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須揮霍百億財產我太難了 第64節
書迷正在閱讀:我在修羅場里搞事業[重生]、聽說,你想跟我同居、我是弱受,我裝的[穿書]、揚湯止沸(現代NP)、上岸(NPH)、我打造了盛世王朝、家犬、逍遙小神棍、諸天從火影開始簽到、天降三寶,爹地寵妻甜如蜜
主要是祁云時平時都是笑著的,小太陽一樣。 偶爾這樣傷感起來,諸麗茵的心都要碎了。 她哪里看不出季裕是在拿祈家的奶奶來做文章。 雖然季裕從未當著她的面表現過對認回阿時的不滿,但自己養大的孩子,諸麗茵哪里不知道他的小情緒。 而為了照看季裕的情緒,這一段時間她跟季振哲也做了相當大的努力去滿足季裕的需求,就是為了給他時間接納這件事,希望他可以自己想開看開。 但如今看來,事情似乎并沒有向自己希望的方向發展…… 她都不知道,阿裕什么時候學會撒謊了。 所有人都撤出休息廳,逐漸往外頭的飯廳轉移。 只有季裕還站在原地,尷尬得恨不得鉆進地縫里。 人走得差不多的時候,他二叔過來安慰他:“別想那么多,這點小事兒你爸媽也不會沖你發難,過兩天誰還記得?你現在最重要的是振作起來,別被那個祁云時給比下去!” “二叔,我……”沒人的地方,季裕眼眶都有些發紅。 他從未受過這樣的當眾屈辱。 尤其還是在他最想討好的家人面前! 他二叔拍了拍他的肩:“振作起來!對了,你不是在北歐給老爺子拍了幅畫嗎?等會兒吃飯的時候記得拿出來。你那么辛苦才找到的那幅畫,可見你的孝心!拿出來送給你爺爺,他一定很高興!” 季裕深吸口氣,覺得他二叔說的是對的,他不能因為這點小事就氣餒了,就這么被祁云時給比下去了。 季家人多,但好在別墅的空間也夠用。 季家還保持著傳統的圓桌用餐的習慣,只是一張桌子再大也坐不下這么多人,便只能在偌大的客廳里擺了兩張桌子。 用餐期間一家人其樂融融,為了歡迎祁云時回歸家族,不少人還為他準備了禮物。 等到晚飯進行的差不多的時候,這些人便紛紛來到祁云時面前送出自己的禮物和祝福。 這是祁云時之前沒有想過的。 比如說他兼營馬場的姑姑送給他一匹小馬駒。 雖然今天馬沒有被牽過來,但從那些交到祁云時手里的證書和血統介紹中便知道了,那是一匹血統十分高貴的世界級名馬,是有錢人想弄都不一定能弄來的,價位完全不低于一輛寶馬車。 再比如說那個嗓門很大的二叔,出手不僅豪橫而且直白——直接送給了他500g的金條,說是某某銀行當年發行的紀念款,讓他留著做紀念…… 祁云時:“……” 祁云時捧著那一斤重的金條,只覺得這東西不沉,但又有點沉…… 他不禁看向了他mama。 諸麗茵:“叔叔和姑姑送你的,拿著吧?!?/br> 祁云時便嘴甜地道了謝。 之后他又從三姑六婆那里收到了無數的禮物。 ……不去衡量價值,單純從件數上來說,就多得祁云時都受寵若驚了。 不知道是不是物極必反……祁云時想起小時候每逢過年,其他小伙伴都能或多或少拿到一些壓歲錢,只有他沒有?;蛘吆苌儆羞^。 之后稍稍長大了就都是他在賺錢補貼家里……倒是再沒有想過逢年過節、或者過生日的時候應該收禮物的問題。 可是今天也只是普普通通的一天,他隨便參加了一個家族聚會,就收到了這么多禮物、關懷和鼓勵…… 還在不斷有人給他送禮物、送祝福,祁云時的眼睛忽然又有點濕潤了。 他偷偷抹了抹眼角,這個動作打動了不少桌上的長輩——季家的人,包括祁云時的父母在內,很多都是勤勞務實、也吃了很多苦才走到今天的。 他們寧愿自己吃苦也不想后輩吃苦。所以只要想想祁云時這些年遭的罪,都不禁泛起心疼。 但有人理解,有人卻也不理解——另一批心腸硬、沒什么同理心的人看見祁云時抹眼淚,卻只是覺得: “到底是沒見過世面的孩子,瞧瞧,這就激動哭了?!?/br> “也正常,老二送的那斤金條市場價就得二十萬吧……他要是不被認回季家,能見過這么多錢?” “那你可別這么說,都成了季家少爺了,還在乎這仨瓜倆棗?要我說老二送禮物是最不用心的,哪有直接給人孩子送金條的,誰差他這點錢了?……” “噓,小點聲。再不用心那也是人家叔侄倆的事,咱們可管不著。反正我呀,我就送了一萬塊的東西,再多的我們家也拿不出來……” “這孩子,嘖嘖,挺好的孩子,就是流落在外那么多年,可惜了。估計以后不是跟不上季家的檔次開始自卑,就是突然暴富開始墮落揮霍了,咱們成年人都承受不了一夜暴富的誘惑,他啊……嘖嘖嘖,可惜可惜?!?/br> 這時候,一位親戚送給了祁云時一副畫作。 那位親戚本身就是一名畫家,早年時也是窮困潦倒,是后來受到季家夫婦的贊助開了自己的畫展才開始聲名大作的。 這幾年下來,他的畫現在隨便出手也可以賣到50萬以上。 而為了慶祝祁云時回歸,這位親戚便特意創作了一幅表現著團圓和闔家歡樂的油畫,專門帶來送給祁云時。 “大表哥真是有心了,阿時快謝謝你表叔?!敝T麗茵站起來,跟祁云時一起接過那幅已經裝裱好的油畫,先是給上首的老爺子看了一眼,隨后才交給傭人,去展示給其他家人看。 祁云時說:“謝謝表叔?!?/br> “看見畫我就想起來了?!倍逋蝗徽境鰜?、cao著大嗓門說:“阿裕,你不是在北歐拍下幅畫嗎?趕緊拿出來讓你表叔看看!” “好的,二叔?!奔驹Uf著,就讓傭人把畫搬出來,并順便解釋:“這幅畫雖然是北歐人畫的,但卻是以油畫的手法畫的咱們老祖宗的山水畫。我知道爺爺最喜歡的就是國粹,也希望咱們的文化能享譽世界,所以這次在歐洲找了很久,還算運氣不錯,讓我給找到了。這幅畫就送給爺爺作為紀念了?!?/br> 他這樣說完,那幅畫便也被抬了上來,跟著一起被展覽。 親戚們都贊不絕口:“阿裕真是個孝順孩子,知道他爺爺喜歡什么?!?/br> “不僅孝順,還有品位!阿裕雖然自己不畫畫,但是藝術修養卻很高!真是沒白培養!” “是啊不愧是從小就上的私立貴族學校,接受的是精英教育,阿裕什么不會?……反正我是不知道誰誰誰在國外宣傳著咱們的文化的,還是要多跟阿裕學習才是?!?/br> 有人這樣議論,便有人又不禁望向跟季裕交換了人生的祁云時。 剛剛覺得他可憐、可惜了的人再度紛紛搖頭。 有人對他產生憐憫,有人則繼續看戲。 季裕很享受別人這樣的夸贊,更何況他剛剛也受到了他爺爺的表揚。 吃飯前的不愉快終于散去了一些。 就在這時,他們的姑姑倒是突然想到了什么,笑道:“說到油畫,我聽說最近你們圈里發生了一件趣事。就是一位任性的買家以一幅畫的名義捐出去30萬,給山區的孩子買畫筆。那幅原本汲汲無名的畫也因為這件事受到了社會上的很大關注,之后就引起了很多專家的注意,今天下午我看消息,說是已經被鑒定了,那畫無論是從畫功還是思想意境上來說都是巧奪天工之作,現在也不過兩天而已吧,那幅畫的價格就被炒起來了?!?/br> 祁云時:“……” 其他人都當成個故事來聽,興致勃勃的。 只有祁云時下意識地抖了一下。 因為這個故事的前半段兒,聽著怎么這么耳熟。 他好像就是那位任性買家呢…… 聽到這里,祁云時不禁往季勉的方向看了眼。 ……顧瑜行在美術館里暈倒了,他著急把人送去醫院,之后就沒有管過這件事了。除了親自轉賬支付了買畫錢和捐款的錢,其他的事兒都是他大哥幫他辦的。 包括那幅畫,季勉問他打算把畫放在哪里,他便干脆將那幅畫送給了他大哥…… 不過價格這么快就被炒起來了嗎? 祁云時剛想問他姑姑那幅畫現在的情況。 他的那位畫家表叔便已經說道:“你說的事我也聽說了,就發生在b市,這兩天的確傳得沸沸揚揚。那幅畫在網上流傳的照片我也看了,的確很有思想。雖然那幅畫售出時只賣了三萬多,但我可以預言,那幅畫沒兩年市值就會超過一百萬,以后更是不好說?!?/br> 姑姑:“是啊,我聽說現在就有人花一百萬在收了。還有人戲稱那幅畫為‘貧民窟里的百萬名畫’!就是不知道那幅畫到底被誰買去了,這么有眼光?!?/br> 現在什么都聽不進去,滿腦子都是一百萬的祁云時:“?……???” 他們這邊講故事講得熱鬧,其余人也都豎著耳朵聽,整個客廳都很安靜。 而這時,眾人就聽見季勉道:“你們說的那幅畫我知道?!?/br> 他本來氣場就足,又作為季家的長子嫡孫、下一代的準接班人,只要他一開口說話,眾人更是連溜號兒都不敢。 季勉的話成功引起了眾人的注意,就連季裕也笑著將目光放在他大哥身上,等著聽他說下去。 他們的姑姑更是興趣盎然地追問:“哦?阿勉什么時候也關注藝術方面的事情了么?我記得你以前可不喜歡這些?!?/br> 季勉:“因為那幅畫現在就在我手上?!?/br> “什么?”姑姑:“那你還不把那畫拿出來給我們瞧瞧?想不到我們阿勉這么有實力,這么快就拿到那幅畫了……” 不僅他們的姑姑有這個感覺,其他人也表示不可思議。 季裕更是熱絡地表示:“大哥真厲害,什么領域都有涉及?!?/br> “是啊是啊?!彼逶谂赃吀胶停骸霸奂炯业暮⒆泳褪且粋€比一個厲害!” “那幅畫可不是我收來的?!奔久銋s說。 季勉忍不住上揚起唇角,也不賣關子:“那幅畫本來就是小時拍下來的,三十萬也是我們小時捐的?!?/br> 說這話的時候,季勉的目光溫柔地落在祁云時的身上,眼里都是遏制不住的欣賞和驕傲。 而其他聽了這話的人則反應不一,但絕大多數人最開始的反應又都相似,大家齊齊倒抽了一口涼氣—— “……” “?。?!” “什么?大少他說什么呢,我沒聽錯吧?那三十萬是……” 聽了季勉的話,季裕的面色變得一陣白、一陣紅。 那些先前還說祁云時會自卑或是墜落的親戚們,則干脆在彼此的目光中紅透了臉…… 誰說小少爺以后會是土豪暴發戶了……人家流落在外怎么呢?那人家也是相當有藝術修養和商業頭腦的!你們誰能兩天就把三萬變成了一百萬?。?! 那些先前吐槽過祁云時的,立即轉變了畫風: “……不愧是阿時,二哥說的對,季家的孩子真是一個比一個厲害!哈哈,阿時這么小就這么有投資眼光了,佩服佩服。真是當之無愧的季家小少爺!” 祁云時聽見了這話,趕緊擺手:“不是哦,不是投資,我是隨便買的?!?/br> “小少爺就別謙虛了,就算把捐出去的三十萬都算上,那兩天市值也翻了好幾倍,這是什么投資回報率??我太佩服您了!” 祁云時愈加坐立不安:“不不不,真不是投資……” 但他的擺手在眾多親戚的眼里卻成了謙虛和謙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