嫡皇孫五歲半(清穿) 第39節
書迷正在閱讀:退圈后我的奶茶火遍全球、穿書女配搶走霸總光環、炮灰貴妃被迫搞基建、我始亂終棄了海螺王子、假壞、重生拿穩團寵劇本、九爺偏執寵:姜小姐又去炸場了、邪尊誓寵:凰妃請入帳、惡魔囚籠、[綜漫同人]我靠馬甲家財萬貫
那廂,弘晏被親爹祖父包圍,來了個三堂會審。 太子眼底明晃晃一句話:孤還不懂你? 他與弘晏的帳篷后頭,一摞摞的羊毛灰白交錯,堆積如山,都不用走上幾步,明晃晃映入眼簾,存在感實在太強。太子臉色一青,他該慶幸元寶尚有分寸,沒把他汗瑪法的皇帳堆滿么。 要不是科爾沁郡王的腦子沒那么多彎彎繞繞,要不是果敦自小受寵,這回丟臉就要丟大了,少不了一頓打。 皇上卻是目光炯炯,想起乖孫神乎其神的織毛衣技術,連呼吸都放輕了些。迎著兩道熾熱的目光,弘晏眨眨眼,又眨眨眼,已經鬧出那么大的動靜,不能再隱瞞什么了。 其實,他也沒想到小王子會那么實誠,說來還有點不好意思。 那超乎常人的行動力,如蝗蟲過境的剃毛術,拖延癥與強迫癥,看了都說好。 “一切的一切,都要從十多日前說起,”弘晏坐在小板凳上,沉思片刻,聲情并茂地道,“那天傍晚,殘陽如血,赤霞如練,九叔敲開了四叔的家門?!?/br> 太子:…… 皇上:?? —— 龍生九子,個個不同,它們也有瑞獸兇獸之分;只皇上的兒子,沒一個是庸才。 九阿哥胤禟是兄弟里頭長得最好的,幼時受寵,額娘呵護,長大之后,卻慢慢不顯人前。 讀書比不過七哥八哥,騎射比不過十三十四,且對洋文興趣極大,成日搗鼓什么奇巧玩意兒。宜妃也沒寄予什么厚望,只盼他平平安安長成,娶個福晉成個家。 親哥胤祺的親王之位跑不掉,轉嫁給胤禟的壓力極小極小,于是成日與老十玩在一處,成為皇上心中的混世魔王。有人艷羨有人不屑,特別是膝下有子的高位妃嬪,不知暗里嘲笑過多少回,可憐宜妃把他捧得如珠如寶,老九一輩子也就那樣了。 胤禟今年十六,尚且單身,沒有了不得的大志向,更沒有八哥那般為額娘過上好日子而奮斗的拼勁。 做生意是他的一個小愛好,藏著掖著不敢說出來,好不容易尋得天賜良機,九阿哥滿足不已。哪知大侄子驟然拔高了立意,竟要經營一樁蒙古的大生意,震驚之下,胤禟呼吸急促,只覺渾身血液都在沸騰! 這要真做成了…… 誰沒有過經天緯地大丈夫的夢?他也想讓額娘樂呵樂呵,讓汗阿瑪另眼相待,老四眼珠脫眶。想到此處,胤禟飄飄然的,都要飛起來了,什么老十,什么玩樂都得往后挪,為他的大生意讓步。 胤禟剛剛入學的時候,都沒那么認真。熬夜制定計劃框架,替大侄子交友把風,把風的時候,一邊琢磨科爾沁的局勢,一邊在心里迷惑。 五歲的果敦小王子,能拿主意?能賣原料? 第二天瞧見一群果奔羊羊,胤禟:“……” 是我狹隘了。 那堆積如山的羊毛,帶給九阿哥極大的震撼。同十阿哥回來的時候,他壓低聲音,鄭重道:“老十,聽哥哥的話——寧惹老爺子,別惹大侄子?!?/br> 汗阿瑪不會扒他的衣服,頂多抽上一頓,這懲罰可輕多了! 被十阿哥詭異的眼神瞧著,九阿哥坐直身子,用憐憫的眼神望回去,帳外,李德全的聲音忽然響起:“九阿哥,皇上宣召,同奴才來吧?” —— 九阿哥提起了心,輕手輕腳走入皇帳。 皇上聽得頭昏腦脹,太子聽得恍恍惚惚,滿腦子胤禟和胤禛的兄弟情深,這么說來,元寶即將開展的毛衣大業,老四也有貢獻。 弘晏的故事也即將來到尾聲。他感動地說: “高價收毛,以羊代馬,全是九叔的主意。九叔聰明絕頂,是我的引路人,也是夜空高掛的啟明星,閃爍著,照耀著我前進?!?/br> 太子嘴角抽搐,皇上沉默以對。 胤禟一個趔趄,引路人?啟明星?都是他的主意?? 從天而降一大鍋,這還得了。 做生意這回事,哪能大剌剌地提?只能潛移默化、徐徐圖之,若讓汗阿瑪與二哥誤會,說他帶壞侄子與民爭利,就算三頭六臂也不夠鞭子抽的! 九阿哥打了個哆嗦,隱約覺得兩道銳利目光刺在身上,冷颼颼,透心涼。 弘晏余光瞥見,眨眨眼,動容地為故事收尾:“……九叔最后說,同我五五分成?!?/br> 皇上的注意力,一下被轉移了。 從“做生意”轉到“五五分”,皇上頷首,太子亦是點了點頭,微微露出一個笑。 九弟如若辦成,利在千秋。 落在身上的視線驀然暖和起來,胤禟狂喜,他這是過了明路了? 下一瞬,皇上溫聲開口,語氣不容置疑:“四六分,弘晏六,你四?!?/br> 第45章 腦疾 二更 胤禟臉上的狂喜微微凝?。骸啊?/br> 四、四六分? 老爺子定是對他有意見。 他瞧了眼弘晏,又想了想大生意能夠獲得的利潤,在心底安慰自己,大侄子方才轉移了汗阿瑪的注意力,救他于危難之中,這一成,也沒……沒什么舍不得的。 半晌,他忍住心痛,艱難地出了聲:“是,兒子遵命?!?/br> 皇上滿意點點頭,瞧向胤禟的目光都和藹了三分,商才商才,這才是用在正道上。于社稷有益,于百姓有益,出格一些又何妨? 圖謀草原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完成,不如讓老九試試。幾個兒子之中,也唯有老九能與三教九流之人交往,放得下身段,也還得起價錢。 這何嘗不是一個優點。 “朕把羊毛的買賣全權交由你,遇事不決同太子商量。你還年輕,掌握好其中分寸,萬萬不要心急,畢竟慢工出細活,徐徐圖之才是長久之道?!被噬隙谒?。 胤禟讓出了一分利,得到了官方撐腰,從此再也不用擔心經費,也不用做賊似的偷偷摸摸,哪還顧得著心痛? 九阿哥很有覺悟,立馬表述自個的忠心,說他定不會讓汗阿瑪失望,讓二哥失望,定會對得住侄兒的付出,顛三倒四說了些話,繼而雄赳赳氣昂昂地告退了。 弘晏笑瞇瞇的,也跟著一塊告退。 把羊毛打包運回京城還不夠,還應附上織毛衣的心得技巧,其中人手調動,商鋪選址,全由九叔頭疼,他是深藏功與名的技術人才,動腦不動手。只不過說這些還早,他們遠在蒙古鞭長莫及,當務之急便是收購羊毛,有多少收多少,得用什么借口呢。 弘晏有些發愁,在科爾沁的成功不可復制,從今往后,怕是再也遇不上像果敦一般的好朋友。 想了想,弘晏恍然大悟,羊毛生生不息,他與果敦的友誼長存,來年春天再來做客,不就又能收一茬了? 科爾沁搞定了,至于其他部落,回頭再和九叔商量商量。 —— 商量的結果,讓弘晏有些無言。 皺起小眉頭,他躊躇地問:“九叔,一定要這樣嗎?不如換個方式……” 胤禟卻是截了他的話,揚起一個止也止不住的笑容,故作嚴肅道:“沒有比這更好的主意了?!?/br> 弘晏瞅著他,半晌嘆了口氣:“好吧?!?/br> 為了家國大業,自我犧牲是必要的,九叔既不怕,他也不能退縮。只是框架有了,藝術性還不夠,得加工加工。 于是圣駕抵達塞外的第三日,草原瘋傳起了一則流言。 傳說大清的九阿哥,與皇長孫侄兒情誼深厚,乃是一對天下聞名的好知己?;书L孫練箭之余,發展出團毛線的小愛好,九阿哥憐惜他的小愛好,開始大肆收購羊毛。 科爾沁的羊毛,全被皇長孫收入囊中,可他每日消耗大,團的毛線能繞宮城十圈,仍舊覺得不滿足。 九阿哥為博知己歡心,深邃的目光,望向更遠的部落,他霸氣一笑:“我有十萬兩,給知己燒著玩兒。五倍市價,我胤禟照單全收!” …… 沖冠怒買為知己,這個故事太過浪漫。短短幾天,九阿哥的名字同霸道宣言一起,火遍了整個草原。 純樸的蒙古百姓都被震住了。 姑娘們絕大部分認為是真的,小伙們絕大部分認為是假的。各部首領還在趕往科爾沁的途中,聞言瞠目結舌,很快笑出了聲,心道哪個不要命的在這編?編得半點沒有水準。 也不怕大清皇帝一怒之下拔了他的舌頭! 京城的羊毛要錢,塞外的羊毛多了去了,白送都不要。用十萬兩銀子采買,不是智障是什么? 還五倍市價,做慈善呢?? 他們看笑話似的左等右等,沒等來流言的消弭,反而愈演愈烈。終于,有人察覺到不對勁了,什么知己,什么羊毛,不會確有其事吧?? 有人在觀望,有人在猶豫。如一滴沸水濺入油鍋,引爆它的,是一則千真萬確的消息。 巴林部落的使者到了科爾沁,私下里與九阿哥接觸,想要問問羊毛的買賣,哪知九阿哥慷慨得很,還沒交貨,就先付了一大筆定金,聽說還是避著大清皇帝的。 這下,他們不信也得信,九阿哥不是腦子壞了,而是皇長孫殿下的好叔叔,好知己。 妙就妙在胤禟的年輕,年僅十六的少年郎,一眼就能望到底,那副霸道模樣童叟無欺??粗炔怀练€,也沒有心計,應該是自發行為,不像被皇帝委以重任的樣子…… 九阿哥是個文不成武不就的光頭阿哥,這點毋庸置疑。他還交了定金呢,能有什么陰謀? 于是,離譜的流言忽然變得不離譜了。 霸道宣言放出去,想反悔也晚了,九阿哥被蓋上一個‘可信’的標簽。巴林使臣前腳剛走,后腳一堆使臣排起隊來,他們偷偷摸摸的,躲著皇帝和太子,甚至躲著自己人—— 有江湖就有競爭。使臣也是貴族,家中有幾十個奴隸,上百頭羊,兩車羊毛的價錢就抵得上一個奴隸,他有什么理由不心動?幾乎白送的銀兩,沒人嫌棄錢多。 王公如此,貴族如此,首領也心動,但首領有著諸多顧慮,真正愿意行動的極少極少,更有心懷警惕,暗中敵視大清的部落,認定這是皇帝的詭計,九阿哥不過是皇帝的傀儡而已。 他們耳提面命,讓手下人不許同九阿哥交易。其中不乏高瞻遠矚的聰明軍師,一下想到了關鍵處。 羊毛價格高,自然可以帶動牧民的熱情,話說回來,如果牧民都去養羊,誰來訓馬,拿什么對抗朝廷? 卻也有人提出異議,詢問軍師,皇帝為何要如此。 羊毛盈利不了,賣不出去,撐死只能做氈布,供皇長孫團一萬年毛線。大清皇帝寧愿破產,也要整垮他們嗎? 他們只是一個千人小部落呀。 這是一個好問題,軍師頓時語塞:“……” 首領坐在軍師身旁,面色陰沉地作總結:“皇長孫喜歡團毛線,九阿哥腦子有問題。就算是真的,管這些做什么?不許去!” —— 草原遍地是羊,貴族有,平民有,奴隸也有。堵不如疏,一旦開了口子,就算首領也止不住。 有句話叫人為財死鳥為食亡,還有句話叫斷人財路猶如殺人父母,世上聰明人不少,逐利者更多。 那天夜晚,孤男寡孩馬車相會,胤禟被大侄子一點撥,立馬勘破了這個道理。 十萬兩采購羊毛,是他想出的絕妙的主意。經過弘晏的精加工,流言蔓延得轟轟烈烈,九阿哥自得的很,心道爺真是聰明絕頂,不僅頂了老四的知己之位,還完美走出了第一步,這樣一來,不費一兵一卒,計劃定能順利實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