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5頁
薛翦聞言笑意凝頓,半信半疑。 “丹藥么,陛下還用這個?” 自古至今,總有那么幾位貪圖長生美色的君主,她從前都是在書冊里見得,看兩眼便也過去了。時下卻有人告訴她,今上或露寸許昏君的影子,教她如何反應得及? 何況以她對陛下的印象,縱然時遠模糊,卻也斷跟昏聵沾不著邊兒。 “我騙你做甚?”蘇緣端起眼來,望一望神色狐疑的薛翦,續言道:“你姑姑不是皇后娘娘嗎,你當真一點兒都不知曉?” “娘娘又沒召見我。就算見了,能同我說這些么?” “也對?!?/br> 蘇緣點點頭,以手支頤,腦海中又浮現出馬車下的場景,羞赧道:“你說這些道士罷,管不管姻緣?” 話音甫落,就見薛翦睇過來,頗有無奈地搖了搖頭,卻是沒應。 窗外雨勢漸大,由房檐一顆顆墜到地上,聽得人心里發愁。 “也不知那號房可擋風雨”薛翦猶自喃喃,視線直直望著白幕,將醇厚的情意望在眸底。 第126章 登門 如此莽撞,爹爹見了怎會歡喜于他 雨停時, 天已全黑,貢院里是紛雜不下的咳嗽與拾掇聲盤旋回蕩。 李聿點起燭火,年輕的面龐在火光下映出一縷倦色。這樣枯坐良久, 只覺渾身筋骨都被風干,仿佛稍一挪動, 就會聽見“喀嚓”一聲,比之刑房更加難捱。 等待考官發置題卷前, 他的視線一直定格在前方的槐樹上,它似乎承載了所有祈望登科入仕的愿景。 細細想來,自己倒從未認真思考過“抱負”一詞。 所言“為天地立心, 為生民立命”, 于他來說卻是虛偽了些, 官場上的勾心斗角, 尚不用登入朝堂便已清晰至此。 若非父親所盼, 他大抵在三年前的鄉試就已經擲筆。眼下再度困于這座囚牢中,煩緒終究比從前更甚。 李聿輕輕喟嘆一聲,目光偏移時, 忽見夜空飛來一只稚鳥, 追著無根的風兒徐徐旋繞,不一會兒,就見它越出高墻, 無聲隱進墨色。 二月十七,三場終畢。 因放榜在二十八日, 中間空閑的這十余天便成了京城大半考生最為舒心放縱的日子。但得榜上有名,即便殿試不如意,也是個進士出身。 故而各家里都好吃好喝伺候著,堅信自己兒子定能考中, 唯獨李知例外。 李聿剛從貢院的門里踏出來,就一腳邁進了他專程設下的“新籠”。房門外成日有人看守,一點兒不比春試前松懈。 李聿原以為父親那日說的不過氣話,全然沒有當真,哪想自己才喘一口氣,便被他扼得更死了些。 “陸衡!”聽得屋內公子在喚,陸衡連忙輒身進去,垂首問他,公子有何吩咐? 黃花梨圈椅被擺成斜對窗戶的位置,李聿抄手坐在椅上,左腿搭在右腿膝頭,偏首看著他,“現在是什么時辰了,父親可在府中?” “剛至哺時,老爺正在陪夫人用晚飯?!毖杂櫳陨蕴а?,“公子可是餓了?屬下這就去叫人擺飯過來?!?/br> “在母親那兒?”李聿原本頹唐的眸子閃過一絲明亮,旋即撂下左腿拔座起身,“不必了,我過去一趟?!?/br> 筑玉閣,殘陽消盡。 李知與陶氏正說起上巳節出行事宜,倏見下人來報,稱道公子來了。 遂略一頷首,自然知道李聿過來的用意,眉目間攜帶冷意,是鐵了心不放他出府。 須臾,侍女撩開珠簾,自她身側轉出一個黛色的身影,于二人案前行禮。待李知擺手后,方才抬起頭來。 面龐皎若明月,眼底烏青便愈加惹眼,陶氏乍一瞧見就心疼地蹙了蹙眉,語氣卻是持著:“都回來兩天了,還沒好好歇息過么?” 李聿默然一瞬,見李知沒有讓他坐的意思,便只得站著回話:“母親是知曉的,孩兒那些朋友一早便送了信來,約著到鴻聚軒吃酒慶賀。大家都去了,獨孩兒一人缺席,于面子上委實難掛” 其實楚善他們的局,不去也不妨事。重要的是他已近半月不見薛翦,怎知她近來好不好? 思及此,神情漸次低落,倒真有幾分男兒輸了顏面的樣子。 恰巧陶氏對他那些朋友十分了解,一個個雖非平庸之輩,卻都是插科打諢的能手。好好的慶賀酒席,人全都去了,唯李聿不在,哪知道要如何排場他? 這么一想,確實有些于心不忍,遂在案下悄悄碰了碰李知的手,眼神委婉地朝李聿身上瞟。 李知但聞他那假模假勢的話,便知道這小子耍的什么心眼。是拿捏著陶氏嘴硬心軟,借她替自己求情呢! 李知抽回手,當他不在似地執起玉箸,狹了一塊魚rou塞進嘴里,末了又端起茶,不疾不徐開口:“我的老臉都快教你敗完了,你還在這兒好面子?” 說罷,茶蓋重重一擱,將李聿的小心思撞得無處遁形,松柏般的腰背頓時屈下半寸,仰唇道:“父親說的,孩兒當真聽不明白,不若父親提點一二?” 李聿私闖皇宮一事,陶氏并不知情,李知也沒有要告訴她的打算。畢竟這孽子做都做了,何苦再教她擔心? 于是清咳兩聲,把話說得模凌兩可,“為父提點你的還少么,你可有聽進去一回?整日態度散漫的、陽奉陰違,我看你眼里早沒我這個爹了?!?/br> 李聿聽他的語氣平緩許多,遂順著話尾兒孝親地喊了聲“爹”,忙說:“孩兒哪里敢?此次春試不就按著爹的指示,盡心對待了么。待放榜出來,孩兒的名字必定懸在前頭,絕不給李家丟臉?!?/b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