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2章 這小子在搞什么名堂?
書迷正在閱讀:家犬、逍遙小神棍、諸天從火影開始簽到、天降三寶,爹地寵妻甜如蜜、我能看見經驗值、她想腳踏兩條船【偽骨科 1v2】、表哥(骨科、出軌H)、與太傅不得不說二三事(1v1)、帝少的重生狂妻、綁定天才就變強
皇帝怒火升騰,下意識就要將水晶瓶丟出去,砸向這辱沒皇室聲名的逆子,卻也為那般天價心疼,只得以放下手中右手,猛揮長袖罵聲出口! “滾!” 一語而落,兩位皇子如蒙大赦,連忙附身后退而出,雙腿都開始發顫,待到殿門緩緩關閉,兩人對視間滿眼怒色! 無奈有萬般怒火,也不敢在此發泄,只得以擦去額頭冷汗,帶著滿心的失落和憤怒就此悄然離去。 寂靜多時的天樞殿里,皇帝陛下的怒火卻沒有這般容易消退。 帝王之怒,當伏尸百萬! 可今日之怒,卻不同于以往,皆因兩個不成器的皇子,這種難以啟齒的羞憤,使得皇帝陛下只能悶聲沉坐。 凝望著精美的水晶瓶,就好像看到了極大的恥辱,怒火升騰之際,皇帝卻也察覺到了此事的古怪。 先后兩個皇子,都去往了天香樓,都買得了罕見的水晶瓶。 太巧了...... 這件事好像不對勁。 這一切,好似被人cao控而為。 念及于此,皇帝陛下終究還是九五之尊,怒火升騰也不會為這種小事而失去理智,驚疑之際疾書字條下令于羅網,同時也向著常禮下令出聲。 “即刻去查,天香樓的水晶瓶是何人所有!” 不出半個時辰,常禮應命而歸。 “啟稟陛下,奴才已經查明,據禮部官員所說,天香樓被洛家之人包下月余,出面者為洛家的新家主洛臨風,此物應是歸于蜀州洛家之人?!?/br> 洛家......? 聽聞世家出手,皇帝陛下并未有所意外,但聽到是這個洛家,還是新任的年輕家主,就有了點在意。 洛家的新家主洛臨風...... 這個名字他有些印象,曾經羅網也呈上過情報,但最主要的原因,則是這個洛臨風和他的小兒子秦風攪合在一起,當日因竹書之事惹得各方頗有微詞。 天香樓是教坊司所屬,而教坊司又是歸于禮部。 這種官妓聚集的盈利之所,既能用來懲戒犯官女眷,也能用來規范管制,是朝堂所需的必然,皇帝陛下往日并不太在意,自然也算不上衙門,但也絕非是誰都能包下以作私用的。 洛家出面,財力和勢力倒也夠格。 聽著常禮的稟報,皇帝陛下心底卻是不由得浮現了秦風的身影。 當初,他曾放任秦風和洛家交往,就是為了借此制衡洛家,從未分離世家的力量,后來也曾聽聞洛家和秦風更為相近,倒是并沒在意。 此刻回想一切,卻是有些不妙的直覺隱隱浮現。 無論有何猜想,皇帝陛下都未顯露異態,就此揮袖屏退了常禮,靜立于殿內窗前沉思出神,對于今日之事,感到了說不出的郁悶。 靜候之際,一道黑影悄然立于大殿正中做禮。 “啟稟陛下,微臣已經查明,天香樓的拍賣由洛家一手cao辦,京中權貴多數親至,有宰相之子趙阜通等在朝官員,也有國公之子劉昌等顯貴之后,還有宋雨平、陳威年、李秀林等世家之人?!?/br> 聽到一干熟悉的名字,幾乎涉及了京都一流的權貴階層,不俗的手筆讓皇帝也緩緩回頭,望見黑影雙手掌呈紙張,冷聲下令。 “呈上來!” 黑影聞聲近前,立于窗邊恭敬雙手呈遞。 皇帝陛下一手揭過幾張紙,清清楚楚的名諱寫滿,一眼掃過,隨著翻開閱覽完一切,竟是有幾分驚異之感! 足足兩百于人! 兩百多人,竟然全是有名有姓的權貴,趙阜通這樣只出現一次的再無二者,第二次的拍賣參與人數甚至更多! 望著這份名單,皇帝陛下心底的驚疑更甚。 如此之多的權貴,幾乎涉及到了大玄的朝堂各處,而且也關乎到了各方的勢力,這些人要是集合在一起,平日里就能以謀反之舉看待! 哪怕是為了所謂的重寶,是為了連他這個當朝皇帝都驚艷的絕品奇寶,這種作為也無法被他忽視! 將名單收入龍袖,皇帝陛下的眼眸寒意浮現。 可他無論如何做想,也不明白聚集權貴賣出寶物,其中所謂究竟是何事,若說洛家破落,簡直是荒謬至極。 沉吟數息無果,皇帝將心中的猜疑冷聲問出。 “秦風可曾現身?!” 黑影做禮應答毫無遲疑。 “啟稟陛下,當日陛下有令,不可驚擾蘇府,故而未知北涼王動向,也未曾在天香樓見到北涼王身影,且天香樓盤查甚言,非權貴不能入,魚目混珠者都被揪出,故此難以判定?!?/br> 聽了這話,皇帝陛下才微微點頭,嚴正地再度下令。 “自今日起,嚴密監察天香樓,不可打草驚蛇,若有任何異動,隨時稟報!” 黑影沉聲應命,就此退出大殿消失于夜色之中。 “謹遵陛下旨意!” 待到再無人聲,皇帝陛下的眼眸恢復了清明,卻是多出了幾分慎重,眼看始皇秘寶將要現世,絕不能允許有任何動亂,也不能放過絲毫風吹草動。 若是秦風出現于天香樓,與洛家有僭越犯上之嫌,便要格殺勿論! 可這個逆子,偏偏是沒了蹤影。 就算洛家之事和他無關,如此盛會不曾出現,甚至對于這般重寶也無動于衷,連老二這般直楞的人都知孝順爭寵,難道他就從未有繼承大統之心? 自古以來有不愛江山的皇子? 荒唐! 就算是縱情享樂的廢物,也知權勢之利! 可眼下,最有才華的兒子,反倒是最為淡漠,就好像根本不在京都一般,這小子究竟在搞什么明堂? 寒夜漸深。 在目睹了兩個不成器兒子的淺薄,又得知了近來忽視的京都暗流,高高在上的皇帝對于秦風有些不解,卻也無法避免地想起這個兒子。 縱然是個逆子,卻也勝過了那兩個混賬啊。 高處不勝寒,大玄的將來卻只能繼續依靠于他這個皇帝身上,這種強盛背后的無奈,常人根本無法想象。 眼看天色漸亮。 皇帝陛下只能放下種種無奈,一如往日般洗漱更衣,身著龍袍率眾前往天玄殿接受百官朝見! 朝陽初升,百官拜見聲震響皇宮。 而在京都東城的蘇府,同樣也傳出了陣陣驚嘆和歡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