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7頁
書迷正在閱讀:反派大佬的團寵三歲半、非正常相親、天降三寶:爹地寵妻超給力、農門甜妻:將軍夫人是團寵、我!掌控全球、農門王妃:我靠美食發家致富、萬界之主在都市、五歲奶團她是團寵大佬、穿成胖妃后每天被王爺虎視眈眈、逆流純情年代
類似的話,程靈慧從小到大不知聽到多少回,可是沒有一次像這一次一樣,讓她沒來由的升起一陣負罪感。 是啊,如果她是男人,陸曉曉的生活一定和現在有著天壤之別…… 程靈慧從陸夫人屋里出來的時候,天都快黑了。一出小院兒就看見陸廷翰站在門口??匆姵天`慧出來,也不說話,就直直的望著她。 程靈慧只得上前打招呼:“陸先生?!?/br> 陸廷翰冷冷哼了一聲,算是回應。 程靈慧只得說道:“天色已晚,晚輩就不打擾了。晚輩告退?!?/br> 陸廷翰未置可否,程靈慧也不好就這么走了。要知道,面前這位可是紫金山書院的大祭酒。當過皇帝老師的。尋常人可不敢在他面前造次。 陸廷翰也許是先生當久了,身上自然而然的有一股先生身上才有的威儀。他不說話,程靈慧也不敢有什么動作。正在度時如年,陸廷翰長嘆了一口氣:“罷了,都是天意。你走吧?!?/br> 程靈慧聞言,急忙告退。忽聽陸廷翰道:“二月里閑了,我們老兩口打算出去走走,說不定會走到你們程家莊?!?/br> 程靈慧聽了,心里先就高興起來。這么多年,陸曉曉終于守得云開見月明。陸廷翰這個老古板終于肯認她這個閨女了。轉而替陸曉曉高興之余又有些心酸。陸曉曉落到如今這般田地,并不是她的錯。實在是世俗對女子過于苛刻。 想到這兒,不免又在心里把吳末名罵了一通。 不管吳末名有多大的能耐,他一天不為自己的所作所為受懲罰,程靈慧這心里想起來就不能快意。 程靈慧匆匆回到狀元樓,把陸夫人托付給她的東西悄悄交給陸曉曉。陸曉曉看見了東西,一時又哭又笑。等程靈慧把她爹娘要去程家莊看她的話說了。陸曉曉翹著嘴角流淚。那樣子即滑稽有讓人看了心酸。 第178章 、九重蓮華琉璃燈 此刻夜幕已經降臨,外面的花燈次第亮起。從窗戶里往外看出,一片璀璨,好似天河落入了凡間一般。 忽然一聲鑼響。文廟后面的老桿被點燃了。震耳欲聾的鞭炮聲中,各色煙花齊放,五彩繽紛,照亮了半個夜空。在這喧鬧嘈雜,耀眼生花的老桿中,有一支老桿靜靜的矗立,猶如鶴立雞群。 當所有的煙花落幕,人們的目光不由自主的就聚集到了這根老桿上。 五叔不緊不慢的走到老桿下。這時,地面上早就預備好的火樹銀花同時燃起。五叔就好像站在一片玉樹瓊花的仙境中一般,抬手拉了一下老桿上垂下的繩子。只聽‘嘶……’的一聲響。從彩桿最頂端升起一道煙火,就好像發出了一聲號令。 那煙火越升越高,最后變成了一個閃爍的亮點。就在大伙兒以為她就要滅了的時候。忽然‘嘭’的一聲炸開,在夜空中開出一朵火紅的紅蓮。紅蓮一閃,隨之寂滅。就在觀看的人無不為它這驚鴻一瞥般閃現而惋惜的時候,彩桿上又同時升起兩支煙火。于是,人們又轉而猜測這兩支煙火能開出什么樣的花來。 那兩支煙火同樣升起老高才砰然炸開。不過,這次不是花,而是兩匹駿馬。馬上各跨一人,一個手持青龍偃月刀,一個手持丈八蛇矛。雖然只是隨著煙花在天空中留下一瞬的影子,可還是有不少人認了出來:“是關二爺,是張飛……” 人們歡呼著…… 好像是為了回應人們的歡呼,彩桿最上層的紙箱子忽然暴烈,左面垂下一副剪影畫像,正是手持青龍偃月刀的關羽,關二爺,右邊垂下的一副恰恰就三將軍張飛。 于是就有人喊:“是《桃園三結義》?!?/br> 也有人喊:“劉皇叔呢?” “常山趙子龍呢?” “諸葛亮,臥龍先生諸葛亮……” 隨著旗火漸次升空,在夜幕中變幻出許多人們耳熟能詳的三國人物。伴隨著煙火,彩桿上的紙箱紛紛爆裂,露出一幅幅栩栩如生的人物畫像。映照著低下的火樹銀花,仿佛連紙箱碎裂的紛揚紙屑都有了生命,成了一個個、一群群乘著夜風翱翔的精靈。 而那些人物,更是如同活了一般。從天幕而降,落入凡間。 “好……”就連見識過五叔的絕活兒的程靈慧,也忍不住跟著叫好。只覺得五叔用彩桿上演的這出《三國演義》,比戲臺上任何一個名角唱的都要精彩。 這邊煙火未熄,忽見文廟前面冒出一片絢爛的光輝。人們還沒有從彩桿的新奇之中回過神來。立刻就被那一片光輝吸引去了目光。 那是一片用冰雕砌而成的燈陣。仿的是傳說中的蓬萊仙山。玉宇瓊殿氣勢磅礴,仙禽瑞獸栩栩如生。內里點上各色燈燭,璀璨絢爛,無以言表。 置身其中,竟有些分不清是真是幻,直教人以為誤入了仙山寶境一般。 這樣精巧的手藝,別致的心思,這樣出其不意的展現在世人面前。誰人不被折服? 程靈慧看了這冰燈陣,不由又替自家捏起一把汗來。也不知令老菜引以為傲的‘九重蓮華琉璃燈’掛起來是個什么光景??慈思业臒絷?,估計想贏不大容易。 正在程靈慧為自家捏把汗的時候,只見從文廟的另一側陡然顯出一片沖天的五彩光華。 要知道,古時候是沒有電燈的。就算是成千上百支蠟燭,要想在這元宵會上,燈海一般的所在以光華見長,那也是枉然。但是,偏偏就有這么一片光華,從這一片璀璨的燈海中脫穎而出。幾乎比先前的萬桿齊鳴,煙花怒放還要明亮奪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