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頁
書迷正在閱讀:投喂大理寺少卿日常、繼承養老院后我成了團寵、烏龍瑪奇朵[電競]、論反派的崛起[穿書]、誘婚纏綿、肖醫生你看看我唄、我不需要戀愛、穿成三個大佬的已死白月光、拯救美強慘反派、落盡梨花月又西(父女1V1)
幫蔣甜淑打扮完畢,秦晝這個小男孩也沒有放過,秦晝起先不愿意,但拗不過大人的軟硬兼施,別扭著一張臉讓店員在自己臉上動作。 雖然沒有蔣甜淑的粉色大頭花,但也少不了標志的美人痣和大紅的口紅。 吳芬看著兩個孩子,拉著牛老太的胳膊,笑道:“兩孩子可真??!” 牛老太點點頭,眼睛笑得瞇成了一條線:“真俊,就跟兩個福娃娃似的,不過小晝還是瘦了些,要再胖點,就更俊了?!?/br> 照相館店員把兩個孩子推到大明湖畔的背景布處,朝三個大人招手:“趕緊的,準備了?!?/br> 一家人整齊地站在背景布前,照相館店員扶著相機:“一二三,茄子!” 照完了全家照,吳芬看了看兩個孩子,對店員說:“再給兩個孩子照一張吧?!?/br> 第46章 秦晝和他.mama真像?!?/br> 他們照的是彩色的照片,過了好幾天才拿到。 吳芬拿著照片笑得合不攏嘴:“咱們家小晝和甜淑可真俊,站一起就跟對小姐妹似的?!?/br> 蔣甜淑伸手抱住吳芬的胳膊探頭去看,照片里一家五口,除了秦晝,其余四口人笑得極歡,均露出了八顆牙齒,就秦晝,板著臉,別扭不已,一副苦海深仇的模樣。 另外一張是她和秦晝的合照,她手比著V,笑得很甜。秦晝站在旁邊,身姿筆直,面上依舊那副變扭的模樣,他的長相其實很秀氣,再加上照相館店員給他抹了口紅涂了胭脂,兩人站在一起,還真像姐妹一樣。 蔣甜淑盯著照片上秦晝額上的紅點,還有鮮紅的唇,不由哈哈大笑,連忙拉坐在一旁的秦晝:“哥哥,快來看照片!” 秦晝一動不動穩如泰山:“不要?!?/br> “真不要呀?”蔣甜淑從吳芬手里拿過他們兩人的合照,湊到秦晝身邊,把照片強行放到他眼前,“可是很好看誒!你看!” 照片近在咫尺,就是秦晝不想看也得看,看著照片里自己額頭上的紅點,他的心情很復雜,如果不是大人們都在場,他有種想把照片毀尸滅跡的沖動。 蔣甜淑在一旁直笑,想起重生前的秦晝,這張照片如果好好保存下去,估計以后會成為秦晝的黑歷史,也不知道那個時候的他看到會有什么想法。 # 很快,就迎來蔣甜淑五歲的生日,她的生日剛好在大年三十。 秦晝的生日在正月,但不知道是哪一天,兩人的生日月份隔得不遠,索性一起辦了。 大過年的,國營店鋪不開業,蔣大明騎著單車在城里轉了兩天,翻了好幾倍的價,才找到一家私人店鋪愿意二十九號幫他們把蛋糕提前做好。 到了大年三十的晚上,蔣大明把生日蛋糕擺出來,和年夜飯一起,熱熱鬧鬧能蔣甜淑和秦晝過生日。 吳芬點上蠟燭,蔣大明把燈關上,對兩個孩子說:“過完今天,咱們家兩個小壽星都長大一歲,小壽星,祝你們生日快樂!” 說完,他從身后拿出一個洋娃娃還有一個遙控汽車,分別遞給蔣甜淑和秦晝:“小壽星,希望你們兩個明年都身體棒棒,繼續乖乖的!甜淑,你最好加把勁長高點,給你.mama爭口氣哈!小晝呢,繼續維持原狀,你是你吳姨的驕傲!” 吳芬好笑地推了他一把:“說啥呢!” 蔣甜淑接過她爸給的生日禮物,甜甜地道謝:“謝謝爸爸!” 秦晝也接了過去,小心翼翼地把遙控汽車抱在懷里:“謝謝蔣叔叔?!?/br> 吳芬把蛋糕往兩個孩子跟前推了推:“好了,先吹蠟燭許下愿望吧!” 兩人吹熄蠟燭,蔣甜淑閉上眼睛,這是她重生后過的第一個生日,還是和秦晝一起過的,她很開心。她默默地許下愿:希望下一年家人健健康康,秦晝也順順利利的。 睜開眼,牛老太問兩人許了什么愿望,蔣甜淑朝她“噓”了聲:“外婆,許下的愿望不能對別人說的哦,不然就不靈了?!?/br> 牛老太聽了不禁笑:“好好好,不說不說,祝愿我們家的兩個小壽星的愿望成真!” 吳芬把切好的蛋糕遞給兩個孩子。 秦晝小心翼翼地把禮物放到旁邊,虔誠地接過吳芬手里的蛋糕。 這是他第一次過生日,也是第一次收到生日禮物,這一切都幸福的不像真的。 他剛剛許下了一個愿望,他希望能夠永遠呆在這個家,永遠和家人們還有那個黏糊的小團子在一起,他不會再逃避,他會拼盡全力。 窗外響起“噼里啪啦”的鞭炮聲,新的一年來了。 # 轉眼到了1984年,蔣甜淑7歲。 和上輩子一樣,原來蔣大明就職學校里,有位資深的老師調到了市里的學校,原主住的房子也騰出來了。 最近兩年教育行業多了很多新血液,鄰城的那所小學也入駐了很多年輕的教師。 S城小學的校長本來就有把蔣大明調回來的想法,乘著那個資深教師調走的機會,把蔣大明從鄰城的小學調了回來。之前資深老師住的房子,也分給了蔣大明一家。 搬家前,蔣大明特意帶著一家人去看了新住處。 和記憶里一樣,新住處在小學的家屬院內,比他們住的筒子樓要好上許多,兩間房子帶一個堂屋,后面還帶一個獨立的院子,可以種些小菜。 吳衛國現在差不多已經在城里定居了,留牛老太一人在鄉下,之前蔣大明家屋子小,住不了更多人,這回分到大房子了,兩口子想把牛老太接上來,不過牛老太掛念家里的雞鴨豬,再者一輩子做農活慣了,住城里不習慣,不愿意上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