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咸魚大佬搞種田 第216節
而今天,這個三女兒走歪了,她卻不敢去把她的路板正,甚至還要竭力支持幫扶著她去走。 方氏只覺得這顆糾結的老娘心難以平復心緒,曾經最懶、最貪吃、最沒出息的那個人反而成為了最大膽、最有擔當、最敢闖的那個人。 方氏默默地瞅著那張天真爛漫的臉,覺得老天爺給她開了個大玩笑。 鑒于秦宛如要在閔縣呆幾日,需要收拾些行頭去,她沒坐多久便去了后宅。 待她出去后,屋里的婆媳倆相對無語。 她們就那么坐在那兒沉默,也不知隔了多久,秦老夫人才道:“長大了?!?/br> 方氏忽然生出幾分難過,“看這樣子,快要飛出家門了?!?/br> 秦老夫人看向她,“云娘應該感到高興才對,家里頭沒有男兒當家,以后她就是那個當家的男兒?!?/br> 方氏沉默,“我原本以為她是最沒出息的那個,畢竟以前……真的懶得要命?!?/br> 秦老夫人抿嘴笑,“三丫頭是挺懶,公認的懶?!?/br> 方氏問道:“眼瞅著她翅膀硬了,阿娘你舍得她飛出去嗎?” 秦老夫人低頭看自己的雙手,“我還能怎么辦,你瞧她那狡靈勁兒,注定是關不住的。既然遲早都得飛走,那就放她飛,看她能飛多高多遠好了?!?/br> 方氏嘆了口氣,自言自語道:“我現在心里頭比當初大娘嫁人還不好受,大娘嫁人有夫家替她遮風擋雨,可是三娘是以女兒身去扛風雨,想起來就揪心?!?/br> 秦老夫人無奈道:“兒孫自有兒孫福,便由著她去吧?!?/br> 這不,晚上秦致坤下值回來方氏同他說起這事,心里頭仍舊堵得慌。 秦致坤也聽說賀家脫手房產籌錢種白疊子的事,倒沒有她這般柔弱心腸,只寬慰她道:“云娘莫要瞎想,再大的風雨還有賀家做倚靠,你就把咱們三娘當成男孩兒想便是,她經摔扛打,以后才會長得更老練?!?/br> 方氏:“可是到底是一個閨閣女郎,嬌生慣養的,什么都沒干過,哪經得起折騰?!?/br> 秦致坤擺手,“今年你也瞧見了,人家厲害著呢,沒你想得這般嬌弱?!庇值?,“何況還有珍娘一并做事,你得學你家妹子,像二娘一樣放手讓閨女出去闖,等她能獨當一面了,以后就不用仰人鼻息看男人的臉色過日子,這不挺好的嗎?” 方氏想了想,好像是這個道理。 秦致坤繼續開導她,“三娘那丫頭是關不住的,你瞧她那個機靈勁兒,鬼名堂多得很。她既然承了織女娘娘的衣缽,便有織女娘娘護著平安,你就莫要瞎cao心了,任她去闖了,不管她以后走到哪里,咱們這個家都有她的立足地?!?/br> 方氏:“你倒是想得開?!?/br> 秦致坤:“嗐,不然你還能怎地?” 方氏:“……” 秦致坤自我安慰,“她只要不是遠嫁,遠嫁才戳我這老父親的心呢,嫁遠了一年都回不來一趟,那才叫不痛快?!?/br> “你別提這茬,糟心?!?/br> “可不,現在她只是自己出去闖,家還在這兒的,不管跑多遠總會回來,那就還是咱們家的閨女,要是遠嫁了就成了別家的,我想起來才叫戳心窩子?!?/br> “那你說我這是不是叫遠嫁?” “……” “怎么不說了?” “你這哪叫遠嫁,是節節高升,往上頭爬呢?!?/br> “我聽你唬人?!?/br> 秦致坤耐著性子開導了許久方氏才想通了,做總結道:“她要飛就讓她飛,咱們在地上看著,若是見她掉下來了,就趕緊去接著?!?/br> 秦致坤:“云娘這樣想就對了?!?/br> 次日一早秦宛如和彩英出門,臨行前她沖方氏道:“阿娘,平康坊那邊的差事就勞你替我多盯著些了?!?/br> 方氏點頭,“放心吧,你老娘做事你還不放心嗎?!?/br> 秦宛如抱了她一下,“親娘!” 說完又去抱秦老夫人,“這一去估計得耽擱好些日,天冷了,祖母萬萬要保重好身體,莫要擔心我們?!?/br> 秦老夫人:“你們也要照顧好自個兒,萬事小心謹慎些總是好的?!?/br> 秦宛如點頭,秦二娘從后宅出來,說道:“下回我也要去閔縣逛逛?!?/br> 秦宛如:“好啊,家里頭的老小就靠二姐多照看了?!?/br> 一家人又叮囑了一番,兩人才離家前往張家胡同。 她們跟竇氏約好在城門口匯合,董蔡兩家也帶著包袱去了官道。董家是董世遠和董二郎去的,蔡家則是蔡老兒和蔡大郎。 兩家經過商定后,都想擺脫貧困,決定大著膽子跟秦宛如她們一起干,反正有賀家這么大的背景倚靠,不能白白錯過這樣的好機會。 幾家人匯合后,秦宛如看到他們非常高興,下馬車道:“蔡老爺子想明白要跟我們一塊兒干了?” 幾人向她行禮,蔡老兒笑得滿臉褶子,說道:“今兒我特地穿了棉襖,暖和!”又道,“能得秦小娘子這樣良善的東家,是我們兩家人前世修來的福氣,只要秦小娘子不嫌棄,以后你走到哪兒,我們就跟到哪兒!” 秦宛如樂道:“那敢情好!” 竇氏撩起馬車簾子,沖秦宛如招手,“三娘你倆過來,有什么話在路上說,莫要耽擱了趕路的時辰?!?/br> 秦宛如應聲好,她和段珍娘去了竇氏的馬車,董蔡兩家則去了她們和花匠丘老兒的馬車里。 幾輛馬車、家仆與護衛走官道兒浩浩蕩蕩前往閔縣,路上秦宛如頗有幾分興奮,像只活潑的山雀,全是對明年的憧憬。 竇氏打趣道:“你是若是我的閨女,是斷然不會放你出去闖的?!?/br> 秦宛如歪著頭道:“昨兒阿娘也不太痛快,我沒敢跟她嘮,就怕她念叨?!?/br> 竇氏問:“你祖母她們就放心你出去?” 第124章 巧舌如簧 感謝支持晉江正版的小可愛!…… 秦宛如:“不放心, 但也沒法,我承了織女娘娘的衣缽,這輩子都要干紡織, 且家里頭還供奉著她的畫像, 阿娘她們就算心里頭不放心, 也沒法?!?/br> 竇氏:“什么織女娘娘?” 秦宛如把大概講了一下, 聽得竇氏半信半疑。但她干的那些事確實不像一個閨閣女子能做的, 也沒有多問, 只道:“這次我們過去, 先把租地敲定下來?!?/br> 兩人點頭, 段珍娘問:“以后的加工都在閔縣嗎?” 竇氏:“看情形來定,哪里的人工便宜就用哪里的人?!?/br> 秦宛如道:“我個人偏向就在閔縣種植加工一條龍,如果當地政府愿意扶持我們,從白疊子的采摘到制作一系列工序都需要大量人工去做, 可以增加當地百姓的收入,也可給當地添商稅, 兩全其美?!?/br> 竇氏:“這我是贊同的, 之所以找閔縣, 也是有這層原因在里頭。父母官黎正同賀家有幾分交情, 若能促進當地經濟繁榮,便是功績一件, 對他往后的仕途考核也是有益的?!?/br> 秦宛如:“所以我們要說服當地政府扶持種白疊子?!?/br> 竇氏點頭道:“小腦袋瓜靈活,由當地政府出面去替我們租地,比自己一家家去找方便多了, 更何況有官府做中間人,我們放心,農戶也放心?!?/br> 段珍娘:“這是雙贏, 我們的成本能得到控制,且還有官府庇護,當地百姓也多了一份勞動收入,官府也能獲得商稅?!?/br> 竇氏:“就是這個道理?!鳖D了頓,“要把場子做大,光靠自己可不行,得和官方結合起來形成紐帶,大家都有利益,這樣才能以最快的速度發展起來?!?/br> 秦宛如高興道:“這思路極好,我們要做就做國商?!?/br> 竇氏指了指她,“人小心大?!庇值?,“你們秦家的閨女個個都對我胃口,只可惜我沒兒子了?!?/br> 三人就白疊子一路閑侃。 竇氏同樣是野心勃勃的女人,干練爽快,對這兩個女娃很是喜歡,覺得她們不像多數后宅女郎那樣目光短淺,有男兒氣魄,比賀家的男人強多了。 她出自將門,對這樣的姑娘們是極其欣賞的。 待一行人浩浩蕩蕩抵達閔縣已經過了正午,賀家有爵位在身,竇氏攜家眷前往官驛下榻。 得知貴客再次前來,縣令黎正親自拜訪。 竇氏卻不急著見他,一行人車馬勞頓,要先用飯小憩,命仆人叫他回去,要尋他的時候自然會找上門。 飯后人們各自回房歇了半個時辰,養好了精神才到街上逛了逛。 到底是京畿地區,閔縣雖是一個縣城,各方面還是應有盡有,地理位置好,四通八達,既有水路也有陸路。 秦宛如好奇張望街道兩旁的建筑,少了京城的內斂雅致,多了幾分粗獷。 當地人說話的口音跟京城也有點區別,若是說得太快,秦宛如聽起來就有幾分吃力,段珍娘也是如此。 竇氏指了指一個方向,說道:“那邊有水碼頭,可通往魏州和錦州方向?!?/br> 段珍娘:“去年我和阿娘過來時也是走的這條道?!?/br> 秦宛如:“以后我們要在西市開一家商鋪,把白疊子銷往全國各地?!?/br> 竇氏點頭,“那是自然,西市是京中的商貿中心,外來人采購多數都去往那兒?!庇值?,“待把地和種子的事情敲定了,就要籌備作坊,商鋪,瑣碎事還多得很?!?/br> 一眾人坐馬車出了閔縣前往附近的鄉里看情形,現在冬季所有地里都一片荒蕪,不少土地已經翻整過,也有還在翻地的。 看到他們一群衣著華麗的人走在小路上,佃農忍不住頻頻偷瞄。 秦宛如性格開朗,用官話沖翻地的佃農打招呼,問他們明年要種什么。 那對中年夫婦回答說種稷米。 秦宛如看向竇氏道:“我過去嘮嘮?!?/br> 竇氏點頭,她和段珍娘過去同兩口子搭話。 二人都是當地人,女的叫梅娘,男的叫周四。 他們家比較幸運,自己手里還有幾畝地耕種,不像董蔡兩家僅僅只是租地耕種的佃農。 正兒八經來說,這兩口子才是真正的農民。 周四對他們這群人也感到好奇,用官話問:“你們是從京里來的吧?” 秦宛如答道:“對,來看看這邊的地?!?/br> 周四:“???” 不一會兒董蔡兩家和丘老兒也過來了,他們撿起地里的泥巴細看,蔡老兒道:“這塊地好,想來平時也打理得精細?!?/br> 此話一出,周四笑問:“這位老丈怎么知道好了?” 蔡老兒:“我種了幾十年的地,自然知道一些了,這地的顏色深,握在手里疏松,透氣好,而且你們翻出來的土塊裂紋多而細小……” 他說了好一些土壤的性質,都是他常年累月累積下來的種地經驗,聽得秦宛如佩服不已。 周四也是服氣的,說道:“老丈是行家,我家的地是挺肥的,不過平日里也深耕細作,照顧得精細,畢竟一家老小都要靠它糊口?!?/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