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頁
南穗對情緒的覺察力很敏感,索性問出了口。 “植樹造林真的能挽救西北邊緣的沙漠化嗎?” 錢珙并沒有避諱,坦然地說出他近來的異常發現,絲毫不在意他正是首個提出造林想法的人,如果這真的是錯誤的,莫大的責任將會壓在他身上。 失去聲名和榮譽,墮入谷底。 錢珙并不在意這些,他只擔心西北一帶的水土狀況。 南穗沉默了很久,帶著錢教授去了苗圃區。 “老師,我的猜測是新種植的喬木所需的水分使地下水水平面下降,土壤水含量的降低,進一步促進了原生草本的死亡,才會有這種情況發生?!?/br> 在他們面前的是一小塊苗圃,稀稀拉拉地種著幾株沙蒿。 南穗為了模擬沙漠氣候,曾經做過一次實驗,最終得出的結論是除了原本的沙生植物,這里不適合生長任何高大的喬木。 墨熱的極端氣候是一方面原因,其他半干旱地帶,像萬松能夠暫時承載一些外來喬木生長,但不會長久。 為了擋住風沙,需要一片防護林,防護林需要的水資源擠壓原本物種的生存空間,植被退化,水土流失,荒漠化加重,像一個死循環,自然環境的天然限制將可選擇的方法約束在一個圈內。 這也是錢珙所擔憂的。 他日復一日的細心監測至少將大批防護林枯死事件攔在了路上。 錢珙撫摸著沙蒿近似針狀的枝葉,抬眸露出一個笑,也沒了平時慢悠悠嘮叨的鎮定,即便潛意識告訴他面前的人會有解決方法。 他發覺,他不知不覺地把期望放在了年輕的陳元貞身上。 半山坡的金枝槐被限制在固定的區域里,梭梭蓬勃生長著,墨熱的每個人臉上都帶著笑意,祥和而靜謐。 最終他聽見清澈的女聲響起,撥開滿眼的迷霧,去窺見半空中懸掛的月亮。 “以沙治沙,利用沙漠資源獲取更多利益?!?/br> 南穗攤開一卷墨熱周邊的地圖,上面被劃分成了很多個區域,詳細地用鉛筆標著具體的植物種類。她徹底拋棄了引進新有物種的想法,基本全部使用沙生植物,最大限度利用原本的環境去創造最大的經濟價值。 沙棘,沙棗,梭梭,白刺…… 每種植物都用不同的顏色替代,地圖絢麗得像一副畫。 “如果暫時不能改變沙漠,就去接受它,與它共存?!?/br> 南穗的一長段話最終以此作為結尾。 “人定勝天”的思想根深蒂固地占據著每個人的腦海,錢珙年少輕狂時也立下豪言壯志,要將黃沙變為沃土,在萬松周邊的試驗進行了近二十年把目標放小了些,減少水土流失,至少能保障人民的正常生活。 聽見學生的話時,他有短暫的沉默。 她年輕,卻比大多數人都要清醒,比當初的他也要清醒,每一步都落得堅實,銳意進取中帶著謹慎,矛盾而和諧。 “還好你選擇了林學?!?/br> 錢珙落下一聲嘆息,接過那張地圖,仔細地觀察著。 夜逐漸深了,墨熱的晚上是刺骨的冷,沒有露水,沒有濕氣,只是干燥的嚴寒。 “老師謬贊了,萬松的防護林至少在現在能擋住外來的風沙,百姓獲得了好的生活條件,不是嗎?” 南穗倒了兩杯水,潤濕干裂的嘴唇。 植樹造林的本質是為了當地的人民,換一個方法去實現目標是一樣的,她只是讓思維繞了個彎。 南穗習慣低下身去觀察一切,駱駝刺和芨芨草在黃沙上滾動生長,降雨量在逐漸改善,拋卻悲觀者的遐思,一切在向好處發展。 . 知名大學K大,一名教授看著表格中的最終數據,又多看了幾眼抽屜里的信件,興高采烈地大笑起來。 他叫劉申,和錢珙曾經在同一所大學留學,回國后錢珙一路高升,頗受器重,而他卻在K大教了近二十年的書。 落差感使他憤怒,卻無計可施。 前些日子,劉申收到了A國的一封信,探討一個學術問題。 “Researchers warn that the try’s push to hold back its deserts could strain water resources.” 執筆人在末尾做了總結,表示邀請他加入最終總結的小組。 A國畢竟離得遠,不好采集華國內部的數據,需要一個經驗豐富,道德良好的林學專家來協助他們的總結工作。 作為最重視環境保護的國家,A國對目前的數據展現出的結果感到十分擔憂。 劉申當即寫了回信,A國人不清楚,他當然知道,西北的植樹造林方案都是錢珙一手安排的,不是他管理的地區,也是他培養出的學生們。 只要能證明“阻止沙漠化的綠化舉動導致水資源緊張?!边@個最終結論正確,錢珙就會身敗名裂。 想到這里,劉申把窗戶都打開了,好通通風散掉渾身的熱氣。 幾日后,一篇名為“華國的植樹運動可能會在變暖的世界中步履蹣跚”的文章登上了各國的頭條,無數尖銳的問題被拋向了華國。 第43章 . 蔥郁黃沙 17 國家永遠在身后 高人一等的傲慢, 語氣中不自覺透露出的鄙夷。 即便對方將它命名為全球環境保護計劃,也掩蓋不住他們的惡意。 “我們作為全球的共同體,環境保護是一致的命題。華國一昧地追求綠化面積提高, 反而導致了地下水的流失, 是否應該為此做出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