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3章 朝堂炸響北王之名
書迷正在閱讀:家犬、逍遙小神棍、諸天從火影開始簽到、天降三寶,爹地寵妻甜如蜜、我能看見經驗值、她想腳踏兩條船【偽骨科 1v2】、表哥(骨科、出軌H)、與太傅不得不說二三事(1v1)、帝少的重生狂妻、綁定天才就變強
翌日清晨。 天玄殿百官齊聚,諸位皇子位于前列,朝堂中響起各種奏稟之聲,一派熱烈之景,與往常一般威嚴無比。 百官奏稟的間隙,幾位皇子也接連出聲,刷存在感的同時,各自的功績都在言語間婉轉地陳述而出,看似和睦的氛圍里,暗斗早就已經開始。 皇帝陛下淡然落坐龍騎,靜聽著臣子們的奏稟,并不在意這份看在眼里的暗斗,比起往日更為深沉,令人捉摸不透。 一種不同尋常的細微壓抑感,在官員心中緩緩滋生,漸漸逸散在四周的空氣里。 大殿里,唯有奏稟聲和偶爾陛下的淡漠寥寥幾語。 “啟稟父皇,兒臣奉命治理河北水災,近來災情已然安定,流民皆被安置,兒臣斗膽進言,懇請朝廷撥款修葺災縣河堤,以防患于未然?!?/br> “四皇子殿下愛民如子,修葺河堤恩澤萬民,臣深以為然!” “臣附議!” “臣也附議!” “準?!?/br> ...... 幾位皇子接連進言,皆有官員出列附和,一片熱鬧的奏稟之中,暗斗早就已經開始。 相比之下,皇帝今日表現得有些淡漠。 無論是何奏議,都沒有讓皇帝陛下過于在意,甚至連多余的贊賞之詞也沒有說出口,看得皇子和一干大臣們心中疑惑。 一種淡淡的失落和驚疑,很快就將皇子和部分官員賣力的表現壓了下去,滿心的熱情和期待,全都被涼水澆透。 更出奇的是,今日的南帥蕭任,以及宰相趙文璟,似乎也低調了不少,好像有什么不為人知的秘密,與皇帝陛下保持著一致的默契。 眾官員頷首恭敬立于大殿,心中驚疑間,也被這古怪的氣氛所擾,不敢擅自再出聲附和,變得謹慎無比。 在這種氛圍中,即便是六位皇子,也意識到了不同尋常,精心準備好的奏議,都在悄無聲息間壓在了心頭。 很多事過猶不及,博得圣心更是如此。 眼見父皇垂眸淡漠,并不在意他們盡力的表現,其中幾位躍躍欲試的皇子感到了失落,就好像等候夸獎的孩童般心頭落寞,同時心中也打起了精神,悄聲望向了人人都想爭取的太傅姜太淵。 可無論幾位皇子如何窺視,都難以從這位大宗師的神色里看出絲毫端倪,即便心頭崇敬欣賞,也好像全無辦法拉攏。 這位大宗師,身份非凡,背后的能量不亞于世家,對于將來極為關鍵。 日后,還是得多下功夫才是啊。 壓抑之間,朝堂的時辰過得漫長無比,總歸還是到了快要結束的時候。 “有事秉奏,無事退朝~” 聽聞著掌印太監常禮悠長的柔聲,皇子和百官們心里輕舒了一口氣,渾身的壓力也輕了幾分,哪怕今日很是古怪,也終于要結束了。 就在這種時候。 皇帝陛下卻是輕輕擺手,常禮躬身應命,在百官驚疑的目光中,從殿門外喚來了一干宮仆,人人手中掌有托盤,躬身靜候,立于文武群臣隊列之側。 托盤中放著白如雪的細粉,說不出的細膩和精致,看得百官們一臉疑惑。 不等幾位大臣做禮出聲,大監常禮經由陛下點頭示意,柔聲之言響起于大殿之中,瞬間震動滿朝文武! “北王秦風敬獻新鹽秘方,以此方制鹽,所得新鹽物美價廉隨處可得,以解天下百姓用鹽之苦,功在社稷恩澤萬代,自今日起,贈封涼州六縣之地,恩賜親王之爵,念起年幼無力治國,特許親王府不設文武相之位,不許調動駐軍之令?!?/br> “涼州刺史薛青云推行新鹽有功,賜玉帶賞萬金!” “涼州都督張之棟,賜玉帶賞萬金!” “涼州鹽運使胡維宣,推行新鹽有功,為官清廉正直,擢升塞北巡鹽御史!” “太傅姜太淵推行新鹽有功,賜玉帶賞萬金!” “錦衣龍騎衛隊長童剛,擢升禁軍右衛中郎將!” ...... 柔聲之言響徹了大殿,百官驚得眼眸呆滯。 沒有任何風聲傳出,也沒有多余的預兆,以北王為首,眾多官員得到了恩賜,皆因新鹽之功! 除了宋雨亭等少數人還能靜立當場,幾乎所有官員都驚得眼眸顫動,難以置信地望向了陛下,隨后才看向了身旁宮仆托盤中的雪色新鹽,石化般僵立原地,震撼難以言表! 眼中所見的新鹽,實乃聞所未聞! 耳中所聽的封賜,更是當朝從未所聽! 沒人能想到,沉寂多時的北王殿下,再度名響朝堂,竟然會是以這種絕塵之姿,徹底地鎮住了所有的官員! 親王...... 一個不得勢的皇子,突然之間就搖身一變成為了大玄唯一的親王! 即便沒有完整的權利,可那尊貴無比的身份,以及親王爵位帶來的巨大權利,已然不是皇子能夠相望。 七皇子..... 不對,是北王。 北王殿下,竟然就毫無預兆間,就得到了神物相助,碾壓了其余皇子,成為了真真正正的王爺! 大殿瞬間被巨大的震撼所包圍,百官驚得瞠目結舌。 官員前列。 諸位皇子同樣心中震動,甚至于比起百官還有幾分切身的刺痛感,心頭的震撼和驚訝,生平從未有過! 即便是經由掌印太監言傳,還未落實成為圣旨,這份難以想象的殊榮之爵,已然讓其中幾人嫉恨得心頭冰涼! 在這種難以置信的突然局面下,竟是沒一人反應過來,滿朝文武都驚得心潮動蕩,根本不知如何應對。 能步入天玄殿的,都是官場混跡到了頂峰的存在,自然知道這種節骨眼的話語意味著什么,擅自的表態,極有可能造成難以承受的后果。 此刻,眾官是不敢出聲,也不敢不出聲! 泰山壓頂般的艱難局面,壓得百官心神震蕩,卻是無一人敢出列站隊,甚至無一人敢于出聲! 靜。 靜得落針可聞! 而這份無比壓抑的寂靜,僅僅持續了不到幾息的光景。 姜太淵先行出列,朗聲拜謝皇恩! “臣,謝陛下隆恩!” 宰相趙文璟嚴肅出列,嚴正做禮附聲! “陛下圣明!” 甚至于,連南帥蕭任也沉聲抱拳出列! “陛下圣明!” 嘶?。。。。?! 這驚人一幕,直接嚇得所有官員瞠目結舌,就連幾位皇子,也是看得緊握雙拳! 當朝三大巨頭,竟在如此時刻表態,這豈不是說,文武之首和文道宗師,全都支持北王殿下??? 恐怖的畫面頓時驚呆了百官,接連之言如晴天霹靂般炸響腦海! 大勢所趨,即便如何震動和艱難,再無人敢有所猶豫,帶著滿心的震撼和驚疑,百官齊齊做禮,聲震朝堂! “陛下圣明!” 山呼海嘯中,其中幾位皇子的臉色難看到了極點,也不得不躬身做禮附和,緊咬著后槽牙,心頭被親王二字占滿! “父皇圣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