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頁
書迷正在閱讀:我始亂終棄了海螺王子、假壞、重生拿穩團寵劇本、九爺偏執寵:姜小姐又去炸場了、邪尊誓寵:凰妃請入帳、惡魔囚籠、[綜漫同人]我靠馬甲家財萬貫、一念之私、抱上大腿后前男友哭了、萬人迷A不想談戀愛[穿書](GL)
工部尚書滿腔熱情被潑了盆冷水,戶部尚書崔鴻白屬貔貅的,想從他手里拿錢,起碼得磨個一年半載! 打發走工部尚書,謝長風又招來了宰相譚懷魯和吏部尚書,今年是三年一次的秋闈,再往年里也是重中之重,今年更甚!從去年至今,前有貪墨案,后有謀逆案,朝中上下不少職位都出現了空缺,就等著今年秋闈和明年春闈來篩選良才了。 “今年欲招多少舉人?” 吏部尚書躬身道:“擬南方省各取六十人,北方省各取四十人?!?/br> 謝長風淡淡道:“少了?!?/br> 吏部尚書頓了頓,試探般問道:“那南方各省取七十人,北方各省取五十人?” “十取其一?!?/br> 吏部尚書:“……” “皇上,本朝歷來秋闈,最多也是百取其三,這,十取其一,是否過于多了?” 謝長風看向譚懷魯:“譚大人以為呢?” 譚懷魯不答反問:“皇上想推行新政?” 朝中缺人,譚懷魯是知道的,但也并非沒有良才可選,且不提往年的進士有不少還在修習,但是追隨陸銘來京的學生里,也有不少真才實學的將相之才,挑選一些出來填補朝中空缺也并非難事。 再不濟,明年春闈過后也能進一批進士?;噬先羰窍脒x人,春闈多招錄一些進士便罷了,不至于連舉人都要擴招如此之多。 這般行事,定然是這位年輕的天子又有什么新盤算了。 “朕欲在各地修建學院,免費教百姓識字啟蒙,需要大量教習先生?!?/br> 輕飄飄一句話,卻恍若驚雷,饒是譚懷魯都有點懵。 吏部尚書下意識道:“這如何能行?” 讀書這等高尚之事,豈能如此兒戲?讓堂堂舉人去教百姓識字啟蒙,這簡直滑天下之大稽!更何況,百姓碌碌一生,又何須識字? 譚懷魯到底老謀深算,震驚過后,又問道:“不知皇上此舉乃何意?” “知書方能達理,人人知禮守禮,方能成就盛世王朝?!?/br> 至此,謝長風的野心終于展露人前,他不僅僅是要當一個明君,他要開啟一代盛世! 吏部尚書已經不能言語,亦不敢言語,他仍覺得不可思議。 譚懷魯卻想得更遠,謝長風此舉,分明還想要從百姓中選取寒門良才,讓所有人都有讀書識字的機會,那些因出身平凡而被埋沒的人才,終將熠熠生輝。 此事一時間難以成定論,謝長風本也只是通過兩人透個口風出去罷了,三日后的朝會,才是真正商議此事的時機。 短短三日,京中所有的權貴之家都掀起了驚濤駭浪。 饒是早已不過問朝政的太后都忍不住將謝長風招到跟前:“皇上要讓百姓都讀書識字?” 看著蒼老萎靡的太后,謝長風依舊態度尊崇:“是?!?/br> “這豈不會天下大亂?” “為何會亂?” 太后嘆了一聲:“那些名門世家、勛貴之族,如何能肯?皇上此舉,是在逼迫他們啊?!?/br> 謝長風道:“前朝根據出身定品級,最終導致‘士庶之際,實自天隔’的局面,最終被□□揭竿而起,朕當引以為鑒?!?/br> “可皇上有沒有想過,朝中官位只有這么多……” “太后也知道朝中已經被世家貴族們侵占了?” 太后抿了抿唇,看向面前的人,他冷然清貴如往昔,無論如何都看不出那張面皮下竟然藏著這樣的野心。 良久,她嘆了口氣:“曹家已經注定衰敗,我說這番話,并非是為了一己私利,只是擔心皇上?!敝x長風對她并不算差,煜太妃那個女人似乎也沒想要她的命,太后并不想他被推翻,再來一個新帝,未必能容得下她和曹家。 謝長風端了杯茶,親自遞到太后手里:“太后安心頤養天年,前朝有朕在?!?/br> 三日時間眨眼而過,朝會前,大臣們摩拳擦掌,胸中有萬千溝壑,自覺能在朝堂上掰扯個十天半月不帶咻的。 然而,等看到那道明明少見卻該死熟悉的身影,滿腔熱情遭到了迎頭痛擊。 這該死的殺神,不是在幫皇上制海鹽嗎?什么時候回京來了!還好死不死偏趕在今日回京了! 若是長公主能聽到這番埋怨,定要怒懟回去:“誰說他今日回京!明明三日前就到她的公主府了!” 第58章 終于再也不用擔心皇上不…… 朝會上, 孔戟將海鹽一事細細稟了,工部尚書補充一二,其他人聽到海鹽提取順利, 產量也在逐月提升, 思及還在修建的鹽田,心頭不由火熱,這可都是國力的象征! 隨后, 戶部尚書崔鴻白將徙民實邊的事兒做了個總結匯報。 兵部尚書不甘落后,鋼鐵冶煉之法雖未成功, 但也有所得。 禮部尚書見狀,也將封后大典的事挑了幾件來說了。 吏部尚書揣著手冷眼旁觀,似乎看透了這場暴風雨前的花團錦簇,大家都先可勁兒吹吹功績,等下開罵的時候不至于被皇上一怒之下拖出殿外。 唯有刑部尚書方章如老僧入定,任你風起云涌, 我自不動如山,除非圣上有令。 很快就無事可吹了, 禮部尚書方才起了個頭, 殿上就已經亂了鍋。 有人就事論事, 先說皇上仁愛,心懷天下,再提國庫空虛, 辦大事尚且銀兩不足,何來多余的銀錢辦免費的學院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