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招娣的重生 第68節
書迷正在閱讀:縮水后我扳彎了死對頭[修真](GL)、我靠拾荒稱霸三界、甜到最后應有盡有[快穿](GL)、風刃之芒、繞床弄青梅(GL)、穿成流放文的極品小姑(穿書)、聽說那個Omega又炸翻全場了(GL)、穿成反派boss的替身情人[穿書](GL)、戀愛嗎,我藏貓糧養你、追妻火葬場被小叔叔截胡了(穿越)
至于欠條,那更不可能寫,“上面欠施工隊的工程款你去打聽打聽,誰敢要欠條?要了這一次,以后再有什么工程都沒你的事!他們不給我欠條,我憑什么給你?”說完掛掉電話,再打就不接了。 劉家成早料到會是這個樣子,又打給吳胖子的小舅子,他們是他領出來做工的,鄉里鄉親,總要講幾分情吧? 結果人家電話不接,傳呼不回。 劉洋說:“沒準剛才他就跟吳胖子在一起呢!”聽電話那邊聲音,像是在什么洗腳城。 還能有什么辦法,等到周一看看吳胖子會不會來工地吧。他們也不知道他家在哪。 沒想到周日晚上,劉洋睡到半夜,有人手伸到他被子下面亂摸。他不睜眼都知道是誰——工頭的表弟!這個二賴子從他進工地那天起眼神就不對勁! 劉洋按住他的手,“你干啥?” 那個人居然還能笑出來,“聽說你要走了,臨走前咱倆親熱親熱嘛!沒準,我就讓我哥把拖的工資給你們了呢!” 劉洋笑著小聲說,“走,找個沒人的地兒?!?/br> 工地大樓蓋到一半,空屋子還沒裝窗戶,哪哪兒都是沒人的地兒。 不過,劉洋把這個人帶到了工地的旱廁,推到茅坑里了。 這家伙叫嚷起來,也不敢說實話,只能說自己是睡得迷迷糊糊不小心摔下去的。 周一一早,父子倆就被趕出去了。 余自新看看劉洋,從小他就和二姐長得像,兩人站一起總有人當他們是親姐弟,他跟親meimei雯雯倒沒那么像。二姐出來打工一直有人sao擾,劉洋也一樣。 劉家成雙眉耷拉,“這幸虧是沒出什么大事!萬一人掉進茅坑里淹死了,有你好果子吃?唉,就不記住我的話,忍一時風平浪靜,退一步海闊天空……” 劉洋打斷他爸,“我忍我退,壞人可不忍!原先是手搭我肩膀上,現在都伸我被窩伸我褲子里了!我還忍?” “哎呀,你小聲點!”劉家成恨不得捂住兒子的嘴,“這是啥光榮的事???你嚷嚷什么?你妹還在這兒坐著呢說啥呢你?” 余自新安慰姑父,“壞人哪兒都有。走就走吧,我看呀,走得好!姑父你想想,在工地出個意外事故啥的,那不太正常了?你想得到壞人怎么害人?他沒得手,恨上洋洋了,心思用在使壞上,誰能日夜防???只有前年做賊的,沒有前年躲賊的!” 劉家成一聽,心有余悸,可不是嘛!隔三差五就聽說有人從樓板上摔下來,有人被鋼筋扎到,還有電焊出事故的…… 余自新又說劉洋,“你也別得意,這是你僥幸,萬一人家準備了幫手藏在一邊,工地沒蓋好的樓里到處都黑燈瞎火的,吃虧的還不一定是誰呢!你也別想著打一個不虧打兩個賺了,人家表哥能當上工頭,說不定背后靠著什么大樹,到時跟你一起關進看守所,人家沒事,你呀——嘿嘿?!?/br> 劉洋心里一凜,但在小妹面前還是得保持男子漢的尊嚴,只“嗯”了一聲,“我記住了!” 三人在小飯店吃了飯,返回日化廠取了貨。 這天晚上爺倆先住在光華旅館,老板娘笑瞇瞇說,“再過兩天國慶了,就是旅游季節,床位要漲價的?!?/br> 從明年開始,國慶就有黃金周了,七天長假,全國到處都是游人。確實是該漲價的,現在嘛…… 余自新跟老板娘笑笑,心想,還是得趕快把房買了。 劉家成父子這晚洗了個熱水澡,好好睡了一覺。既然已經出來了,只能往前看了。 第二天爺倆還是天沒亮就醒了,在附近街道走上一圈看看別人都賣什么,自己心里有數了才好打算。 出門不遠有間包子鋪,包子小得很,比一顆核桃還小點,大老爺們一口能輕松吃下三個,一籠十個,賣三塊,可買的人排隊排老遠。 劉家成也買了兩籠,排隊的時候聽著周圍人閑聊,十句里只聽得懂一兩句。唉,洋洋說得對呀,留在工地里跟留在村里區別不大,他們倆都來海市打工兩三年了,聽不明白也不會說。這要是想做點小生意,不會說話怎么行? 從旅社到余自新的住處一路上還有不少賣吃食的,還有個推著小車的老太太,賣小餛飩,一碗兩元,車子一頭放著煤爐子支著鍋,餛飩下進去滾上幾滾撈起,在瓷碗上套個塑料袋,一個人吃完了,老太太把袋子連湯帶水摘下來扔到車尾掛的垃圾桶里,再套個袋子給別人用。 父子倆看了心里直嘆氣,他倆只會蒸個米飯下個面,這些精致吃食別說做了,吃也沒吃過幾次。 但是爺倆也不愁,邊走邊商量,一開始做個小本生意,再慢慢來吧。 不過,他們始終覺著買護膚品不是爺們兒該干的事。但是余自新說先幫她撐過去十一促銷,那他們就先盡心幫她干著。 余自新也在家準備了早飯,幾勺面粉加水攪成糊,再用力攪出面筋,煮一鍋滾水,面糊順著筷子絲絲縷縷倒進去,再輕輕攪幾下,調小火,碗里搭上三個雞蛋攪勻,也一絲絲倒進去,雞蛋絲變黃了就關火,這就是雞蛋面湯,配上餾好的饅頭和小咸菜,在早秋清晨喝下去,腸胃熱乎乎的。 吃完早飯,余自新三人又去了趟襄陽市場。她給姑父洋洋買了幾套衣服,“這是工作服!” 有兩個壯勞力幫忙,這次真是滿載而歸。 回到家快中午了,剛放下東西王姐的電話就來了,“小余呀,房東阿姨松口了!” 第77章 國慶大促銷 鐘點工阿姨們的戰斗力…… 余自新立刻跟王姐去見房東。 上次看房是在晚上, 其實她又在白天來附近看過好幾次。 房子雖然在二樓,但是廚房那邊的陽臺正對著大學小東門,小東門進去幾步路就是全校最大的食堂, 每天進進出出的師生得有上萬人次, 要是在陽臺上掛個招牌, 師生不用出校門就能看見。 只要她跟看大門的人搞好關系, 那她的美容院也可以開在這里。 房東劉素英最后開價五萬, 比她原來要的少了一萬。 三十四平方的老房子這個價在當時算是公道,畢竟幾十年的老房子了,每一節樓梯臺階中間都踩出月牙形的凹坑, 樓道轉角處年年冬天堆著蜂窩煤,黑印子一個挨一個。 余自新還是忍不住勸她, “阿姨,我jiejie說浦東的房子以后肯定會漲價的,你再加點錢都可以買一套共康新村的新房子了,帶電梯的!以后漲價,你就賺了呀?!?/br> 劉素英笑:“我要是有錢買商品房,早就去買鉆石公寓啦!共康新村就算會漲, 要等多少年???我女兒出國留學是明年四月就要用錢?!?/br> 余自新知道沒法幾句話說動她, 跟她留了聯系方式,“阿姨,你女兒能出國留學,學習一定很好,她不用的舊課本和參考書能賣給我么?” “當然行呀!咳,還賣什么?我收拾好了送給你!你要幾年級的書???” “從初中到高中的都要!我輟學一年了,初中的知識都忘了好多,想重新撿起來自學?!?/br> 劉素英感嘆, “有志者事竟成?!?/br> 王姐說:“我兒子要能有你一半志氣我做夢都要笑醒,他還有好多初中的舊書,有的習題集只寫了前面三頁,我也拿給你吧!” 余自新感謝,“那可太好了!”海市的教材和她原來的不一樣,但有什么關系呢,她早記不清中學的課程了。 有王姐做中保,房子的事就算說定了。 余自新請王姐和劉素英幫她打聽個可靠律師,做個購房合同。 劉素英不以為然,“這還用得著請律師?多花一筆錢嘛!” 余自新趁這機會趕緊給王姐灌輸法治觀念:“我jiejie說有些錢不能省,花了更安心。萬一買賣雙方出了什么誤會,難免會牽連到保人,請個律師說明情況是對三方都負責,我jiejie再三交待的?!?/br> 劉素英笑,“那行,你請吧,我這邊就免了!我信得過王姐,也信得過你?!?/br> 王姐回家跟老公常建剛說了余自新想找律師的事,常建剛摸摸頭,“個小囡精明哦?!?/br> 余自新的話給他提了個醒,他們兩口子在這一片工作生活了幾十年,幾乎誰都認識他們,由于工作性質,他們也常給人幫忙,過去借個錢辦個事要不了多少錢,這幾年大家荷包里錢也多了,事也比以前麻煩了,還真得留個心。 去年股市大崩盤的時候多少人跑到無影無蹤啊,還有人跳樓呢! 這些人當初哪一個不是跟親戚朋友借了錢炒股的,還有偷偷賣了房子的,當初借錢的時候未必就懷著賴賬的心,可現在他們還不上錢跳樓跑路了,保人可給坑死了。 他把想法跟老婆一說,王姐也點頭,“對,咱們以后也得多個心眼?!?/br> 常建剛找了位羅律師幫余自新做購房協議。 這次有人指點,又有王姐兩口子的關系,雙方交易進行得比在g市那時買房還順利。 國慶前兩天,余自新和劉素英辦好了買賣手續,正式成為海市的小地主了。 劉素英還跟女兒邱莉莉一起來了一趟,給余自新送了很多書。 邱莉莉聽mama講了余自新的事,對這個小女孩很佩服,比自己還小好幾歲呢,就能一個人來海市生活了。她明年都要大學畢業了,幾乎沒離開過海市,不是和父母在一起就是住宿舍。 她想跟余自新取取經,以后自己日本留學肯定能用得上。 余自新也挺佩服邱莉莉。她大學專業是經貿日語,英語也過了六級,還學了法語,明年要到早稻田大學上研究生。這么個大學霸,竟然沒有一點傲慢,還想到向她請教,這可不是一般人能做得到的。這是真明白孔子說的“三人行必有我師焉”的道理了。 她當然得多問問人家學霸是怎么學習的。 劉素英是想給女兒鼓鼓勁,人家小姑娘能做到,你也不差。沒想到,這兩個女孩一說起話,還停不住了。 邱莉莉被她媽催了幾次才告辭,余自新送她們,“阿姨,莉莉,你們別急,時間很充足,只要出國留學前先學會怎么做飯就不怕了!吃得習慣,營養跟得上了,身體就不會差,身體好了,做什么都事半功倍!” 劉素英心想,小囡這句話沒說錯,日本也吃大米飯,可是飲食習慣還是和我們不一樣呀,日本菜館好多菜都炸的,老吃那個哪行呀。而且自己學會做飯也能省一筆生活費。 邱莉莉還跟余自新約好了下周再來,“你自己看書,遇到弄不懂的問題,就一個個寫下來,我來了幫你看?!?/br> 接下來這幾天,余自新又去化工廠進了兩次貨。 最初那個牌子積壓的產品都拿完了,她在劉玉竹的參謀下,又拿了另一個牌子的面霜和洗面奶。 劉玉竹對每個牌子的成本價位,原料成分都了如指掌,這兩個牌子質量差不多,包裝水平也相差無幾。 小出租屋現在被堆得滿滿當當,劉家成和劉洋住在這兒,還特意在門上加了道鎖,這可是幾萬塊的貨啊。 每次去進貨,余自新都和二姐產生強烈共鳴——一定得買個車!哪怕是個小貨車、小面包車,也方便太多了!同樣大的箱子,護膚品可比衣服沉重太多,只能租車。還好常建剛給她介紹了個開小面包車的司機,不然這出租車費還真讓她心疼。 這年代,奇瑞、比亞迪都不知道在哪兒呢,一輛天津產的夏利裸車就要快十萬,再交齊保險稅費又要兩萬——這能買兩套小房子了! 唉,沒事,等有閑錢了,先弄個后面帶斗的581三輪摩托!這種摩托車已經停產了,但是街上還能看到,運菜運煤球運貨,二手的有的不到一萬塊。 要買車,就還得考駕照。 余自新呼口氣,不急,飯一口一口吃,事一樣一樣辦。 拿到鑰匙后,余自新沒急著搬進去,先讓姑父洋洋重新裝修,她先在小旅館再住幾天。 裝修要跑建材市場,又去二手市場買了冰箱、電視和一些家具。 東西都買回來了,姑父和洋洋重新粉刷,再鋪地磚,余自新也沒閑著,就在一邊幫忙,再做做飯。 買下房子后她跟大姐二姐報信,又跟二姐商量怎么裝修,然后自己設計結構,再問姑父洋洋能不能做,反復推敲,各種圖畫了快一本。 她想把這間屋子做成“樣板間”。 海市的房子越蓋越多,建筑業站在時代風口上了,90年代做包工頭的都發大財了,那裝修業也抓住了乘著風呢!有人買新房子就有人要裝修,姑父和洋洋的手藝是不錯的,好不容易學會的本事干嘛不發揮特長? 有了展示的樣板間,再找客戶就容易些。 三個人忙碌著,轉眼到了十一假期。 余自新的國慶大促銷要開始了! 十一這天下午,兩個鐘點工阿姨摩拳擦掌到了余自新的出租屋,“小余,我們都準備好了!” “行,出發!”余自新領著姑父洋洋,推上一輛三輪車,車上放著折疊桌椅暖瓶水壺還有貨箱,先到了張阿姨干活的家屬院。 為什么下午才去推銷?因為十一五一好多新人結婚,哦,人家來接新娘,你來擺攤?而且接新娘要放鞭炮,鬧哄哄,怎么促銷?到了下午就好了。 余自新為什么要找鐘點工阿姨幫她做推銷? 她重生前做過十幾年鐘點工阿姨,深知鐘點工工作時間靈活,而且,為了節省交通時間,她們喜歡在同一個家屬院里或者臨近的地方找幾家雇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