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版圖擴大,紫星再現!
書迷正在閱讀:家犬、逍遙小神棍、諸天從火影開始簽到、天降三寶,爹地寵妻甜如蜜、我能看見經驗值、她想腳踏兩條船【偽骨科 1v2】、表哥(骨科、出軌H)、與太傅不得不說二三事(1v1)、帝少的重生狂妻、綁定天才就變強
秦風的腦海中再現金色浮圖,北王府在其中猶如光點,繪圖比起先前宏大了數倍,也更為負載,街道樓臺,城門圍墻,鄴城所有的景象都生動地描繪其中。 與之相對,左角的金色銘文再次發生了變化。 鄴城。 一千三百畝。 六千五百四十三人。 九萬八千九百六十兩。 秦風看得心中微熱,逐漸明白了繪圖的些許原理,這圖似乎預示著他所轄制的領地大小,其中的標識正是各種關鍵指標,包括人口、土地面積等等。 依圖來看,他如今就是真正的鄴城之主,整個繪圖都已經完全點亮。 欣喜之余。 又有兩道金芒于圖中浮現,融入了秦風的腦海,新的記憶再度出現,又是兩種全新的技術,給予了秦風不小的鼓舞和信心。 短暫的欣喜藏于心底,回神環視著道路兩旁,只見男女老少面帶崇敬恭立,激動的神色里滿含崇敬,歡呼聲一浪高過一浪。 “殿下英武!殿下英武!” “打贏了!咱們以后再也不用怕蠻夷侵擾了!” “這都是托了殿下的福啊,要不是殿下和諸位將士拼殺,誰能把那些畜生斬于馬下,殿下真是神人!” “爹!您的在天之靈可以安息了!” “誰說不是啊,殿下這般俊朗,又武藝超凡,真就是天神下凡來保佑我們鄴城的!” “狗日的蠻夷也有今天,真痛快!” “殿下英武!” ...... 激動不已的高呼不絕于耳,百姓們性情淳樸,只能用最真摯直接的話語表達心中所想,更令人感到親切和真實。 策馬慢步前行。 緊隨著北王殿下,許朝元和王勛感到了無比的榮耀,曾經的屈辱洗刷殆盡,連百姓們的眼中都有了光芒,讓他們感到無比的欣慰和振奮。 身為軍士,當以保家衛國為己任,今日,他們做到了,他們戰勝了不可一世的蠻夷鐵騎,小小的勝利給予了每個人心頭莫大的期望! 不自覺地,每個人疲憊的身軀又有了難以言喻的力量,步伐愈發地堅定和沉穩,緊隨殿下而去。 直到北王府之前。 聞詢急切趕來的縣令大人薛松濤上前做禮,望見眾人滿身血污,眼中更露崇敬。 “參見殿下!” “殿下英武,一戰而安鄴城方圓,下官不通武藝,未能上陣殺敵,親眼目睹殿下風采,實乃一大撼事?!?/br> 秦風翻身下馬,對于場面話并未過于在意,輕聲問詢起城內的狀況。 “百姓可曾有過慌亂,是否有投機之徒趁亂作歹?” 薛松濤被問得心中嘆服。 這位殿下實在是心思縝密,戰后立即就能想到城中會發生何事,以往蠻夷來襲,都是由他這個縣令安撫民眾,監管城中動向以防有變,僅是如此,就讓他忙得焦頭爛額,何況殿下經歷血戰,竟還有精力顧及到這種細微之事,所問俱是關鍵之處。 如此放眼全局的洞察力,實在令人敬佩。 再度做禮,薛松濤如實地通報了一切狀況。 “稟殿下,城中百姓略有慌亂,所幸并無動亂發生,聽聞殿下得勝而歸,人人歡喜不已......” 說著,薛大人的眼里卻是閃過一抹尷尬。 “唯有......唯有首富錢大海與諸多家眷不知所蹤,據民眾所言,似乎是從北山而逃,不知去向?!?/br> 也不是薛松濤太過謹慎,實在是這事有些難以啟齒,大敵當前的緊要關頭,好不容易得勝歸來,城中首富卻獨自潛逃,擺明了對鄴城毫無信心,對北王殿下滿腹質疑。 如此之事,在大庭廣眾下道來,實在是顏面無光,他這個父母官也得落個治民無方的風評。 可薛松濤哪里知曉,自從當日王府初見,秦風早已將錢大??吹猛笍?,那位首富就差臉上寫著明哲保身四個大字,危急關頭逃亡,再也正常不過。 這種人,根本不會被秦風看在眼里。 就在秦風準備隨口下令之時,王勛卻是踏步湊近了幾步,似乎被這種臨陣脫逃的事氣得不輕,眼里都有些冷意,沉聲抱拳做禮。 “殿下,那錢大海自視甚高嗜錢如命,絲毫不將百姓安危放在眼里,先前還曾動搖軍心,此人罪不可??!” 秦風聞聲回首,見到王勛一臉嚴肅,再度看向了許朝元。 “許將軍,可有此事?” 許朝元也抱拳應聲道:“稟殿下,確有此事!” 無需再多言語,身后滿是血跡的軍士早已滿目怒火,連圍觀百姓都聽得滿臉火氣,秦風自然看在眼里,當即沉聲下令。 “薛縣令,即刻派人將錢府抄查,查明錢大海的去向!” 這聲軍令,立刻引得百姓們拍手稱快,保守首富壓迫欺辱的眾多平民連連叫好,愈發嘆服與殿下的英明。 這位殿下,瘋癥康復或有上蒼庇佑,眼下又得民心擁護,又打敗了來犯蠻夷,如此才華超絕之人,絕不可能永遠做一個邊塞流王,將來不可限量啊...... 薛松濤連忙應命,一臉感慨地率人離去。 王府門前一片歡騰。 秦風環視眾人,眼下軍機政務已了,來敵盡數誅殺,城中事務也算處理妥當,唯有慶功以振民心。 當即朗聲下令,響徹門前長街。 “傳本王令,今日鄴城大慶,但凡守城之人,無論軍士百姓,皆有獎賞,上陣殺敵者,以功論賞,王府設宴,不醉不歸!” 此言一出,歡呼聲直上云霄,軍士們激動不已,百姓們壓抑已久的各種情緒也在此刻盡情釋放,謝恩聲久久難平。 后世有記:四月十三,鄴城大勝,百姓彈冠相慶,燈火徹夜不息。 ...... 京師。 摘星樓。 九層高樓平地而起,經皇命耗費三年而成,立于皇城之外,雖難比皇城巍峨,也可一覽京都,夜色盡收眼底,唯有星辰凌于當空,看似觸手可及又遙有萬丈。 縱是深夜,頂層依然有燭火搖曳,室內熏香怡人。 高雅的環境之中處處透露著神秘色彩,星圖紋飾隨處可見,一桌一椅皆是名貴木材,看似平平無奇,實則價值連城。 作為欽天監觀星之用,摘星樓承擔著為皇家觀測天道的重大使命,所用所得皆是絕品,莫說平民終生難見,就連尋常權貴也未聽聞。 屏風之后。 正有兩人輕聲言談,沉穩的聲音里透露著驚人的訊息。 “殿下,下官觀測到今夜北方有紫星閃動,紫星昭示帝王之相,若能遇左輔、右弼、文昌、文曲,他日或會登臨紫薇,踏入至尊之位?!?/br> “自數年前,唯有七顆紫星出現而已,北方地處荒涼,突現紫星絕無可能。不出意料......此星應與北王有關?!?/br> 娓娓道來之下,一道平和之音輕笑響起。 “噢?” “如此說來,那個不成器的七弟果然康復了?今日也曾聽聞,老七誅殺宋家之人,原以為是謠傳,沒想到竟是真事?!?/br> “呵呵,也罷,明日朝堂之上,就向宋家送個順水人情?!?/br> 簡短幾言,雅室再度沉寂,除去陣陣醉人熏香,還有一種陰冷的隱晦殺意彌漫在空氣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