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27)
書迷正在閱讀:正經人誰寫日記、喪尸的非正常戀愛、下路沒有什么夫妻、被迫攻略影帝的我C位出道了、給偶像小心心[娛樂圈]、真千金重生后、當隱婚對象失憶后[娛樂圈]、擁有農場,快樂無邊、前夫襲愛:老婆離婚無效、上司
鳳歧心緒沉伏,她沒有回答季蕪的問題。 同樣她不能否認,季蕪說的是無可辯駁的事實,若是她登臨帝位,第一件事便是廢黜秦王。 可季蕪會甘于被囚宮中,淪為他人的玩物嗎? 這個答案,鳳歧不用去想都知道答案。 這時的季蕪長身玉立,面容清冷,不再刻意裝出柔順的模樣,她與自己明明只有幾步距離,鳳歧卻覺她下一秒便會消失。 伸出手,將人拉至身前,緊緊抱住,鳳歧微不可查的嘆了一口氣,她俯首在季蕪耳邊道,歲蘭,呆在姑姑身邊不好嗎? 明明你該是心悅于我的。 后面這句話鳳歧沒有明說,她靜靜等著,等著季蕪的答案。 夜風悄然掠過,吹起兩人的發絲,纏繞在一起。 四下寂靜,只余風聲與彼此的呼吸聲。 季蕪輕嗅著鳳歧身上獨有的清冽香氣,她動作遲疑的擁住鳳歧,良久以后才低低說了一句,姑姑勿要負我, 聲音很小,鳳歧卻聽的很清楚。 霎時,一種名為欣喜的情緒從鳳歧心底漫開,她將季蕪擁的更緊,有些語無倫次道,不負你,定不負你, 鳳歧顯有這么情緒外露的時候,季蕪仰頭看她,心臟突然抽疼了一下。 在刻意的掩飾下,鳳歧沒有發現季蕪的異樣,她握住季蕪的手,兩人慢悠悠的走回了太極宮。 先后沐浴,隨后同榻而眠。 皎月高懸,兩人誰都沒有睡意,規規矩矩的躺在塌上。 鳳歧側過頭,恰好與季蕪對視,臉上飛快綻出一抹笑意,她突然出聲,提起了西征結束后的安排。 還有兩月就到新年,禮部將登基大典安排在新年第一日,當日會昭告天下,改國號為唐, 季蕪安靜的聽著,主動掀開被子,勾住了鳳歧的手指,現在說這些,不外乎是在意自己的心情。 總歸要經歷的事,季蕪早有準備,她飛快的在鳳歧臉上親了一口,臉上沒有半點落寞之色,笑著道,登基那一日,我定要去看看姑姑的帝王風儀, 打量了季蕪兩眼,鳳歧神情似是寬慰,好,那日我讓孟臨帶你出去, 鳳歧還想說些什么,季蕪先一步將手覆上了鳳歧的唇,姑姑無需再說,我都懂,明日還要議事,姑姑早些睡吧, 作者有話要說: 你們覺得季蕪是這么沒有原則的人嗎? 怎么可能這么快被姑姑攻下!不可能的,她會搞事的?。?! 現在只是在演戲,但是演著演著你們懂得,假戲真做嘛 第39章 從捅破那層紙后, 兩人就開始變得黏黏糊糊起來,許多事情鳳歧不再刻意避開鳳歧。 哪怕是去議政殿議事,鳳歧也會讓季蕪扮做宮娥的模樣跟在身邊。 距離年關還有十二天時,季蕪終于等到了西征大軍凱旋而歸的捷報, 同時還有些邊陲小國的使者團一同隨大軍回來, 主動俯首稱臣。 一切都在朝著順利的方向發展,朝堂上的氣氛頓時輕快起來。 但讓大臣們不解的是, 在談及如何處置秦王一事上, 鳳歧屢屢回避。 秦王不死,新帝難立。 漸漸的,在朝堂上要處死季蕪的聲音越來越多, 與鳳歧形成了拉鋸之勢。 哪怕是秦國舊臣, 亦是義正言辭的站了出來。 季蕪低著頭站在一旁, 看著鳳歧愈發陰沉的臉色,頗有幾分幸災樂禍的想,誰讓原主盡不干人事,現在好了吧, 不死難以平天下啊。 又是和前兩日一般,鳳歧甩袖離去, 徒留百官搖首頓足。 季蕪邁著小碎步的跟上鳳歧,一時沒注意, 撞上了鳳歧的背。 鳳歧停下腳步, 轉身看著季蕪。 那是一抹本不該此時出現在季蕪臉上的, 恍若孩童的純真笑意。 季蕪抬手輕輕撫過鳳歧皺起的眉, 她道,姑姑勿要為了那群木頭生氣,便是不處置我, 他們又能奈何, 鳳歧聞言,神情并未緩和下來,將季蕪送至太極殿后,未留下只言片語便離開了。 季蕪恍若無骨的倚著殿門,看著鳳歧的背影消失在視野里,面容平靜,輕嗤了聲, 姑姑,你若是真心喜愛,又怎會逼得我步步退讓,又怎么妄想以女寵的身份囚住我呢, 說罷,季蕪轉身進了殿內,呼呼大睡。 這幾日濃情蜜意,日日廝磨,著實是累人的很。 而鳳歧一路步履不停,未待通報便大步邁入了占星臺。 欽天監的監正與監副仍在與禮部的人商榷登基大典的諸多流程,未曾想到鳳歧回過來,誠惶誠恐的起身行禮,帝師, 鳳歧頷首,只淡聲道,陶監正留下, 見人走了,鳳歧走上前,將手撐在案上,掃過記載在冊的卦象,陶仁,我若為帝,你道天下人當如何? 低垂著頭,額上冷汗滲出,陶仁思索良久才道,帝師仁德,只待一登大寶,天下人必歡欣鼓舞,海清河晏為時不遠矣, 短短幾句話,陶仁卻覺的極其難熬,鳳歧的眸光讓她如坐針氈,竟是比面對秦王還要難受。 話說完,許久不見動靜,陶仁用余光瞥了一眼。 鳳璃正拿著卜卦用的玄龜往下擲,古拙的碰撞聲落下,鳳歧忽的啟唇,陶監正,你上前來,依本官看,此卦大兇,你道是與不是? 卜卦何時這般兒戲了?陶仁頂著壓力走上前,沉吟良久,實在是不知該如何說, 鳳歧冷下聲,又問了一遍,本官道此卦大兇,你道是與不是? 是,是是,帝師說的是,陶仁的冷汗瞬間就流了下來,顧不上去猜測鳳歧的心思,連勝應是。 鳳歧又繼續道,此兇卦會影響到天地國運,只有一法可解,那便是在登基那一日,迎娶紫微星屬己土之人為后,陶監正意下如何? 陶仁一臉苦相,他只是一個正六品官員,何時容得他置喙此等大事。 他捏起手,細細掐算,臉色卻是越來越難看,笑的比哭的還猙獰,遲疑道,帝師,紫薇星屬己土之人,當世只有一人,便是那 陶仁結結巴巴良久,還是沒敢說出那個名字。 將玄龜撿起,鳳歧斜睨著陶仁,眼中的逼迫之意已然十分露骨,監正繼續說,是誰? 撲通一聲跪下,陶仁已然嚇的全身都在抖,帝師饒命,帝師饒命, 耐性似是被耗光了,鳳歧嘆了口氣,撫上眉心,略顯無奈道,監正,你只需說出那人是誰, 秦王,陶仁額抵著地,聲音比蚊子還小。 鳳歧不欲再周旋下去,只道,監正定要記住今日所說,國之氣運,稍有不慎,便是萬劫不復,若是累及監正家人 耳邊腳步聲漸漸遠去,陶仁跪了良久,還是站不起來,直到同僚進來將他扶起,陶工為何如此驚慌? 拿起茶杯,猛灌了幾大口水,陶仁才漸漸平復下來,卻是一個字都不肯多說。 回到家,褪下官袍時,陶仁仍在想,帝師今日這一遭到底是為何? 娶秦王為后? 不不不,太過荒謬,陶仁下意識的否定了這個想法, 可思來想去,竟沒有更合適的解釋。 一夜難眠。 * 第二日,季蕪與鳳歧一同去議政殿時,竟未再有人提出要處置秦王之事。 季蕪心里好奇,偷瞄著看鳳歧。 她容顏清冷,坐姿端莊筆挺,華貴的朝服與繁瑣的飾物壓在她身上,未添半點累贅之感,反倒是愈發彰顯出從容不迫的帝王氣度。 季蕪一時看入迷,不得不承認,鳳歧確實是帝位的不二人選。 有手段,夠魄力,同時又身負治世學識。 鳳歧,鳳歧,季蕪在舌尖反復念著這個名字,紅唇微揚,心道,看在這些天的情分上,我便不給你難堪了, 下朝后,鳳歧的心情亦是難得的輕快,兩人回到寢殿黏糊了好一陣。 季蕪將頭枕在鳳歧腹上,伸手撥弄著垂落下的發絲,姑姑極美,就連頭發絲都要比旁人美上三分, 這段時日,季蕪沒少夸人。 兩人皆是衣衫半解,眼波含情,鳳歧聽她如此說,又想將人將人壓在身下,狠狠欺負一番。 可轉念想到今晚的安排,到底是忍了下來。 入夜兩人只喝了些粥墊肚子,季蕪以為又要像往常一般去批折子時,鳳歧拉住了她。 不遠處宮娥正捧著兩身月白色的常服,季蕪疑惑的看向鳳歧。 年關將近,現在晚上熱鬧極了,今晚我們出宮去看看,鳳歧興致盎然,催促著季蕪快換衣裳。 半刻鐘后,一輛不起眼的黃蓋馬車從西門離去。 鳳歧與季蕪在馬車內相對而坐,比起鳳歧高昂的興致,季蕪顯得有些安靜。 又因光線昏暗,鳳歧看不清楚季蕪的神情,未覺察到異常。 鳳歧握住季蕪的手,歲蘭,你可還記得你幼時愛吃的那家餛飩? 季蕪當然記得,原主記憶里,每每超額完成鳳歧布置的課業時,鳳歧便會帶她去城南巷子口吃一餛飩沌。 賣餛飩的是一位瘸腿老人,那時季蕪聽鳳歧說,那位老人本也是在戰場上為秦國出生入死的將士。 后來因傷病退役,便在城南擺攤賣餛飩。 皮薄餡足,于那時常忍凍挨餓的季蕪而言,城南巷子口的餛飩是全天下最好吃的東西。 馬車一路走走停停,很快就到城南巷子口。 鳳歧先一步下車,她站在馬車下笑意盈盈的伸出手。 季蕪怔了一會,她從未見過鳳歧如此輕快的笑容,她將手放進鳳歧手心,兩人默契的對視一眼,竟真有了互許真心的錯覺。 讓季蕪意外的是,這么多年過去了,那家餛飩還在,只是老人更老了,一口牙不剩下幾顆,笑聲也更沙啞了些。 鳳歧與季蕪找了張靠河的桌子坐下,相顧無言,又仿若一切盡在不言中。 吃完混沌后,季蕪去買了個燈籠,是一只小兔子。 她一手牽著鳳歧,一手提著花燈。 兩人就這樣慢悠悠的順著街道走著,十幾年的愛恨似乎都在這一刻化成了繞指柔情。 不知不覺,兩人來到一顆巨大的菩提樹下,樹上紅色的祈福帶翩飛,周圍還可見互許心意的才子佳人。 季蕪也去拿了兩根祈福帶,隨后湊到鳳歧耳邊,姑姑,你可心悅我, 燈火搖曳下,季蕪的眸子亮晶晶的,似是掠過了瀲滟波光,鳳歧再也沒有猶豫,握住她的手在唇邊親了親,歲蘭,我心悅你,只此一生,終你一人, 鳳歧話音剛落下,季蕪腦子里便想起了系統的聲音,嘀,檢測到反派愛意值已夠,宿主是否要脫離本世界? 季蕪沒有回答,她忽的擁住了鳳歧,唇齒相交,若颶風過境,一點喘息的余地都未留給鳳歧,她不知該說什么,只是吻著她,不愿松開。 這一刻太短,太短。 她甚至不敢去看鳳歧的眼神,她想退縮,卻又無比清醒的在腦中喚了一聲系統。 瞬間人群雜亂,一隊黑衣人自四面八方涌來,鳳歧瞬息反應過來,將季蕪護住。 季蕪沒有掙扎,她朝著鳳歧淺淺一笑,無聲安撫著她的情緒。 直到那一刻,她從鳳歧懷里掙出,義無反顧的擋在了鳳歧身前。 那是一柄鋒利的長劍,鋒利到便是在夜色下也能看到劍上的泠泠寒光。 那柄劍從季蕪左胸穿過,鮮血迅速的將衣袍染透。 鳳歧微微張著唇,她在顫抖,她似乎是想說些什么,卻只能徒勞的張著嘴,發不出聲音。 淚,毫無預兆的滾落下來。 鳳歧無措的扶住季蕪,滿目都是紅色,喉嚨里發出悲切到極致的空洞風聲,她搖著頭,滿是懇求。 姑姑,鮮血從季蕪嘴角滲了出來,她用盡力氣勾出一抹笑,她道,你輸了,姑姑,余下幾十年的孤寂都留給你了, 季蕪似哭似笑,你要好好活著,我也想看看天下太平,海清河晏呢, 越來越冷,意識在黑暗里不斷下墜,季蕪掙扎著,我原是恨你的,可是對不起 突然出現的黑衣人在季蕪被刺中后,一如來時,悄無聲息的沒了蹤影。 金甲衛來時,鳳歧正抱著季蕪,心里好似被生生剜走一塊,她終于找回了自己的聲音,御醫,御醫 她看著季蕪的手無力的垂了下去,她看著季蕪的瞳孔漸漸潰散,她感受著季蕪的體溫漸漸變得冰涼。 可她不信,她不信,不該是這樣的。 回來,歲蘭,你回來,鳳歧顫抖著拭去季蕪唇邊的血跡, 歲蘭最聽姑姑的話,乖,別裝睡了, 一路疾馳回王宮,可把所有御醫都叫來診一遍,皆是搖搖頭,秦王已崩, 哈哈哈哈,鳳歧似癡似傻,眼尾垂下一滴血淚,她大笑著噴出一口血,忽的拔劍將所有人趕了出去。 跌跌撞撞倒在塌前,她緊握住季蕪早已冰涼的手,不冷,歲蘭不冷,姑姑在這里,姑姑給你暖暖, 一夜,雀鳥驚飛,不多時,秦王都的官員便都知道那昏君死了。 作者有話要說: 我來解釋一下,西征完成以后,季蕪其實就只缺一個契機把愛意值刷滿,就可以離開了。 至于死,本是季蕪用來報復鳳歧的方式,之所以會這樣,是因為她動情了,這個世界不再單單只是一個攻略任務。 季蕪那么狂妄驕傲的人,因為愛,她在姑姑面前伏低做小,哪怕是承認愿意以女寵的身份呆在鳳歧身邊。 可是她終究是秦王,不可能真的留下,不管是為了鳳歧,還是為了自己的任務,秦王不廢,新帝難立那里埋了伏筆的。 本來是計劃在登基大典那一日離開,但是因為鳳歧臨時起意,與季蕪面對鳳歧時的愧意(當然也是因為作者我對鳳歧的最后一絲仁慈),所以季蕪亡于今晚。 思來想去,季蕪其實是沒有理由恨鳳歧的,一切都是她作出來的,反倒是鳳歧,一直在包容他。 總結,我愛姑姑! 第40章 《唐景帝紀》上所載, 景帝在位五十一年,良足可觀,振古而來,千載可稱, 一人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