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270)
書迷正在閱讀:白點(骨科H)、奶味小甜梨、得罪魔尊后我竟成他白月光(穿越)、重生之大俗人、領主今天全圖鑒了嗎、我靠討飯稱霸三界、【醫生文】親親她的腕、乾御九天、死神之我是宇智波斑、被上校哥哥jian逼日常
元燃道:本來就是這前后的時間,不過不是動手殺他。 林青漾疑惑道:你想做什么? 元燃緩緩抬頭,摘下遮眼紗,露出血色紅眸,死,太便宜他了,我一直在想合適的辦法報復他。你知道他最想要什么嗎? 林青漾愣了愣,他就是一個瘋子,一切都是為了好玩,最想要什么唯恐天下不亂? 元燃笑道:原本我也是這么認為的,本想說最好的報復方式是他想要我做什么,我就偏偏不做什么。剛剛聽圣女說了他的故事,我已經完全明白他想要做什么了。 林青漾立馬好奇的看著元燃。 元燃眼里散發著興奮的光芒,他的目的自始至終都是讓天恒國葬送在別人的手中,他想要天恒國的所有人永墮地獄。 林青漾心臟猛然跳動了幾下。 原文中,其他國家的滅國,最殘忍也不過是皇城被屠,皇族被滅,百姓土地歸于大周,但是天恒國不同。元燃對天恒的恨是與日漸增的,整個國家幾乎都被屠了一半,所有的男子皆殺,不給他們繁衍生息,延續天恒血脈的機會,做到徹底的滅國。 御所西即使承認自己不是元燃的對手,但是也不會到任人宰割的程度,可是他就是在原文中節節敗退,最后開城門,棄城,絲毫沒有掙扎反抗。 難道一切都是御所西的陰謀? 五年前,他沒有權利,左右不了天恒國的未來,要等天恒國被滅,未知數太多,所以他選擇先用打仗的方式獲取權力,又跟當時僅次于他們的大周結下血海深仇,埋下仇恨的種子。五年后在發現我身份之時,他覺察到我就算報仇,也不會犧牲百姓去強行滅掉天恒國,他的目的還是很難達到,所以他選擇幫徐瀾馨逼我流落天恒,再利用我想要報仇殺回去的心態從內部摧毀天恒國。這其中但凡有一條路,我失敗了,他就知道我的能力不足以摧毀天恒,所以我死了,對他而言也就沒什么可惜的,他再換一條路即可。反正徐瀾馨也是他的人。元燃緩緩分析道。 林青漾卻想著原文,是不是因為那時候的元燃完全符合御所西的標準,所以他才沒有出現干涉元燃的進展? 好笑,上一任圣女說天恒國未來有大災難,說不定指的根本就是她兒子,跟我無關。元燃嘲諷道。 為什么非要別人動手,他自己明明 林青漾突然想到,大概是因為他不忍心違背母親的意愿,但是心靈卻已經恨到扭曲瘋狂,他自己不對天恒國下手,只能讓別人來做。 他自小被圣女養育,很多事情是根深蒂固的。 于是他繞了一圈來替自己和母親報仇。 也許也是覺得這樣做整個過程更有趣,更好玩一點,比直接自己人滅自己人來的更徹底一點。畢竟他的人生已經徹底腐爛,他覺得活著沒意思,只能自己找樂子,反正達到目的就行。 他以為這一次的元燃一定能做到,因為血眸的元燃是瘋子元燃,不會再手下留情,尤其是血海深仇的敵國。所以放棄勢力,甘心赴死,加速元燃做到一切。 但是元燃又怎么能讓他開心的死去呢。 瘋子對瘋子最了解,元燃知道怎么做能讓御所西生不如死。 滅掉天恒太浪費時間,他還急著處理大周,讓林青漾脫離系統掌控呢。 所以他只選擇最快捷的一條路,分裂天恒,讓他們自己打自己,這樣元燃的仇也報了,但是御所西的心愿可沒有實現,畢竟他要的是血染天恒,內亂遠遠達不到他的標準,天恒的信仰,天恒的文化傳承,天恒的人都還在。 而且他還要讓御所西眼睜睜看著煮熟的鴨子飛掉,到時候已經沒有勢力,沒有武力的御所西看著事情的進展也只能有心無力。若是他還能掀起波瀾,也不錯,以前是御所西玩弄元燃的人生,現在就該元燃觀賞他的掙扎了。 所以當晚戚辭著急來找元燃,說御所西死在虎口之中,但是尸體殘缺不全,一切都存疑的時候,元燃只是笑了笑讓戚辭不用管,就當御所西死了,準備離開事宜。反正元燃知道御所西一定會來找他,他時刻準備著。 次日,小皇帝就帶著人圍攻了這里。 口口聲聲要給攝政王報仇。 林青漾覺得這小皇帝也挺勇猛的,他難道不知道元燃的武功有多高強嗎? 直接擒王綁架帶走,一氣呵成。 而小皇帝剛剛聯盟的幾個將軍哪有這么忠誠,等小皇帝被綁架后,生怕被人搶奪先機,直接開始爭奪攝政之權,揚言救回皇帝,結果直接內斗起來,根本沒人有心思找小皇帝。 小皇帝被塞在馬車內,一路隨著他們到了邊境,才被放了。 小皇帝不敢置信他們竟然不殺他,還讓他走,不僅讓他走,還教會了他回去傳播一句預言,說是可以幫他重新穩住皇位。 小皇帝真的以為國師是得道高人,不僅不恨他還要幫他,當即感激涕零,后悔不已。 厄境碎裂,旭日東方,紫微不遮,真龍歸位。他也不想想,這預言真的說的是他嗎?不過小皇帝倒是為了奪回自己的位置,很好的傳播了。 與此同時,同樣來歷神秘的預言也從西月國傳出,沒人知道這到底說的是什么,只知道傳播很廣,天下可能有大變,就連大周朝的西南部也傳出了天降神石,神石雕刻著這句話。 有些大周朝宗室遠親封地剛好在西南部,本就被打壓的心里不爽,造反之心蠢蠢欲動,這下就直接扯旗,好幾個說自己是天命所歸,要掀翻徐太后。 經過宗室這樣的一宣傳,預言從四面八方襲來,深入每個人的心,自然同時伴隨著冤詔書的緩慢傳滲透傳播。 一個隱隱的思維在大周朝的百姓中秘密傳開,大家都在想,這么亂,是不是又要打仗了,真不安定,若是當年的太子還在,一切肯定不一樣了。 第268章 在林青漾和元燃越過瞳夾關的時候,天恒國徹底亂了。 元燃最初調走天恒國所有將軍手中部分兵力壓在瞳夾關,本就讓這些人心中不安,然后又分別告訴他們,其他人有私下調離兵力的行跡。那些將軍即使不會輕易相信國師的話,他們心中的猜忌也會逐漸變得巨大起來,誰都不想成為最后調走兵力的人,誰都想要盡快握緊手中的兵力,占得先機,這樣才有安全感。 以前有御所西狠毒的手段壓著,他們還不敢放肆,當御所西不在了,元燃輕易的就挑撥了他們的野心,什么角色都想要在天恒國歷史的舞臺上分一杯羹。 最后元燃利用綁架走小皇帝的這段日子給了天恒國各方勢力摒棄君臣之道,撕開這層遮羞布的機會,等放回小皇帝的時候,內部結構早就不穩的天恒國已經分裂成了五塊,除了中央御家的皇族,其他已經是帶著各自的兵力,搶奪地盤,自立為王了。他們有的休養生息,發展自身,有的互相碰撞爭取吞并。 即使小皇帝回去,他們也有借口認定是御家弄出的假皇帝,不認同,而且都不知道從哪里挖來的皇族后裔當傀儡,自詡自己才能代表天恒國。 天恒國各大氏族勢力也開始選擇更值得跟隨的主子,企圖在分裂的斗爭中占據優勢,做好投機。 群雄割據的局勢已經初步形成,天恒國已經名存實亡了??梢哉f是御所西用了多年的時間創造了天時地利,就差一個人和,他不能做這個人和,就只能元燃來做。 而對天恒國的百姓而言,則是晴天霹靂一般,之前還是最強大國,逼得鄰國不得不后退和談,怎么轉眼間就變天了。 他們大概不會想到,就是因為他們的小皇帝想要對付他們看不起的攝政王,迎來了一個神秘的國師,才導致了天恒國的亂局。 這也是天恒國自己多年前種下的禍端,一個巨人轟然倒塌只在幾瞬間。 幾十年后,屹立百年的天恒國不復存在,那些分裂的將軍們就會發現,他們本就勢均力敵,根本無法吞噬別人,合在一起,他們最強,無人敢欺,分了之后,各個都成了小國家,哪怕最強盛的大周懶得打他們,他們也人人可欺。 不過這都是后話,現在,天恒國的亂局自然引起了其他國家的注意,大多數處于觀望狀態,畢竟這時候他們還不敢確定天恒國會不會又復蘇回來,只能先看著他們內亂。 但是大周的人卻覺得此時是進攻天恒的好機會,天恒國沒了,大周就是第一,多年的仇怨讓老百姓們都想要一雪前恥,才不管什么局勢呢,只感覺一腔熱血直沖腦門。再加上前不久邊境傳來消息,靠近瞳夾關的那部分天恒國勢力竟然妄圖越過邊境占領霍家軍撤離的城池,還試圖繼續進攻。結果被霍家軍直接反殺,打出邊境,重新又帶著百姓回到了最初的家園,堅守住瞳夾關。 這種贏面極大的局勢讓大家都認為應該繼續打過去,不該只堅守在邊境,但是霍落是將領只能聽從元帥和朝廷的指示,上面不下令,他也只能守在大周的邊境。越過的部分,自然不能擅自進攻。 這就又引起了大家對朝廷的不滿。 讀書人更是寫文章嘲諷當朝,其實就是嘲諷徐太后,他們覺得徐太后不讓霍落進攻天恒,是一心想要留住兵力,準備應對內亂,這時候還搞什么內部矛盾,該團結一致報仇才對啊。 他們將矛頭指向徐太后,卻對造反的宗室視而不見。 相關言論越傳越兇,其中自然包含了百姓們一直以來對女人掌權的不滿偏見,還有造反宗室故意引導之故。 南江王的告天下書說說未出世的皇子根本沒有繼承權,當皇帝更是天下最大的笑話,徐太后還是還是回后宮好好為元氏照顧皇子為好,莫要冥頑不靈,若是堅持如此,那那就視同禍害大周的妖孽亂黨,他們必然是要光復大周,清繳亂黨的。 混賬東西!徐瀾馨一揮手,龍案上的奏折被全部掃翻在地。 朝中大臣不得不低下頭,安安靜靜當鴕鳥。 徐瀾馨冷厲的目光掃向眾人,冷哼一聲道:繼續。 盛總管只能繼續轉訴,南江王還說徐太后現在該做的是派兵攻打天恒為大周過去的恥辱報仇,而不是針對自家人大周就是因為被女人掌權才會如此懦弱。 哀家還真沒見過如此無恥之徒,想要哀家派兵攻打天恒,這樣他好趁機不費吹灰之力打入京城?徐瀾馨簡直被氣笑了,眾位大臣也是認為哀家該打天恒嗎?先安內后攘外這點道理,還用哀家來說嗎? 微臣不敢。眾人齊聲道。 哀家讓你們聽聽南江王這混賬之言,是想要讓你們心中有數,這樣的人奪得皇位,能保住大周的天下,各位大臣都不是傻子,就算是為了大周不步上天恒后塵,也該清楚,這時候應該站在誰的身邊。這里是一份戰報,南江王為了造反,已經跟南邊的蜀國合作,用蜀國的兵來攻我大周的城,何其寒心,跟當初先帝聯合天恒等國對付元燃太子有何差別,到時候控制不了,被蜀國反咬一口又該如何?先帝已經錯了,我們可不能一錯再錯,不顧天下百姓的死活 一提到元燃太子的過去,就想到冤詔書上所寫,眾人的臉色果然變了變。 徐瀾馨將局勢分析清楚,試圖穩定朝中人的心,等下了朝之后,又留下了趙城。 趙城黑著臉直接開口問道:太后這是什么意思,當眾說元燃太子的事情,你明明知道當初我是跟著先帝 冤詔書上又沒有詳細說過你的罪名,你慌什么?而且你也是聽命行事不是嗎?徐瀾馨不急不緩道:現在是穩定人心的時候。元帥就別給哀家找麻煩了。 趙城忍了忍,就道:太后找臣有何吩咐? 趙城,讓你去攻打南江王,需要多少人?徐瀾馨直接問道。 按照他們的人馬,五萬即可。趙城回到道。 徐瀾馨順勢說道:行,你帶領五萬兵馬立即啟程,提南江王的頭來見哀家。 趙城頓了頓,沉聲開口道:讓我出戰可以,但是我要帶上他們母子兩。 徐瀾馨的臉色終于變了,笑著仰頭道:他們母子嬌生慣養的,帶上戰場多危險,萬一他們趁你忙碌逃跑了,你不是得不償失?留在京城,哀家替你照看,你是哀家的兵馬大元帥,哀家一定不會虧待他們母子兩的。 趙城雙眼瞇起,太后這是不相信我? 你可是我的元帥,若是不相信你,怎么會把這么大的權力交給你。不過既然你離不開他們母子,不如下放你手中的兵權給南邊的守將,挑選你滿意的,讓他替你打如何? 之前徐瀾馨讓趙城去瞳夾關打仗,他不打時,徐瀾馨就發現跟趙城的合作沒有她想象的簡單,起初他們的利益一致,是非常重要的盟友,趙城也的確沒有自立為王的野心,只想守著自己能守住的東西,但是不聽話的狗絕對不是好的看門狗,一定要在他被逼的反咬之前,拔掉牙。 趙城聽到新的提議,臉色變得極其難看,這明顯是在試圖削弱他的兵權,梅妃說的對,即使自己沒有反心,徐瀾馨終究還是容不下他的。 但是他不可能離開梅妃母子身邊,所以最終也只能暫時妥協,先釋放一部分兵權,幸好徐瀾馨沒有做的太絕,選人方面讓趙城自己選。 最后兩人達成一致,趙城選人,但是稍微厲害的將領只有兩個,最近一個年事已高請辭,另一個據說遭遇了南江王行刺,養病中,于是只能選一個南邊還叫的上名的守將,送去虎符。 等到趙將軍離開,徐瀾馨才有些撐不住的坐了下來,肚子已經八個月大了,她的精力實在有限。 謝亦清從屏風后面走了出來,看著徐瀾馨的樣子道:要不要叫御醫。 徐瀾馨面容沉靜只是端起了茶杯,可還沒有喝入口,就重重的砸了出去,臉上的戾氣伴隨著碎裂聲直接就溢了出來,都是一群廢物,每個人都想要妨礙我,目光短淺,唯利是圖,就是因為他們存在,這個世界才不能好的!明明只要好好的聽我的話,就能有一個更好的大周,他們卻一個個的不想好! 謝亦清想要安慰卻不知道該如何問出口,畢竟現在的局勢真的對徐瀾馨不利,其實最好調動的本該是霍落那邊,霍落可以去打南江王,而且一定會贏,可是偏偏碰上了天恒國部分勢力為了擴張地盤試圖sao擾邊境,若是這時候調走了霍落,很容易引起民憤,畢竟大家對于瞳夾關都是有血腥的記憶。不攻打天恒就算了,還調走了最能讓人安心的將領,只為了皇族之間內部的斗爭,這會讓本就不得民心的徐瀾馨更加無法立足。 所以霍落不能動。 只能感嘆一聲一切都太巧合了,偏偏天恒國內亂,分出來的勢力各個都想要瘋狂擴張,偏偏同時又傳出了什么預言,給了南江王扯旗造反的理由,徐瀾馨不能用霍落,只能用趙城,但是趙城偏偏離不開梅妃母子,還因為之前那一次不聽令的行為讓徐瀾馨對他起了疑心,只能用削弱兵權這樣危險的辦法來獲得兵力對付南江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