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章 做準備
書迷正在閱讀:快穿之男配的假外掛、早死嬌妻她不干了[六零]、錦衣衛小飯堂(美食)、洛煙(nph)、掌控欲(SM)、系統帶我去裝逼、重回1995(作者:路小哥)、假戲真做(NPH)、劣性圈養(骨科 校園h)、首輔的團寵小娘子
立夏在君家姐妹這里聽到了這消息,哪怕今晚的火鍋如想象中美味,也沒能讓她專心享受,而是開始盤算下一步應該怎么走。 君家姐妹卻是沒了閑心說別的,美味的火鍋簡直就是神仙享受。姐妹倆剛開始還不敢往那紅彤彤的湯底里伸筷子,就跟李奶奶和三個小孩一起從清湯鍋里挑菜吃,或者是喝一口清湯。 可是這世上的人大概心里深處都有一絲逆反心態的,姐妹倆在家也清湯,在立夏這兒也清湯。雖然立夏這兒的清湯酸酸甜甜味道也特別好,但紅色湯底也想試一試啊。 鵝腸七上八下、羊肚要數十下,薄薄的魚片和羊rou片數五下…… 這些奇奇怪怪的食材和奇奇怪怪的知識也吸引著姐妹兩個,終于忍不住向著紅彤彤的湯底伸出了筷子,夾起了在清湯鍋里嘗到味道的魚丸和魚片,放進了立夏幫忙調制的蘸碟里頭。 兩人之前雖然也吃了許多唐記面食的東西,麻辣燙也嘗試過,但畢竟火鍋的辣度又比之上升了一層。立夏給她們調制的蘸碟以芝麻醬為主,另外弄了一小碟干辣椒面。 姐妹倆剛剛吃了第一口,整個人都支棱了起來,雙眼晶晶亮,“這……這也太好吃了吧?!?/br> 好吧,是立夏多慮了。這姐妹倆帶著吃辣椒的天賦,竟然都沒有像碼頭上那些初次接觸辣椒的人滿頭大汗,反而感覺通身舒暢,進入冬日的那股寒冷沉郁,都一起被帶走了似的。 好吧,兩個小姑娘的熱情讓立夏暫時丟開了煩心事,一心一意教她們怎么吃火鍋味道才更好。這一頓吃得兩個小姑娘心滿意足、眉開眼笑,依依不舍地跟著家里的馬車回去,還帶了一碗炒制好的紅湯湯底。 吃了晚飯,立夏只讓李奶奶收拾了桌子上的空盤子和空碗,湯鍋還留著,她帶著三個孩子在客廳里伸展身體,看小豐搖搖晃晃鴨子似的試圖跟上唐松,心里竟然生出許多成就感呢。 立夏一把把差點倒下去的“鴨子”給攬在懷中,“要真是亂起來,你可怎么辦呀!” “娘?!贝蟾攀歉杏X到立夏現在的心亂如麻,小豐摸了摸她的臉,輕輕喊了一聲。 “你好歹說點別的吧?!彪m然立夏是這么抱怨的,但她也知道不能勉強小豐,這個自閉癥加厭食癥的孩子能夠有現在的進步實屬不易。 和孩子們玩一會兒,唐全兒他們就從碼頭路回來。李順帶著三個小伙計去準備明日的面食原料,唐全兒夫妻和青荷到了立夏住的廂房廳堂里,圍著火鍋看了一圈,也都忍不住取了碗筷繼續開吃。 唐全兒現在對生意的觸覺十分敏銳,昨兒說了干面條的事情,今天又看到了火鍋,賺錢的因子頓時又冒出來了。 “小掌柜,這天氣會越來越冷。我記得你讓我打了八口鍋子,是不是要在碼頭再租個鋪子專門賣這個火鍋?” 立夏搖了搖頭:“碼頭那邊的人都是行色匆匆,吃點麻辣燙還行,火鍋適合慢慢吃,并不適合開在那里?!?/br> “那我們要去元安府城里開店嗎!” 剛到元安府的時候,唐全兒膽子特別小,碼頭路開店的事都是立夏一力促成的。沒想到這還不到半年,他就膨脹到敢去元安府里闖一闖了。 他大概忘了,也是他去城里轉了幾次之后感嘆立夏選城外選得好,城里的關系錯綜復雜,又有不少權貴人家,沒錢沒勢的想做獨一份生意簡直是妄想。 面食生意,別人可以輕易學過去,他們甚至還主動教別人怎么把面食做得更好。大大避免了木秀于林風必摧之的凄慘結局。 火鍋就不一樣了,湯底秘方就和攬月樓的鹵味一樣,想要復制特別困難。到目前為止,也就蔡老爹這兒有辣椒種植的技術和條件,小打小鬧無妨,要是真做起來,立夏覺著怕是堅持不了多久。 要是之前立夏還在猶豫,和君家姐妹倆吃過一頓飯,想法就堅定了許多。 做面條的院子和一些工具又把她和唐全兒這段時間攢下來的銀錢花了個七七八八,原本她是想在小王莊或是大王莊莊子里找個院子開火鍋店,將城里一些出來泡溫泉的權貴人家的錢掏一些出來的。 那樣的話,又得把她和唐全兒手里的銀錢給掏的干干凈凈,所以必須重新想法子。不但不能把銀錢放出去,還要想辦法多摟一些回來。 “全哥、嫂子。我有事情要和你們商量?!?/br> 面條作坊唐全兒夫妻占了一半,定做火鍋爐子的錢也是唐全兒付的,所以立夏還真是得和他們商量。 “你說?!笨吹搅⑾倪@么嚴肅,唐全兒夫妻也不禁正襟危坐。 顧青荷放下了筷子,有些局促:“我……我是不是該回避一下?!?/br> “不用。顧姐你也可以聽聽,主要我們現在人手不夠,后續的事情還得你幫忙?!绷⑾南肓讼?,還是低聲將君家姐妹帶來的消息和她的猜測說了一遍。 唐全兒夫妻目瞪口呆:“這世道……怎么這樣?” “這只是猜測,但是我不希望真正有變化來臨的時候毫無準備。所以我大概率是想面條作坊和火鍋的生意變現,如果你們不愿意,我就只賣我手里的那部分?!?/br> 立夏話音才剛剛落下,唐全兒夫妻就有志一同地表示:“我們都聽小掌柜的?!?/br> 面條作坊和火鍋都沒李順的事,倒是碼頭路那邊的食攤有他一股。 食攤那邊的收入日趨穩定,面食鋪子那邊每個月唐全兒夫妻分紅最多,立夏和李順是一樣的。但立夏那份用來支出鋪子租金和大王莊院子支出剛剛合適,所以甜食鋪子那邊等于她的純收入。 穩定了之后,每個月給青荷發了分紅也能剩下十到十五兩銀子不等。 所以,在元安府亂起來之前,碼頭路的鋪子立夏并不打算動。但是面條作坊和火鍋得找地方換成銀錢。 “攬月樓!”立夏想起了樓上垂掛的燈籠上屬于方家的印記,“明日,我去一趟攬月樓?!?/br> “我陪你去!” 立夏話音剛落,唐全兒夫妻和顧青荷就異口同聲給了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