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古)爭鋒相對18
書迷正在閱讀:玉釵記(NP高H,1V3)、錯把主角當反派隊友后、誰說鮫人不在貓貓食譜上、你好,岑冬青(校園1V1純愛)、yuhuo難逃(校園1v1)、錯誤版校園生活(np)、嗅覺障礙、完美陷阱(父女 1v1 h)、愛囚(H)、【二戰】腹中蝴蝶〔年齡差、1V1、粗暴sex〕
楚宴看向太尉,神情稍緩: “支援北荒迫在眉睫,已經來不及從民間征兵,孤最多能召集十三萬兵馬支援,太尉可有主帥人選舉薦?” 太尉看向身邊武將,老邁的排除,年輕沒有領兵經驗的排除,沖動易怒的排除,幾番篩選下來,能擔當重任的不過五人。 太尉看向幾人,其中四人與他對上視線,紛紛移開目光,無聲抗拒。 如今楚國世家當道,新帝雖然手段頗多,但畢竟根基尚淺,皇權目前還無法跟世家抗衡,世家想降便不會讓這場仗打起來。 或許再給新帝幾年時間,以他的能力能完全掌握話語權。 五人中,只有一名約摸二十五六歲的年輕武將目光堅定的與太尉對視。 太尉頗為欣慰,走到小將身邊朝楚宴引薦道: “陛下,此子名喚王長勝,從軍十二年,參與大小戰事數百起,立下軍功無數,如今在老臣長子麾下擔任副將一職。 此子身手不凡、百步穿楊,于兵法之道自有一番見解,陛下若是讓他擔任主將必然事半功倍!” 王長勝跪地抱拳,朝楚宴表忠心: “末將愿為陛下效犬馬之勞!” 楚宴正欲開口,文相便先上前親切的將人從地上扶起,贊賞道: “長勝小將軍威名本相早有耳聞,今日一見果然是一代英雄豪杰,此次北上支援,小將軍擔任主將當之無愧?!?/br> 文相話頭一轉,面露遲疑之色: “不過,本相聽說小將軍不日前從戈壁回京,是因為你的母親病重?” 王長勝恭敬回道: “確有此事,家母年事已高,感染風寒后身體受不住病情日漸加重,將軍應允末將回京侍疾?!?/br> 頓了頓,王長勝又補充道: “勞丞相掛心,陛下聽聞此事后,賜給末將從北荒神醫處得來的神藥,家母服藥后身體近日已經大好?!?/br> 文相沒料到楚宴消息這么靈通,暗道一句皇帝真是會收買人心,連神藥都舍得賜下。 他朝一名官員看去,使了個眼色,那官員立馬意會,裝作不經意的感慨道: “哎……老夫人大病初愈,若是聽說小將軍要掛帥出征只怕要日夜憂慮,也不知道她老人家的身體抗不扛得住哦,兒行千里母擔憂??!” 楚宴眼神冰冷的看向那名官員,直看得那人兩股戰戰,冷汗直流,他將此人面貌記下,對王長勝許諾道: “愛卿若有報效之心,就只管北上替孤收復失地,將蠻人殺得片甲不留,不必有旁的擔憂。你的母親妻兒孤會讓人接進皇宮好生照料,待你凱旋歸來便能封候拜將、一家團聚!” 文相接口道: “巧了不是,微臣與陛下真是心意相通,微臣先前不知長勝將軍母親身體大好,今日俸旨進宮前便讓下人邀令堂及將軍妻兒到相府一敘,本是想讓相府醫者替令堂醫治。 此事歪打正著,既然長勝將軍家人都已經在相府,那將軍北上支援的這段時日微臣便替他好生照看他的家人吧!” 文相笑瞇瞇的,神情親切祥和,王長勝卻是臉色一變,與文相不帶任何笑意的雙眸對上,他只覺得渾身發涼,像被毒蛇盯上一般。 “此事孤自有定奪,李元德,帶人去丞相府迎王長勝一家進宮?!?/br> “喏!” 楚宴話音剛落,老太監李元德立刻領命而去。 王長勝微松口氣,面色稍緩。 等李元德走遠,文相一拍腦袋假惺惺的笑道: “喲!瞧本相這記性,進宮之前,本相好像聽夫人說要帶將軍一家去南山寺祈福,此時只怕已經出發在路上了吧!” 這下,再愚鈍的人都看出文相圖謀不軌。 楚宴心中殺意橫生。 “丞相這是存心要與孤作對?” “陛下哪里話,微臣只是實話實說罷了!自古忠孝難兩全,本相只是一片好心,想讓將軍無后顧之憂罷了,長勝將軍你說是吧?” 王長勝低垂著頭顱,雙手握緊成拳,手背青筋暴起,沉默片刻,他五體投地行跪拜大禮,艱澀道: “陛下,末將突感身體不適,恐怕是舊傷發作,此次北上請陛下另擇良將……” “王長勝,相信孤,孤定能護你家人周全,你再回答孤一次,你可愿掛帥出征?” 一邊是家人,一邊是君主,王長勝腦中天人交戰,人高馬大的漢子雙目通紅,最終他眼里掉下兩行熱淚: “末將幼年喪父,是母親將末將一手拉扯大……陛下,求您責罰!” 母親年事已高,經不起折騰,他賭不起! 楚宴滿眼失望,并未多加苛責,擺擺手道: “退下吧,自行去領軍棍三十下?!?/br> “謝陛下……” 王長勝無顏面對君王,重重磕了三記響頭,以袖掩面退出勤政殿。 “陛下,既然朝中無人能擔任主將,不如繼續商議求和一事?!?/br> 文相滿臉皆是得意之色。 太尉出生武將世家,性格最是忠烈,他與夫人育有三子,長子坐鎮西部戈壁,次子鎮守東部海域,幼子還未及笄。 此時舉目四望竟無法找出擔任主將之人,他既悲且怒,“撲通”一聲抱拳跪下,憤然道: “老臣自請掛帥出征,求陛下成全,老臣赴湯蹈火,再所不辭!” 不等楚宴回答,就有朝臣跳出來規勸老太尉: “大人萬萬不可,您老已過花甲之年,讓您掛帥出征真是羞煞我等……” 眾人七嘴八舌的勸說,能擔重任的那幾人卻如縮頭烏龜般沉默不語。 太尉長袖重重一拂,意有所指道: “哼!大丈夫當帶三尺之劍,立不世之功,便是馬革裹尸又有何懼哉!老夫奉勸諸卿謹記食君之祿,忠君之事,莫要一時鬼迷心竅做那等亂臣賊子?!?/br> 文相反唇相譏: “粗鄙武夫腦子比黃豆大不了多少,為人臣子當勇于諫言,指出君主言行不當之處加以阻攔,若是凡事都曲意逢迎,那與搖尾乞憐的黃犬又有何不同?” 太尉氣得臉色漲紅,偏偏他嘴笨一時不知該如何犀利回擊,他怒吼一聲:“無恥小兒,氣煞老夫!” 便揮舞著手里的朝板往文相臉上招呼,群臣紛紛上前阻攔勸架,殿中亂作一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