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4章
書迷正在閱讀:網戀后,我被死對頭掰彎了、空中樓閣、再遇男神,佛系糊咖在娛樂圈殺瘋、遠雷與地火(1v4,扭曲喜?。?/a>、鎮撫大秦、背刺太子后我死遁了、后宮生存指南[清穿]、我的兩個頂流親兒子終于和好了、保命要從娃娃抓起、特種歲月之彈道無聲
待他們再近些,花兒看到他們身上佩戴的冠玉,依稀覺得他們都非常人。那些人從她面前繞過,轉而去了林后。她遠遠跟著,看到他們穿出樹林,最終停在了一座高塔前。 那高塔掩映在樹林之中,在城中根本看不到,有專人守著,見人來了,塔門緩緩開了。內里燈火通明,儼然一座黃金殿。遠處的花兒被這等富貴景象震驚,想再多看些,那塔門已關了。 花兒想多看些,但掐算著時辰,不得不回去。她匆忙向回趕,看守她的人神情仍渙散著。她什么都沒說向回走,那些人就在身后跟著她。 暗處的懈鷹暗嘆她大膽,一個人勇闖孤城,還帶著自己十八般武藝,能在霍言山手下偷生。二爺的夫人果然不一般! 懈鷹跟了她一路,花兒自然察覺到了。只是在林子里遠處有人他們不好相見,但下次該如何碰頭,花兒心中已有了主意。 回到臥房,梨子問她外頭冷不冷? 花兒答:雨夜濕冷。 那些侍衛的目光漸漸如常,梨子問他們:“姑娘剛剛去哪里了?” “就在城里隨便走了走?!币讶徊恢l生了什么。 花兒躺回床上,在靜謐之中強迫自己閉上眼睛回憶那幾個人帶的冠玉名牌,原本模模糊糊,又好像有了輪廓。其中一人的冠玉上刻著“王”字。 花兒倏地睜開眼:王?哪個王? 作者有話要說: 第114章 吹夢到西洲(十三) 正處天下大分之時, 最不缺便是“自立為王”,守著一個小縣郡,某一日心血來潮, 建圍墻搶河流劃征地征賦稅, 與其他權利割席,自此成了“稱霸一方”的王。 稱王者, 腰間要佩戴玉牌,那個“王”字自然要刻上, 遇事先亮名牌, 以此昭告天下。婁擎母子死后, 這天下四分五裂, 至如今,已有十余位“王”。其中以江南和滇地的霍家為最大, 北地的谷家軍雖未稱王,卻被默認為最遠的王。 花兒因著未看清那腰牌上的字而懊悔,這等時機怕是難遇,那些人恐怕商議過要事后就走了, 她只能寄希望于懈鷹了。 梨子這個姑娘有一點眼力在身上,夜里聽見花兒翻了幾次身就問她是否遇到什么難事, 花兒思量一番, 對梨子說道:“說來也是怪,我去那林子里, 并沒等到你的心上人, 卻等來黑壓壓一群人,那群人都朝一個地方去, 天太黑了, 也看不清長相?!?/br> “是朝樹林外側走嗎?”梨子問。 “對?!?/br> 梨子躑躅一番, 還是決定告訴花兒實情:那里自建好后,除了霍家自己人,是不許任何人去的。相傳那里是一個大寶庫,也有人說那里藏著一個治國的寶貝。有人夜里看到有官老爺去,但那官老爺看著不像這里人。 梨子說完后叮囑花兒:“姑娘你自己知曉就好,萬不能對這里其他人說。說了不該說的話要被割舌頭的?!?/br> “他還真割不成?”花兒問。 “他不割,他老子也要割的?!崩孀影鸦袅宅樂Q為“他老子”,這于她而言是大不敬的說法??梢娺@丫頭心中對霍家父子怨念多深。若非是她的那張俏臉,霍琳瑯也不會對她起心思,他的大夫人也不會妒忌,最終將她關來這里。梨子自始至終什么都沒做,他們卻怪她處處錯。 花兒有心寬慰梨子幾句,可漂亮話毫無用處,也不能幫她逃離這里。眼見著梨子的大好時光就要斷送在這座空城中了! 她自己尚處險境,一心與霍言山周旋,想破了他空城的奧秘,然而她突然消失,旁人可是急壞了。 先是柳枝。她被派出去打探是哪座山上在偷偷抓人,出城兩日,回來后客??湛杖缫?。無論她拉著誰問,那人都搖頭,壓根不知道花兒去了哪里。她又問其余留守城外的人,這才知曉花兒被霍言山帶走了,至于帶去哪,跟了一半,遭遇了暗伏,他們人生地不熟耽擱了會兒,待沖出去,早已不見了蹤影。速速給谷大將軍送信,請大將軍定奪。 柳枝急得跺腳,罵了他們一通:“等你大將軍信來了,孫將軍她…” “也去找了的,有點眉目,你再等半日?!卑瞪谝娝绷?,忙安慰她。柳枝聞言哭笑不得,抬手就朝那人打去,打他說話說半句,故意氣人。打完了又覺得不能坐以待斃,思前想后,決定去一趟白棲嶺那。 在他窗前等了一個時辰,那窗卻沒開。柳枝氣急,拿起一塊石頭,當著霍家盯梢那些人的面砸了白棲嶺的窗,過了一會兒,有個小丫頭跑過來探出身子罵:“哪個不長眼的敢砸我家窗!當心我們夫人給你放血!” “你家老爺呢?”柳枝隔著河問她。 “我們家老爺去哪與你何干?”小丫頭吐一口:“我們家老爺整日不出門,也能招惹你們這些狐媚子!” 柳枝聽懂了,白棲嶺出門了。柳枝拔腿要走,卻被霍家人攔住了,他們糾纏她好一陣,最后故意放她走了。等她在城里打探個遍,終于在天黑后看到白棲嶺一家三口從一家醫館出來。 白棲嶺的小放兒應是生了病,正在他懷里哭,一旁的柳氏像是做錯了事,始終用指尖捏著衣角低頭走路。 柳枝上前一步攔在他們面前,趁柳氏沒反應過來,大聲對白棲嶺說道:“花兒姑娘不見了!說是被霍家帶走了!這一去生死難料,若不是你生出這許多事,她也不至于來江南趟這趟渾水!你卻不聞不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