鎮撫大秦 第104節
書迷正在閱讀:背刺太子后我死遁了、后宮生存指南[清穿]、我的兩個頂流親兒子終于和好了、保命要從娃娃抓起、特種歲月之彈道無聲、經營無限流副本的第一步、神諭殘卷、龍在天涯、渣“攻”求生指南、炮灰人夫攻的賢惠日常
“齊國本土是沒經歷什么戰事的?!?/br> “種種原因累加,齊地其實不怎么受其余五地待見?!?/br> “加之這次針對的主要又是商人,本就地位低下,因而其余五地并不一定愿意出手?!?/br> “眼下就看六國余孽對秦的恨意壓不壓的過對齊地的厭惡了?!?/br> “若壓過了?!?/br> “大秦基本就沒有希望了?!?/br> “這次針對的是商賈,還在最不受各方待見的齊地,尚且能讓六國余孽團結起來,這便足以證明,六國余孽對秦的厭惡之深,早已凌駕在了利益及對當年‘見死不救’的怨恨上了?!?/br> “在這種極端仇恨下,大秦沒可能挽回局面?!?/br> “因為已是死局?!?/br> “他們現在之所以隱忍不發,只是因始皇的威望太高,對天下的威懾力太強,但始皇只是一個人,人力有窮極,一旦始皇出事,六國余孽在稍作試探后,定會選擇揭竿而起?!?/br> “就算大秦能夠平定那次的叛亂?!?/br> “但下次呢?” “下下次呢?” “軍功爵制可是也會隨之崩壞的?!?/br> “大秦能撐住幾次?” “等到軍功爵制完全崩壞,大秦也就到覆滅的時候了?!?/br> 四下死寂。 扶蘇已屏住了呼吸。 嵇恒繼續道:“大秦其實已是積重難返?!?/br> “唯一能做的,就是用時間換空間,只是大秦的時間,甚至也要靠爭取?!?/br> “就我個人而言?!?/br> “大秦眼下只有一次試錯機會?!?/br> “就是商!” “通過這次的‘商’,試探六國余孽內部的情況,是否真的鐵板一塊,是否真對大秦恨之入骨,這股恨意是否真的超越了其他情緒,若是真超過了,那便說明大秦已無可救藥?!?/br> “任何風吹草動,六國余孽都會反對?!?/br> “凡是大秦想做的,他們都會反對,凡是大秦想力推的,他們都會阻止?!?/br> “這種時勢下,大秦沒得救?!?/br> “目下大秦能做的不多,全看六國余孽的反應,如果其余五地選擇‘見死不救’,那便還有騰轉空間,至少也有喘息機會?!?/br> “若是賭輸了?!?/br> “或許就只能看著大秦樓塌了?!?/br> “不過真到了那時,大秦未嘗不會瘋狂?!?/br> “但誰知道呢?” 嵇恒搖搖頭,將壺中酒汩汩飲盡。 第106章 法教正,人心正! 扶蘇癱坐在地。 神色已低落到了極點。 他嘴唇微微啟合,卻不知該說什么。 秋風習習。 一時間寒涼蕭瑟。 空闊的小院內,死氣沉沉的,仿佛沒了聲息。 默然良久,扶蘇才痛心的問道:“大秦難道什么都做不了嗎?” “做不了?!憋愕_口。 他看著一眼扶蘇,心中頗為唏噓,沉聲道:“你其實不必過于痛心,天下之事,本就難以判斷,最終結果如何,在結果出來之前,誰都不敢妄下決斷?!?/br> “而且這是始皇做的事?!?/br> “你無須上心?!?/br> “我扶蘇豈能不上心?”扶蘇眼中帶著幾分怒氣,道:“這是大秦,我是大秦長公子,若連我都不上心,那大秦豈非徹底無藥可救了?” “我只是想不明白?!?/br> “為什么大秦會突然變成了這樣?” “大秦一統天下,結束數百年戰亂,使天下兵戈止息,何以世人竟皆裝作不見?” “他們難道眼中就只有個人的私利,而看不到大秦掃滅邊患,使華夏族群得以長存?他們就看不到郡縣制替代分封制,使華夏族群裂土不再的,內爭大戰就此止息的好處?” “大秦修馳道,掘川防,拓疆域,一文字,一度量衡,如此等等,天下人為何都視而不見?” “嵇先生,你學問廣大,還請先生告訴我,大秦究竟做錯了什么?” “為什么會淪落到如今的地步?” “大秦哪錯了?” 扶蘇已沒了之前的溫文爾雅,謙恭厚重也不見了,身上多了幾分戾氣跟憤怒。 嵇恒面色靜如一池秋水。 他淡淡的道:“若世上什么都能用對錯來權衡,那天下治理就太輕松了?!?/br> “而且你有什么好憤怒的?又有什么資格憤怒?始皇尚且未說一句,何以輪到你氣咻咻?” “天下大勢就是大秦必亡!” “我之前在獄中時曾講過,周秦乃天地一大變局?!?/br> “天下積弊日甚,其勢不得不變?!?/br> “繼而談到關中跟關東的主要沖突,主要就是黔首未集跟舊貴族亂法,但這只是關中跟關東的沖突,關中內部同樣問題重重,甚至是不輸于關中跟關東的沖突?!?/br> “周秦之間的變化太大了!” “大秦立國以來,問題一直在顯現?!?/br> “郡縣制跟分封制是其一?!?/br> “對邊疆的游牧民族的政策和態度是其二?!?/br> “中央集權下的政權形式,稅收跟經濟,大秦整合天下后,國家意識的構成和闡釋等等?!?/br> “這都是大秦亟需要解決的?!?/br> “然則大秦根本沒心力也根本沒時間去解決,大秦所有注意力都在壓制六國復辟,及郡縣制的深度執行上,而這也意味著,大秦一統天下,不僅沒能解決掉自身的積弊,還就此帶來了更為嚴峻的問題?!?/br> “我很尊敬始皇?!?/br> “在我眼中始皇是個很偉大的人?!?/br> “他駕馭的是一輛已經嚴重老化,甚至是腐化的政治馬車,卻能憑自己強大的意志力,以及極強的洞察力,讓這輛幾近崩裂的戰車,迸發出無比驚人的力量,繼而實現了鯨吞天下,此等作為,實在令人欽佩跟震撼?!?/br> “但你不得不承認?!?/br> “始皇接手的是一個已延續五百多年的國家,一個腐朽程度和矛盾積累,絲毫不遜于天下任何一國的國度?!?/br> “六國之積弊,大秦同樣有?!?/br> “甚至更多?!?/br> “因為大秦以法立國?!?/br> “而在經歷‘四貴’,即穰侯、華陽君、涇陽君、高陵君亂法后,大秦的法制已出現大規模崩壞?!?/br> “而在始皇繼位之初,還有呂不韋專政?!?/br> “呂不韋主張‘寬政緩刑’?!?/br> “在那段‘寬政緩刑’的年月里,大秦的鄉里滋生出了大量不務耕稼,專說是非的‘疲民’,什伍連坐也幾乎被廢除,豪強大戶開始明目張膽的收容逃刑者做黑戶隸農?!?/br> “大秦的法制進一步敗壞?!?/br> “寬政緩刑,看似是行的仁政,行的王道?!?/br> “然只要仔細想想,便會知曉,大多都寬了貴胄,緩了王公,真正寬緩的底層有幾個?” “商鞅之法的確嚴厲?!?/br> “但卻是做到了賞罰分明,貴賤同法,對貴胄比對底層處罰更嚴,百余年下來,老秦人其實早已習慣了嚴法,也極少有人去觸犯法度?!?/br> “隨著寬政緩刑,大秦心田發酵了,蓬松了?!?/br> “法教正,人心正?!?/br> “法不正,人心也就散了?!?/br> “再想斧正回來,花費的時間精力,可就太多了?!?/br> “始皇掌權之初,曾嘗試恢復什伍連坐,但遭到了朝野一陣反對,甚至地方也有人跟著反對,最終始皇做出了妥協?!?/br> “貴胄大族們反對,情有可原,畢竟他們非但沒了封地,還要與民同法,自然是滿心不愿,但底層庶民有得無失,何樂而不為?卻也跟著貴胄大族起哄,這便足見朝廷對底層控制減弱了,底層已能為朝廷之外的人惑亂,心無定見?!?/br> “法制的崩壞?!?/br> “最終也致使了軍功爵制的崩壞?!?/br> “兩者實是休戚與共?!?/br> “商鞅是一個毫無人性的人?!?/br> “他定下的這套軍功爵制以及法制,完全就是在逼著底層去拼命,但商鞅的法制下,卻有一個明文規定,就是有爵位的人,在犯法之后可以減輕一定的罪罰?!?/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