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回高考那一年 第124節
“你在寫什么?”曾泰然好奇道。 紀時卻伸手攔住了他,一句話也沒說,依舊在瘋狂做題。 曾泰然懂了,選擇閉上嘴巴。 他看英語的時候,紀時在做數學題,他看化學的時候,紀時在做數學題,等他在做數學了,紀時居然還在做數學題。 而且特別特別專注! 曾泰然注意到,紀時的狀態也平時練習的狀態截然不同,他視線緊緊盯著試卷,解題的速度超級快,一點不像平時那么松散。 他聽紀時提過想加快解題速度的事,估計這會對方是在練習呢。 差不多等了一個小時,他才發現紀時把資料收好,對照答案一絲不茍地改著,紀時數學的正確率一般不需要太cao心,曾泰然沒看到他打紅叉,幾乎所有題都做對了。 “你在練數學?”曾泰然問。 紀時點點頭:“找點題做做,怕后面考試題目還是做不完?!?/br> “那我聲音小點,下次你做數學的時候和我說一聲,我盡量不影響你?!?/br> “謝謝?!奔o時沖他微微一笑。 他這是復印的套題,題量很大,練習的主要目的就是加快速度,紀時想試試看,在平時的練習里以最快速度去做題,他究竟能達到什么樣的效率。 所以每一次,紀時都安排至少一個小時的時間,在這個小時里不分心不走神不看答案也不看別的科目,只專做數學題,通過刷題來提升自己應對難題的能力。 “感覺如何?”曾泰然問。 “除了累,其他都挺好的?!奔o時指著自己練習的試卷,“而且工作量有點大?!?/br> “那你得加油了?!痹┤粵_他一笑,“你絕對沒問題的?!?/br> 他對自己都沒有這樣的自信,但對上紀時,他自信心簡直爆棚了,感覺紀時做什么都沒問題,紀時做什么都可以是第一。 對曾泰然這種快樂學習至上的人而言,他是絕對做不到紀時這樣逼迫自己去學習的,但他同樣佩服紀時的毅力,那是他所缺乏的東西。 紀時也不知道增加刷題量這種做法能不能奏效,不過就目前來說,多多少少能讓他以最快速度進入考試狀態,對難題的思維也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拓展。 紀時并不期待刷題能讓自己一下子拿滿分或者年級第一,但他覺得,至少要讓他擺脫在考場上生死時速的狀態,更合理地分配考試時間。 吃了點東西補充能量,紀時又開始進行第二次練習。 這次曾泰然沒打擾他,前后左右也沒有人講話,教室里安安靜靜的,紀時對著草稿紙埋頭苦思,一點點地把一張材料填充滿了。 等到這一份材料做完,他才趴在桌上好好休息了會。 累是真的累,疲憊感不斷侵襲,紀時連著打了幾個哈欠,可他還是堅持把試卷寫完,對答案的同時想著能不能有更節省時間的思路。 畢竟條條大路通羅馬,數學題一般不會只有唯一一種思路。 教室里,四周大家都在忙著自己的事情,就連曾泰然也一臉專注地翻著數學參考書,紀時坐在椅子上放了會空,回過神之后繼續看自己的物理和化學。 他還是沒有松懈對物理和化學兩科的復習,生怕這兩科什么時候給自己一個下馬威,不斷地學習、鞏固,他才能保持目前已有的分數,還能期待在下次考試中考出更高的分數。 他們班的學習氛圍也越來越強烈了,晚自習的走廊上也安安靜靜的,不僅他們班沒什么人,隔壁兩個教室走廊上也是空的。 不夸張地說,現在已經進入最后沖刺階段了。 月考之后,各科老師帶他們回顧了一下知識的薄弱點,把該拓展的內容又拓展了一遍,在已有知識的基礎上盡量幫他們在高考里多拿幾分,數學老師最近就在課堂上講了不少有難度的題,常常讓紀時思考好一會兒,不過讓他高興的是,他倒沒有處在兩眼一抹黑的狀態,數學老師出的題他基本都有思路,依他判斷,這些題目在高考考場上應該都是有難度的大題。 很快,紀時他們迎來了高三這一年的最后一個假期,五一勞動節。 放假之前,他們書包里塞滿了試卷,但各科老師都說,等五一結束后,學校就會想辦法給他們減壓了,不會再布置這么多的試卷給他們做,讓他們且做且珍惜。 4月30這天,黑板上“距離高考還有37天”的字樣清晰無比,等五一假期結束后,這個數字又會再一次縮減,在一次次考試中,從兩位數變成一位數。 倒計時的感覺是很難熬的,每天早上起床想的第一件事就是“還有多少天高考?”,有時候做題做著做著就把這事給忘了,可恍然一抬頭看黑板,就會發現時間比自己想象中過得快太多。 “要不要打會球再回家?”曾泰然和周偉樂提議,“明天就放假了?!?/br> “不行,我爸晚上等我一起回去?!奔o時道,“反正你們會發qq找我的吧?” 這倒也是,不發qq也一定會發短信sao擾紀時的,短信費太貴,有了qq之后就方便太多了,不管問題目還是聊八卦都能第一時間得到回復。 “那我倆去打球吧?!敝軅饭瓷显┤坏牟弊?,“明天再聯系?!?/br> “嗯?!?/br> 紀爸已經在出租屋等著紀時了,這學期他來縣里的次數不多,因為上半年家里的活兒更忙,可放假他就必須來了,因為紀時暈車厲害,他也不想讓紀時受折騰,最近天氣暖,坐摩托車反而舒服。 紀媽昨天就先回去了,紀爸才到不久。 紀時沒有什么需要收拾的東西,書包一背,腳踩在摩托車的蹬腳上就上去了,紀爸怕他冷,讓他把圍巾給裹上,紀時搖了搖頭:“現在天已經不冷了?!?/br> 五月份正是z縣氣候最宜人的時候,不熱不冷,空氣里干干的,風吹著特別舒服,不過紀家的西瓜要到端午節左右才上市,但這個時候已經有早瓜上了,小蘭瓜比較小一點,有紅瓤也有黃瓤的,黃瓤的瓜脆甜脆甜的,皮又薄瓜種又小,除了貴之外沒有任何缺點。 他們鎮是學著隔壁鎮種西瓜的,z縣是市內乃至省內的農業大縣,但z縣農業的精華都在他們隔壁鎮。 以前紀爸紀媽都是種糧的,縣里有人收蠶他們就種桑葚養蠶,有人收薄荷油他們就種薄荷熬油,一直到隔壁鎮大規模種植甜葉菊和西瓜,他們才跟著種,到現在他們鎮上絕大多數人家都種經濟作物,這也是和隔壁鎮學的。 小蘭瓜也叫特小鳳,一般只有隔壁鎮的西瓜大戶才會種,上市也早,但他們找人買也好買,而且價格要比在外面便宜得多。城市人經常抱怨西瓜貴,西瓜貴是貴,但城市里一個賣2.88一斤的8424西瓜,從他們田里運出去的時候只有1塊錢一斤,一個西瓜十幾斤,差價就能有至少十幾塊錢,畢竟中間要經過西瓜中介、收購老板、批發市場和超市幾道程序。 紀時一到家就看到了他爸給他買的西瓜,他倆自己是舍不得吃的,可想到紀時他們就舍得。 事實上,買瓜的也不止他們一家,二姑也給表姐買了,還有西邊的鄰居,大家一起買價格能更便宜點。 紀媽已經把飯菜做好了,紀時一回來就端上桌,正好開吃。 紀媽看紀時眼睛有些黑,不由提醒他:“你學習歸學習,在家就多睡會,好好休息,別讓自己太累?!?/br> 在她看來,放假也是紀時能放松自己的時間。 弦該上的時候要上,該松的時候也要松,她在家聽了不少誰誰誰家小孩高考壓力大崩潰的例子,總擔心紀時也承受不住壓力。 紀時覺得他媽完全是想多了,可看著紀媽認真的模樣,他也只能跟著點頭,反正他不能讓他媽太cao心。 可該做的題紀時也是不可能不寫的,氣溫上來了,紀時做題的時間反而比寒假里更長,他以考試的狀態來做各科的練習卷,連語文作文都沒瞎編,而是深思熟慮之后再動筆。 月考是鍛煉,平時的練習卷同樣是鍛煉。 不過他媽和他爸倒是經常來他房間,看電視看累了就來他房間轉一圈,也不說話,就是來看看他,或者在家里翻找零食,有什么好吃的好喝的也給他拿過來。 紀時知道,他爸他媽見他回來挺高興的。 不僅是現在,他成年以后也是一樣,早晨他們從田里忙完回家,第一件事是看紀時起床沒,晚上忙到天黑回來,也是第一時間去推紀時的房門,哪怕田里收成不好,他們看到紀時都是笑瞇瞇的。 其實高三他和爸媽接觸的時間反而更長點,因為他從初中到高二都是住校,只有休息日才能回家,而且有時候放假了紀時也一門心思惦記著去縣里玩,根本不會在家待多久時間。 “時時,吃水果不?我給你削?!?/br> 紀時沖他媽擺擺手:“媽,你忙你的,我要寫作業?!?/br> “注意眼睛,你眼睛離試卷遠點,別粘在上面?!奔o媽出去了,紀時聽見紀爸讓她削皮,被她推著趕出去了。 他家門口有塊地,他爸媽也打了個棚子,一般用來移苗,西瓜苗和甜葉菊都是在這里忙的,紀時去廁所的時候看到大棚里還亮著燈,他爸媽爸手電筒掛在棚架上,到現在都在忙活。 …… 紀時本以為自己會度過一個平靜做題的五一,誰知一大早鄒勇和周婷璐兩人就來他家寫作業了,說是順便有題目問問紀時,紀時倒不介意他們來,就是他房間桌子特別小,三人的作業根本鋪不開,只能把平時家里待客用的大圓桌拿出來,三個人一起在大屋里做題。 周婷璐和鄒勇兩人理科都很不錯,主要問的紀時英語和語文題,英語紀時答的時候還挺順暢的,可一做到語文,三個人一討論,他就覺得這是三個臭皮匠,而且對比之下,紀時發現自己這個臭皮匠水平可能還是最高超的。 不過沒有關系,他有一位強有力的外援! 這個年頭的手機打字是真的慢,不過這也足夠讓紀時從黃雅瓊那邊問到這次語文試卷的思路了,三人一邊等著紀時的qq跳起來,一邊自己琢磨著閱讀理解題。 “好難?!敝苕描搭^都快埋到試卷底下去了,“理科生考什么語文啊?!?/br> “是啊,理科生考什么語文?” 紀時嘆了口氣:“我也不想學生物啊?!?/br> 他的生物比地理還是好一點的,小四門里他學得最差的就是地理,看著那些線和圖案他腦袋直發蒙,明明初中那會他的大綜合還是最好的。 所以蘇省的高考模式對紀時是非常友好的,按其他省份那樣理科包括物化生的話,他不占優勢的科目就會變成三門,而且他是去年暑假才回來的,一年的時間他可以把自己的物理和化學拼到一個相當不錯的分數,可加上生物紀時就沒法保證了。 至少絕對不會是現在這樣。 他在一個最正確、最合適的時間點回來了,可以利用最完整的時間來完成最高效的學習,這也讓他彌補遺憾的想法成為了可能。 “紀時你語文試卷借我看看?!?/br> “等我把黃雅瓊答案研究完了?!?/br> 放假和平時復習沒什么區別,理科這方面有姚蒙和周偉樂兩個專家在,英語有紀時,語文有黃雅瓊和曾泰然,想討論什么題目都有專家在,而且根本不擔心那幾個人不會。 實在不行……幾人也會去問老驢和張老師他們。 老師們對班里成績好的學生都是很優待的,就算假期手機不在手邊,可一旦看到問題老師們都會給他們一個解答。 在z中,并非每個班的老師都能做到這一點,做不到的老師多了去了,像周婷璐和鄒勇就說,他們有幾個老師一下課就不見人,講課就像完成任務似的。 像紀時他們享受的,更像是老師們給予的額外福利。 “紀時你理科試卷都寫完了嗎?”鄒勇問,“咱們來看看化學和物理最后幾道題唄?!?/br> 一提到理科的題目,他們都來了勁,周婷璐和鄒勇是因為自己比較擅長,而紀時是因為自己完全不擅長,越是不擅長的科目紀時越喜歡討論,這是他對人菜癮大的另一種詮釋。 但不得不說,物理和化學上來之后,紀時的菜只是相對姚蒙和周偉樂而言——這兩人的物化在年級上都是頂尖水平,可和周婷璐鄒勇他們討論,紀時發現自己兩科的知識挺豐富的,思路也挺明晰的,講題的時候也能講出一二三四點來,就……離紀時對自己的認知挺遠的感覺。 鄒勇和周婷璐都傻乎乎地盯著他:“你說你物理和化學差?這叫差?” 噢,他們忘了紀時其他幾科都是年級第一第二的水平。 考不到年級第一=差,懂了。 他倆突然后悔了,今天不該來的,可惜早上剛吃過早飯就被爸媽給拽過來了,畢竟紀時現在成績有點夸張,他倆爸媽都覺得和紀時一起寫作業一定能有收獲。 結果……他們只感覺到了降維式的打擊。 紀時已經不是以前那個他們熟悉的紀時了。 第137章 家中 假期學習和生活 紀時第一天假就把試卷寫得七七八八了,不得不說,雖然討論本身有點耗時間,可幾個人一起做題比一個人做注意力更集中,效率整體是會高一些的。 他們寫題的時候,紀媽也切了水果端進來,等他們中午做完題,周婷璐和鄒勇都喊紀時去他們家吃飯,說是家長強烈要求的。 紀時不太想去,他們幾個人之間怎么相處都很隨意,但有了家長氣氛自然而然就會變尷尬,而且他成績變好之后總會享受到家長們的過度熱情,雖說這挺正常的,可紀時就是不太適應。 他本質上有一點社恐,看起來和每個人都能相處不錯,但他基本不是主動的那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