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零之走出大雜院 第59節
大家看得急了,心想你倒是說啊,好吃不好吃你說句話,這里胃口被提著,心也被提著呢! 梁明星吃下三口后,才道:“吃起來豐潤肥美,還有一點甜香,但是卻一點不會膩,甚至還有些發脆,無論是從口感還是從口味,都是我從來沒吃過的。我不知道鴨掌還能這么好吃?!?/br> 說完,他誠懇地道:“這道菜叫什么名字?恕我孤陋寡聞,從未見過,這個和以前我吃過的所有鴨掌都不一樣?!?/br> 顧舜華便笑了,她看向自己的父親。 顧全福微微頷首,走上前來,之后才道:“這道菜,因有春筍,春筍切片為梯形,又因原是天家菜,所以叫做天梯鴨掌,這是清朝乾隆皇帝時候滿漢全席中等一百五十品之一?!?/br> 他這一說,大家都不由咂舌,天梯鴨掌,只聽這名兒就夠味兒,原來這就是滿漢全席里的菜,怪不得連聞個味兒都那么好! 以前不懂,還以為皇帝天天吃鮑魚海參的,原來人家過去的皇帝吃個鴨掌,都吃出這么多門道來!果然是夠譜兒! 顧舜華便又請了幾位上前來,大家一起分食了其它的鴨掌,凡是分到的,咧嘴笑著走上去,覺得沾大便宜了,沒分到的,一個個失望遺憾,只能干瞪眼看著別人吃。 那些吃到的,先學著顧舜華把骨去了,之后痛快地品嘗,品嘗過后,自然是沒有不叫好的,有人甚至道:“可惜了,可惜了,這么好的鴨掌,怎么咱北京城里就沒見賣的,咱是聽都沒聽過??!” 顧全福這才道:“這道菜,解放前那會兒,除了宮廷御膳房能做出,也就同和堂大掌勺做過,那時候這是同和堂的獨門壓箱絕活,我家老爺子為避嫌,從來不會主動做這道菜??箲饡r候,同和堂歇業,同和堂大掌勺下落不明,這道菜,也就沒見過了?!?/br> 大家一聽,恍然,也就是說,這道菜已經失傳,能做出來的,也就眼跟前的這位顧大廚了! 這下子大家自然更加高看了顧全福,敬佩又感慨,更多是慶幸,竟然能吃到當年同和堂的獨門招牌菜,就連那些沒吃到的,雖然遺憾惋惜,卻也覺得自己今天至少見識到了。 天梯鴨掌聽說過沒,失傳了,沒見過吧,我見過——這不也能吹吹牛嗎? 從顧舜華解釋鴨掌時候,羅明浩臉色就難看了,等到大家伙夸,梁明星一吃,他就更下不來臺了。 他繃著臉,陰得能滴下水,就那么直勾勾地盯著顧全福。 顧舜華自然看到了,她心里提防著這個人,知道這個人覬覦自己父親的手藝,將來還不知道使個什么楦兒就把父親的絕活兒偷去那么一兩成,扯著虎皮當大旗。 當下見他這樣,便故意笑著說:“這位同志,鴨掌已經分完了,可惜到底只有十六個,沒能給您留下一個嘗嘗,對不住了。不過您聞到了味道,覺得如何?這天梯鴨掌,不知道以您之高見,可當得起滿漢全席中品菜?” 顧舜華這話可真客氣,客氣到家了,但是說出來那意思,可就不客氣了。 不讓你吃,只讓你聞味兒,還要問問你怎么樣? 她這一說,大家伙這才想起來這位爺兒,可真是大爺,人家辛辛苦苦做出這種失傳的菜,他倒是好,凈在這里瞎胡鬧,攛掇著說菜不好,倒是要帶著香港人往外走,你這不是砸人的招牌嗎?一時議論紛紛的,眼里都是鄙視,還有人直接張口嘲笑:“你也該攢倆錢,吃點好的,長長見識了!” 這話一出,大家哈哈大笑,梁明星想起剛才羅明浩的行徑,也是微微皺眉。 他并不懂大陸的情況,所以過來一切的事都小心著,也不多說話。 剛才羅明浩那么一鬧騰,他也有些不喜歡,現在聽了顧舜華的話,又仔細一想,更覺得不對勁了。 這個羅明浩上竄下蹦的,是不是和那位顧大師傅有什么過節?如果這樣,那自己真是被人當槍使了。 而旁邊的牛得水,這下子可是得意了,笑看著羅明浩:“這位爺兒,我們這是要請大家伙品評菜品,我看您對我們的菜實在是看不過眼,我們廟小,容不下您這尊菩薩,為了不影響大家伙的雅興,您還是這邊請吧?” 這就是要明著趕羅明浩走,羅明浩頓時臉上憋得通紅,周圍也沒一個幫他說話的,他只好求助地看向梁明星。 然而梁明星現在也正惱著,想想這鴨掌如此美味,本來一個好好的宴,就這么被辦成了品評大會,關鍵是,怕是全香港的人都要知道,他差點有眼不識泰山錯過了這正宗的御膳,那可真是丟人丟大了! 他心里存著不喜,看羅明浩更是反感,這個時候也就裝沒看到。 羅明浩一看,急了,他想看看啊,想看看這御膳到底有什么,也算是開開眼,可這個時候,牛得水已經直接要趕人了。 羅明浩看看大家伙,看看梁明星,沒辦法:“你們以為自己是什么東西,不就是一鴨掌子嗎,我呸,以為爺兒稀罕?” 他這一說大家都哈哈樂起來:“這是天梯鴨掌,你稀罕也沒人給你嘗??!” 羅明浩見大家都一面倒,這是看他不順眼,他也是沒臉,只能一甩袖子,趕緊出去了。 羅明浩一走,牛得水高興了,當即宣布:“各位爺們兒,咱們還有別的菜,四品火鍋,八品大碗,八品中碗,還有十二道看碟,這都是顧師傅的拿手絕活兒,今兒個大家來,這算是來著了!來,上第二道菜!” 他這一說,大家啪啪啪地鼓掌。 這氣氛,一下子抬得足足的。 接下來,一道道地菜陸續端出來,有明爐烤豬,有五香絲,有醬雁翅,有醬小蛤蟆等,這些取材,也不過是北京城常見的,尋常老百姓家都能吃的,比如什么醬小蛤蟆,那可不是真的小蛤蟆,也不過是里脊rou用醬滾過后,再插上雞腿骨罷了。 但是看似尋常的食材,做出來那個味兒,可真是讓人感慨。 有個客人在嘗了口明爐烤豬后,甚至感慨:“我不是沒吃過烤豬的人,但我就沒吃過這么好吃的,以前都白吃了!” 也是到了這個時候,大家才明白,所謂的宮廷御膳,未必非要聚齊了那些山珍海味,把地道家常食材烹飪得出神入化,那才是大廚的真本領! 當然了也不是說御膳就只有這些,擺宴的時候,那些撐面子的菜當然也有,可皇帝們日常家吃的,其實本身品種上和老百姓也沒大差別了。 十幾道菜吃完后,大家多少能輪到吃過幾口,梁明星一行人自然品嘗得稍微多幾道菜,顧舜華注意到,記者和攝影師都是贊不絕口,滿臉驚艷。 她覺得,今兒這一出,夠本了。 梁明星臨走前,特意和顧舜華握了握手:“謝謝您,顧女士,今天如果不是您,我差點錯過這一次饕餮盛宴,是我自己淺薄無知,才誤會了顧師傅的一片好意,我在這里給玉花臺,給諸位師傅賠禮了?!?/br> 說著,他低頭微微鞠了一躬。 他這么一道歉,牛得水也不是不讓人下得臺的,連忙上前握手:“梁先生言重了,只是這桌宴席是顧師傅精心烹制出來的,沒想到客人連嘗都沒嘗一口就要走,他心里難免難受,我也看著不舒坦,這才說了一些過激的話,也請梁先生大人不記小人過,從此后,咱們一笑泯恩仇!” 這話說得豪爽,大家伙全都鼓掌,攝影師趕緊又是拍照。 等終于所有的人都散場了,大家伙自然都累得不輕,不過也都很興奮。 牛得水激動得不行了,看著顧舜華,那就是看著救命菩薩一樣,一個勁地夸。 夸氣度,夸能耐,夸見識,夸臨危不亂大將之風! 顧舜華幾個師兄,當時也看到了這場景,一個個也都敬佩得要命,當時她說的那些話,可真真是擲地有聲,幾句話就把整個場子給鎮住了! 這才是能耐??! 牛得水拉著顧全福談,那意思是改進一下玉花臺的菜單,加入幾道御膳菜,作為顧全福的獨門招牌,顧全福也正有此意。 他拿手的好菜倒是不少,但當然不能全都擺上來,勤行里有勤行里不成文的規矩,你自己都把路給占了,別人還怎么活,當下和牛得水商量了下,就把天梯鴨掌、明爐烤豬和醬雁翅作為獨門菜,每天限量供應,由顧全福來做。 這也算是一個折中的法子,大家自然皆大歡喜,其它廚師也不用擔心自己被擠兌了,而顧全福手底下的徒弟,一個個摩拳擦掌。 看這樣子,這三道菜的獨門絕技,師傅是要往下傳。 人不能貪多,這三道,學會一道,以后出去,也能在勤行里算一號人物了! 這事辦得熱熱鬧鬧的,顧舜華大出風頭,在玉花臺里,大家當然都高看她一眼。以前只覺得她是跟著她爸混進來的,現在卻是把她當一個人物看了。 為了這個事,牛得水私底下找她談話,那意思當然是夸獎她辦得好。 顧舜華自己也覺得自己辦得不錯,臉上有光彩,不過想起那天的羅明浩,還是忍不住問起來牛得水。 “這個人到底是什么路子,倒像是故意來踢館的?!鳖櫵慈A試探著這么問。 “他啊……”牛得水冷笑了聲:“昨天這事一完,我就掃聽了掃聽,這才知道,他叫羅明浩,現在就在福德居當廚子,不過那水平,嘖嘖嘖——” 牛得水不屑地道:“就一二把刀,半路出家,上不了臺面?!?/br> 顧舜華聽著,心里卻一突突。 心想,這是來了啊。 羅明浩以后要通過陳耀堂從自己爸這里騙走菜譜,扯起來御膳的名堂,可不就是從這里開始的。 他這次來,也是沖著自己爸的名頭來的。 這必須仔細提防著。 當下便道:“牛經理,那他不就是想來踢館偷師嗎?今天出這一樁事,他沒偷到,肯定沒完,后頭還不知道給咱使什么楦兒呢?!?/br> 牛得水:“說得可不是嘛?這什么玩意兒,我回頭就放出話去,把這個事說說,以后他也甭想在勤行里混了,有什么臉??!” 顧舜華點頭:“也怕狗急了跳墻,這種小人,備不住怎么著呢?!?/br> 牛得水:“舜華,你年紀小,可凡事想得倒是周到,放心,你牛叔我心里有譜兒呢。對了,我今天叫你過來,其實是有一樁事想和你說——” 說完,他停住了,賣個官司。 顧舜華忙道:“牛叔,什么事,您盡管說就是了?!?/br> 牛得水笑呵呵地說:“我已經寫了申請報告?!?/br> 顧舜華:“嗯?” 牛得水:“申請報告,是要給你提前轉正?!?/br> 轉正??? 顧舜華精神都為之一振:“真的?” 牛得水笑得親切慈愛:“那是當然,你牛叔能蒙你不成?” 顧舜華心里頓時樂開了花:“謝謝牛叔!” 轉正了,工資高了待遇就好了。 她太希望轉正了,這是一個大好消息。 ********** 玉花臺經理打下的包票,會幫顧舜華轉正,并且已經開始給顧舜華寫申請辦手續了,這讓顧舜華的心都要飛起來了。 她知道接下來要改革開放,經濟會活泛起來,她也想過實在不能留在玉花臺她可以自己去當個體化或者開一個小門店,她什么都打算好了,但是骨子里,還是希望能轉正的。 畢竟如果那本書中的經濟發展大勢沒問題,看上去即使國企職工下崗,那也得是十幾年后的事了。 十幾年后,她都四十歲了,哪管得了那么多,眼下當然是轉正當正式員工好,那樣就有各種福利了,工資也高了,算是給自己一家子提供了一個保障。 在她的打算里,是想著干一年兩年的求個轉正,誰想到,這才一個月多,竟然要轉正了! 而且還光明正大理直氣壯,現在整個玉花臺都對她敬佩得不行,她下班的時候,連服務員看著她的目光都是佩服。 就連她爸顧全福,事后都感慨:“我是老派人,骨子硬,一直覺得酒香不怕巷子深,現在來看,那一套真得過時了,就算咱手藝好,也得會說話,得叫得響亮?!?/br> 顧舜華干脆勸道:“爸,其實就是這么一個道理,現在日子變了,改革開放了,以后就是誰有本事誰上的時候,咱不能藏著,就得把絕活兒亮出來,讓大家伙都知道,我們是御廚顧的傳人,把御廚后人的這個名頭給占??!占住了這個,以后別管這個世道怎么變,咱都吃不了虧?!?/br> 這倒是惹得顧全福低頭一陣沉默,之后道:“你說得是?!?/br> 顧舜華便重新提起寫書的事:“當然了,只是菜譜而已,咱看家本領肯定留著,只寫基本的做法,寫每道菜的來歷和味道,最好是再放一個照片,色香味俱全,那肯定能賣座?!?/br> 顧全福:“哪那么容易??!” 對于顧全福來說,這簡直是天方夜譚,寫書,那是文化人干的事,顧舜華就算不是睜眼瞎,可也沒太深的文化,能干得了這個? 顧舜華:“這事只是一個規劃,現在不用著急,咱就慢慢積攢著素材,等我在勤行里揚名立萬,這件事就水到渠成,到時候咱們把素材一羅列,不就是一本書了嗎?” 顧全福想想也有道理,不過看看女兒,女兒年輕的臉龐上滿是自信,光彩奪人,他便想起女兒那天在大廳里的行事。 必須得承認,女兒這辦事,這氣場,完全是他做不來的,只能說青出于藍而勝于藍,必須承認自己老了,許多思想不合時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