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5頁
書迷正在閱讀:反派大佬的團寵三歲半、非正常相親、天降三寶:爹地寵妻超給力、農門甜妻:將軍夫人是團寵、我!掌控全球、農門王妃:我靠美食發家致富、萬界之主在都市、五歲奶團她是團寵大佬、穿成胖妃后每天被王爺虎視眈眈、逆流純情年代
如今和程靈慧說起二哥兩口子來,胸中還有些不平。反而是程靈慧勸慰了他幾句,讓他不要和二嫂一般見識。不覺又說起自己家里失竊的事。常繼文真是一刻也在轉水城待不下去。催促程靈慧趕緊回程家莊去。 兩邊都是家,日用的東西都齊全,也不用收拾什么東西。只是叮囑家人好好看守門戶,夫妻二人就回程家莊去了。 一家人好不容易團聚,皆大歡喜。聽說山長夫婦住在這里,常繼文又忙忙的去拜見。 山長和師娘看見他回來,自然也是十分高興。奶奶又讓人去通知了二姐她們。第二天,二姐、四妹和五妹都帶著家人趕來。老天爺也十分賞臉,給了一個難得的好天氣。程靈慧就讓人在院子里擺開席面,熱熱鬧鬧給常繼文接風洗塵。 海爺聞訊,不請自來。程豹不甘落后,后腳也來了。 男人們在外院兒喝酒,女人們在二院兒拉家常。 如今二姐也做奶奶了。她那個繼子去年娶了媳婦。小媳婦肚子也爭氣,進門不到一年就生了個大胖小子,可把二姐高興壞了。她自幼受母親的影響,深深為家里沒有男丁而憂愁自傷?,F在得了孫子,自然高興的什么似得。 其余幾個小的,就在院子里跑著玩鬧。 程靈慧是不羈慣了的,看見關雎規規矩矩的坐著,還催促她去和兄弟們玩耍,不出所料得到關雎一個白眼。 四妹看見了,笑道:“三姐也有吃癟的時候?!?/br> 二姐也跟著笑話她:“你以為,天底下的閨女都跟你似得,半瘋不潮沒個閨女樣兒?大小姐這樣的,才是小閨女兒里的榜樣呢?!?/br> 程靈慧撅嘴:“你們還好意思說?俺自己愿意的嗎?俺也想盤著腿兒坐在炕上繡花,可家里的活兒你們干???”臉上雖然半嗔半嗤一副不平的樣子,心里卻甜絲絲的。 “三姐,你辛苦了?!彼拿谜酒饋斫o她作福:“你勞苦功高,是咱家的大功臣?!币贿呎f,一邊拉五妹:“就知道傻笑,不見三姐生氣了,快給三姐磕頭?!?/br> 五妹坐著沒動,笑道:“明明是你挑起來的話頭,你自己怎么不磕頭?” “反了你了,還敢跟俺犟嘴了?!彼拿谜f著去撓五妹的癢癢。五妹笑得上氣不接下氣:“三姐,你管不管四丫頭了……” 陸曉曉半個身子掛在程靈慧肩膀上,笑道:“你們只管鬧去,三姐是我一個人的?!?/br> 二姐在一邊兒呵斥:“都還有沒有個正形,也不怕孩子們笑話?!彼亲銎牌诺娜肆?,自覺要端著點兒,可盡管這么說著還是忍不住臉上的笑意。她又覺得這樣實在不像話,起身走到了奶奶身邊。 奶奶牽著母親的手,和師娘坐在一邊有一搭沒一搭的說話。師娘見她過來,順手給她拿了個凳子。二姐就和她們一堆兒說話去了。由著幾個小姐妹在另一邊嬉戲耍笑。 這一場接風宴一直吃到日落西山。所有的男人都喝醉了。 吃到后來,常繼文非要彈琴,讓程靈慧給他舞劍。說是要效仿名士,也不知道他到底要效仿哪位。但凡讀書人,總有臭味相投的地方。山長也喝多了,胡子一大把了還跟著起哄。 說實話,程靈慧知道君子六藝,禮樂射御書數,可從小到大,光急著被常繼文趕著讀書了,還真沒聽他彈過琴。當下不由有些意動,加上山長起哄,海爺和程豹也跟著起哄。于是她轉身去關雎屋里抱了琴出來。也幸虧關雎小丫頭喜歡調弦弄管,要不然還真沒地方給他找去。 常繼文也不用凳子,席地而坐,把秦往膝頭一放?!P錚’兩下調試了音色,修長的玉指一挑,劃出一串樂符。忽然用手按住琴弦,睜著一雙迷蒙醉眼望著程靈慧。 程靈慧明白,他是等著自己拿劍呢??蓜@玩意兒,鄉下人家哪有?程靈慧在院子里找了一圈,也沒找到趁手的兵器。走到灶下拿了一根搟面杖來。 師娘看見,強忍著沒笑出聲來。 武藝和音律一樣,都是想通的。程靈慧沒練過劍,但是見江湖耍把式的耍過。來幾套花拳繡腿的空架子還難不倒她。 常繼文起手撥弦,程靈慧起手出‘劍’。 琴聲叮咚,初時如山澗飛瀑,石上流泉,又似大珠小珠落玉盤一般,煞是好聽,忽而一轉,洋洋灑灑,竟讓人不由想起‘碧云天,黃花地’來。 正在舒緩之際,琴聲陡然又是一轉,蕭殺之氣頓起,錚錚仿佛摧金斷玉,令人聞之寒意頓生…… 程靈慧一開始不過是敷衍了事。漸漸的竟如整個人融化在了琴聲里一般。仿佛舞‘劍’的不是她,而是那琴。 不知何時,山長伴著那琴聲低低吟唱起來:“觸目懷招隱,興歌託遂初。俗塵多汩沒,天籟幾吹噓……” 是元代吳萊的詩——歲晚恍然有懷。 詩句從山長的喉間吐出,竟似承載了許多歲月的滄桑。不知何時,師娘柔柔的聲音參合進來。和山長有幾分沙啞的嗓音十分的相得益彰。 當唱到‘小榻琴心展,長纓劍膽舒’時,院內外一片叫好聲。 原來,他們這邊又是彈琴,又是歌舞,早驚動了街坊四鄰。以前又沒什么娛樂項目,許多人就圍在院子內外看熱鬧。 要是別處,人們不見得能欣賞了這番雅興。程家莊不同,這兒的男人大多數讀過書的,即便是一時不能明白山長夫婦唱的什么,可也能體會其中一二分的意境。尤其是‘小榻琴心展,長纓劍膽舒’那兩句,但凡讀過書,有過一二分熱血雄心的,誰人不知,誰人不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