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迫嫁給暴君之后 第101節
書迷正在閱讀:傳說我有男友之后[穿書]、我的手表通民國、吃癟惡魔養成實錄、美女總裁的貼身高手、憐嬌/權臣寵、陸少夫人馬甲帥爆全球、末日走私商、無權后悔、死對頭易感期后,以為是我的狗[ABO]、真少爺給重生豪門大佬沖喜
那人回答:“小臣是新任的刺史府長史。姓郗?!?/br> 站在殿旁的郗超看過來,眉頭輕輕皺起。 “以前的長史呢?”蕭衍又問道。 那人不慌不忙地說:“以前的長史身體不適,長沙王特意提拔了小臣,派小臣進都城,向陛下奉上節禮。荊州今年倉廩充實,人丁增長,龍驤軍又擴充了人數。在長沙王治下,可以說民豐物饒,請陛下過目?!?/br> 他把文書遞交給蕭衍,蕭衍看了文書后,賞了他東西,神色如常地叫下一個人了。 那人從太極殿退出去,正準備出宮,卻被人叫住了。 “宗主?!彼豢词芹?,連忙行禮。 “長沙王妃和十四郎可還好?”郗超問道。 “一切都好。長沙王妃提拔了小的,還交代小的代為去郗家探望宗主。若沒有宗主和長沙王妃的栽培,就沒有小的今日?!?/br> 郗超的面色沉重,他知道這并不是一個值得高興的消息。蕭綱的長史明明是用了多年的親信,不會輕易換掉,這肯定不是蕭綱本人的意思。也許蕭綱現在已經被控制住了,所以才由郗微做主。郗超原以為女兒只是有些不甘,害怕她做出更出格的事情來,便對眼前的人說:“我有東西要你帶回荊州,轉交給長沙王妃。等朝會結束后,你隨我走一趟?!?/br> “是?!蹦侨藨Z。 帝王接受各州代表和各國使臣的進賀,再詢問兩句,時間過得飛快。已過了晌午,殿外還有一群人在等候。王樂瑤早就饑腸轆轆,頭昏眼花,但人還得坐個筆直。這個年,真是她有生以來過得最累的,頭上的裝飾壓得她脖子都快斷了。 再看蕭衍,好像見慣了這樣的場面,應對自如。無論對方是侃侃而談還是拙于言辭,他都不會讓對方覺得尷尬,展現了大國的氣度。北魏的副使還跟他眉來眼去的,兩個人不知道在打什么啞謎。 這時,王端在角門那邊探了一下頭,竹君連忙走出去,問道:“五郎君,怎么了?” “不好了,大伯父,長公主和二伯父都不見了。今日我回王家,只有幾個下人在守著家門,都不知大伯父他們的去向,連良叔都不見了?!?/br> “怎么會如此?”竹君驚到,昨夜娘娘才罰了姜氏。因為大朝會,諭令還沒下達,人就不見了? “今日各個城門人員往來混雜,出城和進城的人絡繹不絕,我已經去問了城門衛,也無人注意到是否有王家的馬車出城。我一直等到晌午用膳之時,也不見他們回來,恐怕是已經離開都城了。他們這么著急離開,可是老家出了什么事?” 竹君搖了搖頭,表示不知,又往大殿里面看了一眼,“這會兒,娘娘和陛下還在接見大臣和使臣,不宜打斷。想必府君應該是昨夜趁著城中熱鬧,早就離開了。還是稍后再告訴娘娘吧?!?/br> “好,我再去城外的莊上看一看?!?/br> 竹君點了點頭,叮囑他小心,然后就回到了王樂瑤的身邊。王樂瑤輕聲詢問她,她只道了聲沒事,王樂瑤只得又打起精神,看著那些衣著各異,口音奇特的外國使臣。他們有的會說正音,有的說的不好,還需要譯官。有的在海上足足飄了幾個月,才踏上大梁的領土。他們對于建康的仰慕 ,溢于言表。 一個國家,只有實力足夠強大,才能吸引這么多人,不遠萬里而來。 她不禁覺得驕傲自豪,更想為守護這片河山出一份力。 下午時分,進賀才算結束。蕭衍還要繼續會見百官,王樂瑤已經餓得前胸貼后背,趕緊回了顯陽殿,脫下那身繁重的禮服,整個人累得直不起腰。竹君幫她捶了捶僵硬的肩背,斟酌道:“娘娘,晌午的時候,五郎君來找您,說是府君,主君和長公主,全都不見了?!?/br> 王樂瑤愣了一下,坐直身子,“什么叫不見了?” “就是憑空消失了。王家只剩下幾個下人守著家門,也不知他們去了哪里。會不會是趁著昨夜城中混亂,趁機逃走了?可主君怎么也跟著不見了?” 王樂瑤的心砰砰跳個不停,頭皮發麻,有種很不好的預感。她本來要在這兩日下諭令給姜氏,姜氏和父親都不見了,可能是王允把他們帶走了。更壞的結果,王允可能想拿父親做人質,圖謀不軌。 眼下正是都城中耳目最為混雜的時候,一點風吹草動,就會立刻傳遍四海。 “先不要聲張,讓五弟帶著人手把城里城外都找一遍。確定沒有他們的蹤跡,再告訴陛下?!蓖鯓番幧詈粑艘豢跉?,有種風雨欲來的感覺。 第123章 錯。 蕭衍在大朝會之后, 特意把幾個重臣留下來,眾人都不知道發生了何事。 “朕近來得到一個消息,北魏太子秘密陳兵十萬于邊境, 朕欲調北府軍前往高平郡, 以防有變?!?/br> 此言一出,猶如平地驚雷,滿殿嘩然。眾人大都還沉浸在新年的熱鬧氛圍之中沒有回過神來, 陡然間知道十萬大軍壓境,有種醍醐灌頂的感覺。 郗超率先問道:“陛下的消息來源是否可靠?” 尚書令不在, 他這個左仆射算是名義上的百官之首。而且高平郡本就是郗氏的郡望,一旦開戰,影響著實不小。魏帝尚在,幾時北魏讓太子做主了?出兵十萬可非同小可,這個太子就不怕好不容易有所緩和的兩國關系,再次回到冰點? 蕭衍看眾臣議論紛紛, 說到:“朕已派左衛將軍去求證了。依朕對魏太子的了解, 他做得出這種背信棄義的事。當日他出使大梁時, 名義上與朕談和, 背地里卻把整個都城攪得天翻地覆。朕殺了他的親信,還寫信讓魏帝好好教訓他。他必是懷恨在心, 所以要找朕報仇。北海王告知了朕這個消息, 還讓朕做好準備, 應當是不會有假的?!?/br> 當時元翊在都城里活動, 在場的大臣幾乎私下都見過他,知道皇帝所言非虛。 但開戰并非是小事,需要兵力,也需要糧草調度。大梁開國才一年, 雖說這一年國泰民安,但還不足以恢復到前朝鼎盛時期的水平。而且,朝臣無人愿意打仗,他們過慣了安穩富足的日子,除非是兵臨城下,否則不愿意主動挑起戰事。 蕭衍逐一掃過他們的臉色,說到:“朕知道你們在想什么。你們以為朕就那么好戰嗎?可國境不守,下一步遭殃的就是建康。建康以北無天險可據,無堅固的防線可用,一旦邊境被破,北魏的鐵騎便可長驅直入。到時候,各位又打算攜家帶口去逃難?當初朕攻入健康,對爾等是手下留情,各位的家族地位都得以保全??杀蔽悍俏易孱?,他們會趕盡殺絕,你們又能逃到哪里去?與其想著如何逃避,倒不如好好思考,這場仗該怎么打!” 眾人陷入一陣沉默。他們不得不承認,皇帝說的很有道理。歷史上,北魏的騎兵曾幾次逼近建康,每次都燒殺搶掠,無惡不作,所到之處皆生靈涂炭。他們對其是又恨又怕,一方面怕打不過,另一方面又怕自己的家業在戰火中毀于一旦。 “陛下說得對,有國才有家。糧草一事,臣來想辦法,請陛下放心?!敝x臨最先站出來表態,其他大臣沒辦法,也只能附和兩句。 可他們厭戰的情緒還是寫在了臉上。 “陛下?!被感隽?,“北府軍固然驍勇,可多年未有實戰,且軍紀散漫,不服管束。臣自接手以來,尚不能收服上下軍心,還請陛下恕罪?!?/br> 蕭衍知道桓玄的顧慮,桓家雖然起家于軍中,但桓玄身為宗主,養尊處優,根本沒有實戰的經驗。蕭衍本有意讓王贊相助,但王贊領北府軍多年,只在營中cao練,其實也無多少實戰經驗。要論打仗,還是得跟著他起兵的那些荊州舊部最為擅長,但柳慶遠人不在都中,蕭綱遠在荊州,都幫不上他的忙。因此,蕭衍本打算先順利移動北府軍到國境,然后再做籌謀。 此時,蘇唯貞神色著急地在殿外晃了晃,并沒有進來。蕭衍大概猜到是什么事,不動聲色地對眾臣說:“你們先回去好好想想,等過了這幾日休沐再說?!?/br> 眾人行禮,陸續退出太極殿,有的還三三兩兩湊在一起,議論兩句。 蘇唯貞這才走進去,拜道:“主上,顯陽殿剛才傳來消息,尚書令一家都不見了,連皇后娘娘的父親也……昨夜我們的人確實看到王博士進去,以為他只是去探望尚書令,而且根本沒有看到有人出來。若不是王小郎將今日回去,還不知道他們已經憑空消失了?!?/br> “憑空消失?”蕭衍看了蘇唯貞一眼。 蘇唯貞自知辦事不力,自行跪下請罪。他的人自然比不上校事府的得力,因此出了這么大的紕漏。但昨夜城中百姓都在守歲,校事府也幫忙去維持城里城外的秩序了,若王允有心要逃走,昨夜是最好的時機,又豈是區區幾個人可以看住的。 “起來吧?!?/br> 蕭衍知道事已至此,追究也無用。王允身居高位多年,若沒點手段,也坐不穩甲族之鼎的王氏宗主這個位置。他先回中齋換了身常服,然后才去顯陽殿。 王樂瑤正在殿上著急地走來走去,看到蕭衍進來,連忙迎了過去,“陛下?!?/br> 蕭衍拍了拍她的手,“事情朕已經知道了。朕覺得,他們最有可能去會稽了?!?/br> 王樂瑤也想過這個可能,畢竟王姝瑾是會稽王妃,姜景融跟姜鸞是親姑侄,王允最有可能去投奔他們??蛇@就意味著,姜景融要反。 “會稽王真的會反嗎?陛下將會稽王軟禁,為何那邊一點動靜都沒有?” 蕭衍攬著王樂瑤坐下,“既是沒有動靜,恐怕朕的眼線已經被他們處置了。近來朝中諸事繁忙,朕也大意了,顧不上那邊。不過朕放過姜景融時已經料到會有今日,所以讓四大姓跟他綁在一起。不過朕還是低估了姜景融的決心,他料定朕不可能一下把四姓趕盡殺絕,而且就算朕追究四姓,只要四姓不能為他所用,生死存亡于他而言,其實無所謂。他肯定許了王允天大的好處,這個好處足以讓王允放棄尚書令之位,甘冒風險?!?/br> 王樂瑤一時不知說什么。道理上說,姜景融是前朝的太子,只要他們舉起前朝正統的大旗,蕭衍畢竟是謀朝篡位,不占理,未必無人響應。畢竟蕭衍之前的連番動作,已經打破多年建立起來的秩序,惹得朝中官員和民間有諸多人心懷不滿。 姜景融之所以還沒有舉事,大概就是在等王允,在等一個合適的時機。 當初若不是士族和她力保姜景融,就不會有今日之禍。那時他們其實打心眼里不認可蕭衍這個皇帝,覺得蕭衍就是個出身寒門的武夫,根本不懂那些所謂的仁義禮信,所以非要跟他作對,保下前朝皇室的血脈,保全了他們所謂的信仰和忠義。這也是士族跟皇權之間的交鋒,士族不肯認輸。 事實證明,蕭衍是對的,留下姜景融就是為社稷埋下了一個禍患。那些仁義道德,在帝王心術面前,不過是累贅罷了。 “陛下,我……” 蕭衍摸了摸她的肩膀,“你不必自責。若朕身處你們的位置,接受你們的教育,未必不會做出這樣的選擇。朕相信,再給你父親一次機會,他還是會救姜景融,因為那樣才是他?,F在先想想,怎么渡過眼前的難關。朕之前沒有告訴你,北魏的內戰其實不僅是內戰,還事關大梁的安危。朕正打算出兵北上,若此時姜景融起事,朕的確有些被動?!?/br> 明明是很危急的情況,蕭衍卻說得有幾分輕描淡寫。不知是過于自信,還是不想叫身邊的人擔心。 王樂瑤說:“長沙王那邊呢?我們不是還有龍驤軍可用嗎?何不讓長沙王去對抗姜景融,處理內亂,陛下專心御外敵?” 蕭衍不言。從今日長沙王府的長史換人,他便已經知道荊州那邊的情況。此刻,怕是不能隨便調動龍驤軍了。 “這些事都交給朕,你不必擔心。你父親跟王允畢竟是一母同胞的親兄弟,暫時是安全的?!笔捬芴稍谕鯓番幍耐壬?,閉上眼睛,“現在先讓朕好好睡一覺,等養足了精神,再想對策?!?/br> 王樂瑤知道他是喜歡一個人扛下所有事的性子,哪怕火燒眉毛也不會說出來。而且他看上去真的很疲憊,王樂瑤生怕連番變故引出他的舊疾,因此也只能暫時壓下心中的憂慮,先讓他先好好地睡一會兒。 蕭衍很快就睡著了,呼吸沉重。王樂瑤把他放躺在隱囊上,蓋好毯子,走到殿外,把劉八娘叫了過來。 “八娘,你說安在王家的那個棋子,是彩云嗎?” 彩云跟了王竣的事,已經不是什么秘密。畢竟王家的大郎君還未娶妻,居然買了一個花娘做侍妾,在士族之中,引起了不小的轟動。 劉八娘不敢隱瞞,點了點頭,“娘娘有何吩咐?” “我想寫一封信給彩云,你替我盡快送出去?!?/br> “好,娘娘只管相信我便是?!?/br> * 徐州的刺史府之中,為了過年,陸氏忙忙碌碌了幾日,終于有空喘一口氣。這新府邸,簡直可以說處處都不滿意,她本想著王贊能幫自己一把,可沒想到王贊幾日都沒露面了。 她到王贊的書房外面,看到小廝把一個外族打扮的人引進了書房,恰好這個時候王竣過來請安,她就把人拉到一旁。 “你父親最近在忙什么?我怎么總見他跟一些奇怪的人往來?” 王竣搖了搖頭,對于他來說,在揚州和荊州他都是王家的大郎君,有榮華富貴可享就夠了,才不會去理會這些閑事。 陸氏正色道:“大郎,你可在關鍵時候犯糊涂。到我們家這個地步,只要走錯一步,那可都是要殺頭的!” “母親,您會不會太夸張了?” 今日,彩云主動去見陸氏。陸氏本來沒什么好臉色,但沒想到這個出身微賤的小女子還頗有幾分見識,跟她痛陳利弊,又說了都城里的情況。要她關注王贊的一舉一動,不要到時全家都被連累了還蒙在鼓里。 平心而論,陸氏當初看中王贊,不過就是看中了他背后的瑯琊王氏。到如今,早就沒有了夫妻的情意,只不過是舍不得這刺史夫人和王家媳婦的位置。若是王贊這廝敢連累她和全家,她真的會毫不猶豫地大義滅親。 陸氏又把王竣拉得更近一些,“都城那邊好像出事了。宗主房可能把我們舍了,去投奔那個會稽王了。這時候,除了沒明說要造反,幾乎不可能再回頭了。你說你父親會怎么站隊?” 王竣驚道:“這是何時的事?大伯父瘋了嗎?” “大郎,你聽為娘的一句勸,好好盯著你父親。他若是出府,你也得跟著,表現得上進一些,做出要為他分憂的樣子。他現在身邊沒有可以信任的人,就指望著你了。若是他有什么不對勁的地方,你可得趕緊告訴我,聽見了嗎?否則,我們就得跟著他一起死了!可能連怎么死的都不知道!” 王竣凝重地點了點頭。他雖然覺得母親貪慕虛榮,性格有些市儈,但是在大是大非上,似乎母親一直都是站得住腳的。相反父親近來的確有些反常,加上王家接連出事,好像也有了很強大的危機感。 但愿父親不要鋌而走險,犯糊涂。否則王家就真的要完了! “母親,我這便去看看?!蓖蹩⒄f。 第124章 轉機。 在朝廷休沐的幾日, 本是一年中最為悠閑的時候。蕭衍原本打算一家人好好聚一聚,暫時將國事放在一旁,卻被連番發生的變故, 打得措手不及。 先是北府軍中嘩變。有幾個將領嫌過年發的軍餉比去年少, 十分不滿,后又聽說年后,全軍上下的待遇都要比過去縮減三分之一, 便煽動軍心,導致幾個營的數百士兵大打出手, 還有不少士兵叛逃?;感動嵹s到的時候,場面混亂,不可收拾。 這支曾為南朝江山立下赫赫戰功的軍隊,如今就如同一盤散沙?;感嵲诓桓蚁胂?,這樣一群人開到邊境去,能抵御北魏的十萬大軍。 他收拾了殘局之后, 只能匆匆忙忙地進宮面圣。企圖打消皇帝命北府軍迎敵的決心。 而此時, 蕭衍也剛剛收到消息, 會稽郡的太守府已經被姜景融控制, 王允帶去五千的私兵,護著姜景融沖出了會稽王府, 擁護他為主。他們高舉前齊的大旗, 并寫了一篇洋洋灑灑的檄文, 痛訴蕭衍的十宗罪, 要推翻他的暴.政,重建大齊。南方有兩個州郡,表示追隨,已經易幟, 會稽郡周邊的數個州郡持觀望的態度,也有向朝廷求援的。 這些地方官吏,本就是士族選出來的,前齊的太子和瑯琊王氏的宗主對于他們而言,有巨大的震懾力和號召力。加上蕭衍不斷削弱士族的勢力,也在大梁上下造成了一連串的反應,因此好幾個太守和刺史都開始搖擺不定。 這是蕭衍登基以來所面臨的最重大的危機,許多被壓制的矛盾,都在此時全面爆發出來。對他來說,是個無比巨大的考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