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頁
書迷正在閱讀:穿成男團選秀女導師后她爆紅娛樂圈、小狼狗又逼我喜歡他、奪寡、[綜漫同人]穿成人類最惡詛咒、宿主,影帝前男友黑化值+1+1、被我渣過的主角都來找我報仇了(GL)、我為宗主加特效(GL)、影帝正當紅、風水師筆記、意外綁定巨佬后
董兆又望了一眼前頭沈煙冉的馬車,突地嘆了一聲。 錯過了就是錯過了,這輩子, 他和四姑娘的緣分,也就到此為止了。 身后的馬車, 徐徐地駛到了跟前, 董兆收回了視線,一步跳了上去。 ** 芙蓉城到渝州的路好走,沈煙冉上回去長安, 也是從渝州坐的船,江上的船只,陸家早就雇好了,一艘大船,幾十個房間,停在江邊時,引了不少人前來觀看。 沈煙冉今天又換上了青色布衫,同安杏跟在隊伍中,倒是不顯眼。 兩人進了船艙,少東家跟前的小廝一路將人領到了屋前,客氣地道,“這一路就辛苦沈姑娘在此安置,有什么事,沈姑娘隨時差遣?!?/br> 沈煙冉點頭謝過,跟著安杏一道進了屋,董兆則帶著自己的人,去了陸梁給董家安排的地兒。 江暉成就住在董兆的隔壁。 船只駛到了寬闊的江面,董兆收拾完自己的東西,退了鞋襪,正打算好好地睡一覺,誰知槐明突地敲了門,又拿了一本醫書,笑著道,“勞煩董公子跑一趟?!?/br> 董兆:...... 董兆無語,但官高一級壓死人,董兆拒絕不了,只能照做,過去時,陸梁也在,正同沈煙冉說著話。 “少東家?!倍仔χ蛄艘宦曊泻?,將書遞給了沈煙冉,“上回那本藥書沈姑娘要是看完了,我同你換一本,平日里咱們都忙,難得有個機會,安安靜靜地讀幾本藥書?!?/br> 上回董兆給沈煙冉的那本,在馬車上幾日,她已經翻完了,見董兆還有藥書藏著,笑著道,“還是董公子有先見之明,準備得充分?!?/br> 說完,回頭讓安杏去取書,“上回那本藥書我已經瞧完了,你拿給董公子?!?/br> 安杏轉身去取藥書,沈煙冉回頭同董兆指了個位兒,“董公子既然來了,便同少東家一道,喝杯茶?” 前世這時候,沈煙冉還不會煮茶,煮茶的手藝是在她嫁進了江府后開始學的,原本是為了想討好江暉成,如今倒也算是學了一門技能。 “沒成想四姑娘除了會做煎餅,還會煮茶?!倍装ぶ懥鹤讼聛?,陸梁舉起自己手里的茶杯,對董兆笑了笑,“你嘗嘗,四姑娘煮茶的手藝,可賽過我府上的茶藝師傅了?!?/br> 船艙里的窗戶敞開,河岸的風灌進來,帶著早春的花香,從沈煙冉身后拂過,幾縷發絲吹在了臉龐上,沈煙冉下意識地伸手撩到了耳后,一臉的笑容干凈得如同孩童,“陸公子謬贊,不過是一口茶,還能有什么手藝?!?/br> 船艙內半晌沒有聲音。 沈煙冉抬頭,陸梁和董兆兩人,均已經低下了頭,陸梁先起身擱下了手里的茶盞,“今日多謝沈姑娘招待,此行還得半月,沈姑娘有什么需要,千萬不要客氣,隨時知會?!?/br> “好,陸公子放心,我不會客氣?!?/br> 陸梁拱手,轉身離去。 董兆也坐不住了,相繼起身,見安杏拿了藥書回來,忙地迎上去,接了過來,“多謝四姑娘的茶,藥書我先拿走了,等四姑娘看完了,我再來換?!?/br> “成?!?/br> 董兆匆匆忙忙地出去,到了門口,才終于緩過一口氣來。 當初他真是瞎了心。 將軍這一趟倒沒來錯,起碼能讓人打消不該起的心思。 董兆回去,就被江暉成叫了過去,“陸梁走了?” 董兆:...... 他怎么知道陸梁也在。 董兆看著沉默的江暉成,算是終于明白了,合著自己已經不知不覺成了他的探子,頗為醒目地道,“將軍放心,陸公子喝了四姑娘煮的茶后,便離開了?!?/br> “煮茶?”董兆不說還好,說完,明顯感覺江暉成的臉色一瞬暗了下來,“就,就喝了一盞,草民過去不久,陸公子便走了?!?/br> 董兆打死都不敢說,自己也喝了一盞。 接下來的日子,如董兆所想的那般,徹底地成了江暉成的眼線,每日都要去沈煙冉跟前晃上一晃,不是送醫書,就是送糕點。 回來后再稟報給江暉成。 到了下船的那日,董兆看著走在自己前方的沈煙冉,突地驚醒了過來。 越想越不對。 再怎么說,自己也算是對四姑娘有過想法的人,何時輪到成全他人之美的地步了...... 坐上馬車后,董兆實在忍不住,“將,白公子,草民到了江南,還有些要事,到時恐怕顧及不到公子了,公子可有什么打算?草民上回跟著父親去過一回江南,熟悉路,公子若是還未定下下榻之處,草民倒是可以替公子提前預約好?!?/br> 董兆說得小心翼翼,生怕被江暉成看出了自己的心思,不成想,江暉成這回倒是痛快地應道,“好?!?/br> 董兆心頭一松,心情也好了很多,到了金陵,便如同一匹脫韁被放出來的野馬,終于恢復了自由,早早就出了客棧,去尋自個兒的樂子了。 一行人連坐了半個月的船,個個手腳都有些伸展不開,陸梁也沒急著趕路,先讓大伙兒在金陵住一夜,再繼續趕路。 雖說運河的土匪多,但陸路上也不一定就安全。 前往再走上一日,便到了池州。 陸梁招來了小廝,“可同道上的人打過招呼?” 西南藥材行的藥材,每日都會有很多發放到各地,無論是水路還是陸地,都得經過池州,為了貨物的安全,陸家私下早就找上了道上的人,每年固定上繳銀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