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頁
書迷正在閱讀:反派大佬的團寵三歲半、非正常相親、天降三寶:爹地寵妻超給力、農門甜妻:將軍夫人是團寵、我!掌控全球、農門王妃:我靠美食發家致富、萬界之主在都市、五歲奶團她是團寵大佬、穿成胖妃后每天被王爺虎視眈眈、逆流純情年代
要是別人說送這糧商去死,糧商一定不相信,可從鄧苦嘴里說出來,就算不信也覺得陰風撲面,詭異的很。好像他身上帶著很多看不見、摸不著的‘臟東西’,被他纏上,就算不死,后半輩子也夠晦氣的。 “你到底還死不死?”鄧苦依然笑嘻嘻的。他天生娃娃臉,不笑也和笑差不多。 糧商嚇得直往后縮,躲到程靈慧身后道:“不死了,不死了……”看程靈慧的眼色,那就跟見了活神仙一樣。能把鄧苦收羅在門下,這得多大的能耐? 程靈慧擺擺手。鄧苦退回一旁。 程靈慧向那糧商道:“如此,下官就告辭了。老人家的高義,下官銘記在心。他日回京一定稟明圣上?!?/br> “告訴皇上???”那糧商有些不可置信:“皇上他老人家那么忙,有時間體察我等小民?” 程靈慧道:“當今萬歲英明勤勉,體察萬民。下官這個欽差就是替圣上下恤民生,上達天聽的官職。老人家仁善鄉里,合該上奏。說不定圣上還會嘉獎你呢?!?/br> 糧商一聽,還有這好事?要是能得萬歲爺一句賞,那可是光宗耀祖的無上榮耀。也不知他是被程靈慧氣著了,還是被鄧苦給膈應著了。腦袋一熱道:“要是萬歲爺都能知道小民周濟鄉里的事,那一萬石糧食算個啥?我再加一萬。明天就給你送到縣衙?!?/br> “這讓下官說什么好呢?!背天`慧手一揮,吩咐隨身的主?。骸翱旖o老人家記上?!?/br> 那主薄也是個機靈人兒,一邊兒記,一邊兒還高聲念:“洛河縣,某年某月,洛河口耿記糧行,大東家耿萬秋捐糧食兩萬石,以濟鄉里?!?/br> 那糧商聽著,臉上油光光泛著光輝,好像已經看到皇上金燦燦的嘉獎圣旨來到自己家門前。 程靈慧得了這兩萬石糧食,辭別這糧商。接著往下一家而去…… 萬事開頭難,程靈慧踢出第一腳,后面的就好說的很了。一天下來,洛河口縣城里的大小紳宦紛紛捐錢捐物。到了后來,甚至不用程靈慧讓門催討,他們自己就送來了。 原因無他,都是聽說了耿記的事后,大多思量著不是程靈慧的對手。既然惹不起就只能妥協。而且,程靈慧不還給這些人的驢頭前面掛了根胡蘿卜嗎?反正捐也得捐,不捐也得捐。不如痛快些,萬一真得了皇上的嘉獎呢。所以,這些人不但捐,還個頂個兒比賽似得多捐。(未完待續。) 第75章 、重逢 別的縣的鄉宦豪紳一聽還有這典故在里面,也都紛紛跑來洛河口捐東西。那些本來不想捐的,一看這情形,那還說什么???捐吧。 一時間,以洛河口為中心,捐錢捐物蔚然成風。連帶著這一帶的民風驟然肅正。這種形式,迅速向周邊擴散。不到五日,整個某南災區已經官民一心,協力共渡難關。隨便你走在災區那個地方,只要渴了自然有人給你水喝,餓了就到粥棚、飯點兒,自然有人給你飯吃。 相互之間素未謀面的人,在這里都跟一家人一樣。大家無條件的信任著彼此,互幫互助。就連平日里的蟊賊,無賴都仿佛脫胎換骨,在世為人了。 那些平日里高高在上的大戶人家的公子少爺,都甩開膀子和平頭百姓混在一起干活兒。這里沒有等級之分,只有彼此相守的鄉親之情,只有同舟共濟重建家園的意志。 洛河口的縣令最開始被趕出縣衙,心里還有怨懣,臉上還覺得無光?,F在,請他回去他都不干。每天雖然辛苦,可那種踏實、那種無私無畏,那種眾心所向,是讀一輩子書,做一輩子官也體會不到的。他甚至讓老婆去給粥棚幫忙。一個縣令夫人,每天和一群民婦一起燒火燎灶,給忙著修堤筑壩,重建家園的人們送水、送飯。這本身就是一個很好的榜樣。 于是,那些大戶人家的婦人們也紛紛效仿。陸曉曉當然不甘示弱。挽起袖子就上了賑災前線。這一刻,什么男女之防。什么規矩教條,都靠邊兒站??篂淖跃炔攀堑谝晃坏?。 沒有人再關心朝廷的救災物資,因為,連欽差和縣太爺都一天天兩腿泥,一身汗和大家一起干活兒了。這不就證明朝廷就在大家左右嗎?沒有那點兒物資又怎么樣?有朝廷給咱老百姓撐腰,啥樣的大災大難過不去? 所以,很多時候,精神的力量是無窮盡的。困境中的人們,只要有了信念,就會生發出勢不可擋的勇氣。 然而世事總不全,在這一片眾志成城中不期然跳出兩個不和諧的音符。 某南各地的捐助物資紛紛向災區匯總。連日來,程靈慧一面要謀劃百姓自救,一面要接受,規制這些物資。忙得天昏地暗,腳不沾地。 某南這股捐助之風蔓延開來,很快就觸動到別的府縣。也有某西的,也有直隸的,也有某東的紛紛向這里捐助物資。畢竟誰也不是掐著命數過日子,誰知道自己以后會遇到什么過不去的坎。由己度人,互幫互助。將來萬一有個坎坷,也給自己留點兒盼頭兒。沿途關卡,碼頭,樂得錦上添花。這些物資一路順水順風就到了某南。 那些沒有受災的人眼見這些物資從自家門前過,白白送到別人手里。說不眼紅是假的。于是就出現了哄搶救災物資的人。一開始還只是一兩個人,后來一傳十,十傳百,竟然成幫結隊,蔚然成風。 程靈慧沒有做過官,天天把自己忙個四腳朝天,總是分不開身去,誰知這些人越發膽大,竟然因嫌搶到的物資少,而打死了前來送物資的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