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0章 秋收冬藏
書迷正在閱讀:快穿之男配的假外掛、早死嬌妻她不干了[六零]、錦衣衛小飯堂(美食)、洛煙(nph)、掌控欲(SM)、系統帶我去裝逼、重回1995(作者:路小哥)、假戲真做(NPH)、劣性圈養(骨科 校園h)、首輔的團寵小娘子
立夏成親的時候已經是九月初八,之前種下的短時期成熟的菜蔬已經陸續開始收獲,晚稻也蓬勃生長,整個錦南縣一片欣欣向榮的景象。 時間一天一天過去,秋去冬來,錦南縣的冬天并不是太冷,反而忙得熱火朝天。城市建設越發完善,田里地里該收的要收,該種的要種,從上到下都沒一個閑人。 立夏這段時日有些犯懶,什么公事都搬到了家里處理。東街這邊的院子全都通了地暖,屋里溫暖如春。 立夏的院子,一樓已經完全做成了會議室和辦公室的模樣。 每十日,商會的主要人員都會湊在一起,總結這十日各自負責的事務得失,再計劃一下接下來十天的工作重點。 商會從當初的周畢和白子墨兩個人,到現在已經有近二十人的規模。但周畢和白子墨依然是總領全局的人,一個管買進,一個管賣出,合作無間。 而新增的這些人,有方成負責的官方生意。鐵礦、煤礦、磚瓦窯、水泥廠、陶瓷、玻璃鏡子、糧食。 前四者在朝廷那邊有過報備,由軍隊協助管制,但商瑾昱在崇康帝面前哭了好幾次窮,根本就不用向朝廷繳納稅款。 后三者則單純是錦南縣的生意,商瑾昱和官府各占一半的股份。除了糧食,陶瓷和玻璃鏡子都是賺大錢的生意,短短半年的時間,官府的內庫和商瑾昱的錢袋子就鼓了起來。 而立夏這邊。唐全兒、李順、張忠、陸三娘、顧青荷、阿大、杜鵑、百靈,如今都漸漸專注了一門生意。 唐全兒的快餐小吃,李順的藥膳館,張忠的建筑隊,陸三娘的食品加工廠,顧青荷的點心店,阿大農莊里的食材和藥材,杜鵑和百靈的布莊繡坊。 其余還有陸曄的藥店、君小玉的脂粉店、石頭鎮和飛云鎮的一些生意,都選出了一個負責人來參加這個會議。 大家互幫互助,遇到了困難都一起解決。短短半年時間,通過上下一心的努力,錦南縣常住人口已經超過了三萬。 不過這中間除去石頭鎮和飛云鎮,平民的數量不足一萬,還一半都是因為夏季洪澇逃荒之后被白子墨的馬幫一點一點“騙”來的。 所以今日會議的主題依然是人口。各行各業蓬勃發展。因為人口限制,仿佛被掐住了命運的后頸窩。 商瑾昱從最初順慶府和南邊州城最歡迎的縣令,變成了這些地方最害怕的縣令。如今商瑾昱倒是不賣窮了,可是他要人??! 人家衙門本來是判斬立決的,他要!要來塞到煤礦和石礦做最危險的活兒去。 人家衙門本來是判牢獄兩年的,他要!在錦南縣,只要是你你表現出色,且又愿意拖家帶口或者拉著整個家族來錦南縣定居的,可以適當減刑。 所有人牙子手中,只要不是奇貨可居的,他要!買來的人可以先是奴籍,活兒雖然有些比較難,還得每天晚上被逼識字;但吃得好、住得好,又能得到別人的尊重和認可。 是奴籍也沒事,只要是有才華、有能力的都可以破格任用。如今好幾個雖然還沒脫籍,但已經預定了明年脫籍后的九品官職。 對!在錦南縣,哪怕身為奴籍,都能夠為自己拼一份前程。普通人只要付出勞動了,十年八年的就可以脫籍并擁有自己的房子。要是能干些五年就夠了。 本來以錦南縣買人的節奏應該會催生很多不良人牙子,可是洪悅這個女子會會長并不是當著玩的。 自從京城那邊有了她平安的消息,長公主恨不得飛奔來錦南縣把她接回去,但被洪州給勸了下來。 長公主肯定是擔心女兒的。當年駙馬是在南邊州做守將,順慶府這邊還是有不少故舊的,長公主來不了,但她的信和關懷可以來。 立夏成親后一個月的時間,洪悅這邊就陸陸續續收到了好幾撥的禮物。吃穿用度不說,竟然還有給她送人手的。 洪悅也不客氣,來者不拒。吃穿用度是她需要的,人手的話她留了四個有品級的護衛,別的全都轉手交給了立夏。立夏倒是成了她的助手。 從那之后,洪悅便踏上了復仇之路。她復仇不要緊,所有的人牙子都被查了個底朝天,弄得人人自危,根本就不敢再?;ㄕ?,更不敢去買那些來歷不明的奴婢,也算是變相解救了不少女子。 而且在這途中,洪悅也的確是查到了好幾個掛羊頭賣狗rou的黑心人販子。對于這種,洪悅是零容忍,直接將人打得半死然后交給商瑾昱送去挖礦。 一來二去的,洪悅在外面的人氣倒是比商瑾昱和立夏都還響亮,不少受到不公平待遇的女子也開始愿意主動尋求幫助,郡主娘娘的女子會總算是在錦南縣站穩了腳步。 值得慶賀的還有當初商瑾昱弄的文會,以八品官職的許諾,還是吸引到了流放犯人中的一位前朝翰林關注。觀察了幾個月后,一直讓家人低調做事的前朝翰林終于忍不住到衙門求見了商瑾昱。 這一位曾經是崇文二十年榜眼的老大人因為在一本書的修撰上和崇文帝產生分歧,繼而被全家流放。那之后可說是對朝廷失去了所有信心,哪怕崇康帝登基大赦過一次天下,他都沒有找到時任的縣令表明身份,后來就被轉送到錦南縣服勞役了。 錦南縣的勞役對老年人來說還是很輕松的,干的都是一些鋤草、打掃衛生之類的輕松活兒。吃穿用度上卻是比一些年輕人還要優渥,再后來錦南縣辦起了識字班。 一直裝文盲的老大人一把年紀了還要被強行要求去夜校學習,學那些最常用的字詞和算數。說老實話,老大人對教導的東西感到新鮮,可對“老師”一手狗爬的字真心是忍不下去。 忍不下去怎么辦!忍不下去只能自己生悶氣,氣如今的狀元郎怎么變成這樣??蔂钤捎謺约鹤黾埞P,省了硯臺和墨水的木炭筆方便是方便了,但對真正有學識想要參加科考的人來說,有點誤人子弟。 所以,老翰林去找了商瑾昱。出任了錦南文會會長,負責籌備建造、籌備錦南書院,并在識字班中尋找能夠更進一步的青少年加以教導。 錦南縣慢慢往后發展,肯定需要不少正兒八經經歷過朝廷科考,得到吏部行文的朝廷命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