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咸魚大佬搞種田 第211節
這日秦致坤休沐, 同方氏一起過來看情形。 得知他們到來,秦宛如忙去接迎。 兩人從棉花地那邊過來,棉花已經采摘了大半。 秦宛如大老遠朝他們揮手, 秦致坤調侃道:“秦老板忙得很吶!” 秦宛如樂道:“比不上秦寺正cao勞!” 方氏笑道:“老小都不正經?!?/br> 秦宛如跑上前,這還是她離家最久的一回,興奮地撲到他們的懷里,秦致坤摸她的頭道:“咱們三娘不得了,像個小大人了?!?/br> 方氏:“這些日你祖母老念叨,讓我們過來看看,不放心你們倆?!?/br> 秦宛如挽著她的胳膊,“祖母可還好?” 方氏:“好,就是擔心你跟珍娘?!?/br> 秦致坤背著手道:“看你們干得熱火朝天的,可有遇到難題?” 秦宛如:“有,剝棉籽委實麻煩,需得一朵朵扒拉,雖然是手上活兒,但耗時,也出不了多少東西?!?/br> 秦致坤看向她道:“那就送些去家里,人多手快,也能多少剝一些?!?/br> 秦宛如點頭,“是要送些去,待這里走上正軌了我還得把之前在張家胡同那里商議好的幾人叫到平康坊彈制被褥呢?!?/br> 方氏好奇問:“這會兒有幾人能上手了?” 秦宛如:“五人?!庇值?,“一床被褥子快一點一天能出了?!?/br> 方氏吃驚道:“是挺快的,一天就能出五床了?!?/br> 秦宛如:“像六斤重的就要出慢些,不過少,多數都是三斤的?!?/br> 一家三口邊走邊聊,秦宛如還嫌現在的速度太慢,他們必須在入冬前把東西交差到位。 進了莊子,到處都晾曬著棉花,今年運氣不錯,風調雨順的沒出岔子,算是豐收。 方氏看著那些喜人的潔白,之前光嘴上說沒什么興致,如今看到實物,也不禁道:“這東西好啊,用來填充進衣裳里,冬天又暖又軟?!?/br> 秦致坤:“有空了可以給阿娘做一套護膝?!?/br> 方氏點頭,戲謔問:“秦老板,一斤重的白疊子要多少文?” 秦宛如不客氣道:“方娘子,要四百文,一文都不能少?!?/br> 方氏“嘖嘖”兩聲,嫌貴,“便宜些,給你買兩斤?!?/br> 秦宛如擺手,“一文都不能少!” 眾人看著娘倆討價還價哄堂大笑,這家人的幽默感染了不少人,都覺得有意思。 段珍娘也出來湊熱鬧,二人進屋去看已經做出來的棉被,瞧見上面的“棉匠”二字,秦致坤好奇問:“這是三娘寫的?” 秦宛如點頭,“對,秦老板親自寫的?!?/br> 秦致坤捋胡子,“跟你二姐的字比起來是要差些?!?/br> 秦宛如不高興道:“爹瞎說什么大實話?!?/br> 方氏看上面用紅線圈的圓很是工整,問:“這是怎么弄的,還像模像樣的?!?/br> 段珍娘道:“我們做了模型,布線網的時候把模型放上去,紅線跟著模型來固定就可以了?!?/br> 方氏贊道:“這主意好,東西拿到手里就知道出自哪里,容易識別?!?/br> 秦致坤摸了摸棉被,“冬天蓋這個暖和?!?/br> 秦宛如道:“把這陣子應付過去了給家里頭也備幾床用?!庇值?,“祖母怕冷,可用它縫制大襖御寒?!?/br> 方氏頗有幾分感慨,“就你鬼點子多,竟想出這些名堂來折騰?!?/br> 段珍娘同秦宛如勾肩搭背,“我們前些日送到公主府的被褥,大長公主說這東西實用,挺不錯?!?/br> 秦宛如:“還有三四家差人來拿散裝的白疊子,說要拿去做團墊之物,姻伯母說四百文一斤,一厘都不能少?!?/br> 段珍娘唱雙簧,“賣的就是稀奇!” 方氏笑著打了她們一板,是真真為她們感到高興,仿佛看到兩人一點點長成了參天大樹,能獨當一面扎根了。 夫妻倆在莊子里看整套流程工藝,看村民勾紗網,彈制,做標識,每一道都認真又嚴謹。 方氏越看越感到不可思議,想不明白自家閨女怎么知道這些東西。 秦致坤只能用玄學來解釋,說道:“定是織女娘娘在夢里教她的?!?/br> 方氏:“……” 秦致坤:“回去后早晚都燒香供奉,盼著她保佑咱們閨女諸事順遂?!?/br> 鑒于他明日還要上值,下午晚些時候夫妻倆就回城去了。 段珍娘同他們一并回去的,要把張家胡同的幾人帶過來試手,開始教第二批彈棉匠。 兩輛馬車上塞了三麻袋白疊子,拿到秦家剝棉籽。家里頭人手多,老小都能利用起來,空閑時也能幫著處理些。 回到秦家后,家奴幫忙把東西扛進廂房,段珍娘去秦老夫人房里同她嘮了陣兒家常。 秦老夫人握住她的手道:“這些時日可忙壞了吧?” 段珍娘高興道:“祖母,就是要忙才好!”又道,“我和三妹巴不得忙起來才好,越忙生意就越好!” 秦老夫人笑瞇瞇道:“也得多注意著身體,勿要太過勞累?!?/br> 段珍娘擺手,“我還好,四處盯著他們做事就行,三妹就勞心些了,得手把手教,一遍又一遍說。 “有時候我都挺佩服她的,耐心極好。有個村民笨得要命,說了數十遍都還記不住,我急得都想敲他的頭。但三妹說那人做事認真,就是動作慢些,結果你猜怎么著,現在那笨蛋出的活兒是五人里最好的,個個都稱贊!” 秦老夫人輕拍她的手,“慢慢來,莫要著急?!?/br> 段珍娘點頭,“我這會兒還得回去,先前張家胡同有幾個人聽說彈制被褥五十文一天的工錢也想學做,明兒我還得把他們帶到莊子里學,學好了再由三妹帶過來把平康坊的場子利用起來,爭取在入冬的時候把全部白疊子都處理完?!?/br> 秦老夫人:“那你去忙?!?/br> 段珍娘:“過兩日我們拿白疊子回來給祖母縫制大棉襖,可暖和了!” 秦老夫人笑得合不攏嘴,連聲說好。 待段珍娘走后,秦致坤進屋來,說道:“三娘說剝棉籽是頭疼活兒,我們帶了三麻袋回來,一家老小都幫忙剝?!?/br> 秦老夫人:“反正都是閑著?!庇值?,“你們去莊子看過了,現在是何種情形?” 秦致坤坐到凳子上,比了個手勢,“井井有條,采摘,晾曬,剝籽,彈制……每道工序都安排得妥當,跟我想象中的手忙腳亂完全不一樣?!?/br> 秦老夫人感慨道:“你倒是小瞧她們了?!?/br> 秦致坤也覺得神奇,“起初我還覺得是珍娘帶著三丫頭做,現在看來,完全是反過來的,莊子里的諸事都是她上下安排,珍娘執行,兩人配合得還不錯?!?/br> 秦老夫人欣慰道:“你說這孩子怎么一下子就長成了呢?” 秦致坤拍大腿,“最懶的那個反而是最能獨當一面的人,確實叫我意外。云娘也說早知道她聰慧,當初培養大娘時也該押著她學,說不準還要厲害些?!?/br> 秦老夫人抿嘴笑,“散養也有散養的好處?!?/br> 秦致坤說聲是,又道:“散裝的白疊子一斤就要四百文呢,今兒我們弄了三麻袋回來,可值不少銅板?!?/br> 秦老夫人被逗笑了,“得找秦老板討剝籽的工錢?!?/br> 秦致坤:“可不,一床三斤重的被褥一貫錢,請短工制作一天五十文,刨開人工和種子成本,這利潤也是挺嚇人的?!?/br> 秦老夫人點頭,“仔細算算,是比你當官要厲害多了,也多虧賀家幫扶著,要不然就她們兩個女娃,要把這場子做起來可不容易?!?/br> 秦致坤取杯子倒水喝了一口,“先前我還以為賀家瞎摻和,如今看來,他們也是有眼光的,倒是我們短淺了,當三娘人小瞎折騰?!?/br> 秦老夫人語重心長,“以后就由著她吧,我看這孩子頗有幾分頭腦,是個有主見的人,只要不捅簍子出來,秦家便是她的后盾,不管她走到哪兒,這里都是她的窩?!?/br> 秦致坤點頭,“五個閨女,不管她們以后在外頭過好過壞,咱們這兒都給她們留了落腳處,每個都不能少?!?/br> “嗯,說得好,大大小小每個人都不能少?!?/br> 第二天段珍娘租了兩輛馬車把張家胡同和坊里的七人拉去了莊子。 這批人學會后將投入到平康坊秦大娘的那處宅子做工。 待七人抵達莊子后,秦宛如安排他們去觀摩。 這一批學起來比最初教的那五人要輕松多了,因為有熟手帶著他們學,不用她再手把手指點。 教人可費嗓子了,一天重復講解下來腦仁疼。 目前這邊已經能維持正常運轉,秦宛如把它交給段珍娘打理。 直到七人學得差不多后,她便將他們帶回城,待遇跟莊子里的彈棉匠一樣,一天五十文,中午一頓伙食。 地里的白疊子除了續的種子外,其余全部采摘完,先把上等棉花制作,差的則留到一邊,不忙著處理。 連日來像陀螺似的轉,說不辛苦是假的。 秦宛如回到家,無比懷念以前咸魚躺的日子,秦老夫人瞧著心疼不已。 不過看到家里大大小小都幫忙剝棉籽,秦宛如又覺得欣慰不少,所有人都在參與她的這份事業,她還有什么理由說累呢? 方氏雖然不懂她做的那些工序,但上下安排還是能行的。 平康坊那邊調派了兩個家奴過去,中午有一餐飯,需要人手打理,甚至連秦二娘都出馬了,幫忙記進出賬。 一家子齊心協力參與進來。 有他們分擔,秦宛如只需要把關做出來的成品質量,其他瑣碎都不用cao心。 這個時候她無比感謝老娘,世上只有mama好,有當家主母助攻就是不一樣! 中間秦大娘曾來看過兩回,給他們接了不少訂貨單子,都是想要散裝的白疊子用作他途。 那些人都以為是賀家做的,找上門由廖管事轉接過來,并且竇氏打過招呼,先給錢再給貨。 方氏瞅著木匣子里的碎銀銅板,狠狠地掐了一把大腿。生平第一次,她竟產生了錯覺,錢竟然這般好賺! 見她發愣,秦大娘掩嘴笑道:“阿娘莫要被嚇著了?!?/br> 方氏回過神兒,看賬本上的細目,“嘖嘖”道:“這東西還真好賺,家家都搶著要?!?/br> 秦大娘:“我也要討些去,做兩件小襖?!?/br> 方氏:“讓三娘給你最好的?!?/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