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5章 文道之門竟在眼前!
書迷正在閱讀:家犬、逍遙小神棍、諸天從火影開始簽到、天降三寶,爹地寵妻甜如蜜、我能看見經驗值、她想腳踏兩條船【偽骨科 1v2】、表哥(骨科、出軌H)、與太傅不得不說二三事(1v1)、帝少的重生狂妻、綁定天才就變強
清晨的長街透著絲絲涼風,往來的百姓和挑夫身影不斷。 眼看就是中秋佳節,天氣也越來越冷,鄴城的百姓卻是一如往常的忙碌不斷,有清早就在田間勞作的農夫,也有忙活于鹽酒買賣的勞力,還有諸多陌生的面孔,從四面八方而來,投入到了火熱的生意中,不論挑夫走卒,還是富庶商賈,幾乎隨處可見。 即便秋風漸涼,人們的熱情絲毫未減,經常能聽到街上響起的問候寒暄聲,充滿了歡喜和干勁,鄴城的日子越來越好,幾乎家家戶戶都對未來充滿了期盼,連外人的投商者都被其感染,行進的步伐里輕快無比。 車水馬龍,一片熙攘。 在一片歡喜振奮中,自東城門而入的中年書生孫文臺顯得格格不入,不僅是因為他那身素凈的儒雅青衫極為顯眼,還和他失魂落魄的沉悶步伐分不開干系。 相比于尋常人的精神抖擻,這個書生從內到外都很特別,一群泥腿子中間冒出個俊秀文人,總歸是無法讓人忽視的。 可眾人哪里知曉,孫文臺重回故鄉,心里卻是苦悶萬般,秋闈落榜的酸楚,不斷醞釀在心間,即便是和熟悉的鄉親打著招呼,也讓這個文人難以釋懷,甚至有些尷尬,全無了往日文人的驕傲。 “哎呀,孫秀才回來了啊,在涼州城求學可還好?” “尚可......” “嘖嘖嘖,你瞧瞧人家讀書人,就是不一樣啊,將來肯定能做大官哩!” “劉兄謬贊了......” “將來孫秀才成了大官,要是能留在咱們鄴城就好了,追隨著北王殿下,將來必定能光宗耀祖,真是幾輩子都羨慕不來的福分??!” “額......諸位有禮,小生離家已久,先行別過?!?/br> ...... 路過的鄉親聊得正投機,突然見到孫秀才落寞辭別,心生詫異也是不敢多問,只得一臉茫然地就此別過,眼望著這位鄴城的文人進城。 他們哪里知道,自己好心的贊譽和羨慕,在此刻聽在孫秀才耳中,只會令他感到羞愧,并無一絲一毫的欣喜。 少小離家求學,歷經數次赴考,今年再度落榜,這里面的酸楚,絕非他人能夠理解,孫秀才自問聰慧不輸于人,卻因年少時的困頓,鄴城也很是破落,他的文道之路極為艱難,只能遠走他鄉努力求學,拼盡了一身的本事才走到秀才的地步,已經是鄴城幾十年不出的人才。 但好像,也只能止步于此了...... 若是他能自幼步入文道,拜入一位先生門下,熟讀經典飽學大作,未必不能掛榜榮歸,甚至是在明年春日,前往京都,與天下學子一爭高低,博取功名報效朝堂。 三年的努力,再度化為了飛灰,令孫文臺失魂落魄,不敢和鄉親們多言,滿腹的憋屈和無奈,只能悄聲咽下腹中,低頭前行心如刀刺。 即便,身旁有不少人激動出言,甚至連一些婦孺都快步走過,始終都沒讓這位落寞的文人抬頭相望。 “鄉親們!縣衙有榜文貼出來了!” “又有榜文?!一定是有什么大事發生了,咱們趕緊去瞅瞅!” “死鬼!你連大字都不識一個,看什么榜文,莫不是又要借機跑出去,丟下這些活計去廝混?!” “哎呀,你胡說什么??!老子不認識字,難道全鄴城還沒個認字的了?縣衙貼出榜文,一定有什么事,萬一又是殿下恩澤鄴城,像種高粱那樣的美事白白錯過,豈不可惜!” “啊這......夫君說得是,是奴家不對......” “嗨,說這些干什么,趕緊去看看吧!指不定多少人都已經到了跟前,遲了就后悔莫及??!” “哈哈哈,這兩口子倒是好福分,靠著殿下的恩澤,竟然比起曾經恩愛了不少!” “哈哈哈......” ...... 一片歡喜中,四周的百姓都向著城中的縣衙而去,男女老幼皆是面帶希冀,說不出的激動和期待。 不過短短半年,北王殿下的聲名和威望就到了如此地步,就連曾有聽聞的孫文臺都有些呆滯,眼望著人潮用過身旁,這才注意到了商鋪林立的長街,繁華得有些陌生,只能依稀見到記憶里的影子。 真是天翻地覆的變化啊。 可無論眾人如何激動,無論鄴城變成何等模樣,他只是心中欣慰,都已經難以去在意,感慨一撇,就落寞低頭而行,仕途無望,尋常百姓的恩澤也和他無關。 這一生,終究是充滿了不甘。 百姓們早就一窩蜂般地先前涌去,幾乎無人在意這個書生,激動前行間笑談不斷,眨眼就來到了縣衙門前。 墻上的榜文大字清楚,四周的衙役神色嚴肅,父老鄉親們瞅得一臉激動,轉眼就有近千人的場面很是熱鬧。 可直勾勾瞅了老半天,很多人都看得一臉懵逼,只是滿眼期待地傻笑,根本不知道究竟發生了何事,身為最普通的平民,能有人認幾個字就不得了了,連在一起已然超出了學識的范圍。 “奉......下......令,什么什么文什么什么......” 偶爾響起艱難地認讀聲,聽得人都是一臉懵逼。 大眼瞪小眼了半天,才有前列的幾個漢子向著衙役拱手賠笑請教起來。 “幾位官爺,勞駕一問,這榜文上說得都是什么事啊......?” 出聲的漢子很是普通,一身布衣草鞋,羞紅的面容里有些窘迫,去也難掩眼里的期待和好奇,身旁烏壓壓的人群同樣如此。 或許連他們都沒意識到,曾經敬畏遠離的官府榜文,在幾個月的時間里,就變得讓人感到親切和激動,那份敬畏仍在,卻是多出了不少的感恩之情和期待。 隨著問話聲響起,哪怕百姓們一臉激動,也是馬上安靜下來,注目而去的眼眸里滿是期盼和好奇,笑意掛滿了所有人的面容。 面對鄉親們熱烈又尷尬的注視,衙役們也是看得臉露親近,領頭的中年漢子抱拳笑答出聲。 “老哥客氣了,這榜文是殿下發出的,大概是說咱們鄴城以后就有縣學了,只要想讀書識字的人,都能進學堂,無論出身和年紀!” “最重要的是,咱們鄴城的學堂,幾乎不用交錢!” 這話一出,滿場的百姓都呆在了原地,一臉的笑意竟是瞬間僵在了臉上,難以言表的震動從面容里突然驚現! 甚至于,就連毫不關心的孫文臺路過之時,也被這朗聲之言震動渾身一顫,猛然抬頭注目,望向黑壓壓的人群,眼眸為之發顫。 耳畔回想著激動的話語,連他死水般的心境,也在瞬間開始波瀾起伏。 鄴城要有縣學了,甚至還不用交學資?普天之下,從未聽過有如此好事,心心念念的數年的文道,竟然就在眼前? 這怎么可能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