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132)
書迷正在閱讀:白點(骨科H)、奶味小甜梨、得罪魔尊后我竟成他白月光(穿越)、重生之大俗人、領主今天全圖鑒了嗎、我靠討飯稱霸三界、【醫生文】親親她的腕、乾御九天、死神之我是宇智波斑、被上校哥哥jian逼日常
他害怕讓林青漾難受,特意挑他還在睡夢的時候涂藥,結果還是把人疼醒了,這一會兒不僅不叫,還說自己不疼。 這究竟是有多逞強??! 看林青漾還想掙扎證明自己不疼,楚璃書直接兇道:再動,我就把你扒光!看你還害不害羞! 一瞬間,林青漾慫了。 太憋屈了,他真的不疼,但是男主再這么涂藥,他整個人都想要挖條縫隙鉆進去了。 他后悔了,不該吃藥的,哪怕疼也比現在只有輕柔的揉摸感強。 他感覺自己被這癢癢的感覺弄瘋了。 算了,既然事已至此,他只能祈求男主趕緊完事兒了。 楚璃書見他安靜下來,就又開始細心涂藥,但是眼神還是會注意林青漾的情況,他不肯喊,也不知道哪里會疼,自己什么時候會手重,也只能觀察一下他脖子上的青筋,和臉上的肌rou作為標準了。 可是他卻看到林青漾的脖子逐漸紅了,一直紅到了耳根,臉上也是紅紅的。 這么害羞嗎? 他記得他們明明還一起泡過澡,其實也不用這么害羞吧。 楚璃書想著想著,突然覺察到不對,從大腿的縫隙看不見什么,但是極有可能是 楚璃書手一頓,耳朵也有一些泛紅了,難怪林青漾反應這么劇烈。 的確,他喜歡自己,被自己這樣摸,發生這樣的情況就很正常。 原本以為這么疼的情況下不可能有晨間反應,沒想到不過他現在應該也還是很疼??? 難道! 楚璃書手一抖,難道林青漾對疼一點比較有反應。 這這這太考驗人了。楚璃書自己可沒有這樣的嗜好,不過 既然林青漾喜歡,就先記下來吧,以后再嘗試看看。 楚璃書忍不住咽了咽,原本正經的涂藥,這一會兒也變得不正經起來。 不過楚璃書為了不讓林青漾受苦也是很快就完成了任務。 為了讓林青漾好受一點,趕緊轉移了話題。 對了,我們的計劃初步成功了,太子去不了,換了大皇子去。 元燁一直維持著不正常的高溫,原本可能沒啥事,結果因為太過緊張,反而身體弄的不舒服了,一夜未眠,早上還吐了起來。 看這樣子,是難以成行了,元燁再不甘愿也只能任由皇上下旨由大皇子頂上。 這一點上,皇上做的還是符合規矩,太子不去,就由長子隨行,這一會兒可不能寵誰帶誰了。 所以三皇子和四皇子,以及養病的太子只能在皇宮等著了。 林青漾終于緩了一口氣,趕緊道:那接下來的事情也可以進行了。 楚璃書點點頭,外面已經布置好了,等消息即可。 浩浩蕩蕩的隊伍從京城出發,大皇子第一次這么風光,榮耀,他感覺這是老天爺給他的機會,讓他感受一下他理應享受的一切。 看著路邊跪倒的人們,大皇子再一次確定了自己想要的是什么,騎在馬上的姿態更加顯的英姿勃發了。 與此同時,三皇子已經氣得在宮殿內踹翻了能踹倒的所有東西。 那時候就應該把大皇子也踹進水中。三皇子暴躁道。 皇兒,戒驕戒躁。裴妃緩緩勸慰道:裴瑾,你對這件事情怎么看? 這件事情一定會讓太子跟大皇子之間起沖突,對我們未必是壞事。 裴妃點點頭,道:本宮也是這么想,太子心性狹窄,咽不下這口氣的,一定會找機會機報復,我們坐收漁翁之利就行。 正說著,突然有心腹來報信。 裴妃接過秘信一看,頓時柳眉豎起,震驚道:太子那邊安排人行刺春耕隊伍。 三皇子和裴瑾都驚了一下,立馬湊上來看,是裴氏那邊派人送來的信息,正是裴瑾的父親。 他們覺察外面有勢力異動,是朝著郊外而去的,可能是打算在隊伍回城的時候行刺,而那勢力貌似是東宮方向來的。 裴瑾的父親也不敢確定,只能讓裴妃在宮中確定一下,是不是有問題。 裴瑾父親的意思是,如果太子真的派人行刺了,那他們就派人救駕,趁機立功,也能抓捕犯人逼供,爭取一舉拉太子下臺。有的時候想要成事就必須學會抓住時機,機會是稍縱即逝的。 這一下子就變成了一個大計劃。 裴妃和三皇子都有些坐不住了。 三皇子立馬道:我派人去調查。 裴妃沉著臉沒有說話,眼看三皇子就要走,裴瑾立馬拉住,我覺得事有蹊蹺,太子不可能做這么沖動的事情,只因為一個春耕大典就冒險行刺皇上和大皇子,除非太子身邊的謀士都死絕了,要不然怎么可能 結果三皇子直接甩開了裴瑾道:你這人行事就太過優柔寡斷,遇到機會也不會把握,瞻前顧后的,怎么?上次我那一巴掌是把你嚇到了嗎?都不敢冒險了?他的謀士不也要聽他的,要是我我也咽不下這口氣,找一些死士搗搗亂,弄的晦氣一些也行,誰都知道,父皇有護衛軍,一般的刺客怎么可能近身,我猜測不過就是做做樣子出口惡心罷了。 殿下,這次從太子落水開始可能就不對了,要不然怎么這么巧,我勸殿下還是謹慎為好,這種事情寧可不參與。 嘖,行,我先調查,查清楚再說。三皇子說完就不服氣的跑了。 裴妃放下紙條幽幽道:如果是真的倒的確不失為一個良機。 姑母,你也覺得裴瑾著急道。 裴瑾,你終究是女子,骨子里面就是優柔寡斷,不敢冒險的,我不怪你,有的時候謹慎細心也很重要,所以這一次我們還是先看看東宮那邊到底在搞什么鬼吧。裴妃緩緩道:就算你父親那邊信息有誤,我們這邊總不會有吧。 裴瑾臉色難看起來,也無法再多嘴了。 不久,三皇子興奮跑來說,元燁的確派人鬼鬼祟祟的出門了,估計是聯絡殺手去了。應該是想要制造一些事端,向百姓們傳達,正因為不是太子而改成大皇子去春耕大典才會有這樣糟糕的事情發生。 裴瑾表示還是可疑,畢竟信息可能有誤。 但是三皇子卻覺得就算有誤,他們是去救人又不是干什么,去了也不虧。 裴妃最終沒有聽從裴瑾的勸說,拍板決定。 很快,裴氏就派了大量的自己人趕去。 不久,春耕大典結束,隊伍要返回皇城了。 再次路過郊外。 突然有人上前跟皇上匯報,那人正是趙將軍。 怎么了?是刺客? 微臣不知,只是探聽到的確有不明人馬正以包圍圈的方式包圍這里。 哼!全城都知道,朕和大皇子會路過這里,還敢有人馬來,這不是行刺是什么。趙將軍! 臣在! 帶兵直接過去,朕倒要看看,何人這么不守規矩。 正說著呢,突然凌空一箭朝著皇上的龍架射來,自然很快就被護在皇上身邊的趙將軍攔下。 皇上大怒,旁邊的李丞相立馬高喊有刺客,護駕!大皇子趕緊來到皇上身邊,一手持著紅纓槍,一副要保護皇上的樣子。 去,給朕捉活的! 春耕大典,路上被行刺,這是非?;逇獾氖虑?,這是在說他這個做皇上的不得民心嗎? 而對大皇子而言,也是在打他的臉,以前太子去就沒事,今年換成他就有事了? 天子一怒,自然要見血,很快樹林里面就響起了砍殺的聲音。 竟然硬生生的僵持了一會兒,趙將軍才帶著殘余的十幾人來到了皇上跟前。 那十幾個人都傻了,見到皇上,也不敢說出真相,只能硬扛著。 皇上直接讓趙將軍把人送去大理寺,他們穿的不是夜行衣,總會查出線索,看看他們到底是何方神圣。 就這樣,一群刺客被帶走了。 春耕的隊伍這才安全返回。 等到皇上回到皇宮,大理寺那邊已經快速查出了結果,那些人雖然咬死不說,但是身上的線索已經證明了他們源自于裴氏。 而他們正是裴氏送過去準備救駕的好手。 這一會兒直接變成了刺客。因為那郊外根本沒有所謂的刺客團體,只有裴氏的一群人。 早就聽聞傳訊的裴妃和三皇子也傻了,立馬趕去見皇上。 剛剛跪下準備哭訴就被皇上手中的折子砸了一臉,皇上動怒了。 你們裴氏干的好事!怎么老三現在想要坐我這龍椅了! 冤枉??!陛下! 而已經得知所有消息的楚璃書終于回去跟林青漾報告。 至少可以證明林青漾這一頓板子沒有白打。 第139章 陛下,我們真的是冤枉的,誰會蠢到用這樣的方式來行刺呢,我們是得到消息,有人要在那邊行刺陛下,皇兒擔憂,又不得擅自離宮,所以只能派人傳信給家父,希望他們去幫忙護駕,這件事情本能就是一個烏龍誤會。裴妃平時為人傲氣,所以即使這時候哭的梨花帶雨也激不起皇上任何憐惜,只感覺吵鬧鼓噪。 護駕?你們護的是哪門子架?那一箭都要射到朕的胸前了,這就是你們的護駕?皇上仍舊暴怒不已。 父皇,母妃沒有騙您,這是真的,兒臣最是敬愛父皇,怎么可能干出這種天地不容的事情,兒臣完全沒有這個動機??!那些人的確是去準備護駕的,不可能有人對父皇射出那一箭,一定還有別人存在,父皇,兒臣受冤枉不要緊,但是不能讓那些真正想要害父皇的惡人得逞??!三皇子伏在地上哭訴。 你當大理寺都是飯桶嗎?那射過來的箭就是你們裴氏專屬,難道你們裴氏就這么容易被別人偷走自己的武器,被人隨便陷害嗎?就為了一個無法證實的信息?若是真的關心朕,你們怎么不干脆直接來告知情況,反而擅自派人過來,你們到底是護還是刺,又有什么證據能證明! 應對皇上的質問,裴妃和三皇子都是哭訴加否定,一口咬定是為了護駕。 這是裴瑾提議的方式,當時裴妃和三皇子都慌了神,根本沒有想到什么應對之策,只能聽從還算冷靜的裴瑾。面對皇上的質問只說收到了行刺的消息才會關心則亂的行動,以及不攀咬元燁,這是如今最好的應對方式。 裴瑾的意思很簡單,皇上只要冷靜下來就會明白,他們不可能去行刺,他們可是裴氏,怎么可能做這種愚蠢的事情,哪怕說他們只是去惡整一下大皇子都比行刺合理,所以皇上應該會相信他們說去救駕的事情,只是他們貪心想要立功勞,重新獲得皇上青睞所以才私自行動,卻不曾想遇到一個嫁禍他們的真刺客。 哪怕他們的行為在結果看來很愚蠢,但是有真情的成分在其中的話,就可以得到一點寬恕,而正因為這份愚蠢,皇上也更加容易相信他們是被陷害的,所以只要堅持說他們是被誤導去救駕的就行。 果然吵吵鬧鬧好一會兒,皇上似乎也冷靜了下來,怒火也沒有那么旺盛了。 皇上本就聰明,自然不會隨隨便便被怒火牽著鼻子走,細想之下,這件事情本來就是疑點重重。但是到底是被陷害還是別有目的就很難分辨了。 正好這時候,元燁急匆匆的趕來了。 大皇子原本就等在外面,畢竟他算是受害者之一。兩人一見,眼神交匯在空中火光四濺。 元燁假惺惺的問候了一句有沒有受傷。 大皇子怎么聽都覺得元燁是巴不得聽他回答受傷兩個字。大皇子眼一斜,嘴一瞥,嘲諷道:不僅沒有受傷,父皇還夸我護駕有功有膽識呢。 元燁臉色微變,上前一步,湊到大皇子耳邊說道:是嗎?那你這一次還真是賺到了,不僅搶了我的殊榮,還狠狠坑了你三弟一下,佩服佩服。 大皇子瞬間瞪了元燁一眼,少以己度人,你的殊榮是自己掉的,老三倒霉也是他們自己作的,從頭到尾跟我一點關系都沒有。 元燁因為忍著怒氣而臉頰抽動,我自己掉的,還是你們預謀好害我生病,當時在橋上是什么情況還未定呢。我可不相信這么巧合。 大皇子哼笑一聲道:自己倒霉還怪別人,你也就這點氣量。 元燁卻意味不明的嗤笑一聲道:好吧,就算是我倒霉,掉了殊榮,別人也沒資格接,這不出事了。這是老天爺不認可。 大皇子瞬間暴怒,但是元燁已經不想跟他廢話了,他還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 大皇子見他直接往殿內走去,立馬攔住,你干嘛?父皇在審問老三呢! 可是元燁卻不多說,直接走了進去,大皇子見此也不甘落后,緊隨進入。 隨著太監的傳喚,兩人進入殿內給皇上行禮。 皇上壓住脾氣,你們進來做什么? 大皇子趕緊道:我怕父皇氣傷了身體,所以 大皇子這次表現的不錯,皇上并未多說什么,目光則是轉向了元燁。 皇叔,是皇祖母讓侄兒來的,她老人家說這件事情非同小可,擔心皇叔憂思,所以讓侄兒來建議,此次案件可以直接移交宗人府和大理寺聯合辦理。 此話一出,裴妃和三皇子臉色就變了,幾乎都是惡狠狠的看向元燁。如果皇上親自審理,還能顧慮一下感情因素,但若是宗人府和大理寺,那結果如何就不得而知了,畢竟跟大理寺比起來,宗人府的勢力可完全屬于元燁所在的程氏一族了。太后向來偏向元燁和小程皇后,這次難道是要對他們裴氏下手了? 沒有刺殺的動力,也沒有護駕的證據,根據對皇上安全的保障,都是寧可錯殺都不能放過,所以最后若是宗人府來審理,那極有可能是以刺殺定罪。 裴妃和三皇子腦海中都閃過裴瑾的再三叮囑,最重要的是,不能攀咬太子,絕對不能。 但是看著要至他們于死地的元燁,他們不能吃這個悶虧??! 三皇子瞬間就跳了起來,元燁,你害我!是你故意設計陷阱,讓我以為你不服大皇子代替你去春耕大典,故而安排了行刺搗亂,我們才會安排人去救駕的,全都都是你設計的,你就是想要把行刺的罪名栽贓嫁禍給我們! 隨著三皇子的指認,在場的人都露出了震驚的神情,畢竟之前三皇子可是完全沒有提到元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