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回高考那一年 第99節
考場里只有翻卷子的沙沙聲,所有人都專心致志地盯著試卷,沒有人抬頭,一支支筆在草稿紙上飛快做著演算。 考場的氛圍和自習的氛圍還是不一樣的,自習的時候紀時的心情是很平靜的,但在考場上,他會忽然產生一種緊張感,但這份緊張卻并不會影響他做題的效率,反而算是一種推進力。 一股競爭感。 …… 填空題難度不大的話,那難度自然是在大題上,紀時是這么猜測的,結果也差不多。 畢竟都高三下學期了,出卷老師也沒必要出點簡單的試卷糊弄他們,畢竟高考總不可能年年簡單,但試卷的難度一般是講究分布的,全部是難題也沒什么意思,160分的總分,全員考96分以下就能體現出差距嗎? 這顯然也是做夢。 紀時做到第一道大題就覺得不太對勁。 尤其是剛從填空題的愉悅感里出來,猛地碰上大題他也有些不適應。 紀時深吸了一口氣,讓自己心情平靜下來。 整起來! 第一道大題是道幾何題,紀時一向覺得需要論證的幾何題比代數題稍稍簡單一點,當然,幾何題能想到突破口就能得分,可一旦想不到,那是不管怎么使勁都沒辦法,只能眼睜睜地把題空在那里,代數在這一點上就稍微好點,按步驟來說不定還能得個一兩分。 紀時他們之前有次考試,好像就是數學特別特別難那次,據說只要寫個解老師就給一兩分,這讓寫了“解”的同學大呼慶幸,紀時不知道這種情況會不會在高考里出現,但他現在做題就是不管會不會,先把“解”字放上去再說。 好在這道幾何論證題是第一道,內容雖說不太簡單,但認真琢磨還是能想出解題步驟的,可能老師們也不想他們在第一題就栽了,不然第一道題就扣一堆分數,后面的題還怎么答? 寫完第一道大題,紀時的表情也稍稍和緩了些。 他繼續去看第二題,第二題居然有三個小問,這在他們平時月考里很少見,一般來說,大題的前面幾道都是只有兩小問的,只有最后一題或者兩題才會有三個小問。 從某種程度上說,這也是出卷老師的溫柔。 最后一題通常15分,三個小問一問5分,基礎差不多的都可以答夠5分,再好點也有不少學生能答夠10分,至于15分能答滿的學生確實不多,可至少大部分人都是能拿到分數的,可一旦改成兩小問,一問7分,第一問的難度就會加,數學稍稍不行的學生就可能一分也拿不到。 但這次考試居然是前面的二、三、四三道大題都是三小問,最后的五、六兩道大題是兩小問。 就……有點過分了。 但紀時估計,老師們就是想通過大題展現差距,畢竟這次填空題的難度著實有點小,至少有一大半的學生能拿滿分。 在z中這邊,高一高二的時候數學不及格挺普遍的,一個班都有那么十來個人不及格,可分班之后,不管文科還是理科數學不及格的人數都會變少,基本就剩那些數學偏得厲害的學生,不管考什么難度的試卷他們都沒法及格。 這和高二高三慢慢適應數學教學的模式有關系,也因為高二高三更貼近高考,老師們出卷的時候很注重難度的分布。 像這張試卷,只要填空題的70分能拿到手,剩下的大題只要會兩道就能及格了。 當然,對于第1考場的學生們而言,及格這個要求就是蔑視,他們每個人只會極力爭取滿分。 紀時也是一樣。 看到第一道大題的時候,他已經做好了心理準備。 考場上時間有限,他不僅要合理分配好時間,還要在這個基礎上把能拿的分數全部拿到手。 第二道大題紀時思考了幾分鐘,最終沒有任何障礙地解了出來。 接下來是第三道題。 陰雨讓外面的天空陰沉沉的,考場上也亮起了燈,但紀時這段時間都沒有抬起過頭,他雙眼專注地盯著試卷,腦海中沒有別的東西,視線隨著筆尖不斷移動,在這個過程中,他得確保自己所寫的每一個步驟都是正確的。 因為時間有限,所以他不能犯基礎性錯誤,尤其是抄錯數字,那是最浪費時間的。 “因為l對應的……,故……” 又解完一道題,紀時卻連深呼吸的時間都沒有,他立刻將視線下移到了后面一道題。 看到這道題的一瞬間,紀時忍不住在心里喊了聲“耶”。 很巧,這題他上周才剛做過,而且這題本身也不難,恐怕是老師們放上來調劑用的。 現在的出卷老師一個比一個可怕,他們知道學生們習慣了做從易到難的題,就故意把難的題目放在前面,把簡單的放到后面,等學生被前面的題搞崩潰了,后面的題也沒心思看了。 這道題為紀時節省了大量的時間,他幾乎都沒有多思索,整道題一氣呵成,很快就把答題紙寫滿了。 當然,這種事情考十次試也不過才遇上一次,而且高考也很少有遇上以前做過的題的情況的,畢竟題目都是老師們現出的,壓根就不會和某個參考資料重合。 他們老師經常和他們描述高考出卷的情況,什么出卷老師被關起來待在一個地方出題巴拉巴拉,形容得挺暗無天日的,所以他們就忍不住去想,高考題之所以能那么變態,一定是出卷老師遭受了非人折磨的緣故。 紀時做到倒數兩道大題的時候還有半小時,這基本和他期末考試剩下的時間差不多,但這個時間已經算是挺緊的了,主要是他在前面幾道題上花的時間太多了。 他不知道高考遇上數學帝的卷子會怎么樣,題目不知道能不能寫完,但他希望還能保持平時月考的節奏,哪怕最后那道大題沒法解完,也比根本來不及寫要好。 這次的倒數兩道大題果然是有難度的。 紀時這次的運氣也不算好。 之前有幾次月考,他都是在最后時刻忽然來了靈感把題解出來了,但這一次,他思考了很久,最后一道題的第二問他還是沒能解出來,還不是那種解到一半時間不夠了,是他完完全全沒有思路,只能把題目空在那里。 監考老師來收卷的時候,紀時還對那道題有些依依不舍,哪怕監考老師已經把試卷收上去之后,紀時還在原地賴了會,筆在草稿紙上勾勾畫畫,回憶這道題的要求,看自己能不能多寫幾個步驟。 好在后面的附加題難度都不是特別答,紀時好歹從頭到尾都答完了。 考試結束的時候,紀時依然坐在那里,有好一會兒都不想動。 一直到姚蒙來叫他:“你不回去嗎?” “哦哦?!奔o時才恍然回過神來,“這就走。最后那道題沒解出來,我這會兒腦子里都是那道題?!?/br> “我也沒解出來?!备糁慌抛?,許諒嘆了口氣,“做到填空題的時候我還覺得挺順的,結果一到大題,我大腦都快爆炸了?!?/br> “誰又不是呢?”姚蒙聳了聳肩,“好在我及時舍棄倒數第二題,不然我最后一題的第一空都沒時間寫?!?/br> “數學教研組的老師們越來越不友好了?!痹S諒感慨了一聲。 他這次的年級排名比紀時好不少,好像是第10的樣子,但因為期末的數學沒拉太多分,他總分就沒進到年級前5。 兩個強化班年級前10的位置也不穩定,基本是輪流坐莊,偶爾也有班級排名30名以后的學生突然沖到前5的情況,那和各科的難度、老師給分的松緊度都有關系,老師改得松,分差就小,區分度體現不出來,平時成績靠后的學生就會沖到前面去。 “晚上在教室上自習嗎?”姚蒙問紀時,“我們正好一起研究一下最后那道題?!?/br> “行啊?!奔o時掏出電話,“我把周偉樂叫上?!?/br> “好?!?/br> 這學期紀時也越來越囂張了,都直接把手機帶到教室里,不過這么干的學生也越來越多了,老師們基本睜一只眼閉一只眼,不好管,也管不了,高三生的心理壓力是三年里最大的,學習上壓力大,生活上就該寬松點,學習上壓力小,生活上就該緊繃點,z中一直是這么cao作的。 周偉樂果然也沒走,一接到紀時電話他就答應了,他說他也沒能把最后一道題解出來。 “既然許諒和周迪都沒能解出來,那咱們解不出來也正常?!?/br> “這話只能安慰自己吧?”黃雅瓊嘆了口氣,“考一次數學我就要傷心一次,都不知道你們這些能把扣分控制在10分以下的人是怎么做到的?!?/br> “我這次控制不了?!币γ蓢@了口氣,“我最后兩道題都空了兩問,應該要扣個14、5分吧?” “一點也沒想到?” “倒數第二題好點,我稍微寫了一兩個步驟,但是最后一題就是空在那里?!?/br> “時間太緊了?!奔o時把草稿紙拿出來,“我記得那道題是這么問的,你們還記得不?” 大家湊到他桌子這邊,看紀時把那道題目的要求寫在草稿紙上,那道題題干挺長的,回憶起來也不容易,過了幾分鐘,大家才把題目完整地拼了出來。 “這就差不多了?!?/br> “來解吧?!?/br> 在教室里的時間是綽綽有余的,紀時也不用擔心老師來收卷,所以他的狀態要比在考場上放松得多。 但這道題確實有難度,一時半會很難想出究竟該怎么解。 紀時在草稿紙上演算了一會,全程表情都很嚴肅,他也不管其他人的進度怎么樣,自己一門心思投入在這道題上。 到了吃晚飯的時間,他才只有一點思路。 “還沒解出來?” “沒呢?!敝軅吠虏鄣?,“所以這種題出在月考卷上就不合理,到底哪個天才能解出來???” “人出卷老師出題的時候就沒想過讓你把這題給解開?!秉S雅瓊篤定。 “變態啊?!敝軅繁е^,“不拿滿分,我的人生就沒有意義?!?/br> 大家不由把目光斜過去:“能別裝了嗎?太假了?!?/br> 第111章 難 烏鴉嘴 考試結束必然吐槽老師變態,這是他們生活的常態。 好在上晚自習的時候這道題還是被他們給解開了。 “我去!” “哎,嘖!” 紀時這一片立刻響起一陣唉聲嘆氣聲,并不是因為題目有多難,而是——這道題其實比他們以為的要簡單很多,但是出題的角度實在是太刁鉆了,不真正把題目做出來根本想不到。 “還能這樣?” “無語了簡直?!?/br> 連黃雅瓊都忍不住感慨,如果一開始有思路的話,這道題給她做都沒問題,一旦思路通暢了,解題是水到渠成的事,可他們就是想不到。 在考場上想不到就得認。 紀時給許諒發了條短信,說他們把題目解出來的事,那邊的回復也來了:“題目是不是很簡單?” “嗯……” 看來許諒那邊也把題目給解出來了,數學有時候就是這樣,一旦找不到最終的解題思路,頭想破了也解不出來,可只要找對了路子解題就嗖嗖的。 可在考場上做到這一點實在太難了。 紀時把手機收起來,不再糾結那道數學題,考都考完了,再糾結也沒什么用。 他把之前的化學資料拿出來,看了十幾頁,他這次帶的復習資料有限,是昨天帶回出租屋,今天又從那邊拿過來的,主要是剛剛他一直在解數學題,沒空去老師辦公室拿其他資料,這會兒也挺晚了,辦公樓里面還不知道有沒有人在,黑漆漆的地方他去了跟做賊似的。 “你可以去拿啊,今天老師怎么可能不在?”黃雅瓊笑道,“明天這會兒卷子肯定都在咱們手上了?!?/br> “算了?!奔o時晃了晃手邊的資料,“我這些也夠用了?!?/br> 他很清楚,這一個晚自習看的資料對他考試的幫助很有限,提分的可能性幾乎為零,但這些資料上畢竟都是他這段時間的復習成果,與其說紀時在回顧復習成果,不如說他在通過這種方式樹立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