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頁
兩天后,C城醫院援非醫療隊抵達N國。 十三名醫生前往當地唯一一家公立醫院提供醫療援助,并攜帶了從國內運輸來的基礎藥品和檢測盒。 南穗單手拎著行李,幫運送大件物品的志愿者們搭把手。 N國在冬天是雨季,雖然這雨季雨水也不多,屬于地中海氣候,氣溫適宜,并沒有國內的寒冷。 遠處低矮的房屋顯現出來,引路的當地向導一口本地口音的法語,指向前方的路牌。 眼前和國內六七十年代的鄉鎮中心衛生站差不多規模的醫院,將是南穗未來兩年要工作的地方。 作為一個市級醫院,它只有53名醫護人員,稀稀拉拉的幾幢平房鋪在廣闊的區域里。 天空中飄了幾滴雨,向導有些興奮地和異國來客們說話。 他的語速快,帶著當地的口音,音節都黏在了一起。 眾人有些摸不著頭腦,南穗暫時充當了翻譯。 “這是個好兆頭?!?/br> 第53章 . 以身扶傷 6 異國義診 今日天晴, 太陽明晃晃地掛在天上,一絲云彩都沒有,溫度不高, 但日光灼人。 達斯貝市醫院里添了許多新面孔, 醫療隊到來的第一天已經做好了迎接病患的準備, 摩拳擦掌地收拾好了帶來的器材和藥品,又把各自科室的診室打掃了一遍,渾身都是干勁, 惹得當地的醫生投來異樣的目光。 只是醫生們準備好了一切,低矮的門診部幾乎沒有患者。 總共就一個感冒的,一個腹瀉的。 十多個人望著兩個病人面面相覷, 最后花了十五分鐘接待兩位珍稀的病人,腹瀉都快整成了三堂會診。 曹隊長作為交涉人,用法語艱難地和當地醫院院長交流著這個奇怪的現象。 “周一醫院沒有病患就診嗎?” 一般來說N國的周一應該是最繁忙的,可直到現在都沒有幾個病人進入醫院, 本地的醫護人員也不緊不慢地收拾著器材, 偶爾抬頭好奇地打量醫療隊帶來的藥品。 聽見陌生的異國人開口, 他們臉上有些迷惑, 盡量放慢了語速解釋:“當地人不常來醫院,我們平時也沒有幾個病人, 很輕松的?!?/br> 曹隊長聽懂了他們說的每個單詞, 卻不明白他們整句話的意思。 不常來醫院, 是說本地人身體很好嗎? 可按照來之前的數據統計,達斯貝市每年因各種疾病死亡的人數不在少數, 傳染病中被稱為“得過瘧疾就沒有去過非洲”的瘧疾、黃熱病、艾滋病,其他的比如糖尿病、傷寒,都是經常出現的。 南穗從住處走出, 手上還拿著一片芒果干,撞見N國醫生和曹隊長的對話,拋去一個暗示的眼神。 “曹隊,我們開會呢,就差你了?!?/br> 她沒說法語,眼神拋向醫療隊暫居的隔間。 狹小的居室里擠著剩余的醫生,王振掏出手機一看,果然是沒什么信號,電話都不一定打得出去,更不用說上網的問題。 “王醫生,這地方偏,上網得去市中心,放假再和未婚妻打電話吧?!?/br> 南穗打趣了兩句,坐在他下手,把最中間的位置留給曹隊長。 大家圍坐在一起,一看就是要談事情,紛紛把手機和書本收了起來,等待著第一個人開口。 曹隊長卻是對著南穗開口問:“溫醫生是發現了什么問題嗎?” “我昨天出去走了走,也碰到好幾個本地人,達斯貝市的情況可能和我們想的不太一樣?!?/br> 南穗隨手將手上的東西放下,目光看向窗外,旅人蕉高大的樹干遮掩住視線,歪歪扭扭的醫院牌子斜掛在兩根柱子之間。 就如同醫院里的器材一樣簡陋隨便。 “本地人害怕醫院,我猜測和當地的醫療條件有關,他們的認知里去醫院等同于死亡,因為很多去醫院的人最后都病死了,逐漸對醫院的畏懼心理越來越重,導致醫院沒什么病患?!?/br> 有些讓人難以置信的荒謬邏輯鏈,卻隨著貧窮和落后刻在了達斯貝人的血液里,他們更愿意待在家里等疾病自動痊愈,也很少去醫院就診,讓醫生用奇怪的儀器撥弄他們的身體。 就像早些年代,依舊存在有產婦不去醫院做檢查,反而沉迷相信農村的偏方,最后干脆在家里生產的現象。 然而,沒有醫療的介入干預,疾病的死亡率居高不下。 “溫醫生動作好快,昨天晚上是出去找人打聽消息去了?” 王振不由得感嘆了一句,他昨天剛到,又經歷了幾天的顛簸,安頓下來恨不得直接躺在床上休息,隱約瞥見溫漣出門的身影,還想著她竟然還有力氣出門散步,沒想到是出門打聽消息。 “也就是去找人聊聊天,順便問問本地情況,接下來的事就交給曹隊長啦?!?/br> 南穗習慣周全布局,每到一個新地方都喜歡收集信息,互聯網上的信息終究不夠全面,很多細節只有真正深入本地人群中才能注意到。 她半靠在椅背上,等待曹隊長的任務分配。 “我和一半人留在醫院,空閑時間教一下當地醫護人員,另一半人跟著溫醫生去走訪一下吧,就和平時下鄉義診一樣,能勸的先勸到醫院來,不能的看看就地接診,把病患信息都記錄一下?!?/br> 曹隊長思緒運轉得飛快,很快把人分成了兩波,內科外科兒科婦產科各出一個,再帶上一些便攜式設備,領頭人選了溫漣,先把醫療服務送到家門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