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頁
紅棗見小姐如此詢問,便只能停下手上的動作,秉道:“冬兒她娘從前是先夫人的陪嫁,如今年紀大了,世子便讓她回家養著,冬兒有個meimei,如今還未嫁人,他一家人已脫了奴籍,如今正在世子爺的莊子上當管事?!?/br> 紅棗說完,一旁的芍藥便忍不住擠兌她道:“瞧著丫頭,還嘴硬呢,人家家里的事兒心里都門清,還說不想嫁給冬兒?” 紅棗聞言,便又立刻上去與芍藥鬧成一團。 沈宜荏將紅棗與芍藥視作親生姐妹,如今紅棗的終身大事已有了著落,她心下的那顆大石便也落了下來,只聽她說道:“若冬兒真對你有意,便讓他親來我這兒將你求娶了一句,我雖手上銀錢不多,便是賣了母親留下來的嫁妝,我也定會送你風光出嫁?!?/br> 紅棗見沈宜荏這話說得心酸,當下眼中便蓄起了一層淚意,小姐這幾年的艱難她都看在眼里,她又怎么能讓小姐賣了嫁妝來補貼自己呢。 紅棗便立刻紅著眼說道:“我早就與冬兒說過了,他若是當真心悅我,便將我這個人娶去了吧,到時我必會好生侍奉他父母,只是嫁妝,我當真是一分也拿不出去,他聽了這話也是應了的?!?/br> 誰知沈宜荏卻輕聲一笑道:“你這傻丫頭,若是沒有嫁妝傍身,要人家父母兄弟如何瞧得起你呢?再者說,若是那冬兒婚后待你不好,你有了嫁妝,也好有些底氣,便是和離也不怕。我心里有數,雖日子簡薄了些,可你和芍藥的嫁妝我是早已預備好的?!?/br> 紅棗與芍藥便都淚眼婆娑地跪了下來,只道:“姑娘很不必如此,如今夫人老爺都已去了,好容易才留下一點銀錢給姑娘你傍身,小姐闔該多為自己打算打算才是?!?/br> 提到已逝的雙親,沈宜荏不免也有些哀痛起來,主仆三人俱都紅著眼僵作一團,屋內的氣氛已降至冰點。 還是紅棗不忍見沈宜荏落淚,便又立刻語氣輕快地閑扯起其他事宜來,只見她指了指不遠處的屏風道:“小姐,你瞧那屏風,冬兒偷偷與我說,這屏風可值好幾千兩銀子呢?!?/br> 芍藥驚訝不已,她只繞著那屏風瞧了好半晌,隨后才嘆道:“瞧著也沒什么出奇的,怎得要如此之貴?” “這是原先的鎮國公夫人的嫁妝,聽說是個名家大儒親自題的字的,冬兒與我說的時候還十分疑惑,只說世子平素最珍視這屏風,如今卻又送到了小姐屋子里來,當真是奇怪?!奔t棗只道。 芍藥聽了這話,卻沒心沒肺地笑道:“管他為什么呢,興許是我們屋子里沒什么名貴的陳設,世子瞧不下去了唄?!?/br> 芍藥不知為何,可沈宜荏卻明白世子表哥近來屢屢對自己示好的緣由,起初興許只是有些心悅自己,可如今定是以為自己也心悅他。 畢竟,那日在書房自己的所思所言皆是故意引他誤解,故意惑他動心。 沈宜荏臉上似是有幾分不虞,心內蒙著的那一股負罪感便又卷土重來,一陣天人交戰后,她方才勸服自己:世子表哥不過是待自己一時情熱罷了,待時間久了,他新鮮勁兒過了,便不會再對自己這樣好了。 沈宜荏左想右想下,心內仍是有些怏怏不樂,她便只得停下胡思亂想,起身去榻上入睡。 翌日一早,便是沈氏與沈宜荏約定好的去刑部尚書府賀壽的日子,沈宜荏本以為只有自己與姑母一同前去。 可她一進正院,便發現傅宏浚已坐在桌旁翹首等待。 她當下便有些驚訝,在沈氏灼灼的目光下,她便捏著嗓子照片走到傅宏浚身前,含情脈脈道:“見過表哥?!?/br> 一大早受了心上人情思綿綿的注視后,傅宏浚臉上的笑意便如何也遮掩不住,只是沈氏在側,他不好太過張揚,他便只淡淡一笑道:“表妹早?!?/br> 如今沈氏待傅宏浚親密更似往常,只見她笑著問傅宏浚道:“浚兒,你父親怎么說?” 傅宏浚便立刻斂起了笑意,只沉聲回道:“太太稍安,我已派了人去王姨娘房里請父親示下?!?/br> “太太”一出,沈氏的臉便青一塊白一塊起來,說到王姨娘這兒,沈氏臉色已變得慘白無比,好半天她才擠出一個笑容道:“既如此,我們便在這兒等一等吧?!?/br> 略等了片刻,冬兒便滿頭大汗地跑了回來,只回稟道:“世子,夫人,國公爺說他身子有恙,懶怠去人多的地方?!?/br> 說罷,沈氏的臉色已頹喪灰敗,好半晌她才緩緩開口道:“既如此,我們便往刑部尚書府上去吧?!?/br> 沈氏便帶著沈宜荏上了轎攆,放下車簾后,沈氏方才還笑臉盈盈的俏臉此刻已如陰云密布一般可怖,只聽她幽幽開口道:“你也聽到了,如今國公爺的心里愈發沒我這個正經夫人了,連這樣的宴會都只縮在那賤人房里?!?/br> 沈宜荏卻不敢接著話頭,只低聲勸慰道:“姑母,許是國公爺當真是累了?!?/br> 沈氏卻自嘲一笑,妍麗的眸子里滿是哀傷,“罷了,我也得知足,起碼他沒休了我扶那個賤人上位?!?/br> 這話愈發刁鉆,沈宜荏自是訥訥不敢應。 第30章 我的眼光。 沈氏抱怨一通后, 便要吩咐馬夫啟程往尚書府去,卻聽得車簾外響起一聲渾厚又沙啞的嗓音,聽著像是老太太院里的劉嬤嬤。 “夫人且慢?!?nbsp;Ding ding 那可最是個德高望重的嬤嬤, 奶大了鎮國公傅升不說, 脫了籍的親生兒子如今已在傅升的提攜下當上了七品小官,倒也很有幾分本事,她如今也是個正兒八經的官太太了, 可她卻仍不愿意回家去頤養天年,只貼身服侍鎮國公老太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