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頁
書迷正在閱讀:八零美人她又作又嬌、熊貓崽崽寄養日記、合歡功法害人不淺(NPH)、近我者甜、咱倆撞號啦、丞相夫人是首富[穿書]、咸魚飛升(重生)、高冷同桌有點甜、御寵美人、Beta不能被標記怎么辦?咬他
鐘昌聞已經瞟到諜報上些許字樣,額頭的冷汗倏地滴下,他伸出不自知發顫的手將諜報取來,一字一句將上面的文字看在眼中,及至最后看到那句肯定戶籍信息與紀夫人不符后不禁頹然的塌下雙肩,雙手攥著信紙杵在地上,溫潤清朗的眸中滿是掙扎。 “王爺,下官......” 于公,王爺是君,他是臣,君有令,臣豈敢不從。于私,她與他兄妹相稱,雖無血緣,卻感情甚篤。一面是忠君,一面是親情,如此兩難之境,他要如何抉擇! 繆靳亦不逼他,暗沉冷厲的黑眸就這般居高臨下,淡淡的,卻帶著濃重的威壓睥睨著他。他信他許是不知她此次出逃之事,但他卻定是知道她也許會去的地方,還有她的真實身份。先前靳一已試探過他關于她的事情,他那番虛假之言,他都看在他的忠心,亦是替她保守秘密與她的面子上不予計較。 可現下,若他仍還執迷不悟,企圖再次蒙騙于他,不忠于主的奴才,不要也罷! 彼時,鐘昌聞仿似大病一場般,面色蒼白滿頭虛汗,只飄忽的眼眸確是已恢復鎮定。 “回王爺,屬下有罪,于夫人身世一事,屬下確是有所隱瞞?!?/br> 繆斯鷹眸微動,既有對他忠心的滿意,又有對他失信于她的不喜,冷峻威嚴的臉上神色莫辨,眸中卻添了暗色。 “說?!?/br> * 從王府出來時,鐘昌聞后背處的里衣已全部被冷汗濕透,被寒風一吹,那涼意仿佛從后背直透心底,整個人便禁不住打了個冷戰。 他步下臺階,在上馬車前腳下頓了頓卻沒有回頭,清朗的眸中閃過一抹愧色,有對她,亦有對他。 隨后緩緩直起身收斂神色,深吸口氣對車夫道:“回府?!?/br> “是,大人?!?/br> 京畿衛對京都以及周邊縣鎮的排查持續了半月之久便收了兵,查得突然,收得也突然,直至京中氣氛漸漸恢復如常,百姓們也始終不知定國王要查的事和人,到底是誰。 ------ 三個月后,遠在京都千里外的南州府,翠山腳下。 一梳著婦人發髻,穿著臃腫灰色襖裙的女子,于冬末春初猶帶冷意的山道上手拿枯枝,肩背藥簍低著頭緩緩向山上的方向走去。 “什么人!” 突然出現的冷聲質問驚得女子渾身一顫,幾息后方驀地抬起頭,膚色暗沉的臉上耷拉著眼角和嘴角一看便是面相刻薄的村婦,她猛地雙手撫胸驚慌不定的看著眼前好似憑空出現的兩名男子。 “你你,你你們是什么人?” 婦人邊說邊抓緊手中枯枝,邊往后退。卻還未退出兩步,就被人持劍擋住去路。 “你是何人,為何到這翠山上來?” 婦人被那閃著高光粉利劍嚇得尖叫一聲,粗啞著嗓子發出難聽的哭聲,邊哆哆嗦嗦說道:“好好漢饒命,我,我是良民,良民!家中,家中貧苦,就是聽說這翠山上遍地都是寶,所以,所以才,才想來找點寶貝。我不敢了我不敢了我現在就走,都是我有眼不識泰山,我這就走這就走!” 然前后兩名穿著黑色勁裝的年輕男子卻并未因此就放她離去,兩雙銳利的眼將她整個人從頭到腳仔仔細細審視了遍。 冷聲喝問:“姓甚名誰,家在何處,聽何人所言!” 婦人心中一跳,面上依然惶惶,抱緊手中不堪一擊的枯枝瑟縮著身體啞聲回道:“我我姓姓吳,名名翠翠,家住家住城里平,平民區南石胡同,聽聽菜市的菜販子說,說的?!?/br> 說完又大著膽子將二人迅速看了眼,在看到二人腰間系著的玉扣時眼神明顯貪婪的亮了下,卻又在觸及二人手中的長劍時猛地瑟縮回去。 隨后試探的往后退了一步,小聲說道:“好好漢,我以后再也不敢來了,我什么都不知道,好漢饒命好漢饒命!” 許是接受了她的說辭,又見她無甚可疑之處,二人對視一眼重新站了回去,目光冰冷充滿了警告:“你走吧?!?/br> “是是是是,謝謝好漢謝謝好漢,我這就走這就走?!?/br> 直到走到拐角不被上面人看到的地方,婦人才脫力般猛地大喘了口氣,雙腿也沒了支撐般發虛發軟,忙扶著一旁的樹干緩緩靠在上面平復呼吸。 待頭腦發麻緊繃的不適過去,紀妤童才深吸口氣站直身體。她扭頭看向身后已經煥發綠意的翠山,心中卻是沉到了谷底。 京都戒嚴的消息傳出來時,她已距離京都幾百里,后雖未再聽說繼續尋找,可她仍是不敢輕易放松警惕。 果不其然,明面上雖風聲已過,可各地城池出入時卻盤查極其森嚴,若非她爭取到了足夠的時間差,怕是她所持的南州府的戶籍身份早已被人扣下。 而她也料到這里可能會被搜尋,所以當時出城后便沒有直接返回南州,而是繞路從津滬到云江府又到清貴,林襄等地最后才折返南州。而這一路,她也聽了不少關于繆靳的消息,原來她在京都的時候他已經被封了定國王,枉她就住在王府,卻是對此一無所知。 還有那日被雷劈中的竟然是皇帝,這個消息實在是太過驚人,遂她一路根本不需多加打聽便能耳聞。但她心中卻未覺太過意外。她想的是皇帝出事,到底是真的意外,還是人為。 后經百姓們流傳開來,由他一個從不理朝政的異姓王暫代國事的消息,她便可以確定,那日祭天皇帝出事,定然與他脫不了干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