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頁
書迷正在閱讀:咸魚飛升(重生)、高冷同桌有點甜、御寵美人、Beta不能被標記怎么辦?咬他、攻略那個光明神!、和星際人民一起種田(穿越)、重生后男主又黑化了、社畜每天都在被迫營業、偏見、豪門太太靠種田爆火
五皇子聽笑了:“馮家也配?” 堂下大人恭敬道:“臣也是這般想的,馮家能走到如今,也就靠些小聰明加上圣上抬愛罷了。如今馮貴人弄得圣上不喜,馮家怕是長久不了。那臣先和馮其石周旋著,哄他給紀家找些麻煩也好?!?/br> 五皇子嗯了一聲:“科舉一事,讓馮其石向父皇進言,從吏部轉到你禮部?!?/br> 禮部尚書稍有疑惑:“殿下,恕臣無能,圣上可會同意此事?” 五皇子偏過頭,露出一張和皇帝三分相似的臉:“父皇會同意的?!?/br> 種種跡象表明,他父皇早就已經在忌憚紀家了。 紀家怕是也有察覺,這些年做事愈發低調謹慎。那紀明喜更是說得少,做得少,看起來一切隨緣,但其實滴水不漏。 錯過這次殿試,想在紀明喜身上找漏洞,怕是難了。不如將吏部的職權,劃分一部分到禮部。 科舉一事,事關重大,與天下有能之輩息息相關,他得抓在手里。 兩位大人領命而去,一旁女子想起件事,提醒道:“殿下,下月十八,三姑娘要出嫁了?!?/br> 五皇子望著前方的棋局:“是我錯了?!?/br> 女子臉色疑惑:“殿下何出此言?” 五皇子道:“那紀云汐不是尋常女子。當年楊衛添也不被眾人看好,但楊衛添心思極深,前途不會差。所以,那吳惟安又怎么會差?”他的兩次棋局,都輸在了吳惟安這枚棋子上。 五皇子喊來暗衛:“去,仔細查查吳惟安?!?/br> 第二日一早的朝會,朝廷百官便針對‘科舉到底該吏部管,還是禮部管’之事吵得不可開交。 此次賭坊一事,馮其石對太子的態度感到非常寒心。他仔細思量了一番,想著日后就算太子繼位,他馮家也只能屈居于紀家之下。甚至,若是紀家因近日的事情,想害他馮家,他馮家也毫無招架之力。 畢竟,太子的心,都是向著紀家的。連太子的母家李家,都與紀家關系很不錯。 馮其石便投靠了五皇子。五皇子那邊雖還未松口,但意思也很明顯了。只要這事成,他此后便能成為五皇子的人,受五皇子庇護。 故而馮其石在朝堂之上極力爭辯:“此處科舉實在是辦得不夠妥當,差點引得天下書生不滿。還是皇上圣明,當機立斷舉行殿試,請了蔣公前來,才堵住了天下書生的嘴。若不是如此,后果不堪設想,紀大人怕是要遭殃??!所以這事,還是得交給禮部。禮部懂禮法,更能將科舉一事辦好啊,陛下!” 紀明喜身為吏部尚書,站在一旁聽著,聞言還下意識點了點頭。 一旁的李大人狠狠瞪了他一眼。 紀明喜掩面輕咳了一聲,不敢再點頭。 李大人站了出來:“馮大人此言差矣,吏部掌管官員選拔升遷之事,這科舉選的便是我大瑜朝的能人,自然就該放在吏部,哪有放在禮部的道理?” 馮大人駁了回去:“科舉雖是為選拔百官用,可過程中哪一處不需要懂禮法守禮制?此事由禮部承辦,試題由翰林院學士出,最終選出的進士再由吏部負責調派。如此,豈不是更為妥當,且更能避免泄題舞弊之事?” 李大人還欲爭辯,可皇帝出言打斷了:“馮愛卿說得不錯,朕也覺得放禮部會更合適些。紀愛卿,你覺得呢?” 紀明喜這才站了出來,他朝殿上拜了拜:“臣聽圣上的?!?/br> 皇帝頷首:“那此事便這樣罷,退朝?!?/br> 從殿試忽而提前,吏部被晾在一邊開始,吏部這幾日便人心惶惶,今日更是到達了巔峰。 紀明喜從朝中回到吏部時,侍郎、郎中、員外郎、各司主事都圍了過來。 “大人,這可如何是好?”吏部侍郎滿面愁容,“科舉這般重要的事情,圣上卻交給了禮部,這是對我吏部不滿??!” “莫急莫急?!奔o明喜寬慰幾句,在主位坐下。 下人都知道他的習慣,很快就端上了茶盞。他喝了一口,道:“你們莫自己嚇自己,這說起來難道不是好事一樁嗎?” 眾位大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 他們確實沒看出來這是好事。他們吏部的職權,都被劃走了??!圣上都不待見他們了??! 紀明喜又喝了口茶:“你們前幾月,不是還和我說太忙了嗎?這下我們吏部差事應該剛剛好,日后也定能按時回家用膳了。且圣上并未降我們俸祿,何樂而不為?” 好像,確實,有幾分道理? 眾位大人繼續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朝紀明喜作揖:“謝大人提點?!?/br> 紀明喜和善的笑了笑:“這幾日你們把科舉的事務都理一理,然后轉交給禮部。今日天氣好,下午就不用過來了,在家歇著罷?!?/br> 眾位大人聞言,喜滋滋地走了。 吏部掌管百官任免、升降、勛賞,受百官敬重,可謂是六部之首。 在吏部任職的官員,按理應斗志昂揚,以前也確實是這樣。 只是,從紀明喜當了尚書后,這幾年,吏部氛圍變了很多。 該干的事情都有在好好做,但是少了很多官僚氣,留下的這些大人,也都很安于現狀。 他們也知道,官位想再往上走,不是那么容易的事。要么有極為出色的才能,這樣的人,在紀明喜手下待不了多久就跳到其他部去了。要么身后有人,這樣的人,也不會來他們吏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