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頁
“哦?”宮哲輕哼一聲,笑意不達眼底,冰冷而疏離,“不知公主想要什么?” “本宮初來乍到,跟著人群才找到這花燈會所在,卻不知行館在何處,就勞煩王爺身邊這位小侍衛護送本宮前去吧?” 淮勝說著,視線移向清秋身后的陶酌風,唇角分明帶著笑意,明艷似春風,卻看得陶酌風心里發毛。 剛才她和宮哲說話時,他在一旁靜靜地聽,就覺得這位公主的目光總是有意無意地從自己臉上掃過,可等他抬眸去看時,她卻又看向了別處,仿佛那道審視的目光只是他的錯覺。 宮哲錯身看他一眼,道:“當然可以。公主只身入京,本王自然要派人護送。使團在京期間隨行的神武衛已準備妥當,明日便會前往行館。今夜便先委屈公主了?!?/br> “能跟在王爺身邊,定是有本事的,何來委屈一說?是王爺過謙了?!?/br> 淮勝說完,對宮哲行了個男子的拱手禮,轉身便走。 陶酌風只得跟上。 待到兩人走出市集,紅色燈海落在身后,面前只余漆黑的小巷。夜深風雪寒,陶酌風提著花燈,疾步走在前方引路。 淮勝跟在他身后,眼睛一眨不眨地盯著他手里的花燈,少頃,終是忍不住問道:“你手里拿著的,可是方才花燈會上買來的花燈?” 陶酌風一聽,垂首應答:“回公主的話,正是?!?/br> “可否借本宮瞧瞧?” 陶酌風不敢不應,忙轉回身將花燈雙手奉上。 淮勝掂了掂燈桿,突然將其豎起來看了一眼,笑道:“難怪這花燈如此輕巧,原來燈桿中間是空心的。你說它設計成這個樣子,是不是為了在里面放些什么呀?比如……傳情的字條?” 陶酌風瞳孔驟縮,旋即回道:“小的不知?!?/br> 見他神色緊繃,淮勝忍不住掩嘴一笑:“本宮從未見過大越的花燈,好奇之下隨口一猜,你緊張什么?” 陶酌風不回聲。他不知道淮勝是何時出現在花燈會上,更不知她是否看見了他偷偷塞給清秋的那張字條。她這句曖/昧不明的話究竟是意有所指,還是無端猜測,他也無從知曉,只好閉口不言。 見他這反應,淮勝更覺好笑,提著花燈往前走去,邊走邊幽幽說道:“你看起來似乎不大愛說話,可惜,本宮偏巧是個耐不住寂寞的性子,身邊離不得說話的人。方才聽你說了幾句,聽起來不像上京口音。左右還得走上一段路,不如你給本宮講講家鄉的風土人情,打發打發時間,如何?” 陶酌風抿著唇,緊繃成一條直線,紅潤的唇峰微微失血發白。 “小的父母亡于戰時,自幼離家四處漂泊,記不得多少家鄉的風土人情?!?/br> 戰時,自然是祁國入侵大越國土的那場曠日持久的戰爭。 而眼前的女子語氣如常,似乎全然不曾察覺那場戰爭帶來的苦痛,直到如今仍留在大越人的心里。 皇室中人,不察民情,不顧民生,戰為己,不戰也為己,黎民生計如何,他們又怎會在乎? 陶酌風說話時語氣不善,顯然是強忍著怒火才未做出什么過激的事,可淮勝卻像是聽不出他話中隱忍的怒意一般,歪著頭想了一想,又問:“這么說來,你定是生于戰爭爆發之前了。那兩國交戰以前的事,你總該記得一些吧?本宮自幼長于深宮,從未過過尋常人家的平凡生活,倒是有幾分好奇,尋常人家的夫妻與兒女之間是如何相處的?” 淮勝揪著這個話題不放,像是對他的過去極其感興趣。陶酌風見躲不過去,而她既貴為公主,又是敵國來使,他一個小小神武衛當然不敢開罪,只好深吸口氣壓下心頭火氣,耐著性子給她講起大越各地的風土人情來。 這一講,就是一路。好在他輾轉各地,見聞極廣,揀些無傷大雅又有趣的軼事風俗講給她聽,總算得了一路安寧。 等將淮勝公主送到行館,陶酌風借口營中還有要務,托行館管事伺候她后,便一刻也不敢多呆地跑了。 陶酌風走后,淮勝臉上涉世未深的單純笑意驟然斂去,從隨身攜帶的包袱中取出一個卷軸,站在窗口借著月光,展開了一幅畫卷。 畫上是個俊朗的翩翩少年郎,眉宇間還透著幾分秀氣。 正是陶酌風。 第33章 本分 “吃一塹長一智,清秋早已將此牢…… 只是那畫中少年眉眼稍顯稚嫩, 身子骨還未長開,臉頰上沒有一點rou,清瘦得惹人心疼, 唯有一雙明亮的眼炯炯有神,讓人一看便移不開眼。 淮勝盯著那畫卷還未看上幾眼, 就聽見房梁上傳來一陣窸窸窣窣的動靜。 她眉頭一皺, 迅速將畫卷一收背在了背后,轉過身去, 面前站著一個穿著夜行衣的男人。 男人渾身上下都包裹在濃墨般的黑布里,融進尚未掌燈的夜色, 只有一雙銳利的眼睛露在外面,攝人心魄。 見她將畫卷藏起來,一副警惕十足的模樣, 男人嗤笑一聲,上前一步問道:“動手嗎?” 簡簡單單三個字,卻讓淮勝秀麗的眉頭又緊緊鎖起。 “不可, 本宮還未確定他就是我們要找的人。此時動手, 易打草驚蛇?!?/br> 黑衣人不解:“方才出去那小子分明就是畫上之人!公主為人謹慎,可要是謹慎得過了頭, 耽誤了主子的大事……” “你是在教本宮做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