意,他相信以父皇的魄力,定然是會同意的。 若真落實下去,過去困擾朝廷的很多棘手問題,一下就都迎刃而解了。 他心中大快。 胡亥耷拉著身子,已有些沒精打采。 他完全沒聽懂。 不過他也懶得多問了。 他對什么戍衛啊、屯邊這些是一竅不通,就算嵇恒詳細的講了,多半也聽不明白,就不去自找折磨了。 嵇恒面色淡然。 他沉思了一下,繼續道:“我前面提出的解決之法,大多是圍繞著爵位為簪裊、不更的士卒,至于最底層的公士跟上造,數量是最多的,甚至可能高達數十萬,因而朝廷若真的動了心思去解決?!?/br> “必須要準備很多錢糧?!?/br> “田宅的情況,若是情況好,簪裊、不更的士卒,愿意送子弟上學,或者愿意自己去關東為吏,朝廷可借此收上來不少,或者少分發一些,但這些數量,相較于數十萬的公士跟不更,還是相對偏少?!?/br> “誠然賜氏能讓這些人心中好受一點,但最終還是要落到實利上?!?/br> “所以若是軍中反應不強烈,可將賜氏的條件,相對拔高一點,簪裊以上可免費賜氏,上造爵位有機會被賜氏,但要求是跟簪裊子弟入學一樣,不再額外分發田宅,且需在南?;蛘弑苯蹪M多少年?!?/br> “至于最底層的公士,則都與之無緣?!?/br> “如此算下來,大秦最終需給出的田宅數量會大幅減少,若是數量不高,到時或只能用錢糧去解決了?!?/br> “大秦這一年囤積下來的錢糧恐還不夠?!?/br> 扶蘇目光一黯。 嵇恒的主意已經很盡心了。 通過各種虛賞、實賞,勾起士卒的欲望攀比,繼而讓士卒主動放棄功賞,為朝廷減少壓力,但這只能解決上造及以上爵位士卒的情況,至于最普遍,也是數量最高的公士,這依舊很難去擺平。 數量實在太多了。 數十萬計。 按秦律,就是數十萬頃田地跟數十萬‘宅’。 大秦眼下恐還是拿不出。 除非關中其他的高爵主動將田地獻出來,但這明顯是不可能的,他最終也只能無奈的發現,恐到最后還真就只能靠錢糧去解決了。 扶蘇作揖道:“先生所言極是,只是商賈經這一番折騰,就算家中有存余,恐也所剩不多,若是再逼迫商賈,只怕收獲也很少?!?/br> “除非……” “朝廷對關東商賈行一番劫掠?!?/br> 嵇恒面色古怪的看了扶蘇一眼,卻是沒想到,扶蘇還能生出這個想法,他倒是也清楚,扶蘇這只是被逼急了,加上路徑依賴,下意識就想動商賈。 畢竟從商賈身上,朝廷的確獲利頗豐。 嵇恒搖搖頭,道:“關東跟關中不一樣,朝廷對關東的控制力還沒那么強,而且關東的官員跟朝廷未必齊心,若是為六國貴族抓住機會,反倒會讓關東亂起來?!?/br> “這豈非得不償失?” “因而商賈短時是不能再動了?!?/br> “商賈沒錢?!?/br> “但有一個群體有錢?!?/br> “誰?”扶蘇猛的抬起頭,眼中滿是希冀。 “有錢人?!憋愕?。 “有錢人?”扶蘇眉頭一皺。 嵇恒淡淡道:“現在的底層民眾,早就被榨干了,就算朝廷想從底層身上搜刮,也休想弄出多少油水,但貴族、豪強、官員卻未必,他們這些年可是沒少搜刮民脂民膏,因而想搞錢,得從這些人身上下手?!?/br> “這要如何弄?”扶蘇滿眼好奇。 嵇恒似笑非笑道:“依舊是用鹽來做文章,貴族豪強富得流油,他們對生活的平質同樣有要求,甚至私下還會互相攀比,這種情況下,想掙他們的錢,再容易不過,將精鹽進一步提純,做成奢侈品?!?/br> “不走量?!?/br> “只賺有錢人的超額利潤?!?/br> “他們家境富沃,又豈能去吃帶苦味的精鹽?自當是吃更為精純的奢侈鹽,這些人吃的不是鹽,是生活是品質?!?/br> “賣的就是高價!” “若是有條件,可以在里面放一些海帶碎末,直接說能治療大脖子病,對外聲稱是御鹽,到時定會有很多豪強貴族趨之若鶩的?!?/br> “不過大秦要想辦法將鹽進一步純化?!?/br> “而且只能官方去賣?!?/br> 扶蘇眼睛一亮。 這倒的確是一個辦法。 而且朝廷的確有售賣的途徑。 畢竟之前嵇恒就建議官府也要參與賣鹽,只是販賣加沙泥的粗鹽,眼下去包裝一下,販售御鹽,也未必不成。 這可是上好的來錢途徑。 扶蘇笑道:“這個辦法不錯,宮中的御鹽的確品質比外界好不少,將其販售出去,也很容易能賣出高價,只是在里面加海帶碎末,這是什么原因?” “海帶真能治療大脖子???” 只是剛問出口,扶蘇就后悔了。 他都險些忘了,嵇恒的醫術同樣驚人,甚至為整個太醫府欽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