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陛下讀心后發現他是戀愛腦 第98節
不說個個容貌無暇,但也都是妙齡少女,且在錦衣華服珠光寶氣堆砌下,更是遠遠勝過一般人。入目望去,一屋子花紅柳綠美不勝收,靠坐在太后身邊的崔思玉更是仙姿玉貌、霞姿月韻,世人稱其有《洛神賦》中神女風韻。 所有人也都以為崔思玉是名副其實的第一美人,可要她們想出一個比崔思玉還要美貌的,卻是如何也想不出了。能比崔思玉還美,那得是天宮之上神妃仙子吧! 一直到今日見到花宜姝,所有人心里才都有了答案。 他們能說出崔思玉是仙氣飄飄如坐云端的美人,能說出容貌略遜崔思玉一籌的鳳晴云是個艷若桃李、燦若驕陽的美人,可要她們準確形容花宜姝是什么類型的美人,卻是如何也說不出恰當的詞兒。似乎所有詞都能對得上,又似乎所有詞都配不上。 因為真正的美人,一顰一笑、一動一靜都是不同的風韻,她可以是明艷灼目的,也可以是清冷如月的,端看這美人樂意叫你看見什么。 大殿中安靜得落針可聞,似乎連呼吸都被偷走了。何秀秀不明所以,心中越發緊張,卻不敢抬頭。 最后還是太后第一個開口,她一身杏黃色的刺繡袍服,頭發鴉黑不見一絲白色,眼角也只是添了一兩道細紋,雖說年紀大了,但依舊是個風姿綽約的美人,跟花宜姝預料中相反,崔太后的面相不見半點兇狠,反倒慈和溫婉,跟李瑜那略顯鋒利的相貌半點不像,“當初陛下一直不肯成婚,哀家日日夜夜發愁,還道只有天仙他才能看得上,如今一瞧,可不就是個天仙。好孩子,快到近前來,讓我細細瞧瞧?!?/br> 花宜姝一福身,乖乖巧巧地走到了太后面前。她此時此刻的神態無比單純,眼眸閃動間清澈天真,看幾眼太后,又時不時偷偷看一眼旁邊其他人。 倘若曹得閑等人在,他們一定會驚訝地發現,此時此刻的花宜姝仿佛安墨附身,這一副分外好奇卻又礙于規矩生生克制的模樣,跟安墨簡直一個模子里刻出來的! 因為花宜姝將安墨平時的模樣略作修改后搬了過來,她來時想好了,天然克腹黑,平常她就經常被安墨噎得說不出話來,既然太后也是個腹黑深沉的,那她就先用安墨的性子試探一番,要是這套不起作用,那就再換別的。反正人總是會變的嘛! 無論是李瑜的心里話,還是她對崔太后的估量,都料定這位絕不會喜歡她,但她沒想到,以崔太后這樣高高在上的地位,分明不喜,卻還要裝出一副中意她的模樣握住她的手噓寒問暖,看她的神態動作,竟也是位裝模作樣的高手,難怪能在當初的宮斗里把盛寵在身劉貴妃母子弄死呢! 花宜姝還想過,萬一這位崔太后不論緣由就要對她發作她該怎么辦?如今見崔太后裝腔作勢,她心里先是一嘆,心道您老人家這樣的權勢地位何至于如此?接著就是一樂,嘿,你唱我也唱,你裝我也裝,就看誰先騙過誰! 花宜姝心中燃起了熊熊斗志,面上卻露出了些許孺慕之情,仿佛已經被太后這短短幾句話的關懷攻陷了。 對上花宜姝單純天真的眼眸,崔太后心中卻笑:雖則貌美,卻實在愚蠢??磥聿槐卦诖伺砩虾馁M太多心思。 思及此,她將目光轉到了何秀秀身上,故意疏忽她這許久,也該教教這何氏規矩了。 第120章 毀容,如果不小心倒下…… “你叫何秀秀?今年多大了, 都讀過什么書?” 何秀秀帶著女兒屈膝行禮,“回太后,民婦今年三十有一, 只讀過一本《千字文》?!边€是李錦元教的。 崔太后面露驚訝, “觀你舉止氣派,像是大家出身,怎么只讀過《千字文》, 那三歲孩子讀的書都比你多?!?/br> 殿上頓時響起了一片笑聲,在座的千金貴女們都掩著嘴竊竊私語起來。 何秀秀頓時臉漲得通紅, 手指也捏緊了,面前是高高在上的太后,在座的都是曾經她沒有資格接近的貴人,階層間的差距大過鴻溝,不是學了一些禮儀,穿上漂亮衣裳就能填補的, 身邊一向活潑的女兒也握緊了她的手,何秀秀腦子卻一片空白, 不知該如何應付。 她下意識尋找熟悉的人, 目光一抬起, 正對上花宜姝的雙眼。 對方此時站在太后身邊,正目光鼓勵地看著她。 何秀秀忽然回想起當初在歸州刺史府時的情形,那時候花宜姝擔心入京后會遭受排擠, 在她面前急得掉眼淚,那時她第一次覺得自己與花宜姝的差距十分渺小,那是她第一次發現原來貴人也是人,原來像花宜姝那樣儀態萬千出身高貴的佳人也會害怕失態,既然如此, 那么她這個出身鄉野的小婦人又何必太過擔心畏懼,反正在這些貴人面前,自己做得不好、不如她們知書達禮見多識廣,不是理所當然嗎? 何秀秀終于慢慢鎮定下來,她道:“民婦不是大家出身,民婦只是鄉野村婦,自然比不得公侯之家的千金公子?!?/br> 殿內又是一靜,眾人微微驚訝,她們沒想到這人竟是鄉野出身,看她走路行禮的姿勢也不太像啊,莫非進宮前練過? “原來如此,倒是哀家的不是了?!碧髧@息道。 何秀秀連聲說沒有。論身份,對面人是太后,她只是一個還未得到冊封的民婦,論悲憤,她要喚面前這人一聲大嫂,尊卑有別長幼有序,她怎么敢讓太后給她認錯,何秀秀忙道:“民婦區區村婦,太后萬尊之軀,太后怎么會有錯呢?” 聽得此言,崔太后心里則是微微一沉,她自然早就讓人查過這個何秀秀的出身來歷,在她看來,這女子不過是個鄉野村婦,最值錢的就是她肚子里這個有可能是男孩的胎兒,對付這樣的小民,她有的是手段,也不必去費神思量。畢竟一個鄉野村婦,驟然得知自己將會成為王妃一步登天,必然欣喜若狂卻又自卑畏怯,畢竟當她站在她們這些人的面前,當她發現自己怎么也無法融入真正的貴人當中時,必定惶惶不安如坐針氈。 這樣一個人,恐怕連說話都不敢大聲,腰背都不敢挺直,沒想到這何秀秀站到她面前后,禮節雖然略顯生疏卻沒有一分出錯,而直面殿上諸人的嘲笑,卻不卑不亢直接承認了自己村婦的身份,她還敢出言挑釁……這樣一個人,又怎么會是尋常村婦出身,哪怕她真是尋常村婦,也必定是個野心勃勃的膽大之輩。 雖然何秀秀和她的女兒看起來本分規矩,但太后可不會被表象騙過。身為上一任宮斗冠軍,她見過不知多少這種表面本分實則心機深沉之輩。 意識到這人不是那種可以隨意應付的蠢人,太后面上的笑意反而愈深了,她忽然輕輕一拍額頭,笑道:“瞧哀家這記性,忘了你懷有身孕,竟叫你站了這許久,來人,賜座?!?/br> 很快便有人抬著兩把圈椅過來,讓何秀秀和她的女兒李珠珠坐下,這些宮人倒也十分有眼色,位置排得十分靠后,放在了最靠邊的位置,差一點都挨著屏風了。 按規矩,何秀秀雖然還沒被冊封,但她是靜王流落在外時明媒正娶的妻子,又陪著他吃苦這么多年,常言道糟糠之妻不下堂,哪怕她如今還未得到冊封,也是板上釘釘的王妃,她的位置理應當排在太后下首,連崔思玉都得靠后坐,然而她如今,卻被安排在了最末尾,一個五品小官的女兒的旁邊。 眼見何秀秀帶著女兒過去坐下,崔太后握著花宜姝的手輕輕拍了拍,“哎,怪就怪這丫頭生得太好看,哀家一見之下什么也忘了?!毕啾绕饘χ涡阈銜r綿里藏針的話語,崔太后夸起花宜姝來可謂是真心實意,連崔思玉看著她對花宜姝贊不絕口的模樣都暗生憋悶,更不提別人了。 而花宜姝最喜歡別人夸她,她覺得自己有十分美貌,則恨不得別人夸到十二分,人家夸得越真心,她越高興,哪怕不是那么真心,身份地位高些也行,像太后這樣的萬金之軀如此賣力地夸她,她自然開心不已,面上真真笑成了一朵花。 “太后娘娘,您要是能天天這樣夸妾身就好了,妾身好歡喜?!?/br> 這大咧咧的模樣成功引得所有人側目。對上花宜姝又羞澀又竊喜的模樣,崔太后面上仍是一副歡喜模樣,心內則嘆了口氣??上Я诉@張冠絕天下的臉,怎么生在這樣一個頭腦簡單的憨貨上?男人果真都是只看容貌的,連她精心養大的親生兒子也不例外。 崔太后嘴上道:“倒也不怪男人皆愛美色,似你這樣的容貌,哀家一個女人看了也十分歡喜。要是那等相貌平庸的,實在叫人難以生出憐愛來?!?/br> 崔太后這般說著,就看向了何秀秀,原以為她被安排坐在那種地方,又聽了這樣一番夾槍帶棒的話,臉上會顯露出幾分來,卻沒想到何秀秀帶著女兒坐在那兒神態自若,竟沒有一絲一毫的不忿。 這養氣功夫倒是上佳,想必還有別的手段。難怪以這平庸的相貌,還能勾得靜王逃亡也不嫌拖累地娶她為妻還生出兩個孩子。 思及此,崔太后心中不免又惱恨起來,這靜王怎么沒干脆死在外邊,怎么還能生下子嗣!她的兒子卻到如今也沒有動靜! 這時候,崔思玉忽然開口,“姑母,底下送來了剛剛出籠的酥酪,您可要嘗嘗?” 是人都有口腹之欲,崔太后則最愛這一口,她頷首,還不忘拉著花宜姝一塊。 崔太后年輕時為了麻痹劉貴妃,不得已吃齋念佛常居靜室,但其實她是最愛熱鬧的,后來劉貴妃終于倒了,她被壓抑已久的本性終于能夠顯露出來,也就脫去了那些素衣,撤去了那些齋飯,從此每日華服錦衣、山珍海味,還愛帶上許多人一塊熱鬧玩樂。 須臾,宮人們流水般端上各色點心茶水,貴女們歡聲笑語,言笑晏晏,又陪著太后度過一個熱鬧的上午,直到太后倦了要午睡了,才各自散去。 然而這樣的熱鬧,卻沒有帶上何秀秀一起,這宮殿內那么多人,卻獨獨將她們母女隔絕開來。 人散后,花宜姝和何秀秀并肩回去,見何秀秀面上沒有半分郁悶,花宜姝還有些驚訝,卻見何秀秀道:“起先是有些委屈,后頭在旁邊聽著你們點評京中各色的景致、新出的制香法子、新出的花樣繡紋……我反倒松了口氣?!边@些東西她什么也不懂,她們若是拉著她一起玩,她反倒左支右絀徒留窘迫,倒不如在一邊吃吃喝喝,聽著她們聊天說笑,反倒自在。 花宜姝嘴角微微彎起,“其實你看不明白,也挺好?!?/br> 對上何秀秀微微疑惑的目光,花宜姝道:“崔太后夸獎我,貶損你,其實是見你我一路同行關系親切,想要離間你我?!?/br> 何秀秀一驚,“她為什么要這樣做?” 花宜姝嘆口氣,“也許是因為我不是她中意的兒媳,你也不是她中意的弟媳吧!” 何秀秀從前見戲臺上演出深宮算計陰謀詭譎,還以為戲本寫得夸張,如今深處其中卻毫無所覺,才知曉其中厲害,她喃喃道:“我還以為太后真心喜歡你,還暗暗為你高興?!?/br> 聽了這話,花宜姝反倒有些意外。畢竟是這世上能真心盼著別人好的人,并不算多。 她第一次對著何秀秀揚起了略帶些真心的笑容,“嬸嬸放心,這世上本就沒有無緣無故的喜愛,不過你放心,我會讓太后喜歡我的?!?/br> 至于太后將來發現上當受騙會不會惱羞成怒……花宜姝心中道:那才有意思呢! 送別何秀秀,又沒了那討厭的指引嬤嬤,花宜姝也不要轎子,帶著安墨溜溜達達地在皇宮里轉悠起來。 剛剛行走過一段小橋,花宜姝忽然腳下一頓,猛地伸手抓住身邊的安墨。 安墨還迷迷糊糊,問她怎么了。 花宜姝搖搖頭,示意她往下看。 安墨低頭一瞧,登時嚇得出了一身冷汗。 只見腳下雪地里,就在她們往前半步,埋了一根白色的繩子,而再往前不遠處,暗暗藏了不知多少細細的碎瓷片,白色的藏在雪里,不仔細瞧壓根不會發現。倘若她們不小心被扳倒摔下去,登時就會被瓷片劃破肌膚徹底毀容。 第121章 指使,宮斗不好玩嗎?…… 安墨以前看宮斗劇時, 總覺得那里面的劇情太過夸張,覺得宮斗劇比職場劇還要懸浮。畢竟宮里好吃好喝的還有人伺候,這些女人有必要為了一個男人的寵愛爭斗得你死我活嗎?每天躺著曬太陽不舒服嗎? 直到現在看見這根藏在雪地里的白繩, 看見前邊藏在薄雪中的碎片, 她只覺樹上結的冰塊直接穿過她的領子溜進了衣服里,凍得她渾身上下都打哆嗦。腦子里已經浮現出了兩人被繩子絆倒然后一起臉朝下被碎片割得鮮血淋漓的畫面,安墨抖著聲兒道:“咱……咱才進宮一天啊, 是誰、誰要害你啊……” 安墨自覺沒有被害的價值,只有長成花宜姝這副模樣的, 才會有人嫉妒到要毀了她的臉。 花宜姝也是這樣想的。她心底瞬間閃過許多人的臉。排在第一的自然是崔太后。 大多男人都會下意識看輕女人,覺得女人頭發長見識短,哪怕是心狠手辣的女人,耍得也是上不得臺面的小手段,他們嘴上雖說最毒婦人心,但真等女人們為了爭搶他們的寵愛互相傾軋算計, 他們比誰都得意。 當然,這只是臟黃瓜們一廂情愿的想法, 畢竟臟黃瓜的寵愛值幾個錢?女人們爭他, 不過是爭這個人背后代表的權勢地位和錢財。 她身為女人, 自覺也最了解女人。崔太后跟她雖然無冤無仇,但她花宜姝拿捏住了她兒子的心??!更何況她又美成這樣,但凡她的容貌一天沒有老去, 她就一天能把李瑜捏得死死的,崔太后或許一開始不將她放在心上,但在見到她的絕世美貌之后,心中未嘗沒有別的想法。而此前仁壽宮里,崔太后不止一次夸贊她的容貌, 連她親侄女都忽略過去了?;ㄒ随苡欣碛蓱岩?,崔太后除了想要離間她與何秀秀外,還想以此挑起其他女人的嫉妒,叫這些同樣想要入宮的女子不知不覺做了她手下的刀,而她則干干凈凈高枕無憂。 嗯,很好,不愧是能把劉貴妃打倒的崔太后,寶刀未老??! 排在第二位的是崔思玉。 方才在仁壽宮時,花宜姝看了好幾眼崔思玉,不愧是盛京城中第一美人,那張漂亮的臉嫩得跟雞蛋似的,連她都想要掐上一把。雖說生了一副清冷寡欲的相貌,到底是個十六歲的小姑娘,那眼中的嫉妒藏得可不太好。 她是崔太后的親侄女,衛國公崔降的嫡長女,入宮這幾個月,不知有多少宮人上趕著巴結她,她要是有意,只需要稍稍暗示,自然會有人前赴后繼地為她干臟活。 排在第三位的是盛京城第二美人鳳晴云(男人們排下的名次)。這一位是二品輔國大將軍之女,家世顯赫,據說性情強勢,脾氣暴烈,還耍得一手好鞭法?;ㄒ随X得鳳晴云生得并不比崔思玉差,她深深懷疑男人們將鳳晴云排到第二,只是因為她脾氣差不好駕馭。不過就見了一面,花宜姝也不知這人蠢是不蠢,萬一這是個半點經不起挑撥的,別人稍稍一暗示就迫不及待拿她開刀的急性子呢? 排在第四的是……花宜姝數得正高興,忽然停住,并非是她只記住了這三位,而是因為她忽然發現…… 此處是宮中一處小園子,差不多大小的園zigong里不知有多少個,她和安墨也是興之所至隨意逛逛,連她自己都不曉得接下來會走去哪里,那人怎么料準了她會經過這里,還未卜先知地在此處設下陷阱? 真要有這樣的神人,那她不但不會怪罪,她還會把人供起來當神仙! 所以,這陷阱害的不是她,這場宮斗跟她一文錢關系也沒有? 花宜姝不能接受! 這時候,安墨也發現了不對勁,她猶猶豫豫道:“這個,應該不是……” 她的手忽然被握住,花宜姝那雙桃花眼就這么深深地望著她,望得安墨一下失去了言語。 花宜姝:“好meimei,你一定嚇壞了吧!都怪jiejie,是jiejie險些連累了你??!” 安墨以為她真心愧疚,連忙搖頭,“不是不是,這不關你的事,這個陷阱……” “這個陷阱一定是針對我的!”花宜姝搶了她的話,捻起帕子擦了擦沒有眼淚的眼角,“都怪我,是我太美了才招致小人嫉恨?!?/br> 安墨狂搖頭,就跟雪兒不想洗澡一個德行,她試圖和她講道理,“咱們才剛到這兒,又沒有得罪人,而且干這種事是有風險被抓住的,這損人不利己的事情應該不會有人做的。而且……”安墨遲疑道:“我怎么覺得你好像有點高興?” 卻見花宜姝搖頭嘆息,“安墨,你不曉得,別人越是嫉恨我,我就越是開心,這不就證明我比他們厲害么?” 安墨這下發現花宜姝是興沖沖要把這個鍋往頭上背了,她無言以對,只好閉緊了嘴巴看著她。 花宜姝喊來了遠遠跟著她們的一群侍從,這些人抬著轎子就跟在她們二十步開外,為首的是曹順子,接著是紫云彩云,再往后是身強力壯的小黃門。見夫人召喚,還以為是走累了要坐轎子,走近一瞧,見夫人抬手一指地上,登時一個個嚇白了臉。 沒過多久,此事就驚動了前朝的天子。 御駕帶著浩浩蕩蕩一群人就過來了,那聲勢驚動附近宮人,眾人都戰戰兢兢不知發生了什么事。 離此地較近的仁壽宮自然也聽見了風聲。 剛好太后午睡剛醒,聽見是花宜姝鬧出的動靜,本就喜愛熱鬧,知道此事自然也不肯錯過,更何況還能看看花宜姝是個什么性情,會不會作妖。 太后一琢磨,不看吃虧,于是也讓人抬著轎子過去。 太后一去,住在仁壽宮附近的那些貴女們也就三三兩兩結伴過去湊個熱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