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18)
書迷正在閱讀:正經人誰寫日記、喪尸的非正常戀愛、下路沒有什么夫妻、被迫攻略影帝的我C位出道了、給偶像小心心[娛樂圈]、真千金重生后、當隱婚對象失憶后[娛樂圈]、擁有農場,快樂無邊、前夫襲愛:老婆離婚無效、上司
季蕪回想起系統交代的劇情,周國長公主先天體弱,從小就得用無數珍貴的藥材溫養著。 為了幫助她的弟弟鳳茍一統天下,偽裝成隱居的謀士,為周國招攬人才。 可惜的是,飛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 當周國一統天下后,鳳茍懼怕鳳歧在天下人心中的聲望,明里暗里殺了不少衷心追隨鳳歧的人。 最后竟然親自設計鳳歧于天下人面前,失身于叛軍 也是從這個時候開始,鳳歧黑化。 氣氛一時間陷入僵滯之中,鳳歧冰冷的眸光隨著時間的流逝漸漸發生了微妙不可言說的變化。 當年鳳歧以梁王幕僚的身份潛入秦國,常居長樂宮,當時出于憐憫之心,鳳歧總會私底下照料著季蕪,與她說治國策論,天下大勢 現在仔細想來,鳳歧已經分不清楚到底是季蕪依附于自己,還是自己把她當成了敵國里的情感寄托。 四目相對,溫熱的鼻息落在兩人頰邊,季蕪斟酌須臾,語氣如幼時一般綿軟道,姑姑,若是我真想做什么,昨晚便已經做了,豈會任由你現在拿捏著我的性命, 眼睛眨了眨,冷冽的五官線條在薄光中盡顯柔和。 季蕪看鳳歧的眼神似有松動的跡象,接著道,姑姑若是不信,我現在就去擬詔,今日早朝便昭告天下, 凝結在臉上的戒備神色被沖淡了些,鳳歧往后退了寸許距離,聲音緩了下來,我暫且相信你, 現在的情況,鳳歧別無選擇,季蕪的提議對無疑是最好的出路。 當年鳳歧留在梁王身邊,就是想通過梁王左右秦國朝堂局勢,誰料季蕪半路殺出,搶了梁王季旬王位。 雖然暫時猜不到季蕪此舉真正的目的,但未必不是一件好事。 季蕪驀地松了一口氣,換上笑意盈盈的表情,伸出一根手指將橫亙在脖頸上的匕首給推開。 姑姑,幼時只有你肯待阿蕪好,阿蕪是絕不會傷害姑姑的, 這句話,很多年前,季蕪也說過。 一句話將鳳歧再度拉入久遠的回憶中,幼時的季蕪像是一頭刺猬,不管對誰,都恨不得扎得她滿身血窟窿,只有在自己跟前,才會溫順些許。 后因周國內廷突生變故,鳳歧不得不提前回國。 再后來便聽聞季蕪手刃了自己的胞弟,逼宮奪位,與此同時,昏庸暴虐,無道之君的評價也在諸國間流傳開來。 這個評價不是沒有由來的,季蕪憑借著手中的軍隊,血洗了都城,而朝堂之上,只要有與她意見相左的朝臣駁斥她,便會被拉下去杖斃。 為了拿出大把的銀子養軍隊,毫無節制的征收賦稅 而鳳歧對季蕪僅存的溫情,在這些流言中逐漸被消磨殆盡,她以為季蕪不會記得在長樂宮中的短暫過往。 可事實證明,季蕪不但記得很清楚,連鳳歧的真實身份都被查了出來。 定下心神,手攏思緒,鳳歧居高臨下的凝視著季蕪,手上忽的脫力,將匕首甩至榻下,那就請陛下馬上擬詔, 鳳歧退至榻下,朝著季蕪盈盈一拜,從季蕪的角度看過去,鳳歧的臉大半隱在陰影里,只能看到鳳歧圓潤的下顎。 書房就在外間右側,執起毛筆,鐵劃銀勾,季蕪甚是隨意的在明黃的詔書上潑墨而書。 鳳歧跟著季蕪走向書房,右手垂在身后,手中死死攥著什么東西。 看著季蕪的筆跡,鳳歧的神情發生了很微妙的變化。 季蕪的字,瘦而有力,筆鋒抑頓處難掩端嚴威勢,怎么看都不像是一個昏君能寫出來的。 玉璽沾著印泥,干脆利落的蓋下。 緊繃著的弦霍然松開,空氣中沉悶的氣息突然鮮活起來。 拿著詔書,季蕪推開殿門吩咐下去,早就在殿外候著的宮人魚貫而入,收拾好內殿,隨后將帝王朝服與帝師朝服拿了進來。 季蕪不喜歡被人近身伺候,揮了揮手后,宮人絡繹退出,再次恢復成寂靜時,季蕪反應過來,鳳歧還在殿內。 總不能當著鳳歧的面換衣服,季蕪想了一會,轉過身直視著鳳歧朗聲道,帝師,你就暫且住在太極殿旁邊的未央宮吧,我讓侍女領著你去, 未央宮,按照禮制,是秦王后的住所。 鳳歧眉心跳了一下,眸光落向一側的朝服,眼底閃過絲縷異樣,搖首淡笑拒絕道,陛下,馬上就上朝了,就在此處換吧, 既然侍女都退下了,那就讓臣給您換上朝服,鳳歧動作很快,在季蕪還未開口拒絕時,就已經走了過去。 鳳歧素凈修長的指尖落在腰間的環佩上,一點一點解開。 骨節分明,纖細瑩潤,沿著季蕪修長的腰線若有似無的勾勒著,似在傳遞著某種撩得人心癢癢的暗示。 身后溫熱的感覺突然侵襲上來,季蕪瞬間繃直了身體,腦子有一瞬的空白,心中驚訝于鳳歧突然的親近,下意識的往前踏了兩步。 姑姑,我自己來就可以了,慌亂掩映在佯裝平靜的聲線之下,季蕪大步走到朝服旁,一把拿起,明晃晃的拒絕之意。 看著季蕪的動作,鳳歧突然笑了起來,默默的松了一口氣,季蕪現在的反應,沒有印證她心中的猜測,這是一件好事。 近身伺候的一國君主的宮人,慣來是最會揣測人心意的人,若是季蕪言語間沒有表露過任何想法,那些宮人絕不會做出那般行徑來。 至少,季蕪還沒昏庸到要 鳳歧的容色一瞬恢復端雅,雙手一絲不茍的按照宮廷禮儀端在腰腹處,提醒道,陛下,君是君,臣是臣,與臣說話,您要自稱朕, 恭敬的姿態,勸誡的語氣,鳳歧現在儼然已經進入了帝師的狀態。 季蕪看著變臉比變天還快的鳳歧,知道自己被算計了,忍不住在心里吐槽老狐貍,面上維持著淡定的神情頷首道,朕知道了, 不欲再多言,季蕪拿上朝服走向內殿,邊走邊道,朕去里間換,帝師自便,再拖沓的話可就趕不上早朝了, 看似一本正經的解釋,眉頭揚了一下,鳳歧站起身,看著腳步飛快,頗有幾分落荒而逃意味的季蕪,臉上的笑意愈發明顯。 珠簾隨著季蕪的動作,發出悅耳的聲響,鳳歧先一步換好朝服,眸光落在里側,瞳色幽深。 是她自負了,季蕪絕非世人口中所言那般昏聵,她早該想到,若是真正的失道之君,又有什么能耐能養出一支剽悍勇猛,不懼生死的軍隊。 難道,季蕪是在故意期瞞天下人? 第25章 季蕪在最后一刻鐘內, 趕到威武莊嚴的太和殿內。 百官依次林立,梁王站在左側最上首, 面目如玉,目似明星,端謙和的君子儀態。 季蕪剛坐下, 梁王迫不及待出列了,垂衣拱手,陛下, 臣弟聽聞, 您將青陽山的白芷先生請到秦宮里了, 在請字上梁王季旬刻意停頓了一下, 誰都知道人是季蕪虜回來的,現在說請, 只是在顧及季蕪的面子。 季蕪半瞇著眼看著石階下的看似恭敬,實則處處流露出鄙薄之意的季旬。 笑著說道,梁王果真是一心為民,朕昨晚才將白芷先生請回王宮,今天早上你就知道了, 季蕪言辭, 偏偏笑里藏刀,明里暗里都在諷刺梁王時時刻刻關注著秦王宮的動靜,居心不良。 本來就非常安靜的大殿,此時更是靜的掉根針都能聽見響,底下幾位大臣不動聲色的對視了一眼, 交換了眼神。 梁王是先皇后一脈的嫡長子,如果不是季蕪篡權奪位的話,現在季蕪身下的這把椅子就該是梁王坐著的。 不知道是不是愧疚,季蕪平時行事狠辣,獨獨對梁王留存了幾分寬容忍讓,像今天這樣出言諷刺的情況是從未出現過的。 眾人都在猜測,難道是朝中的風向要變了? 梁王在陜南屯兵二十萬,若是被逼一戰,加上支持梁王的世家私軍,還是有幾分獲勝把握的。 季蕪將底下大臣變換的神色盡收眼中,靜靜等著梁王的回答。 臉上謙和的神情僵了一瞬,季旬轉而掛上帶著幾分憂慮的淡笑, 陛下,不說白芷先生在諸國內都得學習擁戴,就說在周國,白芷先生曾對他們有救命之恩,如今秦、周兩國家各自屯兵與泗水兩岸,稍有不慎便又可能是戰火連綿, 季蕪沒忍住在心里給梁王點個贊,巧妙的轉移了關注點,同時還內涵了自己一把。 只是可惜可惜,梁王不知道鳳歧真正的身份,也不知道她馬上就要封鳳歧為帝師。 季旬抬頭看著笑的一臉燦爛的季蕪,心中咯噔一下,季蕪的反應不應該是惱羞成怒嗎?怎么這個笑給人毛骨悚然的錯覺。 季旬定下心神,看向季蕪的眼神中多了些微探究與警惕,季蕪今日的神態似乎都與以前大不一樣了。 比以前更像一國之君了~ 梁王多慮了,難道梁王專程上朝是為了這件事?季蕪笑意盈盈看向季旬,看起來極其像是極其親切的在和梁王拉家常。 梁王的封地在陜南,按照禮制新主登基后,他就不該再上朝,該去封地了。 可偏偏梁王有恃無恐,雖然不上朝了,但仍活躍在都城,與朝中重臣交往甚密。 而之前原身本來就是極其隨性狂悖的人,認為自己手中握著軍政大權,梁王翻不出什么水花,所以季蕪不提的話,朝中大臣就更不會提了。 現在突然被季蕪提起,氣氛頓時微妙起來。 被當成背景板的大臣們,屏息凝神低頭:二位大佬繼續,我們只是工具人。 季旬歉意的笑了下,語重心長又十分懊悔道,陛下,臣弟實在是太擔心大秦社稷了,故此得到消息就上朝了,卻忘了禮數,還請陛下降罪, 說著,季旬拔高音量跪了下去,以頭磕地,憂國憂民的姿態做了十成十。 響亮的磕頭聲過后,是詭異的寂靜。 季旬保持著跪地磕頭的姿勢一動不動,而季蕪淺笑著看著殿內的大臣,目光直接略過了季旬,就好似沒看到一般。 持續了大約半盞茶的時間,有梁王派系的朝臣憋不住了,陛下,梁王今日之舉雖有違禮制,但也是情急之下,出于為秦國邊境的考慮, 哦,季蕪漫步經心的應下,仍然沒有讓梁王起來的意思,反倒是招了招手,讓一旁的小太監宣讀圣旨。 又細又尖的聲音,恰到好處的刺入每一個人的耳膜。 隨著小太監話音落下,季蕪好整以暇的看著臺下眾人堪稱百花爭妍的臉色。 理了理袖口,欣賞夠了,季蕪才慢悠悠道,宣帝師吧~正好讓梁王看看,朕親自拜的帝師是何等風姿, 宣帝師白芷, 音量不自覺的提高了上去,眾人聽著,只覺滿是炫耀之意。 又覺得不解,白芷謀士久居青陽山,諸國政客常有去拜訪的,卻沒有一人能請的動她出山。 而季蕪將人虜回來的舉動,無疑是將這些文人謀士的傲骨踩在地上踐踏,按常理來說,應該是會更加憎惡季蕪才對,又怎會答應任職秦國的帝師。 眾人耳朵豎的尖尖的,低垂著頭,脖頸以一種微妙的弧度朝著殿門口扭去。 清淺的腳步聲不疾不徐,似是踩在了人心尖尖上。 一襲玄色的帝師朝服,頭發半數被鏤空玉質的發冠束在腦后,眉目清雅靈逸,漫著淡薄的端莊威嚴感,群裾擺動時卻又恍若世外之人誤落人間。 梁王跪著,而眾大臣因為季蕪剛才的怒氣垂著頭,偌大的太和殿,季蕪與鳳歧遙遙對視,波瀾不驚之下是暗潮洶涌。 陛下,梁王殿下跪在這是何故,淺淺淡淡的語氣,鳳歧看似是隨口一問。 梁王跪在殿前已經有許久了,汗珠從額前,頰邊滾落,而現在又正值最熱的天氣,雖然殿內放了冰塊,也起不了多大作用。 所以鳳歧一走進來,看到的就是季旬非常狼狽的樣子。 聽到鳳歧的話,季旬伏著的身體好似快速的顫了一下。 哦,帝師不提醒,朕還忘了梁王還跪著呢,朕與梁王情同親手足,雖然梁王失了禮數,朕又怎會真的怪罪,季蕪裝作恍然大悟的的樣子,連忙讓梁王站起來。 梁王從小就是養尊處優的人,季蕪頭一次這么光明正大的敲打他,不僅臉不好看,跪久了的膝蓋,剛站起來也是搖搖晃晃的。 早就沒有半點儒雅風度可言。 鳳歧看著季蕪隱在眸底的狡黠笑意,不自覺的,唇也跟著飛快的勾了一下。 現在的季蕪,似是比兒時有趣了不少。 作者有話要說: 啊啊啊啊,斷更了斷更了,不能怪我,要怪就怪我女朋友,她太纏人了,作為一個猛1,當然得先陪女朋友 明天開始恢復正常更新,更新時間晚九點或者零點~ 第26章 季蕪不僅在早朝上宣布了鳳歧帝師的身份, 同時宣布鳳歧將擔任本年科舉的主考官,統領大選一事。 這個詔令一出, 頓時掀起了軒然大波。 從早朝時百官sao動,到街頭巷尾的小茶館里,白芷帝師的名號在短短幾日內迅速傳遍了秦國的郡縣。 天下學子, 苦讀二十余載,等的就是一朝登科中第,能夠躋身天子腳下, 不管是為己還是為天下, 都有了最起碼的資本。 而這無數人的命運, 就這么輕飄飄的被季蕪交到了鳳歧手中。 依著白芷先生原來的名聲, 褒多貶少。 而這幾日朝臣的拜帖像雪花一樣飛入未央宮,鳳歧獨獨接了梁王的拜帖, 其他的都被拒了。 季蕪知道這個消息的時候,正在軍機處看軍事布防圖。 陜南地處西南腹地,乃三江四源之地,水土肥沃,物產豐富,同時有著極其便利的水陸交通。 整個秦國再也找不出像陜南一般, 養二十萬大軍也綽綽有余的地方。 季蕪修長素凈的指尖沿著泗水往上,停在了老虎口關隘。 原身將季旬的封地定在這里,一是為了安撫季旬背后的勢力,二則是為了讓季旬替自己養二十萬大軍。 是的,沒有聽錯, 讓恨不得食血啖rou的對手給自己養二十萬大軍。 根據記憶,季蕪知道原身在陜南軍力安插了很多jian細,可和二十萬這個基數比起來太過微不足道。 季蕪不知道原身的狂傲和自信是哪里來的,沉吟了一會,對著一旁的心腹道,傳朕符令,讓杜威盡快動身,帶上他的軍隊偷偷駐扎到老虎口上, 是,陛下,一旁伺候的男子腳步匆匆,下去草擬詔令,心中的驚駭驟起,卻一點都不敢表現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