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9章 教育為本,殿下說得好??!
書迷正在閱讀:家犬、逍遙小神棍、諸天從火影開始簽到、天降三寶,爹地寵妻甜如蜜、我能看見經驗值、她想腳踏兩條船【偽骨科 1v2】、表哥(骨科、出軌H)、與太傅不得不說二三事(1v1)、帝少的重生狂妻、綁定天才就變強
盡忠職守。 方誠實在是個做實事的好官,盡忠職守四個字再也貼切不過了。 尋常人若是有了大功,被藩王重賞厚賜,肯定立刻就是一頓馬屁cao作,吹得彩虹屁漫天,恨不得將堯舜禹湯三皇五帝全都排出來,狠狠地吹一波才肯罷休。 方誠倒是好,在這種大為歡喜的節骨眼上,竟是問出了這種難題,等同于在振奮的心間猛澆一盆冷水,可謂是幾乎不看眼色行事,官場情商堪憂啊。 可恰恰就是如此,秦風深知做事需要這種務實的人才,就算拍馬屁聽起來舒坦,也知道干實事的人更是眼下急需的,方才愈發欣賞這個老學究。 方誠敢于在這種時候說出真話,將心里的擔憂道來,說明他一直將推行文道的事放在心上,時刻看作己任,而不是隨隨便便的應付差事。 這樣的人,才是忠直的棟梁啊。 或許正是這份正直,甚至有些不知變通,才讓方誠多年仕途不順,與曾經的瘋王一起流落到了鄴城,如今看來,倒是一樁美事了。 輕笑注目,秦風的眼里愈發欣賞,滿意地微微點頭。 靜候了幾息。 看著兩人一問一笑,王勛卻是心里一驚,暗道恩師實在太頑固,哪怕知曉殿下心胸寬廣,也不免心里一沉。 正欲出言為恩師開脫,卻是聽聞殿下的贊賞之言再度響起。 “方王傅,你能如此為鄴城著想,本王心中甚為安慰,也證明了本王沒有看錯人?!?/br> 此言一出。 縱然是方誠這樣歷盡滄桑的文官,也覺得心中動容,猶如朝陽初升春雪消融,哽咽做禮道謝。 “下官惶恐,殿下過譽了......” 多少年來,除了當年在天玄殿欽點學名,他從未遇見過有人贊賞出聲,哪怕為公盡心盡力,也總是被人誤解和嫌隙。 此刻聽聞殿下之言,只恨相逢太晚! 見到恩師如此真情流露,做禮的身子深深而拜,知曉性情的王勛也是喉間哽咽,為親眼目睹這一切而感到欣喜,也為有幸遇到殿下而覺得慶幸! 師生之情和君臣之禮瞬間交融,王勛好像明悟了很多事,也終于知道了何為真正的官場模樣,將曾經聽聞的諸多虛禮摒棄一旁。 抱拳做禮,目露崇敬地替恩師問詢出聲,眼中干勁十足! “殿下,縣學修建定要耗費些許銀錢,王府如今富庶不假,勞民傷財修建縣學卻也難免被人誤會非議,屬下愿意不要任何賞賜,全都用來修建縣學,若是不夠,愿意與眾位弟兄商議,再行籌措!” “要是這樣,那些外縣的酸文人和官員肯定就不能再說什么了!” 正在心頭動容做禮的方誠聞聲驚起,見到曾經的憨憨學生竟有如此大義,也是驚得不輕,暗道定是在殿下身邊受到感染,榆木腦袋開竅了! 為人師者,見學生脫胎換骨,可謂生平大喜之事! 當即也豪情涌上心頭,眼里一狠,方誠好似不像個文人,竟將珍視無比的賞賜也婉言拒絕! “啟稟殿下,下官愿以微博之力相助縣學!” 師徒二人接連動情做禮,眼中堅定無比,若有旁人在場,也會為這份忠義所動,忍不住拍手高贊! 秦風與他們共患難而來,又經歷諸多波折,好不容易才有了鄴城的如今安穩局面,自然心中的感觸更深。 一位仕途落寞的老學究,一位孤苦伶仃的青年駐軍,曾幾何時,兩人都是無依無靠,幾乎憑著良心在為鄴城百姓盡力。 說難聽點,這兩位當日的處境不必他好,甚至連一件像樣的衣服都沒有,短短數月再歷榮耀富貴,換做常人絕不愿放棄,他們卻是能為了鄴城不計個人榮辱。 如此心胸和覺悟,又有多少人能夠做到呢? 至少,在秦風的印象里,所謂的當朝文武重臣罕有人能比,前世那些利字當頭的同事更是不配與之相比。 古風猶在,何忍負之! 望著兩人真摯無比的堅定做禮,秦風大笑出聲,沉聲將他們的任性當場拒絕! “哈哈哈哈!” “方王傅,王勛,無需如此。你們二人忠心可鑒,為了鄴城甘愿付出所有,本王又豈能令你們寒心,令追隨的工匠和軍士們心頭憋屈?!” “兩位還請起身,此事無需再議,此乃軍令!” 聽聞肅穆之聲,師徒二人目露掙扎,卻也知曉殿下說一不二,只得緩緩起身,尤其是軍人出聲的王勛,就算有萬般不解,終究只能壓在了心頭。 老學究方誠卻是執拗的利害,仍然目露疑慮地注目而望,斟酌之下還是再次勸解出聲,不愿殿下因公義而失了風評。 “殿下......此事還請三思,鄴城窮困久矣,文道何其遠兮,庸碌文人豈能知曉這般遠望,此刻勞民傷財,若是傳揚四方,必被口誅筆伐??!” 見到方誠雙眼泛紅,語氣真摯無比,秦風心有所感地微微點頭,臉上卻是浮現了笑意。 “方王傅無需多慮,本王何時說過要再建縣學府邸,眼下鄴城不就有現成的么?!?/br> 聞聲,師徒二人目露疑惑,對視間仍然一頭霧水。 秦風卻是已經落筆而書,寫下了北王諭令! 只見筆下字跡清清楚楚,查抄宋氏舊宅作為縣學之語尤為醒目,當場驚得師徒二人臉色大變,就連向來沉穩的方誠,也在此刻呆若木雞! “這......!” “殿下,使不得,使不得??!宋氏宅邸華貴非凡,若是充當縣學所用,實在太過奢侈,將來賞賜給有功之臣,更為適宜??!” 秦風絲毫不為所動,瀟灑的字跡筆走龍蛇,經由北王大印一落,喻令已然成實,在鄴城就如陛下圣旨,不容任何辯駁! “教化民眾,孕育英才,此為千秋萬代之本,區區一座宅邸,有何使不得,我鄴城縣學定要名揚四方,凡入學士子,需當身懷傲氣,時刻銘記報效家國!” “傳此令,今后就以宋氏舊宅為縣學,激勵學子苦讀向上,此事無需再議!” ...... 教育為本,殿下這話實在是說得太好了! 怔怔地接過殿下親筆諭令,方誠心中波瀾動蕩,激動的神色涌現面容,萬般感慨于瞬間爆發,熱淚滾落面頰,當即深深一拜! “下官謹慎殿下之令,殿下恩德,必將名流千古,為鄴城世代學子傳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