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上齊眉 第86節
“陛下乃是真龍天子,若想化解此劫須得早做打算,盡早鏟除五鬼壓制白虎兇神,借貪狼煞星之力沖破困局,方能恢復受損之國運?!?/br> 慶帝臉色變化不斷,而下方諸人則都是心中一緊。 他們雖然對天象之說不太明白,可是“五鬼沖主,白虎兇神當堂”的意思卻還是能聽的明白的,這分明是在說朝中有人阻礙大晉國運。 至于這個人是誰…… 慶帝冷眼掃過下方諸人,所有人都是下意識的頭皮發麻。 這種罪名,不管落在誰腦袋上,那可都是誅九族的大禍! 豫國公站在人群后方,也同樣被慶帝目光掃過。 他膝蓋隱隱泛疼,緊抿著唇時心中不安,他總覺得稷山這話像是意有所指,而這段時間鬧出最大的亂子,莫過于就是囤積糧食、火燒碼頭的事。 西北如果真的亂了,生了兵禍。 那最初囤糧,隱瞞災情借機謀利的人必定會落下大罪。 豫國公眸色陰沉。 這個稷山……在針對他? 薄膺站在一旁突然開口說道:“陛下,若真如太史令所說,西北先有大旱,后又逢地動?!?/br> “京中尚且這般劇烈,恐西北之地損失更為慘重,眼下不是追究罪責之機,得盡快派人前往西北賑災?!?/br> 汪光中也是沉聲道:“薄相所言及是?!?/br> “雍、梁二州皆與北狄交界,這些年邊境之地戰亂不斷,若是真生兵禍,北狄必定會趁機南下,若不能及時阻止怕是會再現臨川之禍?!?/br> 北狄可不是南越。 南越大軍本不強悍,這些年也幾乎都是被大晉壓著打,這一次之所以會鬧出這么大的亂子,也不過與內賊聯手才能亂了臨川,害死蕭家眾人險些破了臨州城。 可北狄不同,北狄人身強體壯,戰力兇悍,又有無數鐵騎讓人聞風喪膽。 這些年鎮守邊境本就艱難,若是雍、梁二州出事,北狄破關趁機南下,那到時候再想將他們趕出去就沒那么容易了。 北邊戰火一起,南越必定會趁火打劫。 慶帝又怎會不知道其中利害。 有人見汪光中他們說的嚴重,忍不住皺眉道:“汪大人未免太過危言聳聽了,咱們大晉在邊境的大軍是鬧著玩的嗎,況且這兵禍之說只不過是太史令一人之言,豈能全信?” “那如果真的出了事呢?” 汪光中冷眼看著說話那人,毫不客氣,“要是真等到西北大亂,北狄率軍南下之時,于大人是準備拿著自己的命去填西北戰事,還是打算親自去打北狄,護著西北安寧?!” 那于大人臉色瞬間青了:“那要是沒事呢,汪大人可知道調動大軍是何等大事,豈能單憑天象之說就隨意而行?” “我何時說過要調動大軍,不過是想要奏請陛下提前想好應對之策?!?/br> 汪光中冷哼了一聲, “西北本就大旱多時,與當初的臨川一樣,臨川就是因為水患之后賑災不及才生了亂軍,后被南越趁虛而入險些釀成大禍,如今西北的情況,比之當初的南越更甚?!?/br> “先是大旱之后糧價瘋漲,如今又遭地龍翻身之禍?!?/br> “你就敢保證無糧可食,餓殍遍野的時候,雍、梁兩州不會生了亂子?若真等到災情無可緩解,西北大亂殃及京城之時,于大人你來擔這個責任嗎?” 汪光中身為九卿之一,哪怕剛上任不久也不懼朝中任何人。 況且這個于文江也是之前包庇囤糧,遮掩西北災情的人之一。 汪光中冷笑了聲,“不過也是,于大人府中放著那么多糧食,要是陛下下令朝中賑災,西北災情緩解,你手中那批糧食又怎么還能賣的上高價?” “你??!” 那于大人氣得腦中充血,扭頭撞上慶帝陡然陰冷下來的目光時,血氣瞬間凝結。 他心神一慌,瞬間砰的一聲跪在地上急聲道:“陛下,臣沒有私心,臣只是覺得汪衛尉危言聳聽,絕無他意……” 汪光中嗤笑:“我看你就差把私心寫在腦門子上了!” “夠了!” 慶帝聽著兩人直接吵起來,眉心都起了褶子,沉聲道,“西北的事情朕自有主張,吵吵嚷嚷的成什么樣子?!?/br> 汪光中安靜閉嘴。 于文江卻是從頭冷到了腳。 慶帝教訓了幾人一通,就直接讓人散了朝,哪怕沒有當眾說什么,可于文江卻知道事情麻煩了。 等從御正殿里出來,他找到跟薄膺正在說話的汪光中就想問他到底想干什么,卻不想就在這時,本跟著慶帝離開的馮喚卻又折返了回來。 “相爺,陛下召您御書房覲見?!?/br> 薄膺皺眉:“就我一人?” “還有汪大人和梁大人,” 馮喚說完之后,低聲道,“趙尚書和康王已經過去了,您三位也趕緊去吧,陛下正氣著呢?!?/br> 薄膺點點頭:“好?!?/br> 豫國公和于文江看到薄膺他們快步朝著御書房去時,都是心中一咯噔,兩人都想快點離宮,去處置外頭的事情,誰想馮喚卻是又開口叫住了他們。 “國公爺,于大人,陛下有旨,讓您二位去御書房外候著?!?/br> 于文江臉色瞬間慘白,而豫國公也是手心微緊:“不知陛下找我何事?” 馮喚笑了笑:“這個老奴就不清楚了,陛下只吩咐讓您二位在外候著,想必是待會兒還要召見?!彼S口解釋了一句,就說道,“老奴還得回去伺候陛下,您二位別忘記了?!?/br> “多謝馮公公?!?/br> 豫國公神情溫和的道了聲謝,而眾人瞧不見的地方,手心卻握的極緊。 “國公爺,陛下他……”于文江心中慌亂。 豫國公沉聲打斷了他的話:“先過去?!?/br> 于文江這才想起周圍還有其他朝臣,連忙閉緊了嘴跟在豫國公身后。 等他們走后,才有人低聲說道: “出什么事了,陛下怎么會分開召見他們……” 這朝中誰人不知陛下對豫國公的倚重,往日里朝中但凡有什么事情,大多都會召豫國公和薄相一起商議。 可是今日卻只叫了薄膺幾人入內,反倒是讓豫國公跟于文江在外頭候著。 豫國公這是,失寵了? 第128章 錢袋子空了 “你還不知道呢?” 人群里有人壓低了聲音,“這次西北災情嚴重,早前消息就該傳回京城了,可卻被有心人為著囤糧謀利,與人沆瀣一氣上下隱瞞?!?/br> “豫國公的侄子也摻合到了里面,還為了跟人搶奪糧食火燒了碼頭,被人抓了個正著?!?/br> “前天夜里豫國公就來宮中跪了一夜,到昨兒個下午才剛出宮,誰知道又趕上了這事……” 大旱也就算了,如今又逢地動,雍州、梁州簡直就是雪上加霜。 這西北要是真出了事情,那些個隱瞞災情借機囤糧謀利的人勢必遭殃,豫國公那侄子就得首當其沖, “豫國公啊,是被他那侄子給連累了?!?/br> 人群里小聲議論著,建安侯聽著那些人說的話卻是冷哼了一聲。 “怎么了?” 何瑛走在建安侯身旁,聽到動靜扭頭看他。 建安侯面無表情:“我笑這些人蠢?!?/br> “豫國公是什么人,他這些年能討得圣上歡心獨得恩寵,這朝中還有比他更精明的?要不是他默許,他那侄子哪來那么大的膽子能湊得出銀子囤糧,還敢火燒碼頭?” “你是說豫國公早就知情?”何瑛皺眉。 建安侯冷笑:“那不然呢?您老該不會真的相信,他被方隆糊弄了?!?/br> 他背對著人群時,說話也沒什么遮掩,絲毫沒去理會那些聽到他話之后臉色各異的人, “方隆不過就是個有點小心思的二世祖,頂多因為利益摻合兩腳,可要是沒有豫國公的準允,他哪來那么大的膽子借著豫國公府的名聲去跟宋家打擂臺,還能調動官府幫著他扣押宋家商船,火燒碼頭?” “他不過就是豫國公府推在外頭的馬前卒?!?/br> “您且瞧著,這事兒還有得鬧呢,指不準到了真要問罪的時候,咱們這位國公爺還得來場大義滅親的戲份,舍了他那侄子來擋了欺君之罪,回頭再無比委屈的叫著自己什么都不知道?!?/br> 建安侯說著時就冷哼了一聲, “豫國公要是無辜,我腦袋擰下來給人當凳子坐!” 那就是個厚顏無恥,比誰都精明的老狐貍,他就不信這次的事情他不知情。 何瑛見建安侯說完之后就冷笑著離開,他不由緊緊皺眉,望著豫國公他們離開的方向時,一雙虎目之中也是忍不住生出厭惡之色。 朝權爭斗,利益紛爭。 小打小鬧的事情他都能容忍,可要是真踩著西北災禍、百姓尸骨來斂財。 那豫國公簡直就是該死! …… 薄膺幾人到了御書房外時,還沒進去就聽到里面傳出的喝罵聲:“偌大的戶部,居然拿不出賑災的銀子,朕要你這個戶部尚書干什么吃的?!” 三人腳下一停,彼此對視了一眼后,這才走了進去。 “陛下?!?/br> 慶帝胸口起伏,正氣得不行。 戶部尚書趙桐跪在地上,腦袋上有被砸出來的青包,身旁還有散落一地的折子。 康王眼觀鼻鼻觀心的站在一旁,而端王府世子齊盛居然也在。 薄膺蹲身將被扔到門口的折子撿了起來,低頭就看到上面的奏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