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頁
戚伊心里也有數,所以暫時緩一緩。 縣學中,私下沒人時,戚伊就來跟秦遇閑話家常,或許是因為秦遇如今是舉人,又或許是秦遇穩重溫和,戚伊對哥哥的想念和崇拜,一部分移情到了秦遇身上。 明明他們年齡相差不大,本該是友人相交,但來往間,反而是兄長和弟弟的感覺,偏偏誰都沒覺得不對。 甚至,戚伊對秦遇的稱呼不知何時變成了“遇哥”,以前他都是直呼秦遇其名的。 戚伊向秦遇請教了幾個問題之后,忽然朝秦遇眨了眨眼,曖昧道:“遇哥,現在應該有很多人想給你說親吧?!?/br> 如果說三年前,秦遇考上秀才,年僅十二,說親委實早了些。那么現在秦遇不但考上舉人,年齡也正合適。 當下定親,等個一年多再成親,時間卡的剛剛好。 戚伊不信他都想的到的東西,其他人不知道。 秦遇抬手彈了戚伊一個腦瓜崩,“你安心念書,旁的不要打聽?!?/br> “不?!逼菀梁叩溃骸拔揖痛蚵?,你不跟我說,我去找張嬸嬸?!?/br> “回來?!鼻赜鼋凶∷?。 戚伊昂了昂下巴,得意的挑眉。 秦遇無奈:“是有這回事,不過……” “不過什么?!?/br> 秦遇想了想,還是把戚蘭給他的信件內容說了:“你大哥給我來信說,讓我去金陵?!?/br> 其實,就是沒有金陵的事,秦遇也會拒絕現在說親,十六七歲真的太小了。 眼下這個借口不錯,就拿出來用了。 戚伊臉色瞬間黑了:“我大哥自己離家千里就算了,他還想把你帶走。缺不缺德啊?!?/br> 秦遇:……… 秦遇干咳一聲:“注意用詞?!?/br> “注意什么,我實話實說?!痹捖?,戚伊看向秦遇:“遇哥,你不會真要去吧?!?/br> 秦遇沒應,也沒否認。 戚伊不想讓秦遇走,不然他一個人在縣城,也太寂寞了。 可是事關秦遇的學業和未來,于情于理,他都不該阻止。 他像一株霜打的茄子,蔫了吧唧,小聲嘟囔:“早知道之前,我就不爭院首,先撈個秀才功名回來再說?!?/br> 那青溪書院他也有耳聞,聽說里面的學生一個個都了不得,要么是才名遠揚之輩,要么年紀輕輕就是舉人。 至于秀才? 那得是江南當地眾多學子中殺出來的廩生,才勉強能得到一個書院內試的機會。 其他地方過去的秀才,人家都不帶正眼搭理你。 秦遇順著轉移話題,“以你如今的學問,再積累一年,院首就是十拿九穩的事了?!?/br> 這話讓戚伊心里好受了些,兩人又聊了些別的,隨后才分開。 秦遇心里念著事兒,晚上吃飯的時候都愁眉不展。 張氏好奇:“遇兒可是有煩心事?” 秦遇對上他娘的目光,一時不知道該怎么說。 “沒事兒?!?/br> 睡覺前他還想,金陵繁華聞名天下,消費肯定遠超郡城,他與蘇家大哥合作,得到的臭豆腐的分成,讓他在本地能過得游刃有余,可一旦去了金陵,還不知能頂幾日。 再者,青溪書院名聲在外,若是瞧不上他,他那時又該如何。 理智告訴他應該現實一點,從實際出發。但情感上又不甘心,蘭兄的信中,把青溪書院描述的那么好,他早已生出向往之心。 他翻來覆去半宿,天亮了才勉強睡著。 上午時候,他就在院子里練字,總算讓自己心靜了些。 適時,秦秀生來找他,說是有幾個問題不明,想要請教。秦遇詢問后,給他仔細講解了。 日子一天一天過去,戚蘭的信又來了。 這一次厚厚的兩封,他先打開一封,發現里面是一套題卷,有經義題,策論題,律法題等等。 秦遇一頭霧水,不知道戚蘭什么意思。 待他把另一封信也打開,迅速看完之后,心頭就是一跳。 信上說,戚蘭知道他在縣學講學,非常驚訝和驚喜,于是把秦遇的情況講給了青溪書院的夫子聽。 然后夫子就對秦遇生了興趣,又得知秦遇想來書院求學,遂寄過來一套題卷,讓秦遇作答。 如果秦遇作答的好,年后就去青溪書院參加測試。 這道測試,不是測試秦遇的入學資格,而是關乎秦遇之后,能不能免費在青溪書院學習生活。 青溪書院能與國子監相提并論,師資,生源,財力,悉數不缺。 每年有大把的有錢子弟捧著金銀來讀書,書院不差錢,書院要的是天才。 有出息的學生帶動書院的名氣,書院名氣又引來有錢子弟,有了錢,書院又耗費大量錢財來栽培家境貧寒的有天賦的學生,整個一良性循環。 秦遇的心砰砰跳的極快,他不知道該怎么感激戚蘭才好。 他不算十分優秀,想讓青溪書院的夫子對他感興趣,戚蘭肯定在里面出了大力。 他抬手捂住臉,深深吸了一口氣,才把自己過分激動的情緒壓下。 秦遇妥帖的把兩封信揣進懷里,不知怎么的,他忽然想到了秦懷銘。 當初他去譚秀才那里上學的時候,多虧了秦伯父說和,他入學后,又逢銘哥照顧。 他在縣學講學的期限近了,但去青溪書院的事,就算成功,也得翻年之后才動身。 --