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書迷正在閱讀:飛劍問道、三寸人間、[崩鐵] 社恐被迫綁定樂子系統后、[咒術同人] 全咒術界都知道禪院家主被騙婚了、[美娛同人] 男神收割機、[紅樓同人] 紅樓之錦玉、[驅魔同人] 彼女は光、[綜漫] 夏油他弟,但天災之首、[綜漫] 你們不要油鹽不進
		
		    她才想?到一半,就被紫鵑的聲音給打斷。    “娘娘,您可是在想?王佳庶妃?”    葉芳愉瞬間?疑惑:“誰?”    下一秒又反應過來?,“我為何要想?她?”    紫鵑一邊給她剝著核桃,一邊解釋:“就是,王佳庶妃嘛,她一沒有生育的功勞,二來?家世也一般,這么多年,在宮中的為人處事也……”    她斟酌著措辭,許久想?不到合適的。    葉芳愉在旁默默給她補充:“一塌糊涂?”    紫鵑一驚:“沒有沒有,奴婢不是那個意思??!?/br>    她抬起頭來?,看見娘娘對她露出一個充滿鼓勵的淺笑。    葉芳愉:“反正這里?也沒有別人,你想?說什么就說什么,不必拘謹?!?/br>    紫鵑還有些局促:“奴婢只是想?不通,為何皇上會……”    她沒有把話說完,但?葉芳愉還是理解了她的意思?。    她伸手點了點紫鵑的眉心,“大概是因為年后要入新?人的緣故吧?!?/br>    要入新?人,總要給老人提一提位分的。    另一層原因,葉芳愉卻沒有給紫鵑細說。    清朝的后宮制度是康熙時期逐步定?下的。在此之前?,后宮的妃嬪制度可以說十分混亂,皇太極時期實行的是五宮并嫡制度。順治時期開始有了皇后,皇貴妃和妃,而?妃位以下,什么說法都有,什么大福晉,小福晉,格格,庶妃……【1】    順治時期的混亂一直延續到現在,在康熙十六年第?一次大封后宮之前?,宮中所有妃嬪皆稱呼為庶妃。    而?皇上早有重新?擬定?后宮制度的念頭。    只是,葉芳愉還不知曉,在七嬪格局被打亂的現在,皇上會如何擬定?后宮制度,還會如歷史上一般,是四妃六嬪的格局么,亦或者是全?新?的格局?    葉芳愉說完,兀自陷入了沉思?中。    紫鵑見此,也不敢再問?,低下頭沉默地繼續剝起了核桃。    另一廂,景仁宮中。    殿內燃了檀香,煙霧裊裊,味道清淺而?沉靜。    因著大門緊閉的緣故,外頭熱烈的陽光照不進屋中半分,顯得朦朧昏暗,遺世而?獨立。    李庶妃和張庶妃分坐在榻上兩側,各自握著一盞溫茶,神色寂寥,半晌無話。    也不知過了多久,李庶妃將手中白瓷杯輕輕放置在小桌上,發出的輕微細響,將張庶妃飄遠的思?緒往回拉了拉。    她也跟著把手里?的瓷杯放回到小桌上。    側臉隱在昏暗中,看不清表情如何。    李庶妃只能收回目光,輕嘆一般說道:“夠了?!?/br>    張庶妃身子一僵,咬唇不說話。    李庶妃:“我只你心中委屈,可圣旨已下,你再不滿又能如何?”    不知被其中哪個字眼戳到,張庶妃瘦弱的身子忽的顫抖起來?,眼下流過兩行熱淚,掛在下頜,最后慘慘滴落至旗裝上,洇出兩滴不大不小的水暈。    她終于忍不住,捂著臉哭了起來?,嘴里?含糊說著:“也不是不滿,就是失望,我以為她犯了那么多錯,皇上便是不罰,也該不賞才是?!?/br>    “我總覺得我跟她也差不了太多,我還有生育的功勞,生過兩次,雖然?沒有照顧好……但?是我還有烏希哈?!?/br>    “前?段時間?她來?道歉,我可高興了,我知道這樣說會顯得我很小肚雞腸,可,可我就是高興!”    許是委屈到了極點,一連串說了許多,越到后越聽不太真切。    旁邊李庶妃嘆了口氣,沒有接話,也沒有出言安慰。    她知道張庶妃口中在說誰。    張庶妃因著膽子格外小的緣故,向來?不敢耍什么爭寵的小手段,被欺負了也不敢吭聲。    剛開始侍奉皇上時,后宮還沒有那么多人,她也尚算得寵。而?等到庶妃越來?越多,皇上也就越來?越想?不起她來?。    一年能侍寢兩次就算不錯的了。    于是性格也就愈發內斂沉默,仿佛要把自己活成透明人一般。    李庶妃入宮的時間?較晚,也不太知曉她與王佳庶妃之間?的恩怨,只一次路過時,順手幫了張庶妃一把。    在那之后,張庶妃就把李庶妃當成了救世的菩薩,先是鼓起勇氣朝老祖宗要了搬來?景仁宮的恩典,又時常跟隨在李庶妃身邊,端茶遞水,聊天讀書。    在生下三格格后,甚至還動過要把三格格抱給李庶妃撫養的念頭。    好在被李庶妃勸了回去?。    因著關系被張庶妃單方面拉近,李庶妃也就漸漸知曉了,張庶妃心中一直厭惡著一個人,便是居住在啟祥宮的王佳庶妃。    王佳庶妃仗著得寵,明里?暗里?欺負過張庶妃許多次,好比康熙十一年四月初七,嘲笑張庶妃身形瘦弱,穿著綠色衣裳活像根苦瓜;康熙十二年六月初九,搶了張庶妃先看上的布匹;康熙十二年九月十四日,在張庶妃的茶中放了許多鹽巴……    樁樁件件,也算不得什么刻骨銘心的大事。    但?次數一多,就叫人格外厭煩。    偏偏張庶妃也不懂得如何反擊,不知曉如何報復,往往勇氣鼓了半天,等一到王佳庶妃跟前?,勇氣就癟了,咬唇半天,說不出一句辯駁的話來?。    回去?還要被自己氣得哭上一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