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1章
書迷正在閱讀:[綜漫] 最佳自由人今天去白鳥澤了嗎、[紅樓同人] 奪下那把鴛鴦劍、[HP同人] HP寂靜之聲、[亨利八世] 國王要離婚、[綜漫] 在柯學世界收集庫洛牌、[綜漫] 找不到尸魂界的路、[清穿同人] 崽崽能有什么壞心思呢、[崩鐵] 社恐被迫綁定樂子系統后、[咒術同人] 全咒術界都知道禪院家主被騙婚了、[美娛同人] 男神收割機
周瑜不聽這一套:“那么你們的人呢?”在孫權沒有制止她的時候,周瑜就知道這出頭鳥,只能是他自己出了。他能理解,卻依舊會感到心涼:“說什么水路交給江東,陸路交給你們,怕不是都逃走了吧?!?/br> 諸葛亮不反駁,實際上消耗江東的力量,盡全力保存他主公劉備的兵備力量,也是他此行的一打目的。和江東聯盟抵擋曹cao很重要,但是這并不代表著在達成合作的時候,他只能做合作協議之內的事情。 說到底,他們和曹cao相爭的根源,從來都是一個天下。 “起碼,亮不曾懼怕郭嘉?!敝T葛亮的看著周瑜,“最起碼,亮是個知恩圖報的人?!彼谡f對他賞識有加,一上來就讓他上任軍師,將大權交給他的劉備。但是同時,他也在暗示周瑜,暗示已經死去的孫策。 聰明如周瑜,瞬間就懂得了諸葛亮的話:“你什么都不知道!”他和孫策的事跡也曾是江東一大美話,只是再美的故事,當其中一個人已經死去,也變得什么都不是了,“你什么都不知道,又哪里來的胡說?!?/br> “裝作從未遇見過郭奉孝的人,可不是亮!”諸葛亮的話十分尖銳,“逃避真相甚至到了現在都不愿意面對的那個人,從來都不是亮!”他指出了周瑜一直在逃避的事情,“承認吧,當年是你將郭嘉引入江東的!” “也是你將孫策的消息告訴郭嘉,讓他有機可乘,殺死孫將軍的!” 【作者有話說】 哇,終于把前面的伏筆挖出來了 已經狗帶 第162章 真相 “也是你將孫策的消息告訴郭嘉, 讓他有機可乘,殺死孫將軍的!” 比起事不關己的劉備一方,諸葛亮石破天驚的一句話,震住的不僅僅是周瑜, 還有江東的那些臣子們。孫權掌權不過五年, 如今江東多是孫堅和孫策留下來的舊臣,新主雖好, 卻也抵不過當年提拔他們上來的恩主。 就是孫堅死去十多年, 依舊有黃蓋等人忠心輔佐他的兒子, 孫策走了才不到五年, 他的臣子自然還記得舊主的好。更何況孫權如今推行世族, 某種程度講就是將他父兄這么多年來堅持的建設全部推倒重來了。 江東的臣子都知孫策死于刺客的暗殺, 但是那刺客究竟從何而來卻還是有待商議的。有人說是嚴白虎的舊部,也有說是當年孫堅的仇人, 說是曹cao的有, 說是孫權為了奪權謀殺兄長的也有,眾說紛紜。 卻沒人懷疑過周瑜,因為事情發生時風頭正盛的是周瑜,事件之后失利最多的也是周瑜。孫策活著的時候, 周瑜是江東無可置疑的二把手。孫策對周瑜的信任更勝于他對自己兄弟的信任,而當孫權上位,周瑜就更像是一個吉祥物,而并非大都督。 所有人都看著周瑜, 希望他反駁。 可是周瑜沒有,因為他知道諸葛亮說的事實是:“看起來, 你的來歷比瑜想象的更有意思?!毙闹锌酀? 但是周瑜還是那個冷靜的周瑜, “你怕不是什么‘水鏡先生’的好學生,反倒是什么不得了大門派的弟子吧?!?/br> 這幾年諸子百家的活動越來越大了,就單是他知道的,法家、兵家和儒家三家在許昌內頻繁交手,政局動蕩的一天一變。加上曹cao‘科舉’的推行,寒門異軍突起抱成一團,和其余曾被儒家打壓的學派一起,將儒家排斥在整句之外了。 諸葛亮只是笑,不肯定也不否定。 “公瑾!”忍不住的是同行的魯肅,“孔明說的是怎么回事?”他上前兩步質問自己的好友。他與周瑜也是少年相交,后來更是周瑜將他推薦給了孫策,說周瑜是害死孫策的罪魁禍首,魯肅第一個不信。 但是周瑜沒有否認,為什么? “如果真的說起來,”周瑜臉上帶著苦澀,“的確是瑜之過?!彼麪繌姷某读顺蹲旖?,卻沒能掛起一個笑出來。所幸也放棄了嘗試,將事情攤開來和在場的人說明白了,也算是了了他真么長時間以來的一樁心事。 “當年瑜見到郭奉孝的時候,他化名白嘉,稱自己是游學書生?!敝荑に砷_了諸葛亮,看起來十分頹然,“身邊也沒什么保護,只有他的情人相伴。兩個人看起來十分儒雅,且他琴音純粹又清澈,那日瑜只是隨即走走,遇見他只當是巧合了?!?/br> 如今看來那場合奏,究竟是巧遇多一些還是早有預謀,只有郭奉孝一個人清楚了。不,或許還有他身邊那個叫郭曦的人:“瑜同他聊了很久,并未涉及整局,只是君子六藝和曲音心得,他看起來就像是個沉迷樂曲的癡書生?!?/br> 所以他才沒有多想,畢竟對方從頭到尾都沒有談論當今天下的局勢,只是圍繞著‘君子六藝’和他張開了探討。其中其中雖然也有貫插古今論點,卻更多的只是為了證明他的某一種說法并非空xue來風。 周瑜很少遇見在思想上那么合拍的人,自然也說了很多話。他已經記不起來當時自己都說了些什么,畢竟萍水相逢一場,他也沒想著還能再見。 后來啊,后來發覺不對的周瑜從頭到尾仔細的想了想,從江邊偶遇到了后來街上他巧合的聽見對方高談論闊的模樣,再到孫策頭七時那個斟酒的青年,才發現他的一舉一動都不是隨心,而是早有預謀的棋,只為了最后的一步‘將軍’。 他才意識到那個在他看來有些見解,前途一片坦蕩的書生,其實就是他久聞大名卻一直不得見的‘鬼謀’郭奉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