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3節
書迷正在閱讀:背刺太子后我死遁了、后宮生存指南[清穿]、我的兩個頂流親兒子終于和好了、保命要從娃娃抓起、特種歲月之彈道無聲、經營無限流副本的第一步、神諭殘卷、龍在天涯、渣“攻”求生指南、炮灰人夫攻的賢惠日常
		
		    公子高連忙作揖道:“還請先生直言?!?/br>    嵇恒搖了搖頭,道:“有些事還不到時候,也不是現在,我唯一能告訴你們的,便是軍功爵會逐漸改變,而在改變的途中,會促就大量的變化,你們若能借此抓住這些變化,未必不能獲得爵位?!?/br>    “到時出仕也未嘗不能實現?!?/br>    “軍功爵制要變?”公子高一愣,他狐疑的看著嵇恒,眼中露出一抹詫異,這個消息他都未曾聽聞,嵇恒是如何知曉的?    不過他倒也沒有懷疑。    嵇恒之才。    他可是有所了解。    嵇恒都如此說了,想必當是如此。    只是嵇恒這番話太過籠統,也完全沒有給出信息,他們就算想利用其中的變化,也根本無從談起。    胡亥開口道:“嵇先生,你把話說明點?!?/br>    “軍功爵會怎么變化?”    嵇恒看了胡亥一眼,嘴角露出一抹微笑,他淡淡道:“軍功爵制眼下已不適合大秦了,只是由著世人的習慣,依舊在執行著,但大秦其實已很難支撐軍功爵制繼續運行了?!?/br>    “所以軍功爵制定然會變?!?/br>    “不過在變之前,大秦會逐步兌現過去的承諾?!?/br>    “部分實賞,部分虛賞?!?/br>    “最終用價值相當或者說是略劣的功賞去兌現,而那時關中會有大量得到實賞及虛賞的民眾,朝廷接下來很長一段時間,都要去面對處理這部分?!?/br>    “其中很關鍵的一點,便是準許低爵位子弟入學?!?/br>    “你們的機會就在其中?!?/br>    嵇恒將心中想法緩緩道出。    第169章 教化之功,利在千秋!    聽到嵇恒的話。    公子高等人心中一驚。    他們確實沒有想到嵇恒會說出這番話。    大秦并不禁止民眾接受知識,但教育本身就是極高的門檻。    而且要求很高。    就大秦目前而言,唯有爵位達到大夫級的官吏,才能供應的起子弟入學,除此之外,還有一些家境殷實的豪強、貴族,能通過舉薦或者保薦的方式進入學室。    但無一例外,對家境都有很高要求。    大秦施行的是‘壹教’。    即統一教化。    以法為教,以吏為師。    大秦旨在通過設立于各郡縣,專門培養法律人才的‘學室’完成官吏培養。    而這些‘史子’‘弟子’是大秦未來的儲備官吏。    非史子也,毋敢學學室。    眼下嵇恒之意,分明是要降低入學標準。    而且會降的很低。    他們對此其實是很費解的。    這真的可行嗎?    嵇恒自看得出幾人的疑惑不解。    但這的確就是他的想法。    現在讀書的成本太高了,尋常的一枚竹簡造價近乎十幾錢,尋常家庭根本就供應不起,就算是大夫級的官員,年秩高達六百石,也僅僅只能供應少數幾名子嗣,由此足見教育成本之高昂。    然他的主張中最為重要的便是‘變國家’。    如何變?    自然要從底層出發。    現在貴族跟底層的鴻溝依舊存在。    唯有將這道鴻溝徹底填平,才能真正的做到變國家。    知識改變命運!    改變的不僅僅是個人的命運。    也有國家!    公子高拱手道:“嵇先生,你此言是當真?”    “而今天下學習的造價之高昂,根本就不是尋常家庭能供應的,就算是朝廷出手,恐也難以維持,其中耗費的錢糧更是海量,朝廷是不可能同意的,也根本就支撐不起?!?/br>    “先生此言托大了?!?/br>    嵇恒輕笑一聲,并不在意道:“我所說的入學,跟你們理解的‘入學’不一樣,在你們眼中,入學是進入學室,變更戶籍,成為大秦未來官吏的儲備力量,但在我這不是?!?/br>    “我所說的儒學很簡單?!?/br>    “只教識文斷字?!?/br>    “并不教授律令,也不教寫作、軍事?!?/br>    公子高沉思了一下,再度搖了搖頭,凝聲道:“依舊可行性很低,教習的耗費無比龐大,爵位稍低的家庭,根本就擔負不起,即便只教習最基礎的,也依舊不是很多民戶能支撐的起的?!?/br>    嵇恒微微額首,冷聲道:“那就把造價壓下來?!?/br>    “嗯?”    嵇恒冷冷一笑,道:“讀書的成本的確很高,但具體又高在何處?”    “竹簡的造價?”    “書本?”    “還是傳道受業的夫子?”    “竹簡短時沒有辦法解決,但常人真就非竹簡不能習文?”    “我看未必?!?/br>    “而且傳道受業,重要的從來不是竹簡?!?/br>    “而是書籍!”    “過去書籍存于周王室及相關諸侯,而后天子失官,學在四方,大量書籍散溢到了地方,繼而促就了諸子百家的興起,同時也造就了百家爭鳴的盛世,即便如此,書籍其實依舊只掌握在少數人手中?!?/br>    “為上層人壟斷!”    “隨著天下一統,知識再度開始向上層集中?!?/br>    “這種情況還在不斷加劇?!?/br>    “對于大秦官吏、貴族、豪強而言,他們其實是樂于見到這種情況出現的,與此同時,同樣樂于見到的還有儒家,因為底層這塊地方,朝廷不看重,不去占領,自會有其他人去占領?!?/br>    “等百年后?!?/br>    “天下就會形成一個古怪的情況?!?/br>    “分明是法制當道,但法制在天下的影響,卻越來越弱?!?/br>    “儒學反而大興?!?/br>    “作為朝廷,不能只計較一時得失之利益,而當縱觀于天下十年、百年、千年,有時甚至要做逆勢之事,將教育低爵化、普及化,才是大秦今后真正要做的事?!?/br>    “唯有如此?!?/br>    “大秦的根基才能穩固?!?/br>    “才不至于為儒家鉆了空子,讓法制淪為擺設?!?/br>    聞言。    公子高也是嚇了一跳。    他怎么也沒想到,知識聚于上層的后果會這么嚴重。    但朝廷哪有錢供應的起這么多人?    非是不想。    而是實在做不到啊。    公子高苦笑道:“先生立足高遠,我等實在佩服,只是巧婦難為無米之炊,朝廷眼下根本就拿不出錢財,又談何去實現先生所講的‘低爵化、普及化’?”    “先生太高看朝廷了?!?/br>    嵇恒搖搖頭。    他平靜道:“事在人為?!?/br>    “大秦想坐穩天下,就當穩住根基?!?/br>    “現在教育的確很難?!?/br>    “但卻可以試著做一些改變?!?/br>    “秦篆的教習難度很高,那就放棄秦篆,改用更為簡練的隸書?!?/br>    “學室的成本很高,那就不走學室?!?/br>    “只學基礎的識字?!?/br>    “識文斷字很考究功底?!?/br>    “那就做一些便于常人理解的標識?!?/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